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3赤鳍病2.3.1症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患病鱼体各鳍基部和鳍条充血,严重时各鳍条、上下颌、眼睛、背鳍基部至尾鳍均严重充血;有时眼眶出血,眼球突出;有的鳃部出现不同程度腐烂,粘液多;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肠内有淡黄色粘液;肝脏淤血或充血,胆囊肿大,脾脏偏黑。病情严重的鱼狂游、乱窜或静止侧卧于水底不动,最后衰竭死亡。该病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越冬池融冰后发生的鱼病呈上升趋势,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笔者自1999年~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对鱼类春片鱼种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鱼病按病灶部位归结起来有三大类,即鲤鱼出血病、原虫性鳃病和竖鳞病。一、鲤鱼出血病1.症状: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此鱼运输成活率低。2.判断:(1)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充血发红,解剖时病鱼体内冒出血水,内脏有淤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2001,26(10):33-33
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养殖户反映2001年是鳜鱼出血病爆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一年。发病早期的病鱼,目观症状,可见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眶、鳍基部及体表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两侧严重充血或出血,眼眶周围严重充血,肛门红肿。有的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少数病鱼出现竖鳞、鳃丝末端腐烂的现象。解剖后发现鳃颜色较淡,有的鳃丝边缘有轻度腐烂现象。脾、胃肿大、色淡、胆囊膨大、贫血,肠道充血发炎,常有大量粘液,一般没有食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泡。肠系膜及肝脏有分散的出血斑点,鳔壁充血。有的严重的病鱼腹…  相似文献   

4.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鲤鱼高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期食欲减退,剖后多见内脏出血,中期表现为肠炎,后期彻底废食,并见体表出血初期病鱼外观与健康鱼基本一样,但用剪刀从肛门沿腹部剖剪,打开体腔,则见体腔内有血液渗积,两鳔室背部充满红色血丝。中期多见肛门红肿,皿周皮肤充血发红,剖后可见肠管充血。后期可见鳍基充血发红,鳃盖出现红色血丝,体表两侧及腹部,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斑,鳃丝肿胀,附有粘液;肛门红肿外突;重者眼球肿大外突犹如金鱼。病鱼死前有的可见到游动缓慢,失去平衡,或侧翻滚动,或伏于池底,或头钻于污泥中。如将这种病鱼刮去鳞片,则可见体表红斑出血处皮肤充血发红。揭去皮肤则可见肌肉成片状弥漫性出血,鲜红犹如浸染色素。  相似文献   

5.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6,31(3):27-27
1 鲤鱼出血病 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患病鱼运输成活率低。根据病原病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鲤鱼白云病防治方法白云病是一种鲤鱼病综合症,是由口丝虫寄生和恶臭假单胞菌感染鲤鱼所引起。1.症状:患病初期,可见鱼体表有暗淡小斑点,后形成一层蓝灰色粘液,并逐渐布满全身,恰似全身形成一层白云。严重的病鱼有的鳍基充血,肛门红肿,肠道发炎,也有的有竖鳞症...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7月下旬以来,作者在济南市西部的养鱼场和南郊的钓鱼场发现精养的鲤鱼和鲫鱼发生大面积败血病,且流行时间较长,有的养鱼户的鲤鱼9月底还有发病,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鱼的主要症状病鱼食欲大大降低,吃几口饵料就游走,鱼体两间,各鳍条及鳍基部充血,严重者吻端、下颌、眼眶、鳃盖也充血,鳃丝贫血是灰白色,有的鳃丝充血肿胀,多粘液。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发白,严重者肝脏糜烂,有的有腹水,胆囊色变浅,部分肠道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许多黄色粘液,镜拉鳃丝及体表充血部位粘液。发现大量粘球菌,仅…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致病菌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二、发病症状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腮盖、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下缘点状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慢性感染后期,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肠道积水,腮、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发病严重时病…  相似文献   

9.
近数年来高密度养殖鲤鱼常常在冰封初期(即将结冰,或已结冰鱼池)突然发生大量死亡,若拉网运输,或死在网中或死于运输途中。若不受惊忧可延长一些存活期,但结冰后仍陆续死亡。一般个体大,肥胖者或雌性鱼先死,而瘦小个体很少死亡或不死。当年鱼种池(个体小)一般不发生死亡。经水化学分析,各种水质指标正常,镜检元寄生虫,因此成为一种疑难病症。症状:体表外观无可疑病灶或病变(无充血、出血症状),鱼体较肥胖,腹部肥大,肌肉缺乏弹性,鳃色变浅或正常,有的鱼有轻度烂蚓边缘)现象。解剖检查:①肠系膜积累大量脂肪,几乎充满…  相似文献   

10.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它和鲢、鳙、鲂出血病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一、症状发病早期,病鱼全身有轻度充血,严重时由点状出血斑变成斑块状或全身出血,顺鳞片触摸则有血液渗出,鳃出血呈浅红色,或鳃淤血呈深紫红色,鳃小片囊肿,鳃丝末端甚至腐烂坏死,腹部膨大,有的肛门红肿,凸眼。  相似文献   

11.
鲤鱼水肿病是一种病原不明的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应引起各地渔民的高度警惕。鲤鱼水肿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比较常见和危害大的是急性型。主要症状是:病鱼身体腹腔积水而显著肿大,全身竖鳞,各鳍条组织腐烂形成“蛀鳍”,特别是尾鳍,几乎全部烂掉,只剩几条骨骼:鳃苍白无血色:打开病鱼腹腔,可发现组织液大量渗出而积水,颜色淡红;病鱼肠道充血肿胀,内无食物、肝、肾、脾、鳔均充血或有紫红色的瘀血斑块。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室池塘中放养了日本白鲫夏花鱼种,八月中旬,发现部分鱼的头部,腹部,各鳍基部均出现严重充血现象,有的鱼已在死亡,我们立即着手配制药物,新药配好后,将病鱼从池塘中捞出22尾,分别放入水族箱和塑料盆中,  相似文献   

13.
鲤鱼单极虫病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89年以来,造成王快水库等网箱养鲤大批死亡的单极虫病,病鱼出现烂鳃、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粘液等症状;显微观察的结果为: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肠上皮细胞严重坏死,平滑肌纤维发生玻璃样变及解体,鳃丝充血,鳃小片融合,肝细胞核溶解、坏死。  相似文献   

14.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具有发病期长,危害种类广,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进入养殖高峰期以来,宁陵县发生多起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发病鱼种类有花白鲢,鲤鱼、草鱼、鲫鱼。以花白鲢最为严重。该病来势猛,几天时间即出现大批死亡,有的每天死亡1000多尾。宁陵县城郊乡有一养殖户发病7天内死鱼损失高达6万余元。广大养殖户谈“病”色变,出血病成为池塘养殖恶性病害之一。笔者在多次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一些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症状以鲫鱼为例,病鱼吻端、眼眶、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充血发红,体侧有块状脱鳞充血,呈赤皮状,肛门红肿外突。打开体腔,腹…  相似文献   

15.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它和魄、缩、纺出血病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症状:没病早期,病鱼颌部、口腔、眼眶、鳃盖、鳍的基部及鱼体腹部和体两侧有轻度充血。严重时则充血并出血现象加剧,由点状出血斑演变成斑块状或全身出血,看上去鱼体呈红色,用手顺鳞片触摸,则有血液渗出,肌肉失去弹性,水肿。鳃出血呈浅红色,或鳃淤血呈深紫红色,鳃小片囊肿,甚至鳃丝末端腐烂坏死。腹部膨大,有的肛门红肿,凸眼。懈剖检查:腹腔积水,腹水呈透明的浅黄色或半透明的浅红色,内有大…  相似文献   

16.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2,(7):59-59
调水改底治疗“气泡病” 天气炎热的夏季,有珠三角养殖户反映,池塘养殖的加州鲈、生鱼、黄骨鱼等容易出现鳍条基部充血、溃烂,眼眶周围或肠道内聚集许多小气泡。这种病来得突然,严重时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养殖户颇为头疼。利洋水产药店将此类病鱼样品带回总部实验室检测,肉眼可见病鱼心脏大量充血,镜检发现鱼体静脉血管内有气柱,对病鱼进行细菌分离,没有发现有害细菌存在。  相似文献   

17.
1989~1991年大伙房水库在网箱培育鲤鱼种期间,连续发生了绦虫病。病鱼体质消瘦,腹部膨大,摄食减弱,直至停食,肠管内充满虫体,打结,机械梗堵而死,且并发烂鳃,对鱼种危害较大。经初步鉴定为马口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opsariichthydis。通过两年  相似文献   

18.
白鲢暴发性流行病是近几年出现的一大鱼类传染病,该病发病迅速,潜伏期短,可使鱼类在3—4天内大批死亡,并且流行期长,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病,尤以5月下旬至9月为甚,危害极其严重。下面介绍该病的主要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 一、主要症状:病鱼腹部、体侧充血,出现红斑或红点;鳍条基部、鳃盖上、下颌、眼睛也充血发红;同时,肛门红肿,有腹水,肠道内食物很少或没有,肠壁薄而透明,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炎。二、综合防治方法 1、预防:①狠抓消毒关。每年干塘后要清除多余的淤泥,用75—100kg/亩的生石灰消毒,7天后再放鱼。鱼种放养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一月下旬,天津宝坻的一个鲤鱼成鱼越冬池发生了气泡病。基本情况如下:鱼池约10亩,水源为沟渠水,主养鲤鱼,患病死亡的有鲤鱼、草鱼,鲤鱼平均重1.5千克/尾,草鱼平均重1千克/尾,池水已经结冰,但有些地方因为病鱼来回游动而没冻上。有的鱼体表各鳍条间、尾鳍基部、吻端的表皮  相似文献   

20.
1.鳗赤鳍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鳗赤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鳗胸鳍、腹鳍及臀鳍或整个鳍和皮肤充血或出血。严重时下鄂及腹部出血或溃烂、肛门红肿、肠道部分或全部充血发炎、肝脏淤血、胃充血呈红色。病鱼大都无力摇晃于水面。春、夏季为该病的流行季节,特别在霉雨季节,更易发病。主要危害二龄以上的成鳗和亲鳗。防治方法:①放养前,鱼池彻底消毒。②定期用磺胺类药物拌饵投喂,每50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