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羔羊断奶后10d的生长、营养物质消化、器官发育和血清指标的影响,筛选羔羊最佳的早期断奶日龄。【方法】选取出生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72只,分成4组。3个试验组每组16只,分别于羔羊10、20、30日龄进行断奶,饲喂代乳品(EW10组、EW20组、EW30组);对照组24只(ER组),羔羊随母哺乳。试验组羔羊于断奶后10d内进行消化试验,并在断奶后10d时测定羔羊生长性能、器官发育情况和血清指标变化规律,并以对照组作相同处理作为对照。【结果】(1)断奶后10d时,EW10和EW30羔羊体重、日增重显著低于ER(P<0.05),而EW20羔羊体重、日增重与ER差异不显著(P>0.05)。EW10和EW20组断奶后10d内羔羊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ER组(P<0.05),EW30与ER组差异不显著(P>0.05)。(2)EW10组羔羊断奶后10d内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消化率与ER差异不显著(P>0.05),总能(GE)、氮(N)、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ER组(P<0.05)。EW20和EW30组羔羊断奶后10内DM、OM、GE、N、EE、Ca和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ER组(P<0.05)。(3)羔羊断奶后10d时EW10组瘤胃占羔羊体重比值显著高于ER(P<0.05),EW20和EW30组与ER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ER组。其余指标或组别均差异不显著(P>0.05)。(4)早期断奶羔羊各血清指标在断奶当天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EW10和EW30组羔羊断奶后10d血清中TP和ALB含量显著低于ER(P<0.05),EW10羔羊于断奶后10d血清中TNF-α显著高于ER(P<0.05),EW10和EW30羔羊断奶后10d血清中CORT显著高于ER(P<0.05)。【结论】羔羊20日龄断奶后10d应激较小,此日龄断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通径分析原理研究了SD—Ⅱ系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均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个体均重、断奶头数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头数及其与其它性状的互作效应对断奶窝重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断奶个体均重。产仔数和20日龄窝重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直接作用和决定程度较小,但间接作用很大,也是影响断奶窝重的主要性状;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决定程度都很小,对断奶窝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脂肪是动物日粮中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动物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断奶湖羊公羔羊在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对其断奶前后生长性能、能量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为早期断奶羔羊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采用配对试验设计,选用出生日龄相似、体重接近、健康的湖羊双胞胎公羔30对,在7日龄断母乳,随后每对双胞胎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即高脂肪日粮组(high fat记为HF: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脂肪水平为26.89%和5.07%)和正常脂肪日粮组(normal fat 记为NF: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脂肪水平为15.15%和2.80%),每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饲喂在同一个圈舍。在7—60日龄期间,两组羔羊饲喂不同脂肪水平的代乳粉及颗粒料,饲喂至60日龄断代乳粉。60—120日龄期间两组羔羊饲喂相同颗粒料。羔羊分别于50—60、110—120日龄按平均体重随机选择9对双胞胎羔羊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用于评估断奶前饲喂不同脂肪水平日粮的羔羊断奶前后两阶段能量代谢情况,60及120日龄分别按照试验羊平均体重随机屠宰9对双胞胎羔羊,测定羔羊断奶前后的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发育情况。【结果】在断代乳粉前,两组羔羊的每日总干物质采食量(DMI),摄入总能(GE)、粪能(FE)、尿能(UE)、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ME/GE),空体重(EBW)、屠宰率、GR值,及除蹄重外各器官、各胃室和各肠道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60日龄HF组羔羊体重,DE、ME、DE/ME,宰前活重(LBW)、头重、心重、蹄重及蹄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瓣胃重及小肠重有高于NF组羔羊的趋势(0.05<P<0.1),眼肌面积及皱胃重显著高于NF组(P<0.05)。断代乳粉后,所有羔羊饲喂同一种颗粒料至120日龄,前期饲喂高脂肪日粮组的羔羊61—120阶段的DMI和120日龄时羔羊BW,LBW、EBW、HCW、皮+毛重、心重、蹄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及瘤胃重显著高于NF组羔羊(P<0.05),脾、肾重有高于NF组羔羊的趋势(0.05<P<0.1);断代乳粉前饲喂高脂肪日粮不影响断奶后羔羊的能量代谢、其他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发育(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可提高羔羊断奶前体重、消化能和代谢能,改善胴体重及眼肌面积。哺乳期饲喂高脂肪日粮显著提高羔羊断奶后采食量、体重、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总之,断奶前提高日粮的脂肪含量可对湖羊双胞胎公羔断奶前后的能量代谢和屠宰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Twelve litters of new born pigle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groups Ⅰ, Ⅱ, Ⅲ and Ⅳ, and weaned at 17, 21, 28 and 35 days of age, re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weaning age on pancreatic and intestinal chymotrypsin activity in pigle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and specific activity of pancreatic chymotryps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12h after weaning compared with that of sucking piglets at the same age and then decreased and remained low for 2 - 3 weeks after weaning. Total pancreatic chymotrypsin activity had no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pancreas weight during day 18 - 50 regardless of weaning (P >0.05). Chymotrypsin activity of jejunum had the same change as that of pancreas during sulking stage.Jejunum chymotrypin activity decreased in the first week post-weaning in the piglets weaned before day 28, but had no change in groups weaned at 28 or 35 days. The earlier the weaning age, the longer the restoring time.Chymotrypsin activity in jejunum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effects of weaning age than in duodenum and ileum.  相似文献   

5.
实验分 2批选用 170头大白仔猪 (40 ,130头 ) ,随机分为 5组 ,均食初乳。A组为对照组 ,其余各组均于出生后 2 4h之内饲喂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观察对仔猪 10、 2 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断奶时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喂免疫球蛋白制剂 10ml的仔猪 ,其 10、 2 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断奶时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 0 1)。  相似文献   

6.
将12窝长×内杂交一代仔猪分成四组,分别在21、35、49和60日龄断奶,饲粮以玉米、豌豆为主,增重结果表明:21日龄断奶,第一周日增重只有34克,前两周内平均日增重(101克)仅为未断奶的其他三组均值(201克)的50%,第三周增重速度与未断奶组相同。35日龄断奶,第一周日增重(238克)为未断奶的其他二组均值(325克)的73%,第二周即赶上未断奶组的增重速度。49日龄以后断奶对仔猪生长几乎无不良影响。74日龄对各组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屠宰结果表明:断奶时间对仔猪内脏器官形态发育无明显影响。四川目前条件下,养猪生产上可试行35—49日龄断奶。  相似文献   

7.
林麝生殖生理和繁殖性能观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新杨养麝实验场,对1998~2003年饲养繁殖的林麝进行繁殖生理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林麝15~18月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体重5~6kg,雌性性成熟比雄性早1~2个月;30~36月龄时可达体成熟,成龄林麝体重7~8kg。雌雄林麝繁殖特点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每年9月下旬开始发情,至次年3月下旬后逐渐进入休情期,雄林麝繁殖季节略早于雌林麝;雌林麝1个发情周期为18~23d,发情持续期32~48h,1年1胎,每胎1~3仔,妊娠期为178~183d,饲养林麝年平均繁殖率为152.05%,年断乳仔麝平均成活率为74.04%。  相似文献   

8.
不同开食料采食量断液体饲粮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开食料采食水平断液体饲粮(代乳品)对羔羊生长、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旨在确定羔羊最佳断代乳品时间,为羔羊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断代乳品时开食料采食水平为试验因子,选取体重接近的纯种湖羊羔羊64只,分为4组,每组16只,每个重复1只。于1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品,于15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开食料自由采食。当羔羊连续3d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达到200、300、400和500g时分别断掉代乳品,对应地分别为A、B、C和D组。动物饲养试验过程中,测定羔羊生长性能包括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并计算饲料转化率。在羔羊9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羔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胃肠道发育情况。【结果】(1)90日龄羔羊体重,B和C组有高于D组的趋势(P=0.0563);日增重方面,在10至90日龄期间,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代乳品采食量方面,A和B组羔羊显著低于C和D组(P<0.05),其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开食料采食量方面,整个试验期,A和B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C和D组(P<0.05);饲料转化率方面,断代乳品至90日龄和10-90日龄期间,B和C组羔羊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2)瘤胃重量A、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虽然瘤胃占复胃总重比例及占宰前活重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数值上B和C组均高于A和D组;C组网胃和瓣胃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C组全胃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A、B、C和D组全胃占宰前活重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小肠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C组大肠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A和B组大肠重显著高于D组(P<0.05),大肠占宰前活重比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3)B和C组心脏重量显著高于D组(P<0.05),C组脾脏重量有高于B和D组的趋势(P=0.0806),其余内脏器官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值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在90日龄,A、B和C组羔羊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和24h胴体重均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空体重显著高于A和B组(P<0.05),C组胴体重和24h胴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B和C组羔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和D组(P<0.05)。【结论】当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连续3 d达到300和400g时断代乳品,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胃肠道发育较好。因此,湖羊羔羊于开食料采食量达到300g时断代乳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内蒙古地区仔猪早期断奶的适宜断奶日龄,为养猪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我们做了内蒙黑猪哺乳仔猪生后21、35、45不同日龄断奶试验,从中寻找规律,确定适合内蒙古地区的仔猪早期断奶日龄。经60d试验,我们测定了一系列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看出:35日龄断奶组的仔猪增重快,生长发育迅速,到60日龄时的体重显著地高于21日龄组和45日龄组的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0.01<p<0.05);35日龄断奶组仔猪成活率最高为90.24%,35日龄断奶组母猪年产胎数也较多,从而增加了母猪年产活仔数;35日龄断奶组还明显地降低了饲养成本,经济效益高。通过试验,作者认为:在内蒙古地区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仔猪35日龄早期断奶最适宜,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断奶时间和体重的仔猪对简单饲粮和复杂饲粮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72头仔猪研究了断奶时间、断奶体重和饲粮类型对仔猪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分别在25、35和45日龄断奶,每个日龄组选大、中、小三种体重猪各8头,分成二组。分别饲喂玉米一豆饼简单饲粮和含3%乳清粉、2%全脂奶粉和3%鱼粉的复杂饲粮。试验至7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随断奶日龄提高,70日龄体重(FW)和饲料利用率(FCR)提高(P<0.01),但35与25日龄断奶差异不显著(P>0,05);25日龄断奶猪的血清尿素氧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35和45日龄组。随断奶体重增加,FW和采食量增加(P<0.01),但是FCR没有明显改善(P>0.05);大体重猪的血清脲氮明显(P<0.05)低于中、小体重。与复杂饲粮比较,使用简单词粮时,仔猪FW、采食量、FCR均明显下降,而血清尿素氮明显上升(P<0.01)。水平组合比较表明,断奶早或体重小而喂复杂饲粮的猪与断奶晚或/和体重大而喂简单饲粮的猪具有相近的生长成绩。回归分析表明,断奶体重比断奶日龄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更大;采食量是影响断奶后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BMY肉牛育种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BMY肉牛是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拟培育的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肉牛新品种(系),本文利用3个BMY牛扩繁场近五年来2 535头次的育种记录,对生长性状中的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18月龄重、24月龄重、育肥期日增重以及繁殖性状中的初产年龄和产犊间隔共8个性状进行了遗传统计分析,应用动物模型,借助MT-DFREML方法估计上述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考虑母体效应。结果表明,BMY肉牛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18月龄重、24月龄重、育肥期日增重、初产年龄和产犊间隔的遗传力分别为:0.34、0.38、0.34、0.40、0.48、0.54、0.12和0.09;生长性状的直接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加性遗传效应呈较高强度的负相关(-0.30--0.98);繁殖性状的直接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加性遗传效应呈较弱的正相关(0.01、0.02);表明母体效应对生长性状的影响是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鳞鲃Barbus capito仔鱼的最佳开口饵料,采用豆浆、蛋黄、丰年虫和轮虫投喂仔鱼,并对仔鱼的生长性能和鱼体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日龄后,各试验鱼体质量和体长迅速增加;轮虫组大鳞鲃仔鱼生长情况最佳,14、19、24日龄时,其体质量、全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蛋白质含量为16.45%,脂肪含量为8.79%;其次是丰年虫组,24日龄时仔鱼体质量、全长和成活率分别为1545.2mg、22.509 mm和88.7%,显著高于蛋黄组和豆浆组(P0.05);蛋黄组仔鱼14日龄之前全长和体质量增长较快,后期增长不明显;豆浆组仔鱼生长速率和成活率最低。研究表明,14日龄可能是大鳞鲃仔鱼开口的关键点,用小球藻培育的轮虫最适合作为大鳞鲃仔鱼的开口饵料,前期可配合使用蛋黄等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4.
山西瘦肉型猪SD-Ⅱ系繁殖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山西瘦肉型猪SD—Ⅱ系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繁殖性状存在负的母体效应 ,表型变化不稳定 (呈亲代高子代低 ,亲代低子代高的趋势 ) ,不适宜用表型选择进行选择 ;(2 )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平均重、泌乳力、断奶窝重、断奶个体平均重、断奶头数、总乳头数的遗传力分别为 0 2 30、 0 2 42、 0 2 19、 0 2 5 7、 0 184、 0 12 8、 0 40 8、 0 419、 0 5 0 2 ,与国内文献报道结果相近 ,而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 (3)繁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都比较强 ,断奶头数与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因此应作为繁殖性状的主选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断奶对巴音布鲁克羊母羊血清生长类及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胎次一致,产羔日期接近,所产羔羊初生重差异不显著的健康巴音布鲁克羊母羊15只,分别于40和60 d实施早期断奶.试验分为:试验组母羊(Ⅰ组:羔羊40日断奶、Ⅱ组:羔羊60日断奶)和对照组(即自然条件下哺乳母羊).测定指标包括:IGF-Ⅰ、INS、T3、T4、FSH、LH、E2.[结果]1.试验组母羊血清中IGF-Ⅰ、INS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T3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T4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生殖激素:试验组母羊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SH、L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试验组母羊血清中T4、E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断奶更利于母羊正常生理机能的维持,对卵巢周期恢复和生殖功能重建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O4,O26和O139为抗原,经甲醛灭活,以铝胶为佐剂,制成林麝大肠杆菌病三价铝胶灭活疫苗,含菌量为20×108/ml。疫苗成品纯粹检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相关要求。将疫苗分别肌肉注射怀孕母麝及其所产仔麝,采用首免后7天进行二免及其二免后14天进行三免的免疫方法,并用微量血凝试验检测母麝和仔麝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怀孕林麝产后35天至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水平较稳定,怀孕林麝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仍可维持到平均24.75;仔麝可获得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在出生后60天消退,因此仔麝首免时间确定为出生后60日龄,仔麝三免后可获得一定的抗体水平,可使仔麝对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保护力。该疫苗的试制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性化脓病和肺炎的预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132只湖羊羔羊按断奶日龄随机分为30日龄组、45日龄组、60日龄组和对照组(随母哺乳至75日龄),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瘤胃形态参数的影响,以确定湖羊羔羊适宜的断奶日龄.结果表明:30和45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羔羊早期生长缓慢,但60日龄之后生长加快,且以45日龄组增加最快.140日...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郏县大尾寒羊进行了配套技术研究。经数据处理和屠宰分析,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活重等群体平均数与对照组的3个群体平均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即初生重提高20.3%,断奶重提高11.32%,6月龄活重提高11.10%,同时屠宰率、净肉率也分别提高了1.48%和1.72%,出栏期由原来的270天缩短到18O天(习惯是9~11个月出栏)。出栏率郏县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早期断奶对哈萨克羊体重及体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通过对两组分别为40日龄和60日龄断奶的哈萨克羊羔羊,进行高、中、低三种不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0;、22;、24;)代乳料的饲喂.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40和60日龄断奶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A组40日龄组,B组60日龄组,C组对照组.结果表明:A、B两组羔羊在三种蛋白水平下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A组羔羊在20;粗蛋白水平下,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本组其他两个粗蛋白营养水平组以及B、C两组各粗蛋白营养水平组合(P<0.01).体尺测量结果表明,A、B两组各粗蛋白营养水平组合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组相对B组各粗蛋白营养水平下体尺增加较明显.3 个组的成活率无差别(P>0.05).分析认为:(1)粗蛋白水平为20;的代乳料能够满足羔羊生长发育需要.(2)羔羊在40和60日龄断奶是完全可行的.经综合评定,哈萨克羔羊40日龄早期断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按同质原则将24只早期断奶杂交羔羊(陶♂×滩寒♀)分为3组,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研究3个营养水平(Ⅰ—0.9×NRC、Ⅱ—1.0×NRC、Ⅲ—1.1×NRC)条件下,高比例精料饲粮对1月龄早期断奶乳羔的肥育效果.试验表明:3个处理组日增重依组次为217.05、267.60、275.33 g,Ⅱ、Ⅲ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各组羔羊只育肥收入都在25元以上,其中以Ⅱ、Ⅲ组较好,为Ⅰ组的135.46%和130.83%.综合考虑乳羔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采用1.0×NRC营养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