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要点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4~3.8×104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4~1.5×104朵/hm2。  相似文献   

2.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要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8~3.75×108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8~1.5×108朵/hm2。  相似文献   

3.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要点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4~3.8×104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4~1.5×104朵/hm2.  相似文献   

4.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要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8~3.75×108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8~1.5×108朵/hm2.  相似文献   

5.
根据天优1120亲本特性和制种技术特点,其高产制种策略是: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相应的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适期喷施"九二○",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两系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的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陆两优996是湖南农业大学用新品系996与两用核不育系陆18S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适应性广.介绍了其母本陆18S、父本996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在陆两优996高产制种中应科学安排播插期,构建高产苗穗结构,搞好花期调节,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去杂保纯,防止穗萌.  相似文献   

7.
E两优78是利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两系水稻R78配制的高产优质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的母本开花习性与广占63S相似,花期高温会影响颖花的开颖角度,易造成异交结实率下降。根据母本的异交率易受高温影响的特点,在近年的制种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适宜该组合高产制种的避热晚播的技术路线,可为该组合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杂交水稻母本抛秧栽培与手插秧栽培的制种效果,以两系杂交稻菁两优636的亲本菁农S和荟恢636为试验材料,比较制种中不育系菁农S在旱育抛秧和传统手插秧两种栽培方式下其生育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制种效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母本抛秧栽培较传统手插秧栽培母本的播始历期缩短4 d,花期更加集中,午前花率达74.33%,柱头外露率达56.47%,异交结实率达58.07%,最高苗达543.37个·m-2,有效穗数达343.93穗·m-2,均显著高于手插秧栽培。母本抛秧栽培较传统手插秧栽培产量增加74.77 kg·hm-2,增产2.03%。母本抛秧栽培制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还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制种效益,增收和节支达3 609元·hm-2,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4年的制种实践,总结了杂交晚稻金优133在湖北安排迟夏制种时二亲本感温性均较强等主要特性及理想花期、最佳群体结构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是制种高产的关键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59制种高产的特性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特优559的亲本为盐恢559和龙特浦A,该组合具有制种高产的特性。制种高产的策略是:母本保足穗,父本急大穗,主攻异交结实率。相应的技术为:合理安排播期、播差期、培育壮秧;合理安排行比,插足基本苗,加强田间管理;采取辅助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去杂防杂。  相似文献   

11.
引进杂交水稻制种专用点播机,对陵两优268制种母本进行机械点播试验,以母本育秧移栽作对照,在用种量37.5 kg/hm2的条件下,观察两种方式下母本的生育特性、苗数动态、群体穗粒构成和抽穗开花特性。结果表明:机械点播母本能提早抽穗且群体抽穗时间更集中,播始历期较对照短3 d,主茎叶片数较对照少0.5叶,有效穗高于对照10.9%,每穗总粒数低于对照10.4%,单位面积总颖花数略高于对照,千粒重略低于对照,异交结实率高于对照9.21个百分点,制种产量较对照提高10.19%。  相似文献   

12.
杂交中籼新组合中优90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优901是湘西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中九A与自育强恢复系州恢901配组而成的迟熟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杂种优势强,综合农艺性状突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优。根据中优901的亲本特征特性,总结了一套培育强势父本,扩大行比,增加母本面积,协调母本穗粒结构,确保有效穗,主攻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的高产保纯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与行比对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杂交水稻特点不同选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两个杂交水稻水稻组合,通过调节不育系栽培密度与行比,构建高产优质制种群体。试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和5个行比处理,对制种组合进行行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就杂交粳稻制种产量而言,在母本苗数、父母本行比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栽培密度,或者在栽培密度、基本苗数不变的情况下,调节行比,均能取得较高的制种产量,而且两者达到最高产量的母本有效穗数均在300万~330万穗/hm2,越接近这个区间的群体,产量越高,这样的群体结构与生产实践相吻合。各因子与制种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依次为有效穗数异交结实率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4.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X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开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九二0”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八优52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不育系8204A与恢复系Z052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八优52全生育期159.6d,株高110.9cm,穗长17.6cm,每穗总粒数129.4粒,结实率92.0%,千粒重26.1g。表现生育期适中,叶挺色绿,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抗病性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外观米质优,米饭适口性好。近年来我们开展对八优52制种试验,基本掌握了制种父母本特性,并总结出了八优52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高产保质制种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高产保质制种原理与技术,对母本培矮64S不育性表达及制种基地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父母本生长发育规律,制种异交特性及异交栽培种子保纯,黑粉病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适宜在湖南-季稻区夏制,湘中、湘南双季稻区秋制,以生敏感期和抽穗授粉安全为前提选择制种基地和安排播种期,对父母本实行定向栽培,母本群体要求稳长、多穗、整齐、父本要求多穗、大穗、花粉量足,母本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陵水博Ⅱ优235杂交制种试验田,选用钱江生化与上海18厂生产的不同赤霉素进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赤霉素对解决不育系抽穗包颈,促进穗粒外露,改善父母本异交姿态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在包颈穗率和包颈长度这2个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异交结实和制种产量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喷施QJ8、QJ9赤霉素处理的异交结实率和产量最高。说明赤霉素不仅能解除制种母本卡颈,改良异交姿态,还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中籼K优绿3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中籼K优绿 3 6的母本K17A是新一代高异交率的粳质籼核籼型新质源不育系 ,父本绿 3 6属中熟中籼新品系 ,根据K优绿 3 6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提出K优绿 3 6在淮北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主要是 :合理安排播差期 ,搭好丰产苗架 ,提高异交结实率 ,严格隔离和去杂 ,抓好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籼粳杂交制种母本机械移栽与父本人工移栽栽培条件下的母本和父本的亲本生长生育特性,并研究外源激素赤霉素对母本异交结实率和株高的影响,特进行此研究。结果表明,母本机械移栽比人工移栽生育期延长3~4 d。母本机械移栽总叶数发生改变,增加1~2叶。不同机插处理间与父本处理间花期指数各不相同,需要根据抽穗时间制定播差安排,确保双亲花期相遇。赤霉素用量增加可以明显提高不育系株高和结实率,但用量达到一定剂量后,对产量增加有限。  相似文献   

20.
通过粤优 938的播期、栽插密度试验 ,对其生育模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粤优938主茎叶龄数与伸长节间数、幼穗分化进程、分蘖动态及穗数、穗粒数及粒重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这一模式特点在生产上应掌握 :粤优 938播量 1 1 2 .5kg/hm2 ,播期 4月底至 5月初 ,栽插规格 1 6.5cm× 2 3.1cm为宜 ,基本苗控制在 90~ 1 0 5万 /hm2 ,当大田总基本苗数达到 2 5 0~30 0万 /hm2 晒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