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2006年中国部分地区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感染鸡分离到1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11株病毒分属于LX4和CK/CH/LSC/99Ⅰ型。通过S1基因比较、进化树分析、BLAST搜寻和动物试验研究发现,CK/CH/LSD/05Ⅰ是一株新型变异毒株。动物感染试验表明,CK/CH/LSD/05Ⅰ感染鸡的肾脏病变不明显,仅有20%的感染鸡肾脏病毒分离呈阳性,但100%感染鸡呼吸道病毒分离阳性,表明该病毒不是中国普遍流行的肾型毒株,而其对呼吸道具有较强嗜性。同时,实验应用弱毒疫苗H120和本实验室致弱的3株异种毒株进行了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CK/CH/LSD/05Ⅰ攻毒后,这4株异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对气管的保护率很低。初步揭示该毒株可能属新的血清型病毒。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2005到2006年中国部分地区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鸡分离到1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11株病毒分属于LX4和CK/CH/LSC/99I型。通过S1 基因比较、进化树分析、BLAST搜寻以及动物试验等方面研究发现CK/CH/LSD/05I是一株新型变异毒株。动物感染试验表明CK/CH/LSD/05I感染鸡的肾脏病变不明显,仅有20%的感染鸡肾脏病毒分离呈阳性,但100%感染鸡呼吸道病毒分离阳性,表明该病毒不是中国普遍流行的“肾型”毒株,而其对呼吸道具有强的嗜性。同时,试验应用弱毒疫苗H120和本实验室致弱的3株异种毒株进行了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CK/CH/LSD/05I攻毒后,这4株异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对气管的保护率很低。初步提示该毒株可能属新的血清型病毒。  相似文献   

3.
鸡的马立克氏病(MD)抗病育种是防制 MD 的一个新方向。经三年多的研究,采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株攻击霞烟鸡1日龄雏鸡,选留幸存者进行繁殖,其后代未经MD 疫苗接种,以自然感染进行选择,并结合后裔攻毒测定法进行抗 MD 的选育。至三世代时,鸡抗 MD 的能力已大为提高。三世代雏鸡1日龄攻毒后,10周龄时 MD 总保护率为74%,与对照组的35%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其中自然死亡鸡的 MD 肿瘤阳性率为16%,与零世代的48.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与对照组的37.5%亦有显著差异(P<0.05);1日龄经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14日龄以 MDV 强毒攻毒后,三世代10周龄时对 MD总保护率为96.9%,而对照组为87%。抗病核心群目前已有基本种鸡500羽。  相似文献   

4.
应用鸡胚连续传代的第5(P5)和115代(P11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中国分离株CK/CH/LDL/97Ⅰ进行动物实验,评价两个不同代次毒对SPF雏鸡的致病性、病毒在机体内复制动态以及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变化。结果显示,P5接种的鸡群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P115接种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0%。表明,P115较P5毒力明显减弱。病毒复制动态检测结果显示,P5和P115均能在鸡的上呼吸道中复制,但P5接种的鸡群上呼吸道带毒时间为15d左右;P115接种的鸡群上呼吸道带毒时间为9d左右。抗体检测发现,P5与P115均能刺激机体产生血清抗体,SPF鸡对P5与P115感染均能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说明致弱毒P115仍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P115代病毒可作为IBV疫苗研制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5.
用已鉴定的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G,C,Z和Q分别通过鸡胚传代进行致弱,在一定代次时分别接种敏感鸡作毒力测定试验.然后用已致弱的毒株在实验室进行攻击保护试验,最后取已致弱而且抗原性良好的毒株在广西各地鸡场进行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C株在传至40代时,G,Z和Q株分别传至20代时对鸡的毒性均已大大降低;免疫鸡用标准强毒株(M_(41))攻击,然后用病毒回收的技术来衡量其免疫力,结果各株经免疫两次后均有很好的保护率(60%~1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致弱株分别在南宁、柳州、容县、岑溪和博自5县市的11个鸡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的鸡有30群共103761羽,试验时分别对疫苗免疫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安全性和育成率进行观察和测算,结果表明,作者培育的IBV弱毒苗对鸡是安全的,使用C_(60)或C_(80)和G_(20)株先后两次免疫鸡,对IB有较好预防效果,这些弱毒株有希望成为供生产使用的疫苗。  相似文献   

6.
鸡γ干扰素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表达鸡γ干扰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A)或灭活疫苗联合应用,接种SPE鸡、无母源抗体商品鸡和含有母源抗体商品鸡,研究鸡γ干扰素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发现,rFPV-IFN-γ和rFPV-HA联合应用诱导的HI抗体应答水平同rFPV-HA单独免疫相近;rFPV-IFN-γ和灭活疫苗联合应用后HI抗体应答水平略低于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攻毒后,对于SPF鸡和无母源抗体商品鸡,rFPV-IFN-γ与rFPV-HA或灭活疫苗联合免疫诱导的保护率同相应疫苗单独免疫相当,均为95%~100%;对含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10^6PFU的rFPV-HA与10^5PFU的rFPV-IFN-γ联合免疫组保护率(33.5%)高于rFPV-HA单独免疫组(11.4%~16.8%),而其它剂量组合的rFPV-HA与rFPV-IFN-γ联合应用不能提高免疫保护效力;rFPV-IFN-γ与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含母源抗体商品鸡诱导的保护率同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相近。结果表明,rFPV-IFN-γ不能促进疫苗诱导的HI抗体应答;适当剂量组合的rFPV-HA与rFPV-IFN-γ联合免疫含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可提高免疫保护效力,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HA基因密码子优化及不同表达载体对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pCIHA5、pCAGGHA5 、pCIoptiHA5和 pCAGGoptiHA5分别以100 和10 μg剂量一次免疫3周龄SPF鸡,4周后分别用100 L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 A/Goose/GuangDong/1/96(H5N1)[GD/1/96(H5N1)]鼻腔途径进行攻击,观察发病与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5和7无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滴定检测排毒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后、攻毒前及攻毒后血清HI抗体、AGP抗体的动态变化,对4种疫苗单次免疫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100 μg剂量组中, pCAGGoptiHA5和pCAGGHA5 均可对免疫鸡形成100%完全保护(不发病、不致死和不排毒),pCIoptHA5(75%) 和pCIHA5(50%)仅可形成部分免疫保护;10 μg剂量免疫组中, pCAGGoptiHA5和pCAGGHA5 可对免疫鸡形成100%的保护(不发病和不致死),pCIoptiHA5可形成对免疫鸡的部分免疫保护(75%),而pCIHA5则基本不能形成免疫保护。结果表明,HA基因密码子的优化以及鸡β-actin启动子表达载体pCAGGS可显著提高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诱导的保护性抗体免疫反应水平,增强免疫保护效果同时证明,通过密码子和载体的优化,可使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有效免疫保护剂量降低至10 μg,其推广应用已具备充分的经济可行性。pCAGGoptiHA5作为免疫效果良好、成本低廉的优化DNA疫苗,有望成为预防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的高效、安全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鼻炎自家油乳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从广西分离的二株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副鸡嗜血杆菌 ( H 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 GX 97、GX 981株研制成自家油乳苗 ,进行后备鸡免疫试验 ,免疫后 3、 6、 9和 1 2个月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 ,免疫后 6个月 90 %免疫鸡的抗体滴度在 1∶ 640以上 ,9个月抽样攻毒有 75%~ 80 %的鸡获得保护。大田免疫试验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自家油乳苗免疫接种也是防制该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培养鸡致病性E.cloi,41℃,48h和37℃,72h均可见众多的菌毛,而在41℃,48h的条件下,活菌数及菌毛产量均高于37℃,72h的。用提取的菌毛、超声波灭活的E.coli制成油乳苗免疫鸡,用同型O50菌株经后胸气囊攻毒后,免疫鸡无死亡,而氢氧化铝胶菌苗免疫组的死亡率为20%,未免疫攻毒组死亡率为33.3%。各免疫组幸存鸡平均病变级数均显著低于未免疫攻毒组(P<0.01)。E.coli的菌毛剂量为120μg/只和80μg/只的油乳苗免疫组,在免疫后用同型O50菌株攻击时,保护指数最高;当剂量为60μg/只时,保护指数较高;而用30μg/只的剂量免疫时,免疫无效。雏鸡经含菌毛、不含菌毛的E.coli超声波灭活油乳苗和福尔马林灭活油乳苗免疫后用同型O50菌株攻毒,含菌毛菌苗的保护指数均高于相应的不含菌毛菌苗的;超声波灭活菌体的油乳苗免疫组幸存鸡平均病变级数低于福尔马林灭活菌体的油乳苗免疫组的;各免疫组与未免疫攻毒组幸存鸡平均病变级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PRRSV GP5和M蛋白重组腺病毒对猪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GP5 重组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GP5,rAd-GP5)和M蛋白重组腺病毒(rAd‐M)分别接种4只30日龄PRRSV阴性断奶健康仔猪,结果为仔猪接种后2周内体温和食欲正常,猪血液、鼻塞、粪便和猪舍环境中重组腺病毒及其野生型腺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同时,将rAd‐GP5、rAd-M、rAd-GP5+M (rAd-GP5和rAd-M,V/V=1)和PRRSV-Resp弱毒株分别接种4只30日龄PRRSV阴性仔猪,不同时间检测PRRSV抗体,结果为免疫后14和45 d可检出PRRSV 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免疫后60~90 d,rAd-GP5和rAd-M免疫组ELISA抗体滴度均达1∶2400以上,与PRRSV‐Resp弱毒免疫组相似,而中和抗体滴度达1∶6以上,低于PRRSV-Resp弱毒免疫组;rAd-M免疫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则低于rAd‐GP5免疫组。rAd-GP5和rAd-M混合免疫组ELISA抗体达1∶4800,其中和抗体滴度与其单独免疫组相似。15只仔猪免疫后28 d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为重组腺病毒免疫猪攻毒后3 d平均体温为39.5℃,病毒血症和排毒时间仅为2周,与PRRSV-Resp弱毒免疫组相似,而空白对照组病毒血症和排毒时间至少60 d。攻毒后7~14 d,rAd-GP5和rAd‐M免疫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研究表明rAd-GP5和rAd-M重组腺病毒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均可诱导猪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反应,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