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目的】建立绣球花发育的形态学指标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对应关系,观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花粉特征,为绣球种质创新奠定工作基础。【方法】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序,卡宝品红压片后,观察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统计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出现的比例,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测定花粉萌发力。【结果】1)绣球‘无尽夏’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开放之前,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细胞质浓厚、核仁明显。当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微微开放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3~3.5 mm,花药宽约0.5 mm,长约1 mm,此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粗线期。随着可育花进一步发育,可以观察到从终变期到花粉粒的各个时期。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完全开放时,可育花的减数分裂已经结束,此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4 mm左右,花药宽约1 mm,长约1.5 mm。2)绣球‘无尽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2个杂种F1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大量异常现象。Hydrangea macrophylla ‘Magical Jade’×H. chinensis的杂种F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有46....  相似文献   

2.
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创制杂种三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高温处理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的可行性,获得银灰杨三倍体新种质,选育抗逆性强的银灰杨新品种,服务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方法】以银灰杨为研究对象,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和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研究雄花芽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条件优化以及杂交创制三倍体的研究。【结果】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大约需要5~6天。其减数分裂过程与其他杨属植物相似,无明显差异。但银灰杨同一花芽不同部位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性,花芽顶部花粉母细胞发育最快,基部次之,中部发育最慢。筛选出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技术组合为当花粉母细胞发育至双线期至终变期时,利用38℃或41℃的高温,持续处理6 h,可获得56.33%的2n花粉。利用2n花粉比率高的花粉与银白杨雌配子杂交,获得杂种苗木911株,检测出三倍体42株,三倍体得率最高可达10.71%。三倍体得率与2n花粉比率间存在弱正相关(r=0.599,P=0.116),说明提高2n花粉比率有助于提高三倍体得率。【结论】尽管银灰杨同一花芽不同部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性差,但在双线期至终变期进行高温处理,仍可获得56.33%的2n花粉,三倍体得率可达10.71%,证明了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的可行性,并首次获得银灰杨三倍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及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而确定山核桃染色体数目及倍性水平,探索山核桃无融合生殖现象与其倍性水平的关系,丰富山核桃生殖生物学等相关研究内容,同时也为山核桃杂交育种及系统分类等研究提供一些细胞学资料。【方法】1)以山核桃雄花序为研究材料,采用DAPI荧光染色技术对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研究。2)以山核桃根尖为材料,采用核型分析技术分析山核桃染色体核型。【结果】1)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2次进行。第1次为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分为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和末期Ⅰ4个阶段,其中前期Ⅰ最为复杂,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5个时期,所经历时间最长,占整个分裂周期的70%;第2次为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同样分为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和末期Ⅱ4个阶段,历时较短。2)在减数分裂同步性方面,同一小花的不同花药间及同一花序轴的不同小花间表现较为一致。3)山核桃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正常,配成16个二价体,有一定比例的异常花粉母细胞出现,主要表现为中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异常率为8.86%,中期Ⅱ表现为不对称分裂,异常率为15.79%。4)山核桃核型公式为2n=32=20m+12sm,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4.006(±0.449)~9.559(±1.175),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25.00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417±0.45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875,核型分类属于2B。【结论】1)山核桃虽然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但是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仍遵循大多数被子植物减数分裂规律,在整个减数分裂进程中,前期Ⅰ所需时间最长。2)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性程度较高,不利于山核桃散粉期的延长。3)山核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情况主要出现在中期Ⅰ及中期Ⅱ2个阶段。4)山核桃核型属于比较对称的类型,其染色体数目为2n=32,减数分裂配对成16个二价体,在倍性水平上属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4.
‘无籽瓯柑’的雄性不育主要表现为花粉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本研究克隆了‘无籽瓯柑’减数分裂相关基因Cs RAD51,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瓯柑及‘无籽瓯柑’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Cs RAD51基因的c DNA全长1210 bp,含有一个1029 bp的ORF区;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疏水性蛋白,分子量45740.1D,氨基酸数388,原子总数6 555,等电点10.20。同源性比对发现,‘无籽瓯柑’Cs RAD51的氨基酸序列与甜橙、麻疯树、油棕、黄瓜、黑杨等的RAD51蛋白高度同源,分别达99%,98%,98%,98%,98%。RT-PCR结果显示‘无籽瓯柑’Cs RAD51在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以及单核花粉粒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瓯柑。Cs RAD51的过量表达可能影响了DSBs的同源重组修复,致使‘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减数分裂异常。  相似文献   

5.
杉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性及异常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进  施季森  杨立伟  王桂凤 《林业科学》2007,43(11):177-178
用2种荧光染料(CMA、DAPI)对3个杉木无性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进行荧光染色,发现在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的各个时期,染色质或染色体上有CMA荧光亮点出现,而无DAPI荧光亮点.在杉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细胞学行为,即单价体和多价体、染色体桥、滞后染色体、不均等分离、微核等异常现象. 对杉木花粉的生活力差异与杉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Giemsa 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对龟甲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的核型公式为2n=48=26m+14sm+4st(2SAT)+4t,核型分类属ⅡB型;带型公式为2n=48=4CI+2CI+T+2CT++IOCT++4I+2I++6T++6C+8T+2IT+2I+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了可以明显区别的特征带,带纹强弱差异明显.以45S rDNA为探针对龟甲竹根尖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杂交位点定位于1对染色体上.将染色体c-带带型和45S rDNA FISH带型相结合可以将龟甲竹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南京椴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药壁发育完全,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孢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 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南京椴子房5室,每室2胚珠,中轴胎座,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横生型. 同一朵花中,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后期花粉成熟时,雌配子体也发育成熟,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酿酒葡萄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的夏季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酿酒葡萄‘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酿酒葡萄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抹芽、抹芽+摘心处理,以常规田间管理为对照,测定果实品质、产量及枝条生长等指标。【结果】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的果实生长。抹芽和抹芽+摘心组合处理均显著提高了3种酿酒葡萄果实的单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其中抹芽+摘心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为最高,‘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41%、4.71%、2.73%。3种酿酒葡萄果实的总糖含量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在148.08~149.90 mg/g之间;抹芽处理显著提高了‘蛇龙珠’果实的总酚含量(2.54 mg/g);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后,‘贵人香’和‘霞多丽’果实的单宁含量较对照升高。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3种酿酒葡萄果实的产量。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均提高了3种酿酒葡萄枝条的年生长量、第4节长度、第4节枝条粗度、第4节髓心直径。【结论】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为进一步提高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原料品质、产量及树体生长势,‘贵人香’芽期抹芽,‘霞多丽’和‘蛇龙珠’芽期抹芽+花前摘心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芸薹属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甘蓝为父本和羽衣甘蓝为母本,在回交转育进程中,对两个回交世代的结籽率、杂种亲本的染色体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在回交进程中,BC2代杂种杂交结籽率高于BC1代,分别为66%和23%且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在减数分裂中,BC2代杂种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正常配对比例高于BC1代,分别为70%和43.63%;异常配对母细胞比例BC2小于BC1分别为14.55%和36.36%。  相似文献   

10.
杜松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来.5月上旬开始散粉,成熟花粉粒为单核花粉粒.散粉后,胚珠内的花粉萌发出一短的花粉管后休眠,第2年4月份开始分裂形成管细胞、不育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小孢子囊在小孢子叶基部远轴面和叶腋处都有发生,小孢子叶球为复合小孢子叶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水晶蜜柚原产于马来西亚,是海南柚类的主栽品种之一,但有关水晶蜜柚果实无籽的原因未见报道,探究水晶蜜柚果实无籽原因可为蜜柚高效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水晶蜜柚的花粉活力与萌芽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花粉管伸长荧光显微观察、杂交实验、胚胎胚囊石蜡切片观察等细胞学角度研究水晶蜜柚果实的无籽机理。【结果】水晶蜜柚活力强的花粉76.58%,萌芽率88.4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但出现异常二分体和三分体现象;水晶蜜柚杂交的花粉管能伸长至子房并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而自交的花粉管只能伸长到花柱中下部,到达不了子房,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水晶蜜柚胚胎胚囊石蜡切片显示不做处理和自交的胚胎发育一致,前期发育正常,能观察到胚胎从幼胚发育到鱼蕾形胚,鱼雷形胚时胚囊出现中空异常状态,珠柄消失;杂交的胚胎能从幼胚正常发育到子叶胚,珠柄未消失,有发育成种子的迹象;水晶蜜柚与三红蜜柚杂交的坐果率为21%,其自交和去雄套袋不授粉的坐果率只有3%和2%;杂交所得的果实的种子为饱满可育的种子,其自交和去雄套袋不授粉的种子为败育和退化的种子。【结论】水晶蜜柚花粉育性正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胚囊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和不同种类内源激素的比值对蓝莓花粉活力的影响情况,从而为蓝莓花粉育性、自交不亲和及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兔眼蓝莓品种‘芭尔德温’‘灿烂’‘蒂芙蓝’‘顶峰’‘粉蓝’‘杰兔’和‘园蓝’的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其花粉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玉米素(ZT)等种激素和腐胺(Put)、精胺(Spm)、尸胺(Cad)等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内源激素的比值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分别对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杰兔’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灿烂’‘粉蓝’‘园蓝’‘顶峰’‘芭尔德温’和‘蒂芙蓝’这6个品种的花粉活力。‘杰兔’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而‘杰兔’花粉中ABA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ABA的含量。‘杰兔’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而‘杰兔’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均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和Cad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ABA的含量及ABA/IAA、ABA/GA_3、ABA/ZT和ABA/(IAA+GA_3+ZT)之值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ABA这4种内源激素和Put、Spm、Cad这3种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鸟类调查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 十g+D 十S 十D 十D 口【二D+D 十1:D 十D;D 11’rpl ltweF--twe--.-I 1_I 叼 卜纠0]闪DHD 0Z }【【口口:卜】o亡; Itol.。y。 t ’’l” t y ‘ t”。”I l-IJll 1ill o 11 hi 1111 oh 1[l Icy;-----AIAIAllt--rtN]AltXil 11 沪一IL上】IOI 回tiMI 回回电11L丛——’:利回民11M 回 Deq5C;。ohio]WWtochl I 多凹电L 冬闰瞩电l 多回包、05k(【JI-J 一【回 itol NINIO 11BI id 7.Q 。 o ,。 PI l DOD 0’0 二【口D 一JI.二D BI D 上Dy.上l dB 二D 二【”一D i 5 D lrt d HAI 二 f ”。._工 D 二!二1 二Igl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系统了解板栗雌雄花发育过程,以板栗优良品种‘遵玉’为试材,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壁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为腺质型),属于基本型。小孢子胞质分离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典型的四面体型,少数呈左右对称排列。雄配子体只经过1次有丝分裂,花粉成熟为2-细胞型。雌花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只有1个胚囊母细胞发育成胚囊,四分体呈线性排列,整个发育过程与雌雄花外部特征密切相关。确定观察减数分裂最佳取样时期为:雄花花序长度为10~17 cm,总苞直径为0.9~1.6 cm。‘遵玉’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生发育不存在异常表现,表明‘遵玉’雄配子体发育正常,花粉可育,可以作为授粉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滇山茶主要栽培品种的细胞倍性,以利于后期的遗传育种研究。【方法】采集昆明植物园滇山茶63个品种的嫩叶,并以二倍体怒江红山茶作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本DNA含量的荧光强度,然后根据2C值估计细胞倍性。同时,每个倍性采集3个代表品种的茎尖和花药制作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计数,验证流式细胞术的结果。【结果】在63个滇山茶品种中,DNA峰值最大的是‘恨天高’(304.43),2C值为18.32 pg;DNA峰值最小的为‘红霞迎春’(175.03),2C值为10.53 pg。峰值范围小于250、2C值低于15.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六倍体,涉及的品种共29个,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6.03%;峰值范围在250~300、2C值为15.00~18.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八倍体,共涉及31个品种,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9.21%;峰值范围大于300、2C值高于18.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十倍体,涉及品种3个,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76%。滇山茶代表品种‘五角绣球’(花药:n=45)、‘菊瓣’(花药:n=60)和‘恨天高’(茎尖:2n=150)的染色体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的倍性估计结果一致。【结论】滇山茶的栽培品种涉及六倍体、八倍体和十倍体,丰富的细胞倍性将为后期的杂交亲本选配、多倍体的遗传和进化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玲珑’枫香是自主选育的观赏枫香新品种,具有叶片娇小(约为枫香的1/3)、生长旺盛、抗病虫害强和耐低温等特点,在园林观赏及绿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受母株繁殖材料质量和数量限制,制约了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的规模化应用。开展‘玲珑’枫香的组织培养研究,以缩短快繁周期、提高繁殖系数。【方法】本试验选用‘玲珑’枫香叶片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培养基(WPM、MS、1/2MS和DCR)、4种激素种类(KT、TDZ、6-BA、ZT)和3种质量浓度的配比,比较了基本培养基及激素对愈伤组织增殖系数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观测了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及茎段伸长生长的情况。【结果】1)‘玲珑’枫香叶片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DCR+0.2 mg/L TDZ+0.1 mg/L NAA+1 mg/L PVP,在30 d内,增殖系数达到15.10;2)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WPM+0.2 mg/L TDZ+0.1 mg/L KT+0.3 mg/L NAA,最高诱导率达76.67%;3)促进不定芽茎段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WPM+1 mg/L 6-BA+0.1 mg/L NAA,其平均伸长量可达24.96 mm。【结论】1)DCR培养基是适合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WPM对不定芽诱导及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2)TDZ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有效促进不定芽的诱导及其植株的生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玲珑’枫香叶片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和不定芽诱导体系,繁殖周期短(30 d),繁殖系数高(15.10),为‘玲珑’枫香的规模化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河西地区酿酒葡萄优良营养系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国外引入的25个酿酒葡萄营养系为材料,对其果实基本性状及品质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营养系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不同营养系果实的单穗质量为108.93~298.28 g,以‘MB-598’‘ML-343’的果穗质量最大,分别为298.28、290.40 g,‘CS-VCR19’单穗质量最小,仅为108.93 g。不同营养系果粒纵径为12.082~16.540 mm,果粒横径为12.363~15.170 mm,单果质量为0.986~2.090 g,果形指数为0.815~1.230,其中‘S-471’‘MB-598’为大果粒,单果质量均达2 g以上,‘PN-VCR20’果粒最小,单果质量小于1 g。不同营养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90%~27.540%,可溶性糖含量为16.830%~23.300%,可滴定酸含量为0.523%~1.250%,糖酸比为15.929~49.23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173~0.397 mg/g。‘MB-R6’‘CF-215’‘ML-343’‘ML-VCR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北高丛越橘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并筛选出耐旱性较强的越橘品种。【方法】以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分别为‘蓝丰’‘瑞卡’‘双迪’‘斯巴坦’‘卡拉’‘伊丽莎白’‘钱德勒’‘布里吉塔’‘公爵’‘甜心’‘埃利奥特’,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并评价不同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干旱胁迫20 d后,北高丛越橘品种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升高,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系统Ⅱ实际光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降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项生理生化指标转化为3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5.74%。主成分1主要反映叶片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主要的叶片荧光参数等信息,主成分2主要反映叶片气孔功能信息,主成分3主要反映叶片光合作用相关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划分为3个类型:‘甜心’‘公爵’和‘蓝丰’为抗旱型,‘布里吉塔’‘伊丽莎白’‘瑞卡’和‘埃利奥特’为中间型,‘钱德勒’‘双迪’‘斯巴坦’和‘卡拉’为不抗旱型。根据抗旱性综合评价值,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按照抗旱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甜心’‘公爵’‘蓝丰’‘布里吉塔’‘伊丽莎白’‘瑞卡’‘埃利奥特’‘卡拉’‘斯巴坦’‘双迪’‘钱德勒’。【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北高丛越橘苗期耐干旱胁迫能力进行评估,可以较好地揭示性状指标与耐干旱胁迫能力的关系。11个北高丛蓝莓品种中‘甜心’‘公爵’和‘蓝丰’耐干旱胁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黑老虎林业剩余物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黑老虎种植基地选择‘大红’‘紫黑’‘虎绿’3个品系2年生黑老虎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各品系根、茎、叶进行精油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3个品系黑老虎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14%~0.543%,其中‘大红’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44%~0.472%,‘紫黑’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22%~0.543%,‘虎绿’各器官精油提取率为0.141%~0.439%,均表现为根精油提取率最高,茎精油提取率最低。累计鉴定挥发性成分116种,其中‘大红’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3、36、45种,‘紫黑’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8、36、51种,‘虎绿’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8、51、45种。3个品系黑老虎根、茎、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烃类为主,有16~36种,相对含量为56.24%~78.05%,代表成分有β-石竹烯、α-蒎烯、Δ-杜松烯、左旋-β-蒎烯等;其次为醇类,有7~14种,相对含量为8.71%~32.31%,代表成分有γ-桉叶醇、橙花叔醇、Α-毕橙茄醇等。【结论】不同品系黑老虎各器官精油提取率、精油成分及其含量均有显著差异,黑老虎根精油的提取率、精油挥发性成分数量均高于同一品系的茎和叶。此外,黑老虎精油中石竹烯、蒎烯等的相对含量较高,为药品或化工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20.
蜡杨梅与杨梅种间嫁接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