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同沟敷设中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热力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的传热对原油管道运行的影响是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西部管道正常运行时冷成品油管道对顺序输送的原油管道的热力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管道正常运行时,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热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用同一管道输送不同的原油或成品油较之每一条管道只输送一种油品经济节约.国外,几乎所有的成品油管道及大部分原油管道都实行顺序输送,我国1973年起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南疆原油和成品油实施管道顺序输送的必要性,针对新疆原油和成品油外运方式、油品种类及物性、管道顺序输送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降凝、清管和混油等处理方法,拟定了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方案,并提出了顺序输送油品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指出将油品合理排序,并与清管技术相协调,对实现新疆原油、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开展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可以为研究成品油输送过程中的碳排放特点和规律提供支撑。在确定功能单位和评价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品油管道系统碳足迹模型,并进行碳足迹核算,具体步骤包括:搭建输送管网结构、建立物料平衡、梳理排放清单、调整排放分配、计算碳足迹。以某企业在广西省的成品油输送数据为基础,采用该方法对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并分析了不同输送路径碳足迹的形成原因,包括输送距离、介质流速、管道路由与高程、管道规格等因素。根据计算结果与原因分析,提出了降低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碳足迹的建议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成品油管道系统降低碳排放提供参考。(图3,表5,参20)  相似文献   

5.
从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的理论出发,对粮油加工中心厂区内架设的成品油输送管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由刚性支架固定的成品油输送管道的变形情况作了理论分析与计算,为架设成品油输送管道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提供了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品油管道存在管道互联互通性差、区域油品不平衡、管道负荷率偏低及部分区域输送瓶颈等问题,亟需推动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促进成品油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美国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现状,并对其管道公司制订的准入条件、信息交流、服务模式、管输费率、运输能力分配以及混油处理等准入规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推动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有利于促进能源体制改革、保障成品油供应安全以及提高成品油管道系统负荷率。借鉴美国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经验,结合中国成品油输送行业的现状,提出了中国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方案的构想:①加快成品油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为成品油管道公平开放奠定基础;②规范和完善成品油管输定价体系,维护成品油运输市场的秩序;③在有“剩余能力”基础上开放管道,社会各界行使监督权;④保障管道公司经营话语权,分步推动成品油管道独立;⑤规范成品油管道公司的开放条款,无歧视性对待各类用户。  相似文献   

7.
变频调速泵在成品油管道输送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成品油管道输送的特点及管道流量、摩阻、扬程等参数的特性,以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成都一重庆段为例,介绍了变频调速泵的功能,认为变频调速泵可以代替调节阀工作,具有流量一扬程范围宽、适应性强的优势,且工作点可以根据设定值和管路摩阻的情况而自动调节转速,更适用于成品油输送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成品油管道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应树立将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成为成品油市场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一个面的工程" 、建成一条运输-销售型管道、扩大成品油管道输送的功能范围的理念.根据成品油输送工艺的特点和混油的特征,从工艺设计和混油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同时,对工艺系统的优化方案和设计规范的制定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化西南成品油管道经改扩建,形成了茂名、北海双油源输送油品的新型运行模式.以往针对单油源输送模式开发的批次调度编制算法和软件已不适用.基于适用于多源成品油管道的批次调度算法,以及国外成熟的多源管道调度理论,融合国内成品油管道调度计划编制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开发出商用批次编制软件,很好地解决了双油源模式下出现的支干线油品运移协调问题和交汇点转输站点的注入分输操作机制问题.开发出的软件已应用于西南双油源成品油管道日常调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大大提高了编制计划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干线管道建设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道已成为输送石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的首选方式,而管道安全运行是管道运营管理的首要条件.介绍了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成品油和氨干线管道的建设概况,分析了干线管道的事故状况和原因,旨在为我国油气管道在日常运行的安全监测、管理和防护等方面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成品油顺序输送批次和罐容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坤锋  许莉  胡柏松 《油气储运》2003,22(11):10-15
阐述了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优化设计的总体思路,分析了顺序输送中不同混油处理方式的优缺点。通过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首、末站以及分输油库罐容的确定及经济分析,实现了批次、罐容的优化设计。介绍了兰成渝输油管道顺序输送批次和罐容优化的设计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成品油管道运行过程中沿线各泵站开泵方案的优化对于降低成品油管道的运行能耗具有重要作用。以往针对此问题大多采用动态规划及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求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少从整体上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并将启停泵时长限制问题考虑到所建模型的约束条件中。在此基于已知的批次调度计划,考虑到启停泵时长限制、沿线节点压力约束、过泵流量约束等约束条件,以泵运行费用与启停泵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MILP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支定界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实际运行成品油管道的输油计划为例,代入成品油管道开泵方案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管道的运行能耗,提高了管道的运行稳定性,符合现场操作工艺。(图3,表2,参24)  相似文献   

13.
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主泵运行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绍军 《油气储运》1999,18(12):8-10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昆仑山口泵站的技术改造为例,探讨了顺序输送多咱油品的管道泵站的主泵运行方式,通过对主泵并联运行和串联运行的各项参数计算,比较,指出了当顺序输送不同油品,且各油口的输量相差较大时,主泵运行采用串联比用并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冷热油交替顺序输送过程热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崔秀国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04,23(11):15-19
建立了描述冷热油交替输送过程中非稳态水力、热力问题的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并对铁秦管道交替输送俄罗斯原油与大庆原油过程中的热力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冷热油交替输送过程中,当循环达到一定次数后,进站油温将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原油的热物性参数与管道及周围环境参数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需准确选取.当冷油(进口原油)前行、热油(国产原油)后行时,热油油头的温降幅度最大,控制各循环中热油油头的进站温度,是确保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调度计划制定及运行模拟软件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顺序输送管道,特别是沿线各分输站对油品品种需求很多的管道,其输油计划的制定十分复杂,如何满足分输站的众多需求,包括分输时间上的需求以及管道工况的相对稳定,都需要有一个对输送计划反复制定的过程。针对这种计划的制定,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介绍了该运行模拟软件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孙伟  张国忠 《油气储运》2004,23(6):17-19
针对油品顺序输送管道的罐容量计算问题,指出了苏联学者计算公式中的错误,通过分析和演义,归纳并给出了新的计算方法,新计算方法表明,在顺序输送循环中,不输送某种油品的持续时间段有两个(两端的油品除外),对应油品所需的储罐容量应按两段时间中较长的时间段考虑.实例计算表明,传统的罐容量计算结果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17.
成品油顺序输送批次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庆勋 《油气储运》1999,18(6):10-11
成品油管道采用顺序输送工艺,存在着混油量处理及输送批次优化的问题,对于输送批次优化,首先要对混油量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常用的混油量计算公式,举例分析了最小输送批量的计算过程,考虑沿线油库实际周转能力,推导出了最优的输送批次。  相似文献   

18.
朱坤锋  桑广世 《油气储运》2000,19(10):11-14
通过分析离心式输油泵在管道顺序输送运行中的水击现象,阐述了水击产生的原理及给管道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在对多泵站输油泵水力工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击控制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优化成品油管道沿线泵站开泵方案可以降低管道运行能耗。以包含泵机组并联运行模式及配备变频泵的成品油管道为研究对象,考虑沿线节点压力、过泵流量等约束,基于已有批次输油计划,建立以运行时间内管道全线运行能耗总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并利用分支定界算法求解。利用该模型求解了中国某条成品油管道的优化配泵方案,计算耗时213.76 s,所得结果符合约束限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中国成品油管道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兰州-成都成品油管道多卸油站的特点,提出了3种变径组合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下正常输送和卸油作业后水力状态分析和动力消耗计算结果的对比,指出适度缩小管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