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承泓良  陈国平 《种子科技》2000,18(5):302-303
苏棉 17号 (原名宁杂 30 7)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 ,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苏棉 17号母本为四川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核雄性不育系抗 A1,父本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自育的品系 92— 0 97。 1993年组合比较试验 ,皮棉产量 14 80 .5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8.7% ,列参试组合之首位。 1994、1995年在江苏南京、安徽铜陵、湖南华容、浙江慈溪四地进行鉴定 ,平均皮棉产量 1311.0 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6 .3%。1996、1997年在江苏省杂种棉区试中 ,平均皮棉产量 14 92 .9k…  相似文献   

2.
苏棉14组合为苏棉5号/徐141//中棉所19,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通过南繁加代,扩大群体,单株选择,多点鉴定,于1995年育成。1999年4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参加徐州市区试,平均总产皮棉比泗棉3号原种增产20.0%,居首位。1996~1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试,籽棉产量3331.65kg/hm2,皮棉产量1441.8kg/hm2,比泗棉3号增产5.36%,达极显著水平。1997年邳州市岱山乡示范11hm2,平均皮棉产量1875kg/hm2。1998年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328.7kg/hm2。1997~1998……  相似文献   

3.
山农丰抗棉 6号 (原系 97- 5 2 )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育成的春棉新品种 ,来源于 91- 2 8/ / 2 69/植4 80 ,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鲁农审字 [2 0 0 1]0 15号 )。产量表现 该品种 1999~ 2 0 0 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89.1kg/ 667m2 和 82 .9kg/ 667m2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2号增产 12 .76%和 14.1% ,均居第一位 ;2 0 0 0年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 ,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2号增产 14.2 %和 16.3%。此品种桠果成铃率高 ,丰产潜力大 ,2 0 0 0年在稀植大棵…  相似文献   

4.
百棉9号是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棉新品种,2016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2012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3 856.5 kg/hm2、1 533.75 kg/hm2、1 410.75kg/hm2,依次较对照鲁棉研28增产14.3%、12.5%、13.8%.2013年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3 831.5 kg/hm2、1 492.4 kg/hm2、1 391.6 kg/hm2,依次比对照鲁研棉28增产11.8%、9.1%、10.8%.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113~116 d,霜前花率96.2%.  相似文献   

5.
苏棉15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1985年配置的杂交组合(冀合328×泗棉2号)×徐州576,通过病圃筛选,南繁加代,多次连续单株选择于1991年得到株行1186。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产性突出 1996~1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域试验,平均子棉产量3645kg/hm2,皮棉产量1469.4kg/hm2分别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2.40%和7.38%,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199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生产试验,平均子棉产量3553.95kg/hm2,皮棉产量1440.45kg/hm2,分别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9.82%和7.37%。纤维品质优良 经品质测试和大样试  相似文献   

6.
苏棉 2 0号是徐州农科所新近培育的高产抗病中熟棉花品种 ,其组合为泗棉 3号 /苏棉 4号 / /中棉所 2 3,1998年参加徐州市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1999~ 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 3年的试验示范 ,证明其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适宜在江苏及周边棉区种植。1 特征特性1.1 形态特征与生育特性苏棉 2 0号苗期出苗较好 ,子叶较大、色深。植株较高 ,株型较松散 ,茸毛较多 ,叶较大、色深 ,果枝 16~ 2 0台左右。花白、中大 ,苞叶…  相似文献   

7.
盐稻 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6 92 2为母本 ,H88- 3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 9393.0kg/hm2 ,比对照泗稻 9号增产 19.8%(极显著 )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0 .9%(不显著 ) ,居第二位 ,2 0 0 2年续试 ,平均单产 9938.4kg/hm2 ,比对照泗稻 9号增产 12 .93%(极显著 )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2 .4 7%(显著 ) ,居第三位。同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96 10 .5kg/hm2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3.17%,居第三位。2…  相似文献   

8.
苏棉23号是人工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较对照增产6.9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260.75kg/hm^2,增产明显。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国抗 2 2号 (原名 GK2 2 )是由南通创世纪转基因种业有限公司 (原江苏省转基因抗虫棉选育课题组 )承提国家“86 3”计划 ,从“86 3”转基因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于 2 0 0 0年 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南通市组织的品种审定 ,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1 产量表现国抗 2 2号在 1998、1999年全国抗虫棉联试中 ,亩产籽棉 2 0 7.31kg、皮棉 80 .9kg,分别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8.4 2 %和 1.4 4 %。 2 0 0 0年度生产试验中 ,亩产籽棉 2 4 3.34kg、…  相似文献   

10.
百棉15是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2016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 2012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580,1 449.8,1 297.5 kg/hm2,分别较对照鲁棉研28增产7.6%、8.8%、8.6%.2013年河南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945.0,1 551.0,1 471.5 kg/hm2,分别比对照鲁研棉28增产8.1%、8.1%、9.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110~122 d,霜前花率94.9%.  相似文献   

11.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0,18(5):307-308
10 棉花10 .1 鄂抗棉 3号 :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农科所选育 ,1995年湖北省审定。全生育期 14 2 d左右。株高110 cm左右 ,果枝清秀 ,分布均匀。铃卵圆形 ,单铃重5.54g,衣分 39.72 % ,籽指 11.4 g。 2 .5%跨长 31.5mm,麦克隆值 4 .4 ,比强度 2 1.6 g/ tex。 1995年、1996年参加长江流域抗病品种区试 ,籽棉单产 2 17.3kg/6 6 7m2 ,比中棉所 12增产 8.4 4 % ;皮棉单产 85.97kg/ 6 6 7m2 ,比对照增产 8.0 8% ,增产极显著 ;霜前皮棉单产 6 4 .36 kg/ 6 6 7m2 ,比对照增产 6 .82 %。适宜种植密度 2 50 0株 / 6 6 7m2 ~ 32 0 0株 / 6 6 7m2 。全…  相似文献   

12.
湖南澧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西北澧水流域平原,常年植棉2万~2.5万hm2,平均皮棉单产1570kg/hm2.2007年开始试种中棉所63品种,至2010年共种植1.2万hm2,平均单产皮棉1768kg/hm2,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8号增产14.3%.2010年被列入澧县国家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6532hm2,成为澧县棉花主栽品种,也是澧县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3.
苏棉16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育成。1999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中下游棉区种植。产量表现1996~1997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试16点次平均单产皮棉1570.5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4.51%,居第一位。19...  相似文献   

14.
张豆1号大豆于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号:甘审豆201 1001.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两年11个参试点平均产量2 671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17.38%,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材料第2位,其中在9个点次增产,增产点次达到81.8%.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39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5.04%,居参试品系第2位.  相似文献   

15.
品种来源。苏棉三号(原通83~811)系南通市农科所1981年以新棉291与77~369杂交选育而成。199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9年本市种植3万多亩,1990年种植60余万亩。产量表现。1986~1989年省、市连续4年近35点次试验示范,结果平均苏棉三号亩产皮棉86.06公斤,  相似文献   

16.
以中棉所3013、中棉所49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地处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三十一团、三十四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参试品种均适宜作为机采品种,中棉所3013产量最高,籽棉产量6 046.5 kg/hm2,比对照新陆中35号增产10.2%,皮棉产量2 696.7 kg/hm2,比对照新陆中35号增产15.1%;中棉所4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略低于对照新陆中35号。  相似文献   

17.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用抗枯萎病新洋76—75,与该场选育的泗阳791杂交有成。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泗棉3号.1产量表现:省区试平均87.7公斤/亩,居参试品种之首,是江苏省1982年以来参加区论中产量突破泗棉2号的棉花高产品种:在通州市1992~1993年抗病棉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6.1公斤/亩,比盐棉48增产19.23%,比苏棉3号增产9.13%。2抗枯萎病性:1991年沿海地区所新洋试验站签定,其病率、病指均为0。1992年省区试、沿江地区所、省农科院经作所的人工病回抗枯鉴定结果平…  相似文献   

19.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