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王玉芳 《中国蚕业》2009,30(1):103-104
介绍了浙江省临安市潜川镇海龙村,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的效益和工艺流程;利用夏伐的桑枝条培育香菇,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又能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和提高桑园经济收益,每公倾桑园可以增加净收入23928元;蚕农出售桑枝条,每公倾桑园可以增加收入2100元。  相似文献   

2.
利用桑木屑培育香菇是增加蚕桑生产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之一。2004年6月至2006年2月,靖江市蚕桑站实施了桑木屑培育香菇技术的研究。两年来,全市在马桥镇祖师村和生祠镇金星村共接种176 200袋,利用桑枝约40万kg,相当于700亩桑园桑枝产量,桑木屑培育香菇产量累计约为352 400kg,蚕  相似文献   

3.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利用其栽培平菇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把桑树枝条加工成15cm短枝条段,捆扎成直径约30cm的圆柱形,每捆用干料约2kg,装袋常压灭菌后,每袋接种0.25kg,经过室内发菌,埋土栽培,可出四茬平菇,每捆桑枝条可产平菇1.58k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约达79%。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睢宁县从2000年开始立项利用桑枝栽培香菇生产技术,香菇的生产已成为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睢宁县桃园、姚集两镇已初步形成4个规模生产基地,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2种模式,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舍闲置期统一养菌,利用养蚕大棚分散出菇的生产方式,实现蚕桑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年生产菌袋40万袋,全年10个月(7、8月份除外)有鲜菇供应市场,确保了鲜菇供应市场的稳定性,新增效益160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桑园面积,丰富了蚕桑产业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利用桑枝条蚕粪栽培黑木耳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建京 《蚕桑通报》2006,37(3):62-63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蚕业资源极其丰富.2005年全国共有桑园面积71.3万hm2,每年剪伐桑枝条干物约372.5万t,桑枝条是再生资源,如都能用于食用菌栽培,年可生产156亿袋菌菇.  相似文献   

6.
吕美坤  宋薇 《蚕桑通报》2010,41(1):66-67
<正>缙云县是浙西南规模最大的蚕桑生产县,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开展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综合利用,增加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提高蚕农经济收入,我们于2008~2009年进行了桑枝条培养生产桑  相似文献   

7.
何猛  李瓒 《江苏蚕业》2006,28(2):49-50
<正>蚕桑业是睢宁县特色产业之一,全县有桑园 6.5万667m2。围绕着如何巩固桑园面积、增加桑园效益,县蚕桑站组织推广在桑园中种植金丝绞瓜、莴苣等立体种植项目及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技术, 已初见成效,但因数量较少,始终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004年秋,县蚕桑站组织规模生产桑枝香菇的尝试,在不影响茧站晚秋茧收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茧站房舍,进行养菌,生产香菇8万袋,创造效益10 万余元。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2,40(2):50-50
<正>一是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立体循环产业。发动21个基地乡镇大力发展桑-菜、桑-粮、桑-药、桑-草2333.3hm2,667m2平增收400余元。发动义兴友林蚕业合作社、长江合作社等发展桑园立体循环套养模式,桑园饲养生态"蚕虫鸡"、"桑园鸡"30000余只,产值达280万元。发动养蚕大户利用桑枝生产"9608"花菇、平菇、鸡脚菇、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桑枝条直接还田利用的方法,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桑园对云桑2号桑树品种进行了桑枝条直接还田盖园艺地布(A布)法、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和桑枝条传统处理法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条的3种不同处理方法每667 m~2桑园投入的人工和生产资料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1 050元)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1 210元)桑枝条传统处理法(1 450元),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每667 m~2桑园的直接成本投入比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节约160元,比桑枝条传统处理法节约400元;每667 m~2桑园的桑叶产量由低到高依次是桑枝条传统处理法(1 863 kg)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2 067 kg)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2 410 kg),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每667 m~2桑园的桑叶产量比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增加343 kg,比桑枝条传统处理法增加547 kg。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在桑园管理过程中增收节支效果明显,可作为桑园管理的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桑枝条、蚕粪栽培黑木耳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建京 《蚕学通讯》2006,26(2):17-18,29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蚕业资源极其丰富。2005年全国共有桑园面积71.3万hm2,每年剪伐桑枝条干物约3 725 000 t,由于桑枝条是再生资源,每年可生产156亿袋食用菌。桑枝条、蚕粪的营养成分,非常适合黑木耳的生长。《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槠、榆、枊  相似文献   

11.
张天宝 《四川蚕业》2001,29(2):22-23
<正> 随着茧丝行情的波动,桑园面积大起大落,农民大喜大悲,教训深刻,经过我们二年的探索和试验,通过利用桑枝栽培香菇,提高了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形成互补,这对稳定蚕桑生产非常有利。1999年我县栽培50万袋香菇,2000年推广到200万袋,使每亩桑园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好的达到2000元。利用桑枝生产香菇,获得2000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县培育桑苗,多为有性繁殖,即用桑种籽播种,培育实生苗木。经育苗——嫁接——投产约需3年时间。环节多,费工.费时,增大成本。我们从“雅周桑”发根力强,利用枝条扦插成活率高,当年即可用叶养蚕中得到启示,利用近年引进的广东杂交桑(沙=×伦109)枝条进行扦插试验,效果较好。采用发根力强的桑品种,特别是广东杂交桑扦插繁育桑苗,是加速蚕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费省、效宏、快速的好措施。现将其扦插试验情况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桑树枝条栽培灵芝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桑树枝条加工成15cm短棒,捆扎为直径约30cm的圆柱形,每捆用干料约3.5Kg,装袋常压灭菌后,每袋接种0.3Kg,经过室内发菌,埋土栽培,两年可出三茬灵芝,每捆桑枝条可产灵芝0.6k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约达50%。  相似文献   

14.
周海明 《中国蚕业》2012,33(2):54-57
总结了嘉兴市近年来在推进桑园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桑-菜、桑-禽、桑-菌3种模式以及各模式的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在提高单位面积桑园效益、稳定蚕桑产业、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培育农业主体和实施品牌战略等加快嘉兴市推进桑园综合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培育桑苗,多为有性繁殖,即用桑种籽播种,培育实生苗木。经育苗——嫁接——投产约需三年时间。环节多,费工、费时,增大成本。采用发根力强的桑品种进行扦插繁育桑苗,是加速蚕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快省措施。我区发掘的“雅周桑”发根力强,利用枝条扦插成活率高,当年即可用养蚕。现将发掘经过及扦插试验情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6.
姬菇菌丝能很好的利用桑枝条、玉米芯、秸秆等蚕区农副产品。闲置蚕室稍加改造即可用于姬菇菌袋的接种、发菌和出菇,所产姬菇具有良好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7.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10,38(4):59-59
<正>珙县现有桑园面积9万余亩,其中投产桑树近5万亩,每年可产桑枝条8万余吨。多年来蚕农都把桑枝条做柴烧,没有发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枝条的研发利用,要求县蚕桑办、县智溢公司努力寻求利用途径,增加蚕农收入,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张天宝 《江苏蚕业》2001,23(4):44-45
为了稳定蚕桑生产,提高桑园经济效益,我们利用蚕桑副产品(桑枝、蚕沙)和空闲的蚕室栽培香菇,使每667m2桑园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好的达到每667m22000元。1999年我县利用蚕桑副产品栽培50万袋香菇,2000年我们推广到300万袋,蚕桑副产品生产香菇获得2000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 栽培季节与选择菌种 香菇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是20~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是5~20℃。养蚕地区一般以秋季栽培较好,接种时间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底。在11月~12月份开始出菇,到第二年4月中旬结束,…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蚕桑生产中,不同蚕农栽桑养蚕的效益比较差异很大,从去年一些地方饲养的实绩看,亩桑效益高的农户超过6000元,低的只有4000多元,高低悬殊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桑枝条是盐边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具有资源充足、成本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好等优势。笔者总结了盐边县桑枝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