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施,在种植一年的桑园上获得氮、磷、钾肥与产叶量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施肥方案的优化处理,分析了3种肥料对目标集的各种效应、投资效益及最佳配比,为桑园管理的合理施肥提供了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施肥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44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产区桑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为75.0%,所有桑园均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全省桑园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3.0、114.0和175.5 kg/hm2,其中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25.5%、69.7%和87.2%,养分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25:0.39。鄂东蚕区的肥料用量明显高于鄂北和鄂西南蚕区。桑园NPK养分投入量相差很大:施氮(N)量 > 600 kg/hm2的桑园比例为15.9%,而22.7%的桑园年施氮量 < 150 kg/hm2;施磷(P2O5)量>225 kg/hm2的桑园比例为6.8%,施磷<75 kg/hm2或不施磷的桑园比例为22.7%;施钾(K2O)量 > 300 kg/hm2的样本比例占15.9%,而全年未施钾肥的桑园比例高达25.0%。湖北省桑园全年施肥次数以1次和2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0%和63.6%,反映出桑园施肥次数偏少。  相似文献   

3.
针对桑园土地冬季闲置问题,基于《耕作学》理论技术,将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与桑树规范栽培技术有机融合,利用桑树宽行土地栽培羊肚菌,构建冬季闲置宽行地栽培羊肚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模式。研究集成了桑园“中平棚套小拱棚,平棚遮阳、拱棚提温保湿,宽行冬闲地种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丰富了耕作学和羊肚菌栽培学内容。连续3年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鲜羊肚菌每年单产平均为0.23 kg/m2,桑园每年新增栽培利润平均为14.55元/m2,该技术可高效提升桑园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桑园的立体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世玉 《作物杂志》2005,21(6):42-43
简述了桑园立体栽培的作用、依据、模式以及立体桑园对桑树栽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桑园基础资料相对缺乏而限制了桑园碳汇评估的客观现实,本研究以统计资料较为完整的蚕茧产量数据为基础,在假设四川地区所有桑园都采用片叶育进行养蚕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统计资料的桑园碳汇估算模型(mulberry garden carbon sequestration estimation model,MCSD,以下简称:本研究模型)。本研究以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的灌木模型(shrub model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measurement guide,SMFC,以下简称:对照模型)为对照,对比了两者在计量2000—2018年四川省桑园桑树碳汇贡献的差异。结果发现:(1)本研究模型估算出四川桑园桑树年均碳密度为10.13 t/hm2,折算出四川桑园2018年碳储量为142.39万t。(2)桑叶和桑枝作为桑园碳汇的主要来源,其碳汇量分别占桑园总碳汇量的44.44%和26.65%。(3)以2000年为基准,本研究模型估算出2000—2018年间四川桑园的碳储量累积达1636.25万t。(4)到2018年,桑叶和桑枝的累积碳汇贡献分别占比60.94%和36.55%。(5)而对照模型的计算结果比本研究模型低了10.73%,且未考虑桑叶收获年和收获量的问题,不能全面地反映桑园的累积碳汇贡献。桑园碳汇评估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结果对于未来标准化评估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利用方式下桑园生态系统碳汇效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桑园的立体种植 ,是蚕业生产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立体种植 ,不但可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以降低丝绸市场处于低潮时对蚕业生产带来的冲击 ,稳定已有的桑园面积不受毁坏。针对贵州省蚕桑生产中桑园栽植密度和常规剪伐型式 ,笔者于 2 0 0 0年对 10 0 0株 /6 6 7m2 的成片春伐桑园在桑树生长期 (4~ 11月 )的立体套种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桑园贵州省蚕研所春伐桑园 ,树型低干 ,栽植行距 1 33m、株距 0 5m ,桑品种为云桑一号。桑园土壤为黄壤土 ,地力中等。1 2 套种模式试验设桑树 +花生模式 ,花生隔…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菜是铜仁地区主要油料作物和传统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5.33万hm2,随着化肥工业的进步,化肥用量逐年增大,但由于N、P、K比例不当,施肥技术不合理等,造成肥料浪费,增加了成本.为探索铜仁地区油菜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提高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特进行了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东台是全国有名的蚕桑生产地,也是全国著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出口蔬菜基地,尤其是近几年来,农技推广部门协同东台澳力维食品有限公司等蔬菜加工企业,在东台市东南部蚕桑生产集中地区,大力发展桑园科学间套作菠菜、荠菜等加工型蔬菜,目前年播种面积达8万多亩,桑园亩增收2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技术措施如下:一、套作桑园选择与产地环境要求1.桑园选择与桑树栽植要求最好选择新拓桑园,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观音茶园施肥过量问题,于2018—2019年在安溪县布置4季田间试验,分析农民习惯、优化施肥以及乌龙茶专用肥对铁观音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环境代价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新梢氮磷钾的养分浓度和养分带走量以及茶叶品质无显著差异;乌龙茶专用肥处理较优化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密度。(2)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63.8%、112.4%、106.6%,乌龙茶专用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2.3%、123.3%、117.3%。(3)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表观盈余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了48.0%、58.0%、65.8%,乌龙茶专用肥处理的氮、磷、钾肥表观盈余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48.8%、58.0%、65.8%。(4)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单位产量的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酸化效应、富营养化效应的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37.6%、36.1%、37.5%、37.7%,乌龙茶专用肥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42.4%、41.0%、42.3%、42.5%。减肥情况下茶叶产量、芽密度和百芽重均未受到影响,且在保证茶叶养分吸收利用、品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磷钾养分的表观盈余和环境代价。此外,加镁显著提高茶芽密度,对实现铁观音茶叶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糜子密度、 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研究提高糜子产量的途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两组试验,对施肥对糜子出苗密度、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10个糜子品种出苗密度和出苗分蘖后单株密度分别低于不施肥处理7777.5丛/hm2、23888.6株/hm2.在本研究情况下,施肥处理产量小于不施肥产量467.7 kg/hm2,密度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糜子的穗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受施肥影响不同,有的增加,有的减小.施肥处理10个糜子品种的穗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和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部分品种施肥处理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与不施肥处理之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茎粗均高于不施肥处理.糜子群体在一定的生存空间范围内,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增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研究中施肥处理会造成糜子烧苗.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188-193
为客观评价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效果,2008—2012年在江西省吉安市13个县(市、区),以早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测土配方施肥、常规施肥、空白不施肥3个处理,研究了施肥模式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要经济性状上,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空白处理区的结实率除外);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平均达到7020.2 kg/km2,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分别平均增产463.8 kg/km2、2723.8 kg/km2;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经济效益最好,平均达到13308.2元/km2,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分别平均增收849.6元/km2、4056.0元/km2。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为最佳施肥模式,更适合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冬瓜氮、磷、钾、镁、锌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促进冬瓜平衡施肥,以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冬瓜对氮、磷、钾、镁、锌五种营养元素效应,试验表明氮、钾、镁对冬瓜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OPT处理相比,OPT-N、 OPT-K 、OPT-Mg处理分别减产25.9 %、18.6 %和16.7 %。施肥对冬瓜品质有显著影响,缺钾、缺磷和缺锌显著降低了冬瓜水溶性糖含量。施肥影响到冬瓜叶片、茎蔓和果实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本试验OPT处理的N、P2O5、K2O、MgO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1.53 %、8.21 %、35.50 %和20.2 %。每形成1000公斤冬瓜果实吸收1.40公斤的N,0.51公斤的P2O5,2.49 公斤的K2O和0.33公斤的MgO,冬瓜吸收NPKMg的比例约为1:0.36:1.78:0.24。  相似文献   

13.
旱地春谷子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 “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穗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冬小麦施肥操作,保障冬小麦产量。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升,这为冬小麦科学合理施肥起到保障作用。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希望为研究施肥对冬小麦影响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是全国有名传统栽桑养蚕大镇,现有桑园面积60公顷。东台市富安等镇蚕业工作者在积极发展桑蚕产业的同时,努力探索桑园套种经济模式,其中"桑—蚕—菜—沼"生态循环模式效益可观,现将其操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桑园的建造与管护(1)桑园选址与建畦。拟套种蔬菜桑园应选择灌  相似文献   

16.
遵玉3号是遵义市种子公司选育,遵义裕农种业集团生产经营的重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在贵州、四川、重庆特别是贵州东部适应性很强,是贵州省的当家玉米品种之一。陈敏、周德新密度和不同育苗移栽方式对其生长的影响,张卫星等研究了其水分和N胁迫下的抗旱耐瘠性,关琦等研究了其生态适应性。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盲目施肥,过度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正安县自然条件,特进行此次肥效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正安县遵玉三号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幼龄果桑以培养丰产树形骨架为目的,单位面积桑园产果量少,农户收入低。为了提高此类果桑园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宿豫区蚕桑技术指导站于2012年秋季在大兴镇高圩村新植果桑园,试点推广了冬季小拱棚套作荠菜技术,试点当年每亩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  相似文献   

18.
沈兆敏 《科学种养》2009,(10):21-21
2006年重庆市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不少柑橘果园断流缺水,导致树体生长;受阻甚至死亡,损失较大。科技人员针对旱情进行了各种灌溉和施肥方法的探索,其中,挖穴灌水、施肥方法效果较好,既可节约用水,又可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印江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面积随之增大 ,常年种植面积在 0 13万hm2 以上。长期以来 ,由于品种单一 ,投入不足 ,施肥水平低 ,少施肥或不施肥 ,管理环节薄弱等因素制约了花生生产的发展 ,使花生常年单产在 10 2kg/ 6 6 7m2 左右俳徊。为此 ,特进行花生施肥试验 ,探索施用氮、磷、钾肥对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为提高花生单产和指导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1 1.1 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 ,含N4 6 % ,赤化产 ;普钙为过磷酸钙 ,含P2 O5≥ 18% ,贵州省福泉市牛场化肥厂产 ;硫酸…  相似文献   

20.
控释肥对甘蓝产量、经济收益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控释肥高效施肥方法,采用田间对比示范研究控释肥与速效性化肥掺混(控释肥处理)对甘蓝产量、土壤无机氮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底施加2 次追肥相比,控释肥处理在减氮20%且采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甘蓝产量略有增加(增产6.1%),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1.5 个百分点;甘蓝硝酸盐含量降低8.8%,控释肥处理在氮肥投入略高的情况下(75 元/hm2),净收益比常规施肥增加了2802 元/hm2。相比常规施肥,控释肥处理大幅降低了硝态氮在土壤深层(40 cm以下)的淋洗和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