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长防林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山区综合开发,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等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地开展长防林工程建设,10年来共完成长防工程造林53.7万亩,占任务50.8万亩的105.7%,1994  相似文献   

2.
西乡县1989年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长防林工程建设县,至1999年春,共投入资金554.4万元,投工350万个,投劳70.5万人。累计完成重点营造林面积71.73万亩,其中工程植苗造林18.37万亩、飞播造林23.84万亩,人工植播造林1.16万亩,低产林改造2.1万亩,封山育林21.61万亩,幼林抚育4.65万亩。年均造林7.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  相似文献   

3.
自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在衡阳市的衡阳、衡南、衡东、祁东、常宁等县启动以来,全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一些贫困乡村通过长防林的建设,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长防林工程质量得到了原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分别被评为“工程管理先进单位”、“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并连续五年被省林业厅评为一类工程。综合治理出成效。在长防林工程建设项目区,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14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残林改造50万亩,迹地更新10万亩。新增加森林蓄积186.5万立方米,增加森林覆盖率6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汉中地区长防办1994年承担了科技兴林“281”工程中《规范化造林》和《封山育林》两个项目在5个长防县的技术推广任务,并组织了实施。两个项目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长防林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了1994年的灭荒。 1.规模大,速度快。5个长防县承担规范化造林技术推广任务8.2万亩,占全区推广任务12万亩的68.3%,实际完成11.5万亩,超任务40.2%,占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地跨长江上游九省。湖南省98.6%土地属长江流域水系。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4.27万km^2,占总面积的20.7%。湖南长防林工程自1990年启动以来,现已恢复植被造林969.5万亩,按期实现了长防林建设的第一目标。长防林工程如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作者提出了巩固工程建设成果,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因地制宜,调种林分结构;加强长防林工程科技管理,扩大工程建设范围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南阳地区为把“长防林”体系工程建设成生态经济型工程,实施科技兴林三年来,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建成地、县、乡、村四级农民技术培训网络,培训农民技术员近25万人次;取得科技成果71项,其中国家级5项,部、省级21项;加速了工程建设灭荒步伐,平原7个县、市全部实现绿化初级标准,山区造林136.6万亩,为部下达任务的258%;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西峡县以长防林工程建设为契机,以“绿染西峡,净化长江”为宗旨,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点、造、改、飞、封、管并举,累计完成工程造林52万亩,飞播造林4.2万亩,封山育林58万亩,低效林改造16万亩。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370万亩,其中经济林增加到88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4.9%,活立木蓄积增加到791万立方米,消灭了全县宜林荒山,被评为“全  相似文献   

8.
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汉中市的宁强、略阳、西乡、镇巴、南郑、勉县先后列入“长防县”。六个工程县1989~1998年造林527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278.5万亩。在重点工程造林中,人工造林81.27万亩、飞播和撒播造林86.34万亩、封  相似文献   

9.
宁强县自1989年被国家列为长防林工程重点县以来,到1994年底,6年共营造长防林49.7万亩,完成了“灭荒”任务。“灭荒”后继续大搞长防林,今春新造以杜仲、板栗、耳林为主的长防林1.64万亩。 县委、县政府去年确立的全县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中,三项属于林业。县林业局、长防办今年围绕县上确立的这三项主导产业——杜仲、干果、食用菌,加大了长防林工程的开发力度,把长防林工程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重点发展短期见效、长期能受益的杜仲、板栗等经济  相似文献   

10.
白河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1990年被列入长防林工程建设重点县之后,七年来累计营造长防林77.4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19.9万亩,超额完成规划任务,经省、地检查,工程“两率”均在96%以上。全县新增有林地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升至43.7%,达到基本灭荒标准。全县新增经济林23万亩,以蚕桑为龙头,肚倍、板栗、油桐、黄  相似文献   

11.
涡阳县自2002年落实林业补贴造林以来,补贴资金总额约743万元,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速丰林等工程造林面积9万余亩,对森林覆盖率贡献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涡阳县自2002年落实林业补贴造林以来,补贴资金总额约743万元,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速丰林等工程造林面积9万余亩,对森林覆盖率贡献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林业抢抓机遇,争取更大发展极为有利的一年。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必须理清思路,抓住工作重点。狠抓以退耕还林为主的国家重点工程造林项目今年国家安排我市的造林项目主要有退耕还林2.53万多公顷,德援项目1600公顷,长防林3866.7公顷,世行造林、治沙各666.7公顷,兴林抑螺400公顷。这些工程造林项目,其中退耕还林不仅投入大,而且涉及面广,工作程序复杂,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大项目。要把退耕还林作为重中之重,紧抓不放,抓出成效。从岳阳市实际情况看,要重点…  相似文献   

14.
白河县于1990年列为国家长防工程建设启动县,几年来,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长防工程启动以来,以蚕桑为龙头的肚倍、板栗、油桐、果树等林特基地累计面积1995年就已发展到46.5万亩,年创产值967.5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3以上。同时,也加快了灭荒进程,造林面积不断增加,重点工程造林“两率”(核实率、合格率)均在95.9%以上,工程造林质量一直位居全地区  相似文献   

15.
藤县居珠江流域中下游,是国家首批启动的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县之一。自1996年启动,1997年全面实施以来,不等不靠,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据1996年、1997年核直,全县珠防林造林成效面积38633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1998年统计到4月30日止,全县完成珠防林工程造林4.6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1996年以来该县积极筹集项目资金333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0万元,地方配套110万元,部门集资182万元,群众自筹2978.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92.9万个工日。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九五”期间林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张邦颖 《中国林业》2010,(15):36-36
陕西省西乡县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县,1989年~1998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造林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9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累计成林面积36.1万亩,占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15.4%。目前,长防林已先后进入中幼林阶段,但受地方财力等影响,长防林始终缺乏有效经营,林木分化严重,蓄积增长缓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森林经济、生态及碳汇等功能发挥。因此,探索和加强长防林的经营,科学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的十大防护林工程之一,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又一项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我省长防林建设一期工程自1989年自我启动后,10年间已逐步覆盖了8个地州市的26个县市。10年来,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共投入长防林建设资金2亿多元,完成工程造林42万公顷,封山育林30多万公顷,低产林改造1.3万公顷,幼林抚育7.6万公顷,分别占国家长防办下达计划的120%,177.1%,96%和160.7%。长防林建设中所实施的高质量、规模化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增强了项目区群众造林绿化意识,增加了森林资源,加快了…  相似文献   

18.
昭平县人武部3万多民兵,勇挑重担,参加“珠防林”建设,大搞造林种果和封山育林。到去年12月,全县“珠防林”工程已完成人工造林7.68万亩,封山育林8.6万亩,抚育幼林3.6万亩,各项造林技术指标及造林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林业部颁布的标准。昭平县地处珠江流域一级支流枝江的中下游。为了完成项目设计的178786亩珠防林的建设任务,县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县长、县武委会主任担任指挥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技术咨询、工程验收及资金使用安排等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完成枝江护岸林14.58万亩,周家水库…  相似文献   

19.
治水与兴林     
治水之根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经历了无数次洪灾之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就治水而治水,忽视治山,忽视森林的作用,水是治理不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投入大量人财物力,修大小水库8万余座,堤防20余万km,改变了旧中国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局面。但是灾后深思,为何治洪不断,洪灾频率反而加快,灾情加重?原因是重治水、轻治山,忽视森林的功能所致。l国外的治水经验日本、欧洲和北美国家,根治水患的共同措施是“治山”。日本人口密度大,山地占85%(我国占69%),治山是一个典型。特点是:历史…  相似文献   

20.
会同以盛产杉、松、楠竹而闻名省内外,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材556.3万立方米,楠竹4051万根,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改革的步伐,狠抓山地综合开发,走治山兴林富县之路,由低层次的造林绿化向全面绿化、优质高产高效发展;由原始传统林业向集体经营的现代林业转变,取得了可喜成就。15年来,全县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72万多亩,其中集中连片造林千亩以上的70处,五千亩以上的5处,万亩以上的6处。新造笋材桶竹两用林3万余亩,桶竹低改79万亩,优质水果林10万余亩。预计受益直接总产值2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