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超微粉型种衣剂包衣棉花种子 ,通过大田育苗试验 ,研究了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和苗期病虫害的影响 ,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具有促控棉苗生长、提高棉苗综合素质与成苗率、有效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与对照相比 ,包衣处理成苗率提高 14 5 % ,根系活力提高 16 4 % ;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达 82 0 %~ 90 7% ;其综合作用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二种进口种衣剂  相似文献   

2.
种子包衣剂对棉花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采用自行研制的10种棉花种子包衣剂M,MPS,HZ-10B,TRL,TRO,WF-1,TRH,TRPS,MH-2B和TRM包衣棉花种子,进行大田直播育苗、大田营养钵育苗和室内沙培育苗,研究了供试种衣剂对棉花发芽、出苗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显著降低死苗率;种衣剂处理使主根显著增长,侧根数显著增多,苗高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对棉花包衣种子再次药剂浸润处理或苗期喷施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结果表明,对棉花苗期病害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种子再次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棉花的出苗率、降低死苗率和病苗率,与苗期喷药相比,虽然控制苗病的效果略差,但其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苗期喷药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以适乐时 锐胜等4种不同种衣剂为试验材料,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包衣前后棉种发芽、出苗的变化以及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的包衣效果差异较大,适乐时 锐胜效果最好,具有明显促进棉花种子发芽的作用,而且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空育131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几种水稻种衣剂和浸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率、苗高、主根长、须根数、根鲜重、苗鲜重和种子病斑率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好的种衣剂和浸种剂用于田间生产。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种衣剂和浸种剂均能降低种子病斑率;生物种衣剂对水稻种子的苗高、主根长、须根数、地上鲜重、根鲜重均有促进增加作用。综合各种因素。种衣剂的处理效果如下:生物种衣剂〉护苗〉其他种衣剂;浸种剂qz7、qz5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浸种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法,温度设置为10、18℃,低温胁迫时间为0、1、2、3d,分别从呼吸碳代谢、电子传递途径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等方面探讨种衣剂对棉花幼苗低温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处理降低棉苗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的积累量,而种衣剂包衣处理可以缓解低温对棉苗的伤害;正常条件下棉苗呼吸途径以三羧酸循环(TC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电子传递为主,TCA和COX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种衣剂包衣处理能保持较高的TCA、COX途径和ATP含量,调节各呼吸途径和各电子传递链的比例,提供还原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产生更多的能量供棉苗直接利用;种衣剂处理下棉花幼苗的叶片和根系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大量减少。种衣剂包衣处理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的呼吸代谢和电子传递途径、保护酶活性来提高棉花幼苗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衣剂包衣接种及盆栽生物试验研究了放线菌对棉种发芽、棉苗抗旱能力、光合能力及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用放线菌剂做种衣剂,棉种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1.75%与7.41%;单用保水剂做种衣剂,棉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降低了17.65%与14.81%;二者混合做种衣剂,对棉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不大。②单用放线菌作种衣剂,棉苗在第10天和第20天时的萎蔫率分别较对照降低了43.48%和92.86%,其降低幅度随着棉苗苗龄增加而增强;单用保水剂作种衣剂,棉苗的萎蔫率在第10天和第20天时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52%和28.57%,其降低幅度随着棉苗苗龄增加而减弱。③放线菌对棉花幼苗真叶面积、叶片绿色度和棉花幼苗生物量的菌剂效应分别约为保水剂效应的8倍、2倍和4倍,保水剂对棉苗根系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供试放线菌制剂作为棉花种衣剂能显著促进棉苗生长并提高抗旱能力,与保水剂以适宜比例混合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菌剂效果优于保水剂。  相似文献   

8.
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虫害(地老虎、棉蓟马、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以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试验材料,采用木薯改良性淀粉、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土和育苗基质对棉花种子进行球化处理,以未球化处理的种子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探究球化育苗技术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化处理后的棉花种子出苗率为95.83%~100.00%,出苗穴率为100.00%,出苗速率为33.33%~50.00%,出苗率、出苗穴率和出苗速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6.67%~33.33%、8.33%~33.33%和16.66%~25.00%;球化处理后的棉花幼苗SPAD值为42.4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球化处理棉苗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脱氢酶活性、株高以及根、茎、叶的干质量和鲜质量等指标相较对照都有显著提高;种子球化处理棉花幼苗丙二醛的含量相较对照显著降低。综合分析,棉花种子球化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的出苗率,改善棉苗生长素质。  相似文献   

10.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种不同杀菌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研究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出苗率和发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比单剂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效果好。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90.3%,极显著高于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较好,2年结果均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低,2012—2013年2年平均防效为66.1%。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条件下,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后能够极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11.
2.5%适乐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是棉花苗期常发性重要病害。棉花育苗或直播时,若遇到低温和阴雨天气,苗期病害常严重发生,造成缺备断垄甚至大片死苗。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是新一代杂环类种子处理剂,为了解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药效试验,以便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卫福200FF种衣剂对甜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田间试验设卫福200FF种衣剂 200、250、300ml∕100kg种子,对照药剂50%福美双WP 500g/100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结果用该制剂200ml~300ml/100kg拌种,防治效果达76.94%~82.12%,增产11.91%~14.93%,且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试验表明卫福200FF种衣剂对甜玉米苗期病害有较好的防病增产作用和安全性,可作为防治甜玉米苗期病害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包衣棉种与播期二因子田间试验苗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为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A因子为棉种处理设4个处理即:20%克多甲(24号种衣剂)、26%福多甲(6-1种衣剂),15%灵福吡种衣剂、CK(空白对照).B因子为播种期也设4个处理即:播种期分别为4月7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9日.试验共16个组合,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共计48个小区.供试棉花品种为军棉1号,试验在同一地块进行,小区为2幅窄膜,每幅行长6 m,人工播种每穴3~4粒种子,每小区计192个播种穴.为了缩小4个播种期的土壤水分差异,试验采用同期铺膜,分期播种.  相似文献   

14.
药肥复合型棉花种衣剂防病增产效果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和室外小区,大区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药肥复合型棉花种衣剂防治棉苗病害及其对棉花生长,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种衣剂2号对防治棉花播后烂种和苗床期由立枯病,猝倒病引起的死苗具有特效。1995 ̄1996年大区对比试验显示,种衣剂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死苗的效果为90.71 ̄96.43%,并能提高棉花的出苗率,促进棉苗生长,增强抗逆能力,种衣剂处理棉花每公顷平均成株数、蕾铃数均比  相似文献   

15.
棉秆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新疆棉区长期连作与棉花秸秆还田的普遍现象,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棉秆腐解液对棉花自身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棉秆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抑制作用随腐解液浓度增大而增强.2.5、5 g·L-1的腐解液能提高棉花种子萌发率,促进胚根生长,而10、20、30 g·L-1的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5 g·L-1处理棉花幼苗的根长、株高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过高的腐解液浓度(>10 g·L-1)使棉苗根系活力减弱,抑制棉化幼苗根的生长发育,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根重、根长、株高等下降,20、30 g·L-1两处理根鲜重与根长均显著低于对照.在5、10 g·L-1的浓度范围内,棉花幼苗体内SOD、POD活性分别增高,超过以上浓度则酶活性开始下降,20g·L-1以上浓度使MDA含量急剧增高.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以吡虫啉600 g a.i./L悬浮种衣剂为研究药剂,以甜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甜菜种子包衣后,对甜菜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对中华芫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600 g a.i./L悬浮种衣剂分别以200ml/100kg、400ml/100kg、800ml/100kg种子制剂用量包衣后,能显著提高幼苗的出苗率,其中以800ml/100kg种子出苗率最高,为90.7%;对甜菜幼苗生长性状也有明显的影响,与清水对照和常规用药剂相比,处理药剂对株高、根长、地上重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地下重量的影响与对照和常规药剂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用药剂各个处理对中华芫菁成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用药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播种后53d,Gauch0 600FS 400、800ml/100kg种子对中华豆芫菁的防效都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不同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为福建省玉米生产筛选合适的种衣剂。【方法】选用5种杀虫剂类型种衣剂和4种杀虫剂/杀菌剂组合物类型种衣剂,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供试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保苗率、苗期草地贪夜蛾及乳熟期顶(茎)腐病、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除35.00%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粉剂(好年冬)之外,其他8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田间保苗率无不良影响。种衣剂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路明卫)5 g·kg~(-1)和IPP1 25 g·kg~(-1)拌种处理对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64.15%和59.40%;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顶苗新)5 g·kg~(-1)+5 g·kg~(-1)拌种处理对顶(茎)腐病的发生有较好防治效果,病株率防效达56.07%。从玉米产量来看,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满适金)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快苗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5 g·kg~(-1)+5 g·kg~(-1)处理种子能促进玉米增产,其籽粒增产率分别为5.92%、 2.05%和6.24%,鲜穗增产率分别为3.17%、5.58%和3.55%。【结论】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可作为福建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合适的种衣剂,不仅对玉米生长安全,病虫防效显著,而且能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明种子粒度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转Bt基因棉33B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粒饱满、大粒不饱满和小粒种子3个不同种子粒度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发芽势以小粒种子较高;大而饱满种子的叶面积和干物重最大,幼苗初期生长和整齐度都优于大而不饱满的种子和小粒种子。各粒度棉苗的株高无明显差异。大而饱满的种子净光合速率与大而不饱满的种子无明显差异,小种子的稍低。主茎叶可溶性蛋白、淀粉和糖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作物种子饱满程度对植株的生长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甲枯·福美双、26%福多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棉种,以不包衣处理为对照,通过试验调查不同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使用后对棉花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科学制定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供试种衣剂包衣棉种,能显著提高棉花出苗率和保苗率,并对棉花幼苗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用26%福多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棉种,对提高棉花出苗率、保苗率以及促进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效果显著优于甲枯·福美双。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根际促生菌(PGPR)对棉苗盐碱胁迫下的缓解效应,采用1株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P2处理棉花,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盐碱胁迫下棉花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PGPR能缓解棉苗所受的毒害,且随着盐碱质量浓度的增大缓解作用越明显。在10g/L的混合盐碱胁迫下,P2菌株处理后棉花种子的萌发率提高18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升高69.55%,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升高43.67%,提高棉花的渗透调节能力;丙二醛摩尔浓度下降35.33%,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64.9%,降低胁迫对棉花的伤害;同时,叶片的光合能力、根系活力及根系发育情况也明显优于无菌处理。表明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P2能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棉苗的抑制,提高棉苗的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