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CTAB/酸酚法提取棉花组织总RNA   总被引:67,自引:18,他引:67  
蒋建雄  张天真 《棉花学报》2003,15(3):166-167
通过借鉴植物DNA的CTAB提取方法,结合总RNA的LiCl沉淀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棉花组织总RNA提取和纯化的技术—CTAB 酸酚法。该方法与异硫氰酸胍法或冷酚法等相比具有更简便、得到的棉花组织总RNA完整性好和纯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比较3种提取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方法的提取效果。分别用辛酸沉淀法,硫酸铵分步沉淀法,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粗提猪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并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AlphaEaseFC凝胶成像分析软件、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法等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纯度和得率,同时比较3种方法的时效性和经济性。辛酸沉淀法提取IgG所用时间最短,只需1h,得率较高但纯度不高;硫酸铵盐析法提取的IgG纯度较高、得率也高,但时间较长;辛酸-硫酸铵分步沉淀法所得IgG纯度很高,但所用时间较长,得率也较低。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茶树鲜叶为材料,对4种常用的蛋白提取方法(TCA沉淀法、冷丙酮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Tris-丙酮沉淀法)、SDS-PAGE条件及影响蛋白定量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一套优化的适用于茶树叶片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和染色的方法。利用这一优化方法对茶树鲜叶蛋白和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的愈伤组织蛋白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差异条带。  相似文献   

4.
小麦花粉多糖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小麦花粉多糖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采用温差破壁法和酶解破壁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花粉进行破壁处理,从中提取活性多糖,并利用甲醇分级沉淀法进行纯化。实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并对小麦花粉多糖的抑菌作用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小麦花粉多糖对细菌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的抑制效果也比较显著。其中,以35%甲醇浓度,3000 r/min转数进行离心分离的多糖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最佳;以30%甲醇浓度,4000r/min离心和以30%甲醇浓度,3500r/min离心的纯化工艺得到的活性多糖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比较显著;采用其他甲醇浓度,离心转数的纯化工艺得到的活性多糖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5.
豆粉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市售豆粉为材料,分别采用热解法、异丙醇沉淀法、CTAB法、SDS法、高盐低pH法等以及它们的改良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DNA进行光密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结果表明除改进高盐低pH法外,其它所有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均可满足PCR检测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此研究认为豆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劣依次为:改进热解法、改进异丙醇沉淀法、热解法、异丙醇沉淀法、高盐低pH法、改进CTAB法、CTAB法和改进SDS法。这几种豆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利于快速检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工艺。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较优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实验及最优组合验证实验方案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影响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30、7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1.421%,提取物中根皮苷纯度为3.797%,验证性实验的相对偏差RSD=0.881%,说明该最佳提取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绿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碎绿茶为原料,采用二步法提取和纯化茶多酚,通过及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工艺为:第一步采用微波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条件是乙醇溶液浓度为50%,料液比为l:30,浸提20min后,用320W微波辐射25s,再常温浸提60min,重复浸提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浸出率为21.74%。第二步采用离子沉淀法纯化茶多酚,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A13++Zn2+复合沉淀剂,沉淀剂加入量与茶叶质量之比为3:20,沉淀温度在25℃左右,当茶多酚沉淀完全后迅速分离,最终得到的茶多酚浓缩液纯度可达99.50%。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甘草种子蛋白质提取及SDS-PAGE电泳的技术体系,为甘草种子纯度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甘草种子蛋白质的8种提取方法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不同的分离胶浓度、不同料液比对甘草种子蛋白质SDS-PAGE电泳的影响,并采用该技术方法对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种子进行鉴定.结果:巯基乙醇法和丙酮沉淀法是适宜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巯基乙醇法得到12条带,丙酮沉淀法得到9条蛋白质条带,且背景颜色较浅,适宜于进行种子纯度检测.10%分离胶和1∶10的料液比电泳效果较好.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种子有蛋白质条带的差异.结论:建立了一种高质量的甘草种子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及SDS-PAGE电泳技术,可用于甘草种子纯度检测.  相似文献   

9.
玉米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玉米籽粒双向电泳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建立最佳的玉米籽粒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对酚抽提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和可溶性蛋白提取法3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向电泳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提取法获得的蛋白纯度高、浓度适中、双向电泳蛋白质点最丰富,最适合双向电泳研究;利用可溶性蛋白提取法获得的蛋白,对第一向等电聚焦参数等条件,以及不同p H值范围的IPG预制凝胶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 H值3~10的IPG预制凝胶条时,采取电压梯度上升的方式,总聚焦70 000 Vhs、上样量800μg效果最佳,采用p H值4~7的IPG预制凝胶条时,总聚焦80 000 Vhs、上样量900μg效果最佳,并且采用p H值4~7的IPG预制凝胶条相比p H值3~10的凝胶条能分离到更多的点,最后结合蛋白质点MALDI-TOF-TOF质谱鉴定分析,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方法,即采用可溶性蛋白提取法提取蛋白,采用24 cm、p H值4~7的IPG干胶条,上样900μg电泳效果最佳,等点聚焦程序:500 V、1 h,1 000V、1 h,2 000 V、1 h,4 000 V、2 h,8000 V、4 h,8 000 V、80 000 Vhs,500 V保持。试验研究为后续玉米籽粒发育差异蛋白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芋头苗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pH值6.0,时间30min,提取液用量35mL·g-1,此条件下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达32.15%。同时分别采用化学法、酶法、酶与化学结合法从芋头苗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且对3种方法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酶与化学结合法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纯度最高,生理活性最好,产率为38.23%,持水能力和膨胀能力分别为8.18,10.27mL·g-1。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适宜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料比和乙醇浓度,上述4个因素均分别设置为5个水平,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最优提取工艺,对筛选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进行重复验证试验和工艺放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筛选获得最佳乙醇浓度为70%,最佳反应时间为2.5 h,最佳料液比为1:30,最佳反应温度为70℃;正交试验确定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反应时间2.5 h,料液比1:30,反应温度80℃;重复验证试验和工艺放大验证试验得率分别为23.11 mg/g和23.13 mg/g。本工艺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良好,适用于构树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玉米单株幼芽DNA快速提取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攻克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存在的技术难关,对玉米单株幼芽DNA快速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提取DNA,不用液氮、不用研磨、不用离心、不用沉淀,不用SDS、不用CTAB、不用氯仿,并且提取的DNA不降解、完全可以满足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分析的需要。一个人提取100株幼芽(1个检测样品)DNA只需30min左右,1d可以提取2000株幼芽(20个检测样品)的。DNA,为DNA指纹技术在玉米种子纯度及真伪快速鉴定中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陈德经  罗敏  苏文 《保鲜与加工》2020,20(3):146-149
采用水浸提法从西洋参中提取淀粉,以正丁醇沉淀法分离和纯化西洋参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并用双波长吸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水浸提法提取西洋参淀粉的提取率为5.75%,分离后得到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各占76.32%和23.68%。经纯化直链淀粉含量达到76%,支链淀粉含量达到81.5%。  相似文献   

14.
对转基因玉米深加工产品中DNA的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经典CTAB法、CTAB初步改良法、CTAB有效改良法和煮沸法等4种方法提取了玉米片和爆米花中的DNA;其次,用琼脂糖电泳检测法将DNA进行了分离;再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出4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结果表明,4种方法中的CTAB有效改良法提取DNA的完整性、纯度更好。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春季内蒙古2次大风降雪寒潮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于环流特征相似的寒潮过程,其爆发的方式、产生的天气和影响的区域基本相似,但个别寒潮过程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预报上的误判。针对此类特例,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EP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4年4月24日(过程1)和5月1日(过程2)2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系统和爆发的动力、热力学机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北半球中高纬500 hPa环流形势均具有两脊一槽的环流特征。寒潮区域升温明显,前期平均温度分别比历史同期偏高1.0~7.3℃和0.1~10.7℃,500 hPa冷槽和强锋区均在新疆北部堆积、爆发南侵;2次过程在爆发方式和成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过程1中促使寒潮爆发流场为横槽转竖,槽前疏散结构和正涡度平流使低槽切断出低涡并东南移,冷平流中心移至槽前,横槽转竖寒潮爆发。过程2为低槽东移,冷槽移过阿尔泰山和蒙古高原加深东移,冷空气入侵内蒙古,寒潮爆发。虽然2次过程均造成了全区范围的强降温,但由于上述影响方式和成因的不同,使得大风、沙尘暴和降水呈现出不同的影响特点。寒潮过程中大风和沙尘暴的分布除与冷平流有关外,还与高空动量下传的地点和时间密切相关,对于寒潮过程中的降水而言,低层的温度层结及其水汽输送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相态变化和降水的量级。通过关注环流相似寒潮过程中的爆发方式和动力过程,对于正确预报寒潮天气造成的不同地区的降温、大风、沙尘和降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紫苏油α-亚麻酸的可行性,筛选紫苏油提取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刮板转速和进料速度4个因素对分子蒸馏技术纯化α-亚麻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油最佳提取法为超临界CO2萃取法,α-亚麻酸纯化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蒸馏温度,其次是蒸馏压力,再次是进料速度,最后是刮板转速。最佳纯化工艺:蒸馏温度220℃,蒸馏压力0.07 mbar,刮板转速375 r/min,进料速度1.0 d/min,该工艺条件下α-亚麻酸纯度达到97.42%。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紫苏油α-亚麻酸的纯度,为高纯度α-亚麻酸的研究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五倍子单宁酸工业生产中提取得率较低和溶剂残留等问题,以五倍子为原料,通过辐照剂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辐照预处理辅助提取五倍子单宁酸的工艺技术。结果表明:辐照预处理辅助提取五倍子单宁酸的影响因素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辐照剂量>提取时间>料液比,其中提取温度影响显著;最优工艺技术参数为辐照剂量800 kGy、浸提温度90℃、料液比1:35、浸提时间4.5 h,在该参数条件下,单宁酸提取得率可达65.13%,纯度可达81.36%;与常规水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相比,辐照预处理辅助提取五倍子单宁酸的得率分别提高了15.13%和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