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肃省是全国包虫病疫区省份之一,多年来人间、畜间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验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2015年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省甘南州的玛曲县、碌曲县和庆阳市的环县3个点进行了免疫试验,同时采取首免前、二免前及免后90 d的羊血分离血清,采用羊棘球蚴Eg95包被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0.99%~11.63%;二免前阳性率73.13%~85.57%;首免后90 d阳性率81.54%~98.44%。对照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0;二免前阳性率0~5.71%;首免后90 d阳性率11.11%~20.00%。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反应在羊只品种上有差异:山羊上有反应,而藏绵羊上无反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19-1923
为研究牛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牦牛的免疫效果、安全性,并调查该疫苗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海拔地区牦牛间存在的免疫差异性。对4月龄及以上牦牛以免疫剂量每次1头份,每头份含EG95 250μg进行首免、加免(28d后)、安全评价(免疫剂量每次2头份含EG95 500μg),在试验前、首免后28d及加免后28d分别对免疫效果组和对照组牦牛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首免后28d免疫抗体群体阳性率为71.33%,加免后28d免疫抗体群体阳性率为83.00%,相比首免免疫抗体群体阳性率提高11.67%,与对照组、免疫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安全试验组牦牛免疫后第1天有6头出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注射部局部肿胀等不同程度免疫应激反应,4d后均恢复正常。石渠县、康定市不同海拔地区试验牦牛在免疫抗体产生时间、群体阳性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疫苗适用于不同海拔地区牦牛使用,安全并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对4月龄及以上牦牛免疫程序基本为2次免疫,分别颈部皮下注射1头份,间隔期28d。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羊棘球蚴病(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藏绵羊羔羊的免疫效果和牦牛犊牛的免疫安全性与免疫效果开展本实验。本试验着重阐述羊包虫病疫苗免疫藏绵羊羔羊对其体增重的影响和免疫牦牛犊牛的安全性及对其体增重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羊包虫病免疫藏绵羊羔羊,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3.66 kg;该疫苗免疫牦牛犊牛,疫苗安全性可靠,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14.7 kg。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 50 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A、B、C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40%、50%,与E组的9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组阳性率为80%,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抗体合格率均为0,C、D、E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40%、70%,E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95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按5头份剂量免疫,间隔28 d后二免,对牦牛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选取承德市接坝地区4个牧场479只8周龄羔羊进行免疫试验。免疫组(308只)于首次免疫前、加强免疫前,以及首次免疫后2、6和9个月,对照组(171只)于试验前和试验后9个月,采集羔羊血清,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个别羊有轻微的免疫反应;免疫组免疫前抗体阳性率为2.27%,加强免疫前抗体阳性率为87.16%,首次免疫后2、6和9个月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32%、93.49%和86.46%;对照组试验前抗体阳性率为2.34%,9个月后抗体阳性率为7.93%。结果表明,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快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并且抗体维持期较长,9个月后,动物个体仍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因此,该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可以在包虫病流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川西北高原牧区西藏羊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将西藏羊随机均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羊按免疫剂量接种包虫病疫苗,28 d后加强免疫,对照组羊不接种。在加强免疫30 d后采集血液制备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同时剖解部分试验羊,检查肺脏和肝脏中的包囊数量,统计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组羊首免28 d后抗体阳性率为77.9%,加强免疫30 d后抗体阳性率为95.4%,与免疫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剖检部分试验羊统计包囊数量,得出保护率达到了75.0%。本试验表明,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阿坝地区西藏羊的棘球蚴病具有预防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类型CpG基序对细粒棘球蚴(Echinococus granulosus)Eg95抗原的免疫增强作用,将pET-32a-3Eg95重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pET-32a-3Eg95。将重组蛋白分别与常规佐剂Quli-A、pUC18-CpG和CpG ODN混合制备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样品,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体外刺激试验后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检测不同佐剂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面对Eg95抗原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的大小约为56 ku,与理论值相符,用羊细粒棘球蚴阳性血清检测有特异性条带;pUC18-CpG组和CpG ODN组小鼠免疫后14、28、42 d的抗体平均水平(D450 nm)分别为3.10、3.03、3.22和2.98、3.12、3.27,与Quli-A组抗体平均水平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CpG ODN组血清中抗体平均水平略高于pUC18-Cp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重组蛋白刺激后pUC18-CpG组与CpG ODN组IFN-β、IFN-γ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8、2.35、6.28和5.03、2.85、7.07,与Quli-A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因此相对于常规佐剂Quli-A,pUC18-CpG和CpG ODN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面对Eg95抗原都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CpG ODN的免疫增强作用略优于pUC18-CpG,二者均可作为免疫佐剂,增强现有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抗原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在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组织举办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牛的免疫效果评估会上,专家通过严格评估一致认为,将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简称羊包虫病疫苗)用于牛身上,同样可以取得明显的免疫效果。鉴于包虫病免疫已纳入国家强制免疫计划,且该疫苗的使用对牧区包虫病防控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包虫病防控的效果,我们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持续的疫苗使用情况监测。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011年该地区羊棘球蚴患病率高达57%,2012~2014年患病率分别为26.0%、8.53%、4.63%;2011~2014年犬粪中棘球蚴虫卵的检出率从14.1%下降至7.4%。说明该疫苗对羊包虫病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激发羊体产生针对细粒棘球蚴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避免感染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的羊群在进行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注射后,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一年之久。在免疫区给犬投喂吡喹酮,经羊棘球蚴(包虫)病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监测,当地羊群包虫病患病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且膘情普遍变得良好。由此证明,给羊群免疫接种羊棘球蚴疫苗结合给犬投喂吡喹酮可有效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畜健康、增加养殖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猪α干扰素对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酵母表达的PCV2 Cap蛋白在猪体的免疫特性以及猪α干扰素对其的免疫佐剂效果,将酵母表达的PCV2 Cap蛋白配比适量的铝胶或重组猪α干扰素制成亚单位疫苗.30日龄仔猪分别接种铝胶佐剂亚单位疫苗和猪α干扰素佐剂亚单位疫苗,同时设攻毒对照与空白对照,首免后21 d加强免疫,二免后14 d用PCV2 JS株攻毒.铝胶佐剂亚单位疫苗免疫猪体后产生了PCV2特异性中和抗体.猪α干扰素佐剂亚单位疫苗组仔猪免疫后产生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都显著高于铝胶亚单位疫苗组仔猪.攻毒对照组的4只仔猪攻毒后全都产生了病毒血症,并有较长时间的发热;铝胶亚单位疫苗组4头仔猪中只有1头仔猪产生病毒血症,添加猪α干扰素亚单位疫苗组的仔猪攻毒后都没有产生病毒血症.综合分析试验猪的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和生产性能等情况表明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猪α干扰素可显著增强Cap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仔猪的体液免疫反应,提高PCV-2 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以下简称二联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 cap基因克隆至p MAL-c5X载体中,并通过原核系统表达了重组Cap蛋白(rCap)。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原核表达的r Cap与PCV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r Cap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利用本研究室已经纯化并保存的副猪嗜血杆菌(HPS)重组蛋白r Cdt B、r Afua和r OPPA,与r Cap蛋白以及佐剂ISA201VG混合乳化后制成PCV2-HPS二联亚单位疫苗,疫苗中各蛋白(rCdtB、r Afua、r OPPA、r Cap)浓度均为50μg/300μL。将60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均分成免疫组和对照组,采用背部多点注射方式免疫,首免后间隔14 d二免。一免后以及二免后的14 d分别通过颌下采血方法采血,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14 d,免疫组小鼠血清中CdtB、OPPA、Afua抗体水平分别与PBS+ISA201VG对照组和免疫之前比较均极显著提高(P<0.000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羊棘球蚴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2 315只3~20月龄藏系绵羊进行3次免疫试验,并用间接ELISA对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监测。检测结果显示,首免前、首免1周后、二免1周后、二免1年后、三免1周后、三免后6个月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0%、98.75%、94.94%、40.74%、98.72%、50%。同时,对同龄、同群、同草场放牧的羊三免1年后进行剖检,免疫组59只、对照组60只。结果显示,对照组感染率、感染强度为86.67%和3.43,免疫组感染率、感染强度为45.76%和0.86,免疫保护率(减囊率)为69.38%。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重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对家兔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构建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质粒p VL1393-CPA,并通过BD BaculoGold TM转染试剂盒转染Sf9细胞后,经噬斑纯化获得单克隆重组病毒,将其感染High 5细胞进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均获得了45 ku的目的蛋白,即为重组α毒素。将重组α毒素用0.1%甲醛溶液灭活脱毒后与ISA 206 VG佐剂乳化制备亚单位疫苗(抗原含量为20μg/m L),以40μg/只肌肉注射体质量1.5 kg~2.0 kg的家兔,同时设PBS对照组,注射后连续观察7 d,结果显示实验兔临床观察无异常,该疫苗对家兔的安全性良好。随后以20μg/只肌肉注射家兔,免疫21 d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同时设佐剂对照组和α毒素对照组,首免21 d、二免14 d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兔血清Ig G抗体效价,同时进行二免血清小鼠体内毒素中和试验以及家兔攻毒免疫保护试验,以评价该疫苗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家兔血清Ig G抗体效价比佐剂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由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Sg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按体积11的比例将Sgc的Fc-Sip和Sau的Fc-FnBPB-ClfA两种蛋白分别与1%的盐酸左旋咪唑(1%LH)充分混合,制备两种亚单位疫苗。将即将干奶(妊娠220 d)、CMT试验为"++"以上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A组)、Fc-Sip亚单位疫苗(B组)、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C组)通过首次肌肉免疫和二次乳头管灌注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通过免疫前后对乳样细菌分离、体细胞数测定及免疫血清抗体滴度测定,评价上述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的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为80%、90%、80%,其中Sgc检出率分别为20%、30%、10%,Sau检出率分别为30%、20%、10%;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降至20%、20%、40%,其中Sgc的检出率分别降至0、0、10%,Sau的检出率分别降至10%、10%、0,对照组免疫前后以上各项检测无明显变化。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检测仪检测免疫前后试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6.19×105个/mL、5.16×105个/mL、5.49×105个/mL,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2.05×105个/mL、2.04×105个/mL、2. 52×105个/mL,而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与免疫前无明显变化。检测首免后0、7 d、14 d、28 d、60 d、90 d的血清抗体滴度,结果显示,首免后7 d,免疫组(A、B、C)80%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为11 024;第14 d后,免疫组(A、B、C)9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第28 d后,免疫组(A、B、C)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在14 096~18 192,比对照组平均上升3~4个抗体滴度,对照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256~1512。综合分析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免疫A组(Fc-Sip+Fc-FnBPB-ClfA)综合免疫效果在各免疫组中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为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旨在获得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候选抗原,本研究原核表达了副猪格拉瑟菌6个具有潜在保护力的蛋白,对小鼠免疫后进行攻毒,以期筛选获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候选抗原,从而为开发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副猪格拉瑟菌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63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9组:HPSNAG-1330、CyaY、HPSNAG-0978、HPSNAG-0140、AfuA以及Fe3+ABC-tbp 6个亚单位疫苗组、G.parasuis-5灭活苗组、攻毒对照组和空白组;亚单位疫苗组每种对应蛋白各免疫50μg·只-1,灭活苗组免疫4×109CFU,一免与二免间隔14 d,二免14 d后攻毒,副猪格拉瑟菌Nakasaki菌株攻毒剂量为1.26×109CFU。在二免14 d后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6、IL-10、IFN-γ和TNF-α的表达,攻毒后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并观察肺、脾的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小鼠均能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显示:除rAfuA外,其它重组蛋白均能刺激灭活苗组中小鼠淋巴细胞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孢子虫NcSAG1表面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实验动物的免疫效果,本试验提取延边黄牛新孢子虫野毒株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新孢子虫NcSAG1表面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将Western-blot鉴定具有免疫活性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制备NcSAG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应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体液免疫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免疫水平,以此评价疫苗对实验动物的免疫应答反应。结果显示,制备的NcSAG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在三免后第3天时,检测抗体的OD450nm值达0.688;CD4+/CD8+值达3.650,均显著高于重组蛋白免疫组和PBS对照组,说明制备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提高实验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本试验为牛新孢子虫NcSAG1表面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寻转移因子(TF)对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猪脾脏研磨,并反复冻融研磨液,离心获取冻融上清,用超滤法从上清液中提取转移因子。TF经理化检验合格后,以添加剂的形式与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Cap疫苗)混合,制成TF–Cap疫苗,并和未添加TF的Cap疫苗同时进行小鼠免疫试验。TF–Cap疫苗和Cap疫苗免疫的小鼠都设一免组和二免组,首次免疫后每隔  相似文献   

19.
使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绵羔羊进行一免、二免,中间间隔1个月时间。一免后60天抗体阳性率维持在75%,有保护力的抗体占15%;二免后抗体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保护力在6个月以上,并且有保护力的抗体占45%以上。根据此实验结果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水貂病毒性肠炎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简称MEV亚单位疫苗)与水貂犬瘟热活疫苗(简称CDV活疫苗)混合免疫的效果,本研究将两种疫苗混合后在室温静置不同时间测定犬瘟热病毒(CDV)含量,并选用30只健康水貂随机分为6组进行比对试验,其中G1和G2组免疫MEV亚单位疫苗稀释CDV活疫苗的混合疫苗,G3组为CDV活疫苗单独免疫组,G4组为MEV亚单位疫苗单独免疫组,G5和G6组分别为CDV攻毒组和MEV攻毒组。免疫后21 d采血检测CDV中和抗体,同时对G1、G3、G5组进行CDV攻毒;免疫后14 d采血检测MEV血凝抑制(HI)抗体,同时对G2、G4、G6组进行MEV攻毒。结果:两种疫苗混合后在室温静置2 h, CDV含量无明显下降。免疫后21 d, G1和G3组CDV中和抗体效价达到1∶64.6~1∶128.8,CDV攻毒后混合疫苗和CDV活疫苗免疫组的保护率均为100%。免疫后14 d, G2和G4组的MEV HI抗体效价达到1∶128~1∶1 024,MEV攻毒后混合疫苗和MEV亚单位疫苗免疫组的保护率均为100%。研究表明,MEV亚单位疫苗稀释CDV活疫苗,混合免疫后各疫苗的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