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理论上研究了动态模型阶在不小于真阶的情况下,广义最小二乘残差的独立性问题及其损失函数的概念分布;并在观测噪声满足可表示性假设条件下,把稳态模型阶的F检验推广到动态.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表明,推广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状态方程模拟异龄林分径阶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描述异龄林分径阶动态的非线性状态方程,将林分状态依赖的定期各径阶平均直径净生长量模型、各径阶的桔损率模型、进界生长量模型作为三个子模型.具体应用到长白山林区云冷杉为主的混交异龄林的径阶动态模拟,短期和长期模拟效果都较好.此模型对研究现实异龄林分合理择伐问题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氮素释放动态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田填埋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假定有机肥C/N随分解时间而变,其变化规律遵循一阶动力学方程,根据作物残体分解过程中C/N的变化及业已建成的作物残体有机碳分解动态模型,建立了有机肥氮素释放动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于有机物料初始C/N和木质素含量有较强的敏感性。利用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大部分数据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本模型可以为指导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对科尔沁沙地沙丘、草甸区土壤贮水量动态进行了模拟.最终确定沙地土壤水分的AR模型阶次为8,草甸AR模型阶次为11.将模型计算得到的土壤贮水量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所建立的AR(p)模型能够较好的进行该地区土壤贮水量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和野外玉米冠层叶片实测SPAD值,以0.2阶为步长,计算光谱0~2阶分数阶微分,分析其与玉米冠层实测SPAD值之间相关性,筛选相关系数绝对值前10波段为特征波段组合,构建并比较玉米冠层叶片SPAD值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BPNN)和麻雀优化算法随机森林模型(SSA-RFR)。结果表明,经分数阶微分变换可显著提高与SPAD值相关性,其中以0.6阶698 nm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基于分数阶微分模型整体精度高于整数阶模型,其中基于分数阶微分的SSARFR模型精度最高,R2为0.706,较整数阶提高32.46%,RMSE和MRE分别为2.444和3.579%,较整数阶降低13.46%和12.95%。  相似文献   

6.
对电加热炉时滞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中,系统炉温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而电加热炉的温度具有时变性、滞后性和大惯性等特性,常规的PID控制难以保证效果。为此,引入一种先进的控制——动态矩阵控制(DMC)。介绍了DMC的算法原理,给出算法实施的具体步骤;针对已辨识出的一阶时滞电加热炉模型,设计DMC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PID控制,动态矩阵控制能兼顾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的优点,在系统时滞变化的情况下,DMC依旧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对于一阶时滞系统的优化控制,DMC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Legendre多项式的正交、可加和普适的特性,将关于时间的Legendre多项式镶嵌在遗传模型的每个遗传效应中,建立了动态性状主基因分离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求解模型参数。同建立在混合Logistic模型基础上的动态性状主基因分离分析法相比,新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1)适合任何动态性状;2)能够同时分析主基因遗传效应和各种系统环境因素对动态性状变化过程的影响;3)便于计算;4)很容易推广到其他资源群体和复杂交配群体,充分利用多世代的资料实现对主基因的联合分离分析。以大豆1个F2群体为例采用新方法探索影响豆荚生长发育过程的主基因,结果表明:用2阶Legendre多项式能最佳的拟舍主基因的作用和豆荚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豆荚的生长发育过程受1对呈完全显性的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贮木场原木库存生产的随机性和动态性,用CAR模型自动辨识机辨识上贮木场原木库存动态系统的阶,时滞和参数,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在此基础对库存动态进行kalman滤波和预报,并进行了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9.
异龄林动态系统与最优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矩阵模型作基础,利用进界生长、径阶向上生长和枯损量的材料,拟合了异龄林动态系统模型,并建立了最优控制模型。以新疆天山云杉异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实异龄林的生长动态并对最优调整策略进行探讨,有关结果可作为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定义了害虫种群动态的ARIMA模型后,应用扩展样本自相关函数法(ESACF)和最小信息准则法(MINIC)对ARIMA模型定阶,并按照模型识别、参数估计与检验和模型诊断3个步骤,分别建立了菜心 Brassica parachinensis 和芥兰 Brassica albograbra 上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幼虫种群动态的ARIMA(2,1,3)模型和ARIMA(0,1,5)模型,其预测值误差均方分别为0.213和0.188,拟合后的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结果表明在应用ARIMA模型研究害虫种群动态时,采用扩展样本自相关函数法和最小信息准则法定阶能快速寻找到最优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一类具有变时滞反应扩散随机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与微分不等式,得到了该模型平衡解的存在唯一性与p阶矩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推广了前人发表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2.
薛惠芳  王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5007-5009
应用有限元振动分析方法对我国新疆某大型农业水利工程倒虹吸出口平面闸门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建立了平面闸门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考虑流固耦合对闸门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平面闸门在无水和有水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计算得到闸门的前6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结果表明,闸门开度对其自振频率有着显著影响,在小开度时第1阶固有频率下降达到28.5%,沿竖直方向的整体振动的模态频率接近20 Hz,因此,为了提高闸门的第1阶固有频率,必须对闸门结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动态残差辨识法即误差估计法,是灰色系统的重要内容,此方法是通过对误差序列进行累加生成,从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目前仅限于修正灰色GM(1,1)模型(即动态1阶1个变量的模型)。我们通过对动态残差辨识法的分析研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线性回归预测中,扩大了灰色系统的应用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阶多维正态分布已有许多人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P阶一维正态分布的几个问题,并对x~2分布及Student—t分布向正态分布逼进这一事实在P阶随机向量情况下进行了推广。给出两个结论及定理的证明,进而说明在P阶情形下,一些古典分布能得到较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MSC.PatranNastran软件平台上建立了CNC8312A高速凸轮轴磨床主轴在支承约束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动态分析与优化并得到了主轴的最优结构模型,应用LMS振动及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对优化前后的主轴进行了模态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测试得到的主轴动态特性和利用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得到的主轴动态特性是一致的,优化后的主轴1阶固有频率明显提高,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高速磨床主轴结构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立木材积方程在森林生产力、生物量和碳储量等林业问题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提高立木材积的预测精度一直是林业模型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樟子松为研究对象,构建含有不同形率的二元和三元材积方程,并对比检验其预测效果,旨在把传统立木材积的预测精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法利用15个树干不同形率,基于传统的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方程分别建立二元和三元立木材积方程,并与传统的一元和二元材积方程比较。通过对各模型进行拟合选出最优形率模型,具体选用统计软件S-PLUS中的广义非线性模块(GNLS)进行拟合。并利用幂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常数加幂函数校正在拟合过程中各立木材积模型表现的异方差现象。选择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绝对值(MAB)和相对误差绝对值(MPB)4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最终采用分径阶比较法比较不同径阶范围内4种方程的预测精度。结果基于相对树高70%处形率的二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基于相对树高50%处形率的三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的一元模型,加入形率后模型的RMSE、MAB、MPB分别降低了33.7%、30.7%、29.9%;基于传统的二元模型,加入形率后的模型RMSE、MAB、MPB分别降低了70.5%、70.9%、71.2%。不同径阶的检验表明:对于小径阶和中等径阶的树木,模型的检验精度顺序为模型(13) > 模型(2) > 模型(12) > 模型(1);对于大径阶的树木,模型的检验精度顺序为模型(13) > 模型(12) > 模型(2) > 模型(1)。结论形率因子是干形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立木材积模型中引入形率因子可以提高材积的预测精度,因此,对于樟子松立木材积的估算,尤其是中大径阶林分,推荐使用带有形率的三元立木材积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马尾松Piuns massoniana人工林间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用单木生长神经网络模型与林分表法的转移概率矩阵模型构建了林分直径分布的动态转移模型,再与径阶材积向量或材种材积向量构成林分生长与收获预测模型。预测检验结果显示,高、中、低密度的林分断面积预测精度依次为94%、95%、97%,蓄积量预测精度依次为92%、94%、96%,表明不计枯损(或采伐)的转移概率矩阵模型对低密度林分的预测比对高密度林分的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将微分矩阵引入到树木生长率中,给出微分矩阵的算法,及4阶、无限阶的收敛图,以树高生长率为例,将树高生长率模型和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得的树木生长率模型比较。本文方法如果得到一个稠密矩阵,就表明得到的树木生长率模型较优,并对其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用BP神经网络预测地下水动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本文根据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映射关键,建立了一个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用于地下水位的动态预测。实例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混交异龄林的一个动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通过分析混交异龄林的生长特性,以一阶常微分方程为基础,通过微分方程与概率分布的联合使用,建立了混交异龄林的生长动态预估模型。通过以长白山林区的样地材料对模型求解,检验表明,以微分方程为基础的异龄林预估模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