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中各理化参数xi构成的描述矩阵,由于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往往呈病态性或奇异性,由此获得的QSAR回归方程则不稳定,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病态指标剔除法:选择一个适当的临界值α∈(0,1),找出相关系数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所涉及的指标,剔除部分病态指标;再作逐步回归从而获得稳定优良的QSAR回归方程,可望在QSAR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激励信号对果品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激励信号的频率和电压对苹果、猕猴桃和梨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激励信号频率的增大,果品的电容、电阻以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减小;当信号电压小于电压临界值时,果品的各项电参数值基本保持不变,但当信号电压大于该临界值时,随着电压的增大,果品的电容和电阻值减小,损耗角正切急剧增大。不同果品的电压临界值不同,10kHz信号频率下,苹果、猕猴桃和梨的电压临界值分别为0.8,1.8和1.4V。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作物高产水平是建立作物叶片营养诊断指标的前提。探讨组分营养诊断法(Compositional Nutrient Diagnosis,CND)在计算荔枝、龙眼高产水平时存在的问题,明确该法是否适用于荔枝、龙眼叶片营养诊断。【方法】2016—2019年在华南荔枝、龙眼主产区分别采集荔枝、龙眼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共511、262份叶片样本,准确记录每株采样树的果实产量,测定叶片大中微量养分含量。按照CND法原理,拟合荔枝和龙眼叶片养分含量累积方差比例函数-产量模型,分析模型中出现异常值对模型的影响,并比较剔除异常值前后养分拐点值的变化以及不同高产临界值选定原则对高产群体的影响。【结果】荔枝、龙眼不同生育期部分产量模型存在异常值。剔除这些异常值对产量模型和养分拐点值影响显著,且影响缺乏规律性。不论根据什么原则确定高产临界值,均存在高产群体样本量少、占比太低以及与实际产量水平差距太大等问题。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和相同年份不同生育期计算获得的高产临界值差异大、稳定性差。此外,无论对异常值的处理,还是高产临界值的选择,均存在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在荔枝、龙眼上应用CND法划分高产群体存...  相似文献   

4.
湖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湖羊生长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的估测表明,性别对这些生长性状有极显著的影响,在遗传参数的估测中剔除性别的效应可提高估计的正确性,初生重,断奶重,三月龄重,六月龄重,周岁重和日增重等性状都属于高遗传力性状,遗传分别为0.419,0,0.3043,0.6023,0.6077,0.3956和0.694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为提高湖羊的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把日增重和三月龄重作为主要选择性状,预期可获得  相似文献   

5.
对湖羊生长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的估测表明,性别对这些生长性状有极显著的影响,在遗传参数的估测中剔除性别的效应可提高估计的正确性。初生重、断奶重、三月龄重、六月龄重、周岁重和日增重等性状都属于高遗传力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4190,0.3042.0.6023,0.6077,0.3956和0.694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为提高湖羊的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把日增重和三月龄重作为主要选择性状,预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卷烟工业对片烟质量均质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片烟叶片结构均匀性,工艺人员选择热风润叶、叶梗分离两大工序推行工艺参数的标准化。选择相应模块烟叶加工过程中润叶、打叶工序关键参数的历史数据,并剔除异常值,然后按照片烟叶片结构评价优异为标准筛选出相匹配的参数数据,统计分析各参数的历史运行区间范围,参考操作经验进行微调整,确定润叶、打叶工序参数指标的管控范围。生产应用结果表明,片烟的大中片率、碎片碎末率、叶含梗率等质量指标的均匀性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甘蓝包叶剔除装置设计与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甘蓝包叶剔除装置并分析工作原理,确定甘蓝包叶剔除主要结构与工作参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方法,以输送速度、剥皮辊转速、剥皮间距及剥皮角度四个因素为影响因子,甘蓝剥皮率为目标函数,探究甘蓝包叶剔除装置结构与工作参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剥皮率贡献率依次为剥皮辊转速、输送速度、剥皮间距和剥皮角度;当输送速度1.82~2.05 m·s-1,剥皮辊转速194~210r·min-1,剥皮间距40 mm,剥皮角度40°时,甘蓝剥皮率为78%~80%。可为甘蓝收获机包叶剔除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种生物量模型构建的新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树木各分量生物量成比例为基础,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采用模型评价指标,逐步剔除模型中参数变动系数大的变量,从而建立树木各分量生物量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设计矩阵Xi呈病态时的半相依线性回归系统,提出了系统参数iβ的一种c-k型改进估计,并证明了这种估计在均方误差意义下的若干优良性质.  相似文献   

10.
考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XB+ε,其中E(Vec(ε))=0,Cov(Vec(ε))=V In,当设计阵X呈病态时,模型参数的LS估计不再是一个优良估计.为此,提出了一种有偏估计———BC估计.在均误差意义下,参数的BC估计优于它的LS估计,并证明了参数的BC估计是可容许线性估计.  相似文献   

11.
如何针对测量实际,削弱或克服测量平差系统病态性的危害,取得更为准确的参数估值和可靠的平差成果,是当前测量工程数据处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给出更合理的诊断指标是进行病态性诊断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矩阵微分法,通过对法矩阵的逆阵、均方误差以及最小二乘估计进行敏感度分析,提出了病态性问题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敏感度分析诊断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坦克驾驶座椅静态参数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坦克驾驶座椅评价方法.划分了坦克驾驶座椅静态参数评价指标,根据我国坦克驾驶员人体数据确定了各静态参数的取值范围,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各指标隶属度函数。依据德尔斐方法思想,由调查结果确定了各因素的评价权重,建立了坦克驾驶座椅静态参数定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盘刀式切碎器参数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盘刀式切碎器参数传统数学解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1.0型切碎器的工作性能要求,确定了影响其功率消耗的主要参数及其变化范围。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所选择的4个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描述试验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以切碎器的比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确定的切碎器参数变化范围和工作指标限制为约束条件,对盘刀式切碎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设计得到的切碎器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切碎器实际比能耗与优化预测值间的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Ⅱ.看苗施用氮肥的叶片诊断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明水稻氮素营养水平及其临界值的定量指标,1997年在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冬闲田、冬泡田、冷浸田、绿肥田、蔬菜田和油菜田中,对水稻品种湘早籼12号进行了穗期施肥及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1)幼穗分化期最新完全叶C/N是水稻生长前期氮素营养状况的综合反映,可作为水稻看苗施肥的诊断指标。2)早稻中熟品种湘早籼12号适宜施穗肥的叶片C/N临界值为11.5(颖花分化中期),若C/N高于此临界值,施穗肥可增产,若C/N低于此临界值,则不宜再施氮肥。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法,建立了轻杂物吸风装置的性能试验指标与吸风口形状、吸风口离地高度、吸风口与地面倾角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风口形状参数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优化出了最佳工作参数。最后对吸风口进口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供设计各类气力输送装置中吸风口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力输送应用广泛,但存在着能耗高等缺陷。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可实现气力输送能耗参数的自动检测。检测系统的硬件包括气力输送装置、孔板、压差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变频调速器、可控硅、数据采集板等。系统软件应用Lab Windows/CVI实现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得出检测试验的回归方程。基于虚拟仪器的气力输送能耗参数检测系统可显示能耗指标与其参数的关系曲线,并得出能耗最小时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几何参数与室内温度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日光温室温度环境动态模拟程序(TEMP)对沈阳地区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日光温室的室内温度环境进行了逐时模拟,并以室内温度为指标,初步揭示了各种几何参数与日光温室的室内温度环境的关系,为日光温室的建设提供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杰  范航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94-6095
通过建立最优化参数模型来研究烤盘的最优形状。首先根据传热学原理将烤盘数量与热量分布转化为烤箱平面使用率和热量平均分布,根据这2个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参数,以评价指标参数来筛选烤盘的最优形状。  相似文献   

19.
CERES-maize模拟模型中品种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均匀设计方法为基础。建立了CERES-maize模拟模型品种参数的优化方法。应用DSSAT35模拟系统提供的与模型品种参数选择相关的评价指标,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检验。用6次迭代后确定的品种参数与模型自身参数的模拟结果作对比。花期、生理成熟期、籽粒产量、谷物单粒重和收获期生物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减少了1.69%,5.31%,6.15%,3.26%和18.45%,但单位面积粒数有所提高,为0.8%。结果表明用本方法确定的品种参数优化效果明显。并且该方法可以实现品种参数的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红枣生长模型模拟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和产量预测不确定性,为红枣生长模拟模型的本地化和区域化参数调整优化提供依据,以提高模型模拟预测精度和效率。【方法】以新疆昆玉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应用可扩展傅里叶振幅敏感分析法(EFAST)和蒙特卡罗法分析基于DNDC模型系统新构建的红枣生长模型的输入参数敏感特性和产量预测不确定性。【结果】作物参数中全株生物量中果实比例(Gfra)、最大作物产量(MaxY)、生长积温(TDD)和需水量(WaterR)等指标敏感度最高,土壤参数中田间持水率(FC)和孔隙度(Por)等指标敏感度最高,田间管理参数中灌溉量(IrrAm)、施肥量(FerAm)和有机肥施肥量(ManAm)等指标敏感度最高;随着参数的波动范围由±5%增大到±10%,红枣预测产量正态分布的相关一致性系数增大,模型的平稳性增加。【结论】调整参数优化模型,并对2015~2019年各年份进行产量模拟测试验证,预测产量结果相对误差控制在±8%以内(最小误差为-1.99%),调整红枣产量预测模型参数,提高了模型预测产量的精度,优化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