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验证7.5%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WP对大白菜甘蓝蚜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WP对大白菜甘蓝蚜的最佳使用量11.3~16.9ga.i/hm2,平均防效在90.43%以上。  相似文献   

2.
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毒力及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的杀虫活性及温度效应,采用浸液法测定了2种药剂对烟蚜的毒力,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其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LC50值分别为5.12 mg/L和1.96 mg/L,其毒力分别是啶虫脒的5.6倍和14.5倍,均显示出良好的杀蚜活性;在10~30℃温度范围内,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毒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甘蓝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形条件菜园甘蓝蚜种群对药剂敏感性存在差异,山区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高于平原种群,在供试药剂中各种群对齐螨素、吡虫啉和辛硫磷的敏感性表现较高;油菜上的甘蓝蚜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较高,其中对啶虫脒、吡虫啉、马拉硫磷、齐螨素、辛硫磷、氯氰菊酯存在显著的差异;甘蓝结球期甘蓝蚜种群对药剂敏感性高于甘蓝莲座期,对啶虫脒、吡虫啉、马拉硫磷、齐螨素、辛硫磷、氯氰菊酯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内吸性杀虫剂对瓜蚜生物活性及种群实时增长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型精准施药方式,筛选防治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内吸性药剂,采用茎部用药法,测定了9种内吸性杀虫剂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瓜蚜的校正致死率及试验期间的种群实时增长率。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对瓜蚜的内吸活性最高,分别在施用杀虫剂后10、15 d达到100.0%的校正致死率,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校正致死率均稳定在95%以上。各杀虫剂中,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速效性最差,但持效性最好;其次为70%吡虫啉散粒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最大校正致死率分别出现在施用杀虫剂后10 d,分别为99.3%和95.0%,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均稳定在90%以上;25%噻虫嗪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散粒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所有浓度下的最大致死率均低于90%。中、高浓度处理下,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70%吡虫啉散粒剂在试验中期对瓜蚜种群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抑制作用,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在后期持续抑制瓜蚜种群增长。这说明啶虫脒、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对黄瓜瓜蚜具有较高的内吸活性。  相似文献   

5.
啶虫脒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啶虫脒对7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啶虫脒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接触LD50值为2.17×10-3μg/头,其活性是吡虫啉的1/6;对萝卜蚜(Hyadaphis erysimi)的接触LC50值为46.86 mg/L,其活性是吡虫啉的1.6倍;在18℃、25℃、32℃这3种不同温度下,啶虫脒对萝卜蚜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34.55 mg/L、46.8 6mg/L、15.43?mg/L;啶虫脒对大猿叶甲(Colcaphellus bowringi)、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3种蔬菜鞘翅目害虫成虫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3.72 mg/L、32.14 mg/L、40.78 mg/L;3%啶虫脒乳油2000倍处理菜青虫(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5?d的死亡率达100%,500倍处理斜纹夜蛾(Prodenia latura)2龄幼虫,5 d的死亡率为93.33%.啶虫脒对大猿叶甲、菜青虫的杀虫活性高,是防治这两种蔬菜害虫的优良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毒力较高的药剂用于防治设施大棚的辣椒蚜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辣椒蚜虫对5种烟碱类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棉蚜对啶虫脒和烯啶虫胺较敏感,LC50分别为0.935 8、1.729 9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9.151 1 mg/L。桃蚜对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敏感,LC50分别为1.279 4、2.196 4、2.273 8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12.866 5 mg/L。5种农药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啉;对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吡虫啉。  相似文献   

7.
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制备聚乳酸(PLLA)和啶虫脒混合溶液,脱除溶剂后制备成PLLA/啶虫脒缓释农药.采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法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LLA/啶虫脒共混物中,啶虫脒与PLLA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较好的相容性.PLLA/啶虫脒共混物的组成对PLLA结晶与啶虫脒结晶均有影响.PLLA结晶成核速度随着啶虫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结晶缺陷增多,结晶熔融温度逐步降低.当共混物中的啶虫脒质量分数低于10%时,啶虫脒不能形成结晶,而当啶虫脒用量大于20%时,啶虫脒可形成结晶,且结晶熔融温度随着其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啶虫脒质量分数为20%,PLLA/啶虫脒共混物的DSC曲线在90℃附近出现新熔融峰,该峰随着啶虫脒的增加而增强,且温度下降.啶虫脒和PLLA的DSC曲线上均不存在该峰,这可能是PLLA与啶虫脒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新次级结构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鬼斧为高度浓缩的吡啶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触杀、胃毒作用,内含40%强力增效助剂。2006年我站选用鬼斧20%啶虫脒液剂进行防治棉蚜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鬼斧20%啶虫脒液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并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及对天敌的安全性,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啶虫脒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全面评价啶虫脒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啶虫脒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水体中的水解情况,研究其水解动力学。啶虫脒在酸性条件下非常稳定,中性条件下几乎不水解,当pH值≥8时,其水解加速,且随着pH值的升高,水解速度显著增加。啶虫脒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30℃条件下,pH值为8、91、0时,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311、03和11.7 d。pH值为89、和10时,温度每提高10℃,水解速率分别增加3.8、3.1和2.9倍,水解温度效应系数分别为4.8、4.1和3.9,活化能分别为120.1、107.2和103.6kJ/mol。啶虫脒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属于碱催化水解。pH值和温度的升高显著加速啶虫脒的水解。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杀虫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以及复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供试的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系列复配剂对苹果绵蚜均有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不同复配剂中,以啶虫脒和联苯菊酯质量配比为1∶5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余依次为啶虫脒与联苯菊酯2∶1,1∶1和1∶2及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1∶1和1∶5,其共毒系数均高于200。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