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江西目前农村薪炭林资源状况,提出了该省薪炭林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布局以及在发展薪炭林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省农村生活能源的状况,薪柴在农村生活及发展农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现有薪炭林经营管理的经验,进而探讨发展我省薪炭林的发展途径与前景,我们选择山地面积较大,农村缺少柴草较为严重的临沂地区进行了调查。先后调查了蒙阴、郯城、莒县、临沭、平邑等五个县,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的十五个生产大队。历时一月,通过座谈访问,选择地测量,搜集有关资料,最后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部分地区能源十分紧张,大力营造薪炭林,迅速增加燃料来源,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薪炭林,必须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营林措施。过去发展薪炭林,只注意到乔木树种,而忽视灌木、草本,致使薪炭林的树种单一,林相单纯,生物产量低;特别是由于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不能结合起来,使薪炭林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乔木树种薪  相似文献   

4.
随着植树造林的大力开展,我省薪炭林大有发展.尤其是一批科研成果相继推广应用,一大批短轮伐薪炭林开始采薪。加之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开展一多能互补发挥了明显的技益,农村能源紧张状态基本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也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薪炭林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薪柴占我国农村能源生活耗能结构的39.8%,广大农村有47.7%的农户严重缺少烧柴。因此,发展薪炭林,既是一项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护、扩大森林资源,促进自然生  相似文献   

6.
薪炭林做为农村新的能源,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输入了新的动力。首先是调整了农村的燃料结构,改变了杆棵存一年为虫卵留巢的旧习。其次是促进了杆棵还田,培肥了地力。再次是植物的茎叶经处理后消灭了部分虫卵和病菌,收到抑制病虫害的效果。因而营造薪炭林是农村走向生态农业的一条新的途径。双辽县属风沙干旱地区,从1981年开始营造薪炭林。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薪材产量较低,一般为200kg/亩左右。其原因一是生理性干旱造成木质化程度不够,二是土壤瘠薄营养不良,三是病虫欺弱株,形成了生长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农村能源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问题。对贵州20多年来在节柴灶、沼气、秸秆气化炉、小水电代燃料等方面的实践进行了阐述,指出贵州农村能源建设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能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订总体规划,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大力营造薪炭林、多方式发展农村能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泉县农村生活能源结构调查及节柴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甘泉县农村生活能源情况的调查,详细了解了甘泉县农村生活中的能源结构,分析了薪材的来源,数量,比例,采集薪材耗费劳动力的情况以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提出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必须与营造薪炭林,改变农村能源结构,改灶节柴以及发展沼气,太阳能等途径结合起来,才能使退耕还林的效果更加显著,更有效地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薪炭柴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目前我省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丘陵地区,人们仍不可一日无柴。因此.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中,应当重视发展薪炭林,促进林业生产合理发展。一、薪炭林用途广泛薪炭具有许多重要作用。首先是提供薪柴,节约能源。据调查,营造一亩刺槐薪炭林,一般年份可产柴400公斤,更新时可产柴5000公斤,一个四口之家营造4-5亩就可解决烧柴问题。其次可以节约劳力。有了材烧,免去打柴之劳,许多劳动力可投入到勤劳致富的生产中去。第三,  相似文献   

10.
<正> 6.8 农村能源开发薪炭林治理模式6.8.1 技术思路 在农村人口稠密,缺少煤炭、天然气等燃料的地方,合理布局薪炭林。薪炭林以选择萌生能力强、热值高、生物量大的树种为佳,解决当地烧柴问题,同时辅以改灶节柴等措施,与农村能源开发相结合。6.8.2 主要技术措施 (1)主要树种 麻栎、栓皮栎、刺槐、紫穗槐、黄荆、马桑、桤木、槲栎、柏木、马尾松等。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总结陕北沙区农村燃料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本区应大力开发沼气生产及其综合利用,大面积营造薪炭林,是有效解决沙区农村燃料缺乏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治理荒漠化土地和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态农业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六五”计划以来,把薪炭林建设列入林业和农村能源发展的计划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保护森林植被,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林区,薪炭林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发展建设薪炭林更难以让人接受。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对贵州省三都县的森林资源消耗量及其结构的调查分析,认为该县作为贵州省十大林业县之一的多林县,增强薪炭林的经营意识,保持发展适当比例的薪炭林,按薪炭林的营、管技术来经营管理薪炭林资源。对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合理开发林区的森林资源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会泽县大部分生活在边远山区和高寒地区的群众,农村能源只能以薪材为主.分析发展薪炭林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发展薪炭林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同时可起到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有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功效,并以此提出了合理发展薪炭林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沙棘薪炭林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辉 《沙棘》2006,19(3):15-16
通过对朝阳市沙棘薪炭林标准地的调查,表明沙棘薪炭林是解决当地农村烧柴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薪炭林还具有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的显著功能及其促进群众增收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区农村多年来形成了一个以生物能为主、商品能为辅多能互补的用能多元结构 ,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蓄粪、沼气、煤、油、电以及太阳能、风能等。从整体上看主要表现为 :一是用能总量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 ,全区仍有 50 %的农户 ,每年缺柴 3个月以上 ;二是结构失衡 ,布局不合理 ,在生活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占了 70 %以上 ;三是农村用能耗量大、效率低 ,既造成对有限能源的巨大浪费 ,又严重污染了环境。在 70 %生物质能中 ,农民最喜爱用的是薪柴 ,而薪柴的来源目前主要是靠薪炭林。根据 1997年自治区林业勘察设计院的调查 ,我区农村年需薪柴量…  相似文献   

16.
据连清复查资料,云南省年森林资源赤字达234.80万m~3。对部分县(市)农村年消耗结构统计分析结果,能源性消耗占年总消耗量的61.2%。因此发展薪炭林是解决农村能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阐述了发展薪炭林的意义、典型事例及发展薪炭林的途径,并提供了发展薪炭林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从楚雄市农村能源需求状况,阐述发展薪炭林是天然林资源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分类经营的需要,根据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优选出12个适合楚雄市发展的薪炭树种,依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根据立地条件进行了新炭林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并提出了保护天然林和发展薪炭林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陈静  李燕芬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215-217
分析宣威市农村能源消耗结构及能源需求状况,阐述发展薪炭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机制,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等发展薪炭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南林学院森林能源研究室主持、湖南省林业区划办公室参加协作的《湖南省薪炭林区划和技术政策的研究》课题,最近在湖南省株洲市通过了技术鉴定。《湖南省薪炭林区划和技术政策的研究》,是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薪炭林区划及技术政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题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湖南省农村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农村能源的消费状况,说明薪炭材在湖南农村能源消费中所占的  相似文献   

20.
薪炭林是一种用作燃料的森林,是一种森林生物能源。生物能源与煤、石油、核等矿物能源相比,具有再生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绿化环境、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等社会效益。因此,在目前科学技术、设备资金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发展薪炭林就成为解决农村能源的重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