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保水剂处理苗木方法试验、保水剂适宜配制浓度与用量的试验、保水剂在不同立地条件的施用效果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造林地应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1:300浓度保水剂浸根最适宜浓度;栽植穴内撒施10-25 g的保水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不同剂量土壤保水剂对青石山和砂石山2种立地条件下侧柏、刺槐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土壤保水剂用量对青石山区和砂石山区刺槐植苗造林成活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新型的抗旱保水造林材料——GA激活剂在干旱石质山地中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GA激活剂进行的3个树种的造林效果,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5%~28%,其中,刺槐、火炬树、黄栌应用2kg GA激活剂的效果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4%、37.1%、4.8%,使用1kg GA激活剂的刺槐和火炬树分别提高了5%和19.3%。适宜用量的GA激活剂具有较明显的保水作用,经过4个月后,在0~20cm层次中,GA激活剂处理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是对照的1.8倍,在20~40cm层次中是对照的近0.5倍。在GA激活剂的使用上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选择用量与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人工造林成活率低下,是一个长期困扰当地造林工作的难题。而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工造林植苗后的一段时间内,苗木根系严重缺水所致。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人工造林中应用保水剂,植苗后使其在苗木根系周围,人为地造成并保持一个局部的湿润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充足供应苗木生长所需水分,使苗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安全渡过  相似文献   

5.
保水剂不同施用量的盆栽梯度试验与不同拌种比例的直播造林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植苗造林维持苗木成活生长时间逐渐延长,其中维持新植苗木持续成活生长15天左右的施用量分别为:小黑杨(2根1干)10~12 g,丁香(2年实生苗)8~10 g,樟子松(2年实生苗)6~8 g;直播拌种造林则随着加拌保水剂比例增大,胡枝子出苗量逐渐提高,1∶10、1∶15及1∶20比例与对照差异显著,当年苗高同时逐渐提高,1∶10比例与对照差异显著。通过与人工浇水比较,在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前提下,植苗造林施用保水剂可分别节约造林抚育成本:小黑杨1142.5元/hm2、丁香1110元/hm2、樟子松1353.34元/hm2。  相似文献   

6.
光叶黄栌在辽西干旱地区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其生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当地乡土造林树种相比,生长状况比少棘差而优于火炬树和柠条。在抗旱能力上,它略低于沙棘和柠条而强于元宝槭。因此,光叶黄栌在辽西干旱地区可以引种。  相似文献   

7.
西北干旱地区速生杨伐根萌条更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北干旱地区,利用速生杨伐桩上休眠芽和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枝条来更新速生林,不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还可节省造林费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冶美利工业园区纸浆原料林内进行了速生杨伐桩萌条更新造林和植苗造林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是伐桩萌条成活率比植苗造林高7.7%;萌芽林平均树高的年生长量比植苗林高3.11m,平均胸径年生长量比植苗林高2.45 cm.  相似文献   

8.
互助县每年营造的柠条面积达全县人工林营造面积的63.5%~73.0%,但成活率不高.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进行了直播造林与植苗造林的对比试验,结论是植苗造林比直播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干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武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53-54,63
在干旱地区柠条荒山造林中,布设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应用试验,分析认为:与常规造林相比,地膜覆盖和应用保水剂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65个百分点,提高造林成活率10个百分点以上,提高苗木保存率22个百分点以上,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采用不同造林树种和不同保水剂进行造林,观察不同树种与不同保水剂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长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保水袋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地上生长量,使用其他保水剂对树种成活率及地上生长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造林成活率的大小与选择树种的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压石保墒法提高北方低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石保墒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北方低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经过3年重复试验观察,与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压石面积半径大于15cm时,在半阴坡可提高植苗成活率11%-15%,在阳坡可提高30%,使植苗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实现一次成林。  相似文献   

13.
“NSI—415”保水剂在干旱区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途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通过对保水剂的功能、应用技术的论述,分析保水剂在干旱区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及对不同树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干旱区常见造林树种作用显著,可提高高生长13%-18.1%。对于梭梭、柽柳、沙枣等灌木树种,施用保水剂可将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提高14%。  相似文献   

14.
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保水剂在干热河谷区造林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施用不同种类、不同用量保水剂的川滇桤木、墨西哥柏的温室育苗缺水模拟实验和元谋、易门典型干热河谷区的台湾相思、印楝田间造林试验。温室实验表明,应用保水剂使苗木根际土壤的含水量高出对照9.1%~39.2%,使苗木生长天数延长0.2~108.8天,耐旱天数延长2.2~100.6天。田间造林试验表明,在干热河谷的造林中应用保水剂,使新植树苗根际土壤的含水量高出对照0.7%~15.4%,且根际土壤含水量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1.1%~72.4%,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也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使苗木株高、地径、冠幅和叶片数的生长获得显著提高,其提高程度仍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赣南高速公路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探讨了赣南应用农林保水剂在抗旱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恢复苗木生长势等方面的效果,为赣南推广应用保水剂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呈贡县蛇山使用HD-1保水剂进行的保水性能、提高墨西哥柏树苗造林成活率试验,以及对苗水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HD-1保水剂与土壤混合使用,能使土壤结构变松,有较强的吸水保水功能。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5~20%,在阳坡干旱地段使用,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32-43%。HD-1保水剂不但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还有促进树苗生长的作用。应用HD-1抗旱保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造林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保水剂在西北干旱地区侧柏造林中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状保水剂类型保水效果好,成活率较未施保水剂的对照处理有大幅提高,穴施处理的增幅在52.27%~70.45%,蘸根处理的增幅在25%~47.73%,建议在造林当年使用保水剂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后期通过加强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梭梭苗木的假植、造林地整地、造林定植后浇水量的试验,优选出了提高荒漠滩地梭梭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提出了提高荒漠滩地梭梭植苗造林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年均降水量不足 2 0 0mm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地区植树造林 ,仅靠有限的机井水进行穴灌 ,造林成活率一般只有 4 0 %~ 5 0 % ,造林成本高而成效差。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造林后的第一个季节内苗木根系严重缺水所致。为此 ,我们试图在造林时应用抗旱保水剂 ,使其在植物根系周围 ,人为地造成并保持一个局部的湿润环境 ,在一定时间内供应苗木生长所需的水份 ,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从而安全渡过干旱期 ,顺利接上雨水和井水 ,进而促进植苗成活 ,以期达到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目的。1 试验区概况实验区设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  相似文献   

20.
干旱山区应用SA—105型林用保水剂造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区侧柏造林应用SA-105型林用保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春季造林后长期干旱无雨,根蘸保水剂和根蘸泥浆保水剂造林可成活15 ̄25d,浇水后根蘸保水剂造林后2个月成活率仍可达80%,对照则造林后不到1星期全部死亡;雨季造林后有适当降雨,根蘸保水剂和浇水后根蘸保水剂造林差异不明显,成活率均达100%,对照则干叶较重,成活率仅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