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省贵南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监测、现地踏查、样地与样线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了青海省贵南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贵南县荒漠化土地面积3 691.81 hm~2,沙化土地面积99 131.41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35 418.62 hm~2;与2009年相比,5年间荒漠化面积净减少1 154.38 hm~2,其中中度面积减少516.11 hm~2,重度面积减少786.02 hm~2,极重度面积减少59.88 hm~2;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 467.52 hm~2,其中中度面积减少768.55 hm~2、重度面积减少601.29 hm~2、极重度面积减少1 301.83 hm~2;5年间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减少5 035.82 hm~2,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和土地用途管制在我国耕地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土地整理和土地用途管制在耕地质量保护中的作用,包括中低产田的改造和环境质量的保护;概括性地总结了土地整理与土地用途管制在耕地保护中的相辅相成作用,这对于保证我国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在明确褐色土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工业企业、开发商、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关于褐色土地的环境纠纷与冲突.分析结果表明:1.褐色土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褐色土地的开发利用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同时也存在着因污染而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2.褐色土地利益相关者间的环境冲突大都是相伴发生;3.褐色土地再利用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对立的,在更高层次上看,具有利益共容性即社会利益;4.褐色土地再利用同一利益群体内部也存在着纠纷与冲突.  相似文献   

4.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入海口,为黄河尾间近百年间历次摆动、改道、延伸的冲积平原,位于东经118°07′~119°10′、北纬37°20′~38°10′,总面积7418平方公里,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区。由于成土  相似文献   

5.
对通海县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县1991年至1995年四年间除水域外,其它各种地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和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居民、工矿及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得到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正向合理利用、高水平集约经营和高生产力方向转变;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上也存在不重视保护耕地,土壤出现退化现象;水面利用不充分;耕地减少太多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土壤的产出能力,同时继续加强对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总体规划,切实保护耕地,搞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区西戈壁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北13公里处,距离县城28公里,处于塔西河的下游,土地退化严重,由于灌溉用水短缺、高蒸发等原因,土地盐渍化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浑善达克沙地(局部)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 198 7年、1999年两期的TM卫星照片 ,结合现地的实测调查 ,对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土地12年来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 ,了解浑善达克沙地的变化情况 ,掌握变化规律 ,为治理草原的沙化、退化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1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提出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气候干旱少雨,沙漠浩瀚,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风沙危害严重。全区沙化土地面积74.63万平方公里,占全  相似文献   

9.
广西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漠化现状及危害 广西是全国岩溶分布面积大、石漠化严重的省区之一,居贵州、云南之后,位列第三。据2005年首次开展76个县(市、区)石漠化土地监测结果,我区现有石漠化土地237.91万公顷,占岩溶区土地面积的28.6%;潜在石漠化土地186.71万公顷,占复.4%;非石漠化土地408.39万公顷,占49.0%。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中,极强度石漠化面积18.05万公顷,占7.6%;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规定,依据《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区划界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的范围,并对内蒙古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进行了宏观监测。监测工作中充分利用了"3S"技术,现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地面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并进行了程度分级。同时在弄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限定范围的土地退化的基础上,调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范围外的土地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项目示范点范丁乡沙滩村地处阿拉山口主风道前沿,土地风蚀较严重。近年来,每年的大风天气,在带走1~3厘米地表优质土的同时,时常将已经播种的棉花薄膜掀起,造成损失,致使土地资源退化,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水蚀严重,该村西侧是精河河,许多农户的耕地靠近河床,每年洪水泛滥之际,洪水冲上堤岸,冲毁农田,造成土地大量流失,严重时,会使村民受到颗粒无收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梁山 《国土绿化》2010,(1):49-50
<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以上。荒漠生态虽然是难治难愈的顽症,但荒漠化土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宝贵的后备资源,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要把可开发利  相似文献   

13.
在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公布了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截止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定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监测表明,截至1999年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2.08×104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35.6%。与1994年全国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5a来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5629km2,年均增加3126km2。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而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和可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今在中国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流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以出租的方式流转。土地出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显现出许多弊端。研究土地出租的流转方式,分析其弊端,并找寻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滇东北山区坡地农林复合经营中用桤木作造林树种,能提高退化地的生产力和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及改善土壤结构作用。高位修枝可以减少林冠层遮荫面积的70%以上;格木树枝的再生萌发能力强,5年生以上隔2~3年可修枝1次,15年生以上单株每次可修枝叶30kg;在年龄为6~10年、密度为1200株/hm2的复合林内平均每年可修鲜枝叶76t/hm2。桤木在秋冬季落叶,不影响复合林内冬季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作者使用MapInfo编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获得的体会,指出了MapInfo绘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优势,并对绘图的基本要求与程序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提出利用MapInfo等地理信息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图、文、表一体化的工作方式,以及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将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规划》提出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目标任务是: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等所造成的损害和灾荒存在近半个世纪。 1 958年国家召开过西北及内蒙古 6省区治沙规划会议 ;1 978年起国家安排“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1 991年国家再开治沙会议。多次规划治理 ,沙化逆转恢复固定沙丘和平沙造田改变沙地性质 786× 1 0 4 hm2 ,尽管收效是局部性的 (指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和干旱区绿洲 ) ,但也应为此感到乐观。曾经受短暂利益驱动 ,牺牲环境保护和建设 ,加之经济结构失衡 ,诱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地退化。我们不能低估环境恶化对西北开发的制约 ,应抓紧调整水土资源格局 ,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