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油茶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油茶为优质油源,茶油为油中上品,对野生油茶林的利用,有两千多年历史,对油茶实行人工栽培,也有近千年。早在唐代,就将油茶生产列为主要农事之一;明代以来,已形成相当生产规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人民在油茶栽培、收获和榨油技术等方面获得了较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一种产量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但是否能够达到高产,却取决于培育管理工作的好坏,培管好了,产量很高,相反,产量就低,甚至荒芜欠收。如我省著名的油茶之乡永兴县枣子大队,8000多亩油茶,最高年景亩产油22斤,一般在15斤左右;邵东县黄草坪油茶林场200亩试验山,平均亩产油53斤,另有30亩丰产山,亩产油高达73斤;有的小面积亩产油过了百斤。但就全省而言,平均亩产油仅5—6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青田县油茶丰产的捷报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吴村社1.5亩油茶,可亩产茶油1069斤。油纲社有一亩油茶可产茶油1600斤。浮弋乡旭光社有一亩油茶,产油量可高达2000斤!青田县油茶林获得高额丰产主要环节在于有步骤的抓住了不同时期的增产措施。解放初期,大部分地方处于荒芜,因此他们就全力消减荒芜,清除林间柴草,以后从剂山改变到挖  相似文献   

4.
李涛 《国土绿化》2013,(9):43-43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山区、汉江中游西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侯温暖光照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水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是湖北省重点油茶产区之一。一、油茶发展历史和现状据记载,早在1904年,谷城县紫金镇水田坪村就开始点播种植油茶。1956年谷城县开始油茶实验性造林,第二年开始大面积造林,到1981年,全县油茶林面积累计达到20万亩。1980年国有庙岗林场培育的高产试验林实现亩产油茶油100斤,成为谷城历史上的最高亩产量,并在  相似文献   

5.
油茶林地间作技术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林地推行林粮、林油、林肥间作,是产区农民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现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与生态位原理,就油茶林地间作技术理论与实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余燕辉 《湖南林业》2010,(10):22-22
平江县是全国三大"将军县"之一,更是红色革命老区。油茶在平江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素有"油海"之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油茶列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发展,已成为湘北地区最大的油茶生产县和全国34个重点油茶县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野生油茶与栽培种油茶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影响的差异情况,给栽培种油茶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壤土盆栽野生油茶和栽培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实生苗,研究了不同品系油茶种植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差异情况。【结果】种植不同油茶品系实生苗对土壤pH值均无影响。种植野生油茶的土壤其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均显著低于种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的土壤各养分含量,而栽培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的种植土壤中这些养分含量间均无差异。种植赣油1号油茶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低于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但其硝态氮含量却显著高于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种植野生油茶的土壤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显著高于赣油1号和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其增幅分别为18.76%和19.34%,而其土壤中β-1,4-葡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活性均显著低于赣油1号和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种植赣永6号的土壤氮水解酶(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油茶和赣油1号油茶种植土壤的,其增幅分别为9.45%、14.34%、8.57%和10.39%,而种植野生油茶和赣油1号油茶的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和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活性之间的差异均不明显。种植野生油茶的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显著低于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种植土壤的磷酸单酯酶活性,其降幅分别为20.88%和13.91%。【结论】栽培种赣永6号油茶对土壤地力的影响程度比野生油茶和栽培种赣油1号油茶对土壤地力的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8.
油茶单产最高纪录浙江省文成县油茶,由于连年抚育,已有15亩平均亩产油150斤;5亩平均亩产油200斤,创当前油茶林单位产量的最高纪录。他们现在干劲更大,提出要在1960年全县实现亩产100斤油。  相似文献   

9.
【目的】油茶为自交不亲和树种,选择‘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间花期相遇及授粉亲和性高的品种,为‘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主栽的‘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开展油茶开花物候期观测、花粉量和花粉活力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品种间异交亲和性调查,初步建立‘赣州油’系列油茶授粉品种配置模式。【结果】根据开花时间,‘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被分为早花、中花、晚花品种。不同油茶品种单花花粉量和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单花花药数最多的品种为‘赣州油17号’,单花花粉量最多的是‘GLS赣州油2号’,单花有效花粉数最多的为‘赣州油18号’。人工自花授粉试验结果显示,油茶并非完全自交不亲和,‘GLS赣州油2号’和‘GLS赣州油4’号可以实现自花授粉结实,但其结实率较低,分别为10.00%和11.11%;‘GLS赣州油4号’的同品种异株间人工授粉结实率达到42.86%。异花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LS赣州油1号’ב赣州油6号’杂交坐果率达到88.89%,综合考虑父本和母本的性状、稳定性、配合力等情况,从32个组合中筛选出6个最佳组配,分别为‘GLS赣州油1号’ב赣州油6号’、‘GLS赣州油5号’בGLS赣州油2号’、‘GLS赣州油5号’ב赣州油10号’、‘赣州油9号’ב赣州油10号’、‘GLS赣州油4号’בGLS赣州油2号’、‘GLS赣州油4号’ב赣州油6号’。【结论】‘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的花药数和花粉量不能作为品种间亲和力的判断依据,油茶的品种配置应综合考虑花期、花粉活力、亲和性等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孙大虹 《中国林业》2010,(19):12-15
<正>最近,笔者就云南腾冲红花油茶产业的有关情况,先后深入到腾冲县中和乡、马站乡、和顺镇、沙坝林场、和顺鑫、双虹油业等地,走访当地政府领导、乡村干部、林业技术人员、油茶专家、红花油茶种植农户、油茶加工企业家,与他们进行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油茶饼粕的营养成分比较与饲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饼粕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均衡性及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影响,以油茶果皮作对照,采用凯氏定氮法与恒重法,测定了油茶饼粕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氨基酸评分模式评价了油茶饼粕中氨基酸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就粗蛋白含量而言,油茶果壳的最低(3.69%),冷榨粕的最高(13.00%);氨基酸总含量较高,最高...  相似文献   

12.
油茶不与粮争地,是我国传统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榨出的茶油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突出,一直被人们视为高端食用油。油茶产业是我国保障油料供给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富民产业,对维护食用油安全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木本油料特别是油茶产业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油茶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推动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油茶发声,就油茶高质量发展提出很多建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茶油会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好油。  相似文献   

13.
油茶是淳安的传统经济林树种,也是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淳安县现有油茶10万亩,由于树龄老化,品种混杂,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淳安县通过推广油茶良种化、进一步扩大油荼规模、开展原有油茶园改造示范和油茶油品牌建设等措施,油茶产业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既有领导高度重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增长潜力、市场前景广阔、集生态观赏经济多功能于一体,尤其是生态景观效益显著等有利条件,也有良种苗木供应不上不利因素。通过广泛宣传油茶的优点和发展油荼的重要意义、科学规划油茶产业、改造现有油茶林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开展山核桃林地油茶生态套种绿化、加快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油茶优良新品种、发展油茶庭院经济美化乡村环境、改进加工工艺发挥品牌效益、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等措施,力争到2015年全县油茶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油茶亩产量实现翻一番,油茶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对油茶生产的认识 (一)茶油在湖南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国以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林业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但客观效果并不好,新造林保存率低,森林遭受破坏,结果是森林覆被率下降,现有荒山5000余万亩。油茶林是个例外,建国后不仅未遭受破坏,而且在面积上和产量都有所增长,这充分说明了油茶产区人民群众深深懂得,茶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没有油山或油山不足,就没有油吃或吃油不足”。  相似文献   

15.
油茶是太湖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1987年全县油茶面积达6667hm2,油茶产量为产油茶籽50万kg。后因油茶籽无收购,油茶林逐渐荒芜。为有效开发太湖县现有油茶资源,必需提高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现有油茶资源的效益,建立高效油  相似文献   

16.
一、道县油茶生产现状 道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记载,分布区域较广,是湖南省油茶生产主要县之一,享有粮仓油海之盛誉。现有油茶主要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为主,占现有面积的85%以上。据“十五”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道县油茶面积有15442.2公顷,按集约度等级分:高集约经营25.1公顷,一般经营5883.6公顷,粗放经营9533.5公顷:按生产期分:产前期334.6公顷,初产期402.7公顷,盛产期14023.4公顷,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油体蛋白表达系统生产活性蛋白,是一种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高纯度无污染活性肽的新方法。为给后期油茶油体蛋白表达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分别以油茶油体蛋白基因和油茶金属硫蛋白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CDS片段,通过酶切连接构建p ET30a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表达,在此基础上将两者二次重组,成功构建油茶油体蛋白金属硫基因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8.
徽州区油茶快繁基地以国家林业局推广的GLR长油1—18、江西—27和徽油74—18、74—21优良无性系为良种穗条,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快速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解决了油茶育苗成活低的问题,为山区群众快速  相似文献   

19.
徽州区油茶快繁基地以国家林业局推广的GLR长油1—18、江西—27和徽油74—18、74—21优良无性系为良种穗条,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快速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解决了油茶育苗成活低的问题,为山区群众快速  相似文献   

20.
筛选油茶优良品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质食用木本油料树种 ,油茶油含不饱和脂肪酸 98.9% ,长期食用能益寿延年。茶果壳、茶枯饼可提取皂素、栲胶等 ,为林区脱贫致富提供物质基础。全国油茶林面积近 4 0 0万 hm2 ,但由于品种混杂 ,劣种占多数 ,平均年产油不足 37.5 kg· hm-2。福安市现有油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