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兰花是世界重要的盆栽观赏植物和切花花卉,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兰花基因工程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是近年来兰花育种的热点,而高效稳定的兰花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是兰花基因工程育种的关键基础。现综述了近年来兰花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包括转化受体、转化方法、影响转化效率等相关因素,以期为兰花遗传转化技术的提高、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ISSR和SRAP标记技术在兰花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蹇黎 《北方园艺》2011,(23):190-192
分子标记技术在兰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目的性状基因的标记定位、基因库的构建和基因克隆、辅助育种选择及品种纯度鉴定等研究领域被广泛利用与推广.现从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以及在兰花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技术在兰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蹇黎 《北方园艺》2007,(4):83-85
分子标记技术在兰花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品种(系)指纹图谱构建及杂种纯度鉴定等研究领域可广泛应用.综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等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以及在兰花育种研究应用中的情况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褐化的防控、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天然植物成分等方面阐述了兰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兰花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时对未来兰花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病害的症状、传播方式、国内相关病害调查结果,对2种主要的兰花病毒病发生特性进行分析,并从植物检疫、栽培管理、基因工程等方面提出兰花病毒病防控技术和思路,以期为国内兰花病毒病的早期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花是极具观赏价值的一类花卉。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可通过调节矿质营养的种类和配比来改善开花质量,调节开花时间,进一步提高兰花的商品价值。现从矿质元素的种类、配比、用量以及施用时间等方面综述矿质元素对主要观赏兰科植物开花的影响,为兰花的栽培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在3月4日结束的第十届南京海峡两岸春季兰花邀请展上,台湾兰花展区内美不胜收的各种蝴蝶兰、大花蕙兰、卡特兰、齿舌兰等台湾名品兰花吸引着众多兰花爱好者前未观赏。图为游客在观赏拍摄兰花。  相似文献   

8.
华君 《花卉》2009,(6):42-43
华南植物园遗传育种研究组选育的两个兰花新品种‘红绒蝴蝶兰’和‘麒麟火焰兰’(图详见彩二)近期通过了广东省花卉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9.
朱文 《花卉》2008,(7):42-42
兰花是一种多年生常绿附生性花卉。它具有独特的花形、优美的花姿,而且价位比较高。因而成为人们所珍爱的一个花卉品种。在兰花的培育方面要讲究技巧,除了肥料供给、灭菌除虫等以外,还要注意“三通”。  相似文献   

10.
李航飞 《北方园艺》2021,(3):160-165
基于农户视角,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种植业为例,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社会网络、农户感知特征与兰花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户社会网络地位、农业技术培训、农户对兰花的认知等对兰花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情况对兰花生产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创业能力、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及风险意识等对兰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试验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促进兰花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斛属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系统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石斛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 着重介绍了石斛属植物在离体繁殖、离体开花、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文章认为在石斛试管苗移栽、菌根技术以及组培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方面均有待深入研究; 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基于组织培养的石斛兰育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兰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发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就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概述,对解决兰花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兰花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兰花资源、育种研究进展, 阐明种质资源和组织培养是兰花育种的基础, 多种育种途径有效结合是今后培育兰花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培养基的无机盐浓度、钾浓度比例、氮素型态、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试验优化,研究了培养基和外植体取材对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脱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S培养基改良的KN培养基,其1/5大量元素的无机盐浓度适合蝴蝶兰茎尖生长点的培养。一定浓度范围内,提高氮源中硝酸态氮的比例,或提高培养基中钾的浓度比例,均有助于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的存活。植物生长调节剂NAA0.5mg.L-1+6-BA3.5mg.L-1的组合适合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的存活和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s)的诱导。茎尖取材大利于培养存活,但是不利于脱病毒效果。齿舌兰轮斑病毒(简称ORSV)的茎尖生长点脱病毒难度较建兰花叶病毒(简称CymMV)的脱病毒难度大。蝴蝶兰茎尖培养脱病毒取材外植体须小于0.4mm,附带叶原基不能多于1个。  相似文献   

15.
在生根阶段对蝴蝶兰组培苗进行不同蔗糖、CQ浓度和光照处理后,影响蝴蝶兰组培苗的驯化过程的植株生长和光合生理。研究表明,提高组培环境中CQ浓度有效改善组培苗的光合能力利于组培苗的移栽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地生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生兰蒴果生产种子苗及切取优良母株的侧芽进行茎尖诱导繁殖,筛选出适合云南几种地生兰种子生长和茎尖培育及分生苗生长的培养基配方和组培快繁技术.适合种子发芽培养基为1/2 MS NAA 0.3 mg/L IBA 3.0 mg/L 活性炭(AC)2 g/L 1 g/L兰花培养液(泰国购入);茎尖培养基配方为1/2 MS NAA 0.4 mg/L 6-BA 3.0 mg/L 活性炭(AC)2 g/L 新鲜椰子汁(CM)250 mL/L 1%葡萄糖 微量维生素C,平均诱导原球茎个数3.9/个;丛生芽的诱导1/2 MS NAA 0.4 mg/L 6-BA 4.0 mg/L AC 2 g/L;丛生芽生根1/2 MS NAA 0.2 mg/L AC 2 g/L.  相似文献   

17.
Orchids are among the most diverse of the flowering plant families, with over 800 described genera and 25,000 species. Orchids are prized for their beautiful long lasting flowers exhibiting an incredible range of diversity in size, shape and colour. Today growing orchids is more than just a hobby, it i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vering around 8% of the world floriculture trade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alter the economic landscape of a country. Large-scale multiplication of exquisite and rare hybrids using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has helped orchids occupy a position as one of the top ten cut flowers. As orchids are outbreeders, their propagation using seeds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heterozygous plants. Hence, protocols providing regeneration from various vegetative parts of the plants are needed. Though orchid micropropagation has shown spectacular development in the recent years, the wide spread use of micropropagation is believed to be still limited due to problems like exudation of phenolics from explants, transplantation to field, somaclonal variation etc. We endeavour to include the major investigations on explant-based orchid tissue culture starting from the pioneering works of Rotor [Rotor, G., 1949. A method of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Phalaenopsis species and hybrids. Am. Orchid Soc. Bull. 18, 738–739] followed by Morel [Morel, G., 1960. Producing virus-free cymbidiums. Am. Orchid Soc. Bull. 29, 495–497] and Wimber [Wimber, D.E., 1963. Clonal multiplication of cymbidiums through tissue culture of the shoot meristem. Am. Orchid Soc. Bull. 32, 105–107] to date.  相似文献   

18.
西甜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甜瓜再生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