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引起的叶斑病是大麦上重要的病害叶部之一,在世界各大麦主要种植区均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3个致病力不同的蠕孢叶斑病菌株Z 12010、Z 12014和Z 13010分别对来源于中国及国外引进的61份大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抗蠕孢菌叶斑病鉴定,田间接种Z 12014菌株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在所鉴定的大麦种质中未发现在苗期或成株期对叶斑病免疫的材料。苗期抗叶斑病分析发现,品种之间对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Varunda、Legacy、Tradition、09GW-01、09GW-07、08PJ-36、09PJ-39、垦啤麦7号、垦啤麦10号、驻大麦3号、S-4和中饲麦1号等12份材料对3个菌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反应型。7份材料成株期抗Z 12014菌株,其中Legacy、蒙啤麦3号、09PJ-39、垦啤麦9号、垦啤麦11号和龙啤麦3号等6份材料具有全生育期抗性特点,品种10-3苗期对菌株Z 12014感病,而成株期抗该菌株。  相似文献   

2.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引起的叶斑病是大麦上重要的病害叶部之一,在世界各大麦主要种植区均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3个致病力不同的蠕孢叶斑病菌株Z 12010、Z 12014和Z 13010分别对来源于中国及国外引进的61份大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抗蠕孢菌叶斑病鉴定,田间接种Z 12014菌株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在所鉴定的大麦种质中未发现在苗期或成株期对叶斑病免疫的材料。苗期抗叶斑病分析发现,品种之间对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Varunda、Legacy、Tradition、09GW-01、09GW-07、08PJ-36、09PJ-39、垦啤麦7号、垦啤麦10号、驻大麦3号、S-4和中饲麦1号等12份材料对3个菌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反应型。7份材料成株期抗Z 12014菌株,其中Legacy、蒙啤麦3号、09PJ-39、垦啤麦9号、垦啤麦11号和龙啤麦3号等6份材料具有全生育期抗性特点,品种10-3苗期对菌株Z 12014感病,而成株期抗该菌株。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能有效防治大麦条纹病的杀菌剂,选用6种杀菌剂对大麦感病品种S-4进行拌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10%苯醚甲环唑WG 2.0 g拌种1 000 g种子,防治大麦条纹病效果较好,并对大麦出苗、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麦是江苏、浙江一带的主要夏熟粮食、饲料及酿造原料作物。江苏省扬州市种植面积达205万亩以上,占三麦面积的37.4%。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品种的更换,原来广为种植的六棱大麦和元麦均基本被淘汰,改种了二棱大麦早熟三号。由于这个品种容易感染黄花叶病,一般发病后减产1~2成,重者达5成以上。自1975年以来利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和适当推迟播期及病田深翻等,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目前这一措施已在大面积推广示范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麦种质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麦根腐平脐蠕胞菌引起的叶斑病在世界各大麦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麦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病害最有效的策略,然而可利用的抗源非常有限。在本研究中对中国233份具有代表性的大麦种质资源进行成株期抗叶斑病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发现只有垦啤麦5号等10份材料对3个供试菌株都表现抗病,仅占供试材料的4.3%。另外对37份国内外重要的叶斑病抗源材料进行苗期及成株期抗叶斑病鉴定,结果显示成株期抗叶斑病材料所占比例为41%~46%,苗期抗性材料所占比例为50%~64%,其中ND17293等11份材料在苗期和成株期对3个菌株均表现为抗病,可作为抗源继续加以利用;基于上述鉴定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供试大麦苗期对三个菌株的抗病比例均高于成株期抗病比例,说明大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叶斑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发现大麦对B. sorokiniana不同致病类型的抗性也存在明显的专化性。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关中目前推广的啤酒大麦品种西安91—2为对照,对引进后筛选的啤酒大麦材料斯库拿、D-63、D-67和酿造二条等4个大麦品种(系)进行适应性鉴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4个大麦品种(系)均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4个大麦品种(系)均能正常成熟;产量均比对照西安91—2增产,其中斯库拿比西安91—2增产30%以上。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斯库拿和酿造二条的单位面积穗数比西安91—2多,千粒重比西安91—2大。D-63和D-67的穗粒数明显多于西安91—2。  相似文献   

7.
1983年11月,中国种子公司自美国进口大豆、向日葵、小麦、大麦种子,计4类11个品种。除大麦409来自亚利桑那州外;大麦400、大麦401、及其它种子分别来自美国其他几个州。经检验,在向日葵、大麦、小麦内发现赤拟谷盗、锯谷盗、玉米象、谷蠹等,唯在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大麦409内发现了斑皮蠹 Trogderma sp.幼虫。1982年1月,中国种子公司曾从美国进口红花、大豆、冬小麦、长绒棉种子,计4类10个品种。也唯独在来自亚利桑那州的长绒棉种子内发现了斑皮蠹幼虫。  相似文献   

8.
条纹病是重要的种传真菌病害之一,能对大麦生产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本研究利用AFLP方法对来自青海、河南等10省份大麦种植区的条纹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我国不同大麦产区的条纹病菌群体遗传差异。结果显示,利用8对AFLP选择性引物组合对19份大麦条纹病菌进行了全基因组多态性扩增,共获得144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11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77.8%。在相似系数为0.83时,可将19份大麦条纹病菌菌株划分为4个类群,多数菌株聚类在类群Ⅰ和类群Ⅱ中,类群Ⅲ和类群Ⅳ中仅各包含1个菌株,且与其他2个类群中的成员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我国大麦条纹病菌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另外,发现菌株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分布地域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温室用95个西藏大麦条锈病菌菌株接种35个小麦品种的苗期,用20个小麦条锈病菌菌株接种72个大麦品种的苗期,并用条锈病菌两个类型有代表性毒性的菌株接种西藏重要大、小麦品种的成株期,结果大麦条锈病菌不能侵染绝大多数参试小麦品种。小麦条锈病菌不能侵染绝大多数参试大麦品种。表明二者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大田观察结果也表明条锈病菌两个类型在西藏的发生与流行是独立的。因此,作者赞同将二类型区分为不同专化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大麦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大麦叶枯病陆续发生,各主要栽培品种普遍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相继枯死,损失严重。近年来,作者在浙江大麦植株上也发现了大麦叶枯病,且在大麦生长后期发生比较严重,本研究对其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病原菌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经鉴定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 L.(苏联球茎大麦和匈牙利球茎大麦,4×)对NCMV、BYMV和WYMV免疫,不感染禾谷多粘霉Polymyxa glaminis Led.。用中国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Var.Chinese spring(6X)与苏联球茎大麦杂交,已获得抗病品系。鉴定出簇毛麦、偏凸山羊草和粗厚山羊对BYMV和WYMV免疫,不感或抗禾谷多粘霉。这些野生种质资源的抗病基因已转移到小麦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草大麦(H. Sub.hexastichum)在我省小麦田中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之一。1990年开始,笔者对草大麦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形态特征和主要生物学特性草大麦两年生,为六棱皮大麦,长芒有锯齿,芒长于穗。芽鞘绿色,幼苗直立黄绿,叶耳白色膜质透明,叶舌大,有不规则齿,叶片宽,穗长方形,株高平均97.5厘米,最高达115厘米,茎秆有韧性不易倒伏,株形较紧凑。分蘖力强,单株平均分蘖13.3个,最多可达119个。单株成穗  相似文献   

13.
施保克浸种防治大麦散黑穗病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种子处理剂对大麦条纹病、坚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1995年全县调查六棱大麦146.7hm2,散黑穗病自然病穗率5.5%~12.0%,平均6.7%,损失大麦27.5kg/667m...  相似文献   

14.
大麦Mlo近等基因系与叶枯病菌互作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大麦品种Ingrid(Mlo)及Mlo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的近等基因系(Ingrid mlo-3、Ingrid mlo-4和Ingrid mlo-5)与大麦叶枯病菌的互作进行了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麦mlo突变体mlo-3、mlo-4和mlo-5对叶枯病菌的抗病性显著增强,其抗病机制包括对病菌初侵染的乳突抗性和HR反应两个方面。Ingrid(Mlo)大麦的表皮细胞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只有15%的有效乳突可成功抵抗病原菌对表皮细胞的侵染;而大麦mlo突变体mlo-3、mlo-4和mlo-5突变体大麦的有效乳突率则分别高达40%、38%和43%。随后,部分被病原菌成功侵入的寄主表皮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从而进一步抑制病原菌向相邻叶肉细胞的扩展。其中3个大麦mlo基因突变体平均67%的被侵染细胞坏死,而Ingrid仅为26%。因此,Mlo基因在调控大麦与不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此外,本文发现该病原菌除气孔入侵外,还可直接穿透大麦表皮细胞;少量菌丝可以侵染进入叶肉细胞,甚至是活的叶肉细胞。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甘肃省大麦条纹病病原菌Pyrenophora graminea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差异,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大麦条纹病菌不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采用三明治法进行菌株致病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7个RAPD标记从45个菌株中扩增出126条带,平均每个标记7.41条带,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68 3~0.984 1,平均值为0.830 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23 6时,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包含41、2、1和1个菌株;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菌株QWC较菌株QQ致病力强,两菌株除在品种‘甘啤2号’和‘GP-3’上无致病力外,在其他供试品种上致病力均存在差异。表明大麦条纹病菌不同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且菌株QWC和菌株QQ存在致病力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作者继80年代后,对一些国内农家大麦品种和新引进的国外大麦品种,进行了抗黄花叶病毒的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我国农家大麦品种257份,日本品种42份,欧、美品种84份,合计383份。早熟3号为感病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寄主对谷斑皮蠹种群发育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35±1)℃,湿度65%±5%条件下,谷斑皮蠹取食花生、大麦、小麦和油菜籽时的发育时长、存活率和生殖力等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取食油菜籽的谷斑皮蠹各虫态的发育时长长于花生、大麦和小麦上的,且这3种寄主上的各虫态发育时长之间无明显差异。取食花生的谷斑皮蠹存活率和生殖力参数最高(平均寿命除外);取食大麦和小麦的谷斑皮蠹具有相似的存活率和生殖力参数,取食油菜籽的谷斑皮蠹存活率和生殖力参数最低(平均寿命除外)。以上说明取食4种不同寄主的谷斑皮蠹均可正常完成生长发育,花生最适合谷斑皮蠹生长,而油菜籽最不适合谷斑皮蠹生长。  相似文献   

18.
PEG渗透胁迫下3份大麦材料幼苗叶片抗旱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啤4号、哈瑞特和D- 22大麦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PEG6000(5%、10%、15%、20%、25%和30%)渗透胁迫处理下大麦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Pro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PEG渗透胁迫模拟干旱对大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浓度的增加,三个材料的大麦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均下降,而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9.
控制小麦全蚀病扩展蔓延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蔓延扩展迅速,为害严重。减产轻则1~2成,重的可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丰润县近几年小麦全蚀病迅速扩展,成为制约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县植保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蚀病防治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扩展。1 传播侵染特点 小麦全蚀病是1种土传病害,病菌寄生范围广,可寄生小麦、大麦、玉米等多种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过腐生生活。所以,潜伏在病残体上的菌丝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带菌和夹杂在种子、粪肥  相似文献   

20.
为使花绒寄甲尽早获得核桃林"环境气味",培育出适合防治核桃林天牛的花绒寄甲生物型,提高其成活率和产卵量,对花绒寄甲成虫饲料、诱导木覆盖物及接种比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麦麸∶发酵核桃叶粉=1∶1)混合饲料饲养获得的黄粉虫蛹喂饲花绒寄甲成虫,其成虫死亡率最低(0),产卵量最高(668.87粒)。以表面质地粗糙、吸水性和透气性强的滤纸作为产卵诱导木覆盖物时最有利于诱导花绒寄甲产卵。花绒寄甲幼虫对大麦虫蛹寄生的嗜好优于黄粉虫蛹,其中大麦虫蛹和黄粉虫蛹分别作为替代寄主时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4∶1和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