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农村》2005,(1):2-2
目前,“地栽黑木耳”在湖北省房县试种成功。过去黑木耳栽培取材主要是林木资源,投入大,效益低,破坏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地栽黑木耳”从试种地已采3茬的情况看,“地栽黑木耳”投入产出比在1:2,5以上,整个生产周期只需60~80天,比普通椴木缩短30天以上。“地栽黑木耳”不仅生育期短,出耳快,早上市,而且避开了普通椴木栽培黑木耳大面积上市的高峰,抢住了商机,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是一项代表着黑木耳发展方向的创新栽培技术。打破了传统地摆栽培模式,改为吊袋栽培,在相同面积下,其悬挂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5~6倍。而且省地、省水、省工,并能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可控性强。采用该技术生产的黑木耳品质好、无泥沙、除草剂污染,既干净又安全。比地栽春耳能提前一个月采收,比地栽秋耳采摘期能延后一个月。经过三年的生产实践,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现已成熟,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黔东南州发展黑木耳产业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袋栽黑木耳在15.0~18.5℃时,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可一年四季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我国的黑木耳产量逐年下降,各地纷纷抢抓机遇,发展地栽黑木耳产业。目前市场收购价格在每公斤50元以上,每袋可收获干耳8钱,纯收入1、00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清醒认识和把握这一机遇,必将成为农民收入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2,(2):33-33
最近,四川省南江县凤仪乡永合村一社务工青年马成刚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液体地栽黑木耳”技术,通过精心培育,“液体地栽黑木耳”在当地试种成功,有望在南江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东北地栽黑木耳的具体选地扎袋割口等的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东北地栽黑木耳的管理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袋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房道镇农民发展多种经济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这几年全镇农民推广袋栽黑木耳均稳定在10万袋以上,接种后60天左右可开采,每袋可收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我市的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万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克,当年收黑木耳2.8万千克,收入达120万元。一位农民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1.2万元。现将袋栽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邹莉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成功研发出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技术,改变了黑木耳只在菌袋四周划口出耳的传统生产方式。据了解,传统地栽黑木耳只在菌袋四周划口出耳,黑木耳收获后就停止管理,菌袋也失去利用价值。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技术,涉及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处理方法,特征在于采用袋栽  相似文献   

10.
按照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栽培规程进行试验,探讨其在嘉荫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嘉荫县气候条件适合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的生长,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武清区的黑木耳袋料地栽技术。袋料地栽的黑木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易于形成规模化商品生产。黑木耳袋料地栽经过菌种选育扩繁、料棒制作、高压灭菌、菌丝培养、地栽田间管理等各项技术措施,实现双季高效生产,为平原传统粮食产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黔东南州黑木耳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气候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15.0~18.5℃时,袋栽黑木耳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模式又逐渐兴起,提高了黑木耳的质量、产量和效益,与常规地栽模式相比,越来越受到耳农的欢迎,下面将两种模式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1产品比较1.1质量吊袋黑木耳无泥沙、除草剂等污染,既干净又安全。1.2产量吊袋木耳比地栽春耳提早1个月上市,且采摘期能增加1个月,生长周期长,产量高,卖相好,价格高。2设施比较地栽用地和吊袋棚用地都需要选择远离污染  相似文献   

14.
<正>采用棚室挂袋栽培技术生产的黑木耳无泥沙灰尘污染,既干净又安全,可比地栽春耳提前1个月采收,比地栽秋耳延后1个月结束。该技术满足了黑木耳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保证优质高产,而且省地、省水、省工,并能抵御自然灾害。东北地区根据当地气候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地栽黑木耳技术因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模式。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耳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地栽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相差悬殊并经常发生杂菌污染等现象,给耳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调查了黑木耳栽培现状,并通过多年栽培实验,对本地地栽黑木耳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现简述如下。1适时安排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16.
代料地栽黑木耳由于朵大、肉厚、色黑、口感好,且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高而备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代料地栽黑木耳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这三个省份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生产的黑木耳  相似文献   

17.
新时空系列     
6月中旬,河北省辛集市农业局食用菌生产基地10万袋液体菌种地栽黑木耳开始采收,那一袋袋一朵朵沉甸甸黑油油的黑木耳,吸引当地群众涌来观看。据初步测定,黑木耳每袋单产干耳在45克左右,其中最好的袋单产为67克干耳。  相似文献   

18.
地栽黑木耳又叫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根据黑木耳的生活习性,以木屑、豆秸等为原材料,混料后装入塑料袋,经过灭菌、接种(母种)、培养等步骤,将接种后的菌袋摆放在田间大地或者果树林下等待出耳,它是近几年新兴起的黑木耳代用料、园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栽培技术,这中栽培方法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黑木耳栽培的方式,通过吊袋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这种新型栽培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在同样的面积下,吊袋栽培模式的产量要比传统地栽木耳模式高出五到六倍,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自然灾害,提高了黑木耳的质量,提高了其生产的效率,增加了收益。  相似文献   

20.
正黑木耳一般用木棒栽培,其实用稻草栽培黑木耳效果也很好实践表明,一般毎100千克稻草培养料可以采收干黑木耳10千克以上。稻草栽培黑木耳用瓶栽或袋栽都可以,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料。选择干燥、新鲜、无霉变的稻草做主料,干燥、新鲜的米糠、麦麸作辅料。肥料可以选用过磷酸钙和石膏粉,前者用作调节培养料的酸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