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的肌肉、肝胰脏、性腺及卵的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与野生的中国对虾相比较,人工养殖对虾的各组织及卵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及较低比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野与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在脂肪酸组成上的这一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生态环境及所摄食物的不同所造成的。从我们先前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的肌肉、肝胰脏、性腺及卵的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与野生的中国对虾相比较,人工养殖对虾的各组织及卵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及较低比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野生与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在脂肪酸组成上的这一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生态环境及所摄食物的不同所造成的。从我们先前的实验证明ω-3系列和ω-6系列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中国对虾的必需脂肪酸,其中尤以DHA最为重要,对于幼虾的生长及亲虾的成熟都是必需的。可见在人工养殖中国对虾的配饵中添加富含DHA的脂肪源将是提高人工养殖对虾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丁庄镇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1640亩,收获成虾29370千克,收入231万元。2005午,结合我们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养殖达到1.8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佐楚 《水产科技》1992,(2):16-17,15
1931年广东省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超过十万亩,人工育苗已进入集约化、工厂化大规模生产阶段。现就当前生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期促进我省斑节对虾养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和养殖规模,亚洲地区占首位。最近几年,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对虾人工育苗量超过世界总量,养殖对虾产量已占世界首位。1987年开始我国大陆部分省份人工养殖对虾出现“滑坡”,这一现象极需注意。本文试图通过亚洲养虾业现状分析,找出浙江养虾业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两、三年来,随着全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发病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威胁。1993年,全国沿海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虾病,发病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国当年对虾养殖总面积210万亩的71.4%,减产10万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广东两造对虾养殖发病面积达11万亩,  相似文献   

8.
漳浦县水产养殖公司前亭对虾场青年养虾能手陈惠坤,1986年和本场另一名职工合股继续承包该场3口虾池共12亩面积再次进行高产养殖试验获得成功。这一年,12亩虾池共收虾7千斤,平均亩产583斤,比1985年提高60斤。其中1号池面积2.5亩,收虾2千斤,亩产8百斤,比当地产量多4倍多,创闽南养殖对虾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潮阳县海水养殖主要以养殖对虾为主,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1981年开始养殖,面积27亩,采用海区自然苗,单产19.55公斤;到1988年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2546亩,总产1373吨,单产109.4公斤;1991年养殖面积11019亩。近几年来,随着虾池分布密度的提高,虾池的老化,放养密度过大以及海区污染等,虾病的发生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于六十年代养殖对虾成功。1973年4月建立起第一个对虾养殖试验场,养殖面积400亩,职工11人,年产对虾5吨。以后在赣榆县、淮北盐务局、灌云县推广开来。1979年养殖面积发展到9200亩,对虾总产293吨,养殖饲料主要采用低值杂鱼和兰蛤,由于养殖面不大,天然饲料丰富,饲料价格低廉,对虾养殖的经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海洋渔业》1981,(3):F002-F002
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去年间发展很快,放养面积达10万亩,人工育苗3800万尾,解决了养殖苗种的半数。每立方米水体的出苗量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尾。目前全国沿海各养殖单位正抓紧时机积极准备好1981年的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争取丰收,力争在3-5年内达到人工繁殖全部对虾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12.
海康县从1988年开始试养斑节对虾,面积仅1000多亩,到1992年已发展至20000多亩。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养虾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从虾塘条件、投饵技术、收获方法及养殖方式等方面,提出有关降低养虾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斑节对虾是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在我国南方沿海开展大面积养殖斑节对虾已有数年。近2~3年来,由于各种虾病的危害,至使养殖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走出困境,使斑节对虾养殖能够顺利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养殖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养殖斑节对虾的新方法。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4.
斑节对虾(台湾称草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杂食性、广盐度、耐高温等特点,是海水虾类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热带和亚热带都宜于养殖。广东省从1988—1992年养殖斑节对虾的地区,普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3年后,斑节对虾发病日趋严重,现已困挠了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我省海洋养殖业应主攻的二个方面,即加速我省的海水鱼类养殖,利用全省2.4万只海水网箱及部分设施完善,水深的池塘养殖石斑鱼,真鲷,黑鲷,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条纹狼鲈,状黄姑鱼等品种,二是改革对虾的养殖方式和方法,利用19万亩围塘,重振对虾养殖业。  相似文献   

16.
前所未有的虾病,使莱州市过西镇5500亩养殖对虾惨遭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7.
更正说明     
上海地区的对虾是从1982年开始进入规模化养殖的。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仅奉贤区就上升到9万亩养殖面积。近二十多年的养殖史可以看到,由于养殖模式单一和盲目发展而导致虾病蔓延,给养虾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再讨论养虾业的基本概念就具有必然性了。  相似文献   

18.
地处辽东半岛的辽宁省新金县濒临黄渤两海,海岸滩涂广阔,有着人工养殖对虾的优越条件。1986年全县养殖对虾21,176亩。由于坚持科学养虾,措施得当,养虾单产比1985年增长了83.8%,大规格虾比例达到71.4%,这两项均居全国养虾县之首。养虾总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1.3倍,养虾收入占全县渔业总收入的80.3%,从而使渔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9.
刘颇  张纪乐 《海洋渔业》1994,16(2):82-83
<正> 为探索对虾养殖高产技术,实现养虾高产量、大规格、高效益。日照市自1989年进行罗茨鼓风机充气养虾试验,当年在17亩虾池中,收获对虾3900公斤,平均亩产230公斤,平均规格达13厘米以上。1991年,开始推广应用,1992年又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全市应用充气虾池由1991年的1处40亩迅速增加到59处1800亩,充气虾池平均亩产对虾250公斤,亩效益达3600元,与非充气虾池相比,亩增产量10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2000多元。现就该市充气养虾生产及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沿海人工养殖对虾3440亩,总产达26万多斤,其中,干于县水产养殖场产对虾204000斤,平均亩产达127斤。去年底,国家水产总局在干于县召开了全国海水鱼虾养殖现场会议,介绍了他们大力发展对虾人工养殖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