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纤维素基水凝胶处理下藜麦盐碱胁迫及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藜麦品种津藜 1 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对不同盐碱胁迫下(300mmol/L NaCl、200mmol/L Na2SO4、200mmol/L NaHCO3 和 200mmol/L Na2CO3)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鲜重的影响和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幼苗根长、株高、根冠比以及叶片叶绿素、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 2h 处理,增加了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在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后,增加了藜麦幼苗的根长和株高、降低了幼苗根冠比,提高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纤维素基水凝胶能够有效改善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藜麦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外源亚精胺(Spd)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烤烟幼苗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探究叶面喷施0.40mmol/L Spd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烤烟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烤烟幼苗的生长发育,尤以重度干旱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轻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Spd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同时增强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丙二醛(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有效缓解轻度干旱胁迫造成的损害,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Spd对于提高烤烟幼苗生物量和光合能力没有显著效果。综合来看,叶面喷施0.40mmol/L Spd能够有效提高烤烟幼苗的抗旱能力,尤其对轻度干旱的烤烟幼苗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陇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栽培试验,设置轻度(S1,3g/kg)、中度(S2,5g/kg)和重度盐碱胁迫(S3,7g/kg)以及土壤调理剂聚丙烯酰胺(PAM)施用深度0~10(PAM0)、10~20(PAM10)、20~30(PAM20)和0~30cm(PAM30)的完全随机试验组合,以土壤中不加盐碱和PAM为对照组(S0),共计13个处理组合,研究PAM施用深度对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处理和PAM施用深度处理均会对藜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显著影响:在合理施用PAM的前提下,与对照相比,轻度盐胁迫反而更有利于藜麦的生长,甚至中度盐胁迫下藜麦生长也没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当盐碱胁迫达到重度(S3)时,虽然不同PAM施用浓度对藜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相比,盐碱胁迫均显著抑制了藜麦地上部的生长;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PAM施用方式对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PAM0处理的效果最佳。隶属函数结果表明,不同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褪黑素浸种对盐碱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豆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研究100μmol/L褪黑素浸种对不同浓度混合盐碱(NaCl和NaHCO3物质的量按1:1混合,配制为0、25、50、100、200mmol/L的盐碱溶液)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盐碱浓度提升,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鲜重和芽干重呈不断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不断上升趋势;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H2O2含量、$\mathop{{O}}_{2}^{{\mathop{}_{\ .}^{-}}}$产生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褪黑素浸种可提高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鲜重、芽干重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丙二醛、H2O2含量和$\mathop{{O}}_{2}^{{\mathop{}_{\ .}^{-}}}$产生速率。综上所述,褪黑素浸种可以缓解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于第1片复叶展开期进行150mmol/L的混合盐碱胁迫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Pro-Ca),再继续培养15d后取样,研究不同浓度的Pro-Ca对绿豆苗期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Pro-Ca(100mg/L)可通过增加渗透物质含量、提升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来维持细胞渗透势,消除活性氧,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保护细胞膜结构,从而缓解盐碱胁迫对绿豆幼苗植株造成的伤害,提高绿豆幼苗抗盐碱的能力,具体表现为100mg/L Pro-Ca处理下绿丰2号和绿丰5号株高分别降低29.64%和21.72%,地下干重分别增加33.33%和50.00%,根冠比分别增加42.86%和8.33%,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5.77%和18.5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藜麦品种‘Tomico quinoa’作为研究材料,缓解剂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 (Nitric oxide)供体,研究不同浓度梯度SNP (100, 200, 400μmol/L)处理对150 mmol/L NaCl胁迫下藜麦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藜麦幼苗的株高(PH)、鲜重(FW)、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并分析各指标与藜麦幼苗耐盐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明显抑制了藜麦幼苗的生长,而SNP处理则能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造成的伤害。其中SNP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叶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同时增强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且显著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推测外源NO在缓解藜麦幼苗盐胁迫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外源SA浸种对不同浓度盐胁迫小油菜幼苗根系渗透性物质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五月慢小油菜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梯度SA浸种及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研究小油菜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清水浸种时,盐浓度越高,小油菜根系MDA含量越高,根系糖含量越少,根系Pro含量与根系活力在盐浓度为50mmol/L时增高,随后降低。2)无盐胁迫时,随SA浓度增加,根系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先增大后减小,MDA含量先减小后增大。0.5~1.0mmol/L的SA浸种效果最好。3)不同的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根系缓解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外源水杨酸对提高烤烟幼苗抗低温能力的生理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运用人工气候培养箱模拟4℃低温,设置不同浓度(0、0.6、0.8、1.0和1.2mmol/L)水杨酸对烤烟幼苗连续3d进行叶面喷施预处理,随后进行连续5d的低温处理,以25℃、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测定烤烟幼苗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活性氧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抑制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外源水杨酸能够明显提高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O2-·产生速率和MDA积累量,缓解低温胁迫对烤烟幼苗的损伤,增强其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谷子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机制,以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为材料,采用浸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0、50、100、200、300mg/L)对干旱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100和200mg/L腐植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促进了抗氧化物质AsA和GSH的再生,使AsA/DHA和GSH/GSSH值增加,有效缓解了活性氧的积累。研究表明,腐植酸可通过提高As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谷子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谷子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抗虫棉99 B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率、幼苗叶片电导率、根系活力、POD酶活性和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了硝普钠和Ca2+混合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硝普纳和Ca2+混合液浸种,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99 B棉花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POD酶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0.1 mmol/L硝普纳和5 mmol/L Ca2+混合浸种处理,对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的抗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藜麦幼苗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各测试指标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灌溉水平下,藜麦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等幼苗及根系生长指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施氮量相同时,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等形态指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POD活性、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水氮交互作用对各指标均有影响对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POD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在试验设置的水氮范围内,藜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型可塑性;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施肥均能缓解干旱对藜麦的胁迫。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施氮量为1~2g/kg的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12.
以豫麦49为研究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钙赤合剂(Ca-GA)和磷(P)浸种对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浸种处理相比,Ca-GA浸种和P浸种处理后的幼苗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MDA含量降低,Pro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以上结果表明:Ca-GA浸种和P浸种处理均有效降低了水分胁迫导致的抗氧化系统紊乱,使幼苗保持一定的光合速率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看,Ca-GA浸种和P浸种可有效提高小麦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deoxyribonucleic acid-protein:DNP)上的非共价结合态多胺(noncovalenfly conjugated polyamines:NCC-PAs)的含量。两个品种的NCC-spa(亚精胺)和Ncc-spm(精胺)含量都因渗透胁迫而上升,而且抗旱性强的农大108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弱的掖单13,在两个品种中未检测到NCC-Put(腐胺)。亚精胺浸种处理明显促进了渗透胁迫下掖单13核蛋白体上NCC-Spd和NCC-Spm含量的上升,也提高了掖单13幼苗对渗透胁迫的抗性。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上NCC-Spd和NCC-Spm的含量,从而增强玉米幼苗适应渗透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藜麦幼苗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各测试指标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灌溉水平下,藜麦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等幼苗及根系生长指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施氮量相同时,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等形态指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POD活性、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水氮交互作用对各指标均有影响,对叶面积、生物量、根系总体积、POD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在试验设置的水氮范围内,藜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型可塑性;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施肥均能缓解干旱对藜麦的胁迫。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施氮量为1~2g/kg的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15.
噻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噻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小麦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箱平皿法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噻虫啉不同浓度拌种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与未拌种相比,24 g a.i./10kg种子处理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4.49%、38.76%和66.23%,小麦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种、根冠比分别增加了4.66 cm、16.64 cm、0.05 g/株、0.12 g/株、0.19,同时拌种可以增加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以及幼苗叶片POD、SOD、CAT酶活性。噻虫啉拌种明显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起到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包衣处理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栋栋  宋文坚  熊自立  杨杰  胡晋 《种子》2005,24(4):65-6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包衣处理对花椰菜种子发芽、幼苗素质、POD和CAT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包衣花椰菜种子会延缓其出苗,延长其平均发芽时间,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但适宜浓度的烯效唑包衣能有效地降低苗高、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在本试验所用的几种不同浓度的烯效唑种衣剂中,2号种衣剂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孙锋 《棉花学报》2009,21(4):313-318
 通过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含量,研究一氧化氮和亚甲基蓝对盐胁迫抗虫棉根系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正常条件和盐胁迫条件下分别用一氧化氮和亚甲基蓝处理抗虫棉幼苗,检测抗坏血酸(ASA)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谷胱甘肽(GSH/GSSG)值、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并作对比。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添加NO能促进棉花幼苗生长,而添加亚甲基蓝(MB)显著抑制抗虫棉幼苗的生长;添加NO显著缓解了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了根系的抗氧化能力,盐胁迫下添加NO的同时添加MB可不同程度地降低以上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解除NO对盐胁迫的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异源过表达Atvip1基因的高粱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及相应生长情况,采用NaHCO_3∶Na_2CO_(3 )为5∶1,75 mmol/L,pH值9.63的盐碱胁迫液在高粱三叶一心期处理,在胁迫0,4,12,24,72,120 h对根系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异源过表达Atvip1基因能缓解盐碱胁迫对高粱幼苗生长的伤害,可使幼苗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大,根尖数和分叉数增多,高粱主根褐化出现较晚且症状轻,侧根发生早且数量多,在72 h后仍能保证新叶正常伸展,对地上部生长影响较轻。过表达Atvip1基因可提高转基因高粱根系抗O_2~(-·)活力,降低MDA的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胁迫早期(4~12 h),SOD、CAT和GR作用明显;胁迫中期(24~72 h),所有酶均发挥作用;胁迫后期(120 h),CAT和GSH-PX起重要作用。盐碱胁迫差异转录组分析中,差异表达基因COG分析表明,防御机制在不同时间段中占比较大,获得抗氧化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42个。异源过表达Atvip1基因可通过缓解盐碱胁迫对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降低活性氧破坏及膜损伤来提高转基因高粱对盐碱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以绿宝糯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幼苗根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施加赤霉素(GA3)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抑制幼苗的生长,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根的伸长作用被强烈抑制,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根系活力显著下降。盐胁迫同时施加GA3能引起伸长区细胞纵向生长,明显促进根的生长,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根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升高,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单盐胁迫并与对照持平,外施GA3可提高幼苗对低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相关指标,探究喷施硫酸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影响及其抗旱机理。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在幼苗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钾,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下降,马铃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叶面喷施硫酸钾后,较未喷施硫酸钾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K-1和K-2处理MDA含量下降,马铃薯株高、基径、地上部分重、根重、根长和薯重增加;通过叶面喷施不同量的硫酸钾,结果显示,以3.5 g/株硫酸钾对促进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抗性生理效果最佳。说明通过叶面喷施方式增施适宜浓度的硫酸钾可以增强马铃薯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缓解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的伤害,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并改善块茎的营养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