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 mg/L 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基本正常,菌落直径的变化幅度较小;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450 mg/L 时,蛹虫草菌丝仍能缓慢生长。采用常规瓶栽法栽培蛹虫草时,随着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蛹虫草的长势评分和子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座硒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拟合方程显示,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8.2 mg/L时,蛹虫草的长势最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8.17 mg/L时,蛹虫草子座产量最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子座硒含量最高达92.68 mg/kg。【结论】蛹虫草对亚硒酸钠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是人工生产富硒产品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Na2SeO3对药食用真菌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及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的影响,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蛹虫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新疆本地蛹虫草菌种作为富硒载体,采用瓶栽法,系统分析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对蛹虫草菌丝、子座、子实体生长,产量、生物转化率、总硒及其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1(硒浓度20 mg/L)和处理2(硒浓度4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无影响,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最高,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明显增加;从处理3(硒浓度60 mg/L)至处理7(硒浓度20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受到抑制,其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呈显著性差异(P<0.05),呈降低趋势,并随着硒浓度增加,抑制越明显;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逐渐降低,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20~40 mg/L效果最好,可作为进行蛹虫草富硒栽培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徐暄  顾艳  孙其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21-15122
[目的]研究硒元素对平菇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方法]利用平菇作为富硒载体,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硒源,添加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试验,研究硒对菌丝体干重、菌类多糖及菌丝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pH 6,温度25℃,(10±2)L/min通气培养6d的条件下,亚硒酸钠的最佳添加浓度为9 mg/L,此时总硒量为2.422 mg/L,转化率为26.89%.[结论]为富硒平菇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含硒量1390mg/kg的硒矿粉、含硒量250、350、450、550mg/kg的富硒复混肥和200、400mg/L的亚硒酸钠溶液施于鄂西野生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la Thunb)上,观察对鱼腥草产量及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硒源对鱼腥草的增产趋势不明显,且表现一定的负效应;②3种硒源均能增加鱼腥草的植株含硒量,硒矿粉处理的为0.123mg/kg,富硒复混肥的平均为0.139mg/kg,亚硒酸钠溶液的平均为0.211mg/kg;3种硒源当季效果依次为亚硒酸钠富硒复混肥硒矿粉;③4种富硒复混肥的增硒效果差异小(CV=3.234%);④增硒处理能提高植株的硒含量,增加幅度为32.26%~141.94%,400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增幅最高,为141.94%,硒矿粉处理的增幅最低,为32.26%。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硒源栽培模式下紫芝的富硒情况。[方法]微波消解-ICP-MS法对不同栽培模式富硒紫芝中的Mg、Ca、Fe、Cr、Co、Cu、Zn、As、Cd、Pb、Se、Ag、Hg 13种元素进行测定和基质中的Se检测。通过添加无机硒元素(亚硒酸钠、活化硒矿)富硒栽培和天然富硒原料富硒栽培,研究不同硒源栽培模式下紫芝的富硒情况。[结果]14个富硒样品中检测出Mg、Ca、Fe、Cr、Co、Cu、Zn、As、Cd、Pb、Se,未检出Ag、Hg这2种元素。添加亚硒酸钠为硒源时,当基质中硒含量为41.00 mg/kg,富硒效果最佳;当基质中硒含量大于110.00mg/kg,富硒效果较差。在添加活化硒矿为硒源时,富硒效果较差。其他元素含量较接近。[结论]添加亚硒酸钠硒源比添加活化硒矿硒源的富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亚硒酸钠添加水平为3 μg· mL-l时,秀珍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采用3×i0 L的全自动控制发酵罐液体培养秀珍菇富硒菌丝.选择发酵罐培养的生物生长量,培养环境、发酵液营养水平等动态因素,以菌球直径、菌球密度、液体培养基pH值、溶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为测定指标,确定秀珍菇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富硒组与对照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生物量、菌球直径、菌球密度三者随培养时间呈增长趋势,且变化显著相关.72 h培养结束时,对照组与富硒组生物量分别为1.92、1.81mg·mL-1.菌丝硒含量分别为4.99、45.37 mg·kg-1,富硒培养生物有机硒转化率为53.37%.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对照组与富硒组培养液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对一致,显示随着菌丝体的生长不断被消耗,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硒对姬松茸菌丝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姬松茸在富硒过程中的生化机理。[方法]在姬松茸菌丝体培养基中加入浓度分别为03、0、609、01、201、5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不同浓度硒对姬松茸菌丝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150 mg/L时,姬松茸菌丝体POD活性最高,为241.53μmol/(g.min)。当硒浓度为60 mg/L,姬松茸菌丝体SOD活性和MDA含量最高。低浓度硒能显著提高姬松茸菌丝体内POD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增强菌丝体的抗氧化能力。高浓度硒则对姬松茸菌丝体有毒害作用。[结论]在培养富硒姬松茸菌丝体过程中,应选取适宜的硒浓度。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18℃条件下,采用Korbor法按等对数间距使用硒代蛋氨酸、亚硒酸钠、硒酸钠对规格为10、20、50 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硒代蛋氨酸对10、20、50 g组刺参的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0·639、0·741、0·795 mg/L;亚硒酸钠对10、20、50 g组刺参的96 h LC50分别为0·275、0·299、0·324 mg/L;硒酸钠对10、20、50 g 组刺参的96 h LC50分别为0·305、0·346、0·368 mg/L;3种硒化合物对3种规格刺参的急性毒性大小均为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蛋氨酸。研究表明,在富硒海参生产中,推荐使用硒代蛋氨酸作为硒源。  相似文献   

10.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以及随硒浓度变化菌丝中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羊肚菌的集硒特性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亚硒酸钠为无机硒源,以羊肚菌菌丝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硒源利用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水提醇沉法和Sevage法对多糖进行提取及纯化,蛋白质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并对不同溶解性蛋白进行提取,以硫酸铵沉淀和透析法进行纯化;使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硒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菌丝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结果]羊肚菌菌丝富集有机硒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硒浓度25μg/mL、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5 d、装液量200 mL,在此条件下,亚硒酸钠转化为菌丝有机硒的硒源利用率为1.85%.4个因素影响排序为:硒浓度>培养天数>培养温度>装液量.硒浓度为20μg/mL时多糖集硒效果较好,硒浓度为30μg/mL时蛋白集硒效果较好.碱溶性和盐溶性蛋白的集硒能力更强,且集硒蛋白大多在30%硫酸铵饱和度时沉淀.相较于未加硒组(0μg/mL),加硒组菌丝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硒浓度在50μg/mL以内,硒浓度的增加促使T-SOD活力不断增强;硒浓度的增加则抑制POD活性,但硒浓度超过30μg/mL后POD活性略有回升;硒浓度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硒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补硒能提高菌丝Pro含量,从而提高抗逆性,但超过30μg/mL也会对其抗逆性产生负面影响.[结论]羊肚菌液体发酵菌丝的集硒特性良好,能产生更有利的活性物质,是一种有效的羊肚菌集硒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脱碘酶Ⅰ活性的影响.健康Avian商品代公母混合雏1485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0.20、0.30、0.40、0.50 mg/kg 5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0种试验日粮,并以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0.20 mg/kg,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0.20~0.40 mg/kg硒添加水平范围内处于高峰平台;0.50 mg/kg硒添加水平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0.20~0.40 mg/kg硒添加水平(P<0.05).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50 mg/kg,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40 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50 mg/kg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Ⅰ活性显著低于各硒源的各硒添加水平(P<0.05),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脱碘酶Ⅰ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3.
灰树花的富硒深层培养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灰树花富硒深层培养的硒源和菌株进行了筛选,探讨其耐硒、富硒特性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灰树花有较强的耐硒和富硒能力.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硒浓度50 mg/L,生长促进剂(板栗壳/植物油,mg/L)50/2.0,PH值6.5,培养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培养获得的灰树花菌丝体的氨基酸及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纳米硒对肥育猪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肥育猪肌肉品质的影响.234头体重45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0.20、0.30、0.40、0.50、1.0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①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0.20 mg/kg,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添加浓度在0.30~1.00mg/kg,滴水损失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00 mg/kg硒添加水平滴水损失显著高于0.20~0.50 mg/kg硒添加水平(P<0.05).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20~1.00mg/kg滴水损失始终保持在低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40~1.00 mg/kg硒时,纳米硒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②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30 mg/kg时,两种硒源对背最长肌GSH-Px活性、-AOC和MDA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40~1.00mg/kg硒时,纳米硒组GSH-Px活性和T-AOC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③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30 mg/kg时,两种硒源对背最长肌硒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0.40~1.00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背最长肌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④空白组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加硒组(P<0.05),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背最长肌肌红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要宽于亚硒酸钠,高剂量添加时比亚硒酸钠更能提高肌肉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肉的滴水损失;肌肉硒沉积率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灵芝富硒栽培中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1,0.4,0.8,1.2g·kg~(-1))对赤芝、紫芝、无柄紫芝、热带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应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对所选育的灵芝菌株进行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及子实体硒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子实体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0.8g·kg~(-1)亚硒酸钠对4种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加强,在相同情况下,平板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在木屑培养基上强;木屑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生物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4种灵芝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1,73,85.8,34.4倍;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2g·kg~(-1)时,灵芝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受抑制明显,子实体硒含量比浓度0.8g·kg~(-1)处理的低。综合认为,亚硒酸钠浓度为0.8g·kg~(-1)时,灵芝富硒能力最高,同时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量、子实体质量(菌盖的大小厚度等)受影响较小。栽培料中加入适量亚硒酸钠,对灵芝的生长及生物产量有较小的影响,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该实验研究了富硒过程中硒对绣球菌生长的影响,以邻苯二胺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下,用甲苯作为萃取剂萃取硒和邻苯二胺的作用产物,在波长335nm下测定其吸光度。实验主要考察了绣球菌(荷仙菇-H)在琼脂固态培养基中对硒的耐受能力,以及其在液态培养过程中生物量以及硒的富集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硒浓度在40mg/L以下时能够促进菌丝生长,高于40mg/L时硒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最适的硒浓度为20mg/L,此时富硒率为30.7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硒对藤茶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25,50,100,150,200 mg/L的水溶液对藤茶进行叶面喷施,考察喷施硒后不同采摘时间藤茶中硒、黄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喷施100~200 mg/L硒溶液15~25 d后,藤茶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50~200 mg/L硒溶液15~25 d后,藤茶中的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藤茶硒含量及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在喷施150 mg/L硒溶液20 d后采摘的叶片中达到最大值。【结论】叶面喷硒可以改善藤茶品质,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最适施硒质量浓度为150 mg/L,采摘时间为喷硒后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8.
探究重金属离子铅、镉胁迫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菌丝生理指标变化提供理论参考。以羊肚菌菌丝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铅离子和镉离子溶液进行单一胁迫处理,探究不同重金属离子浓度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微观形态、菌丝色泽及疏密度、重金属吸收特性、生长抑制率和重金属耐受性的影响。随铅离子、镉离子胁迫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减缓,直至不生长,菌丝色泽变化不明显,但逐渐变稀疏,菌丝体粗细不均匀,生长呈不规则变化。对羊肚菌菌丝中铅、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随培养基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菌丝中积累的铅镉含量逐渐升高,其中铅含量从0.171 mg/L升高至2.351 mg/L,镉含量从0.244 mg/L升高至2.262 mg/L。通过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对羊肚菌菌丝受重金属离子Pb2+、Cd2+胁迫下的耐受性进行表征,其EC50值分别为6.636、4.942 mg/L。铅镉胁迫对羊肚菌的菌丝生长总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铅离子对羊肚菌菌丝的抑制效果弱于镉离子,羊肚菌菌丝...  相似文献   

19.
无机盐及生长因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羊肚菌菌株M-4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种类无机盐中,MnSO4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MgSO4、K2SO4、NaCl、Na2MoO4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KH2PO4、FeSO4、ZnSO4、Na2SeO3、CuSO4、CoCl2和Ni(NO3)2则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种类维生素中,VB1、VB2、VB6、VB12和叶酸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而烟酸则极显著地抑制了羊肚菌菌丝的生长。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微弱的促进作用;适量添加2,4-D(≤10mg/L)和吲哚乙酸(≤2mg/L)可促进羊肚菌菌丝的生长,质量浓度较高时则抑制菌丝生长;赤霉素(GA3)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无机盐、维生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较大,向培养基中适量添加MnSO4、2,4-D或吲哚乙酸,均可促进羊肚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适应桑枝富硒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对秀珍菇富硒特性与栽培配方进行了研究,【方法】以当地普遍采用的桑枝配方比例为对照,研究各潮次桑枝秀珍菇硒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硒肥浓度对桑枝秀珍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秀珍菇前三潮随着潮次的增加,对照子实体硒含量由0. 23mg/kg增加至0. 71mg/kg。当平板培养基上添加硒浓度达10μg/mL以上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明显;硒肥用量大于10mL/100kg干料时,对栽培种的菌丝生长和鲜菇产量并无影响,但菇体中硒含量出现超标。在本次试验中未检测到重金属镉超标现象。【结论】在栽培种中添加硒元素是获得稳定的富硒秀珍菇有效手段,硒添加的浓度范围应在处理c1~c2范围内,过高过低都易产生硒含量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