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6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葡萄糖、酮体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的活性进行动态跟踪检测,以探讨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酮体等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各指标间的动态相关性,揭示奶牛酮病的高发时间以及与血酮、血糖等酮病指标相关性密切的肝功能指标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奶牛肝功能损伤出现在血酮、血糖出现异常之前;被检酶的峰值出现在产后14d,而血酮峰值出现在产后28d,血糖最低值出现在产后35d;亚临床酮病牛各项指标处在异常范围的时间较长,机体对许多被检指标调节缓慢且不稳定;在非酮病、亚临床酮病牛GGT和血酮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ALT、AST与血酮、血糖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揭示了肝脏功能损伤在前、酮病发生在后的时序特征,反映出肝脏功能与酮病发病机理之间的联系。因奶牛酮体含量在产后2—6周较高,3-4周最高,此期是监控酮病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奶牛场随机选取分娩当天年龄、体况和胎次相近的试验奶牛45头,分为试验组(Ⅰ和Ⅱ)和对照组(C),每组15头。试验Ⅰ组分娩后灌服500 m L丙二醇,Ⅱ组分娩后灌服300 m L丙二醇,时间在产后0、1和2 d,每天灌服一次,对照组不灌服。结果显示:灌服丙二醇后13 d,试验组奶牛血浆中BHBA含量极显著降低;灌服8 d后,GLU含量显著升高,NEFA、AST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酮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奶牛输精次数、初配天数及配种天数奶显著地减少(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相比,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血酮水平对奶牛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围产后期奶牛20头采集血样,根据血液BHBA值分为4组,每组10份.根据已有的研究表示BHBA值在0~0.4 mmol/L范围内的奶牛为正常组,在0.5~1.4 mmol/L范围内的奶牛为能量负平衡组,在1.5~2.9 mmol/L范围内的奶牛为亚临床型酮病组,大于3 mmol/L奶牛为临床型酮病组.采集各组奶牛血液,制备血浆,采用自动兽用生化分析仪和酶标仪测定奶牛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血浆中BHBA、AST、GLB、TP、NEFA、TCH、TG的浓度临床型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部分指标随着酮体值的升高呈现升高趋势;血浆中ALP的浓度正常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血浆中GGT亚临床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血浆中ALB的浓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ALT的浓度临床型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血浆中GLB的浓度临床型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浆中LDL-C、HDL-C的浓度临床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随着酮体值的升高呈现升高趋势;血浆ApoA1、ApoB浓度在NEB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血酮水平可预警奶牛肝脏功能和脂代谢是否异常.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与血浆GPX、CAT活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奶牛分娩前抗氧化系统变化规律与胎衣不下的关系,以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筛选165头妊娠期各项指标正常的奶牛,于分娩前1周静脉采血及测定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并按照胎衣不下的标准(产后胎衣12h内不能正常排出)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165头奶牛有19头在产后表现为胎衣不下,发病率为11.5%;胎衣不下奶牛血浆GPX活性(104.00±80.19U/mL)显著低于正常奶牛(134.82±71.34U/mL,P〈0.05),CAT活性(1.44±1.08U/mL)也低于正常奶牛(1.63±1.74U/mL,P〉0.05)。说明奶牛血浆中GPX、CAT活性与产后胎衣不下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在于观测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肝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于产前第28天分别饲喂奶牛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的产奶日粮,至产后第56天结束。使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分别于-28 d、-14 d、+1 d、+14 d、+28 d、+56 d采集的奶牛肝脏活体样品中PC和PEPCK mRNA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PC mRNA丰度在产前28 d~产后56 d,低能组奶牛最高;PEPCK mRNA丰度在产后1 d~14 d低能组奶牛降低,产前28 d~14 d和产后28 d~56 d低能组奶牛最高。说明干奶期低能饲喂奶牛,可以增强围产期奶牛的肝糖异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揭示奶牛产后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自动兽用生化分析仪和酶标仪对奶牛产后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指标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奶牛产后7、14和21 d血液中AST、GGT、ApoB、HDL-C浓度显著高于产后0 d(P0.05),而ALP、TG、GLu浓度却显著低于产后0 d(P0.05);产后7 d血液中GLB、LDL-C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产后14 d血液中BHBA、TCH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但NEFA、ApoA1浓度显著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产后21 d血液中TP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而VLDL浓度显著低于产后7 d(P0.05);各时间段血液中ALT、ALB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产后脂肪代谢与肝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产后14 d血糖开始逐渐恢复,随着产后能量负平衡的加剧,产后21 d肝脏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围产期奶牛肝功指数(LFI)的改变对机体代谢、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黑龙江绥化裕达牧业奶牛场,根据LFI将奶牛分为高(UP-LFI)、中(IN-LFI)、低(LO-LFI)3组,每组各10头。跟踪采集试验牛产后3d和28d血液,分析能量、肝功指标和繁殖性能指标。结果显示,LO-LFI组奶牛体况和血浆BHBA、TG水平显著高于(UP-LFI)、中(IN-LFI)组(P<0.05);LO-LFI组奶牛泌乳量和血浆Glu水平显著低于UP-LFI、IN-LFI组(P<0.05);血浆ALB水平,产后3d LO-LFI组显著低于UP-LFI组(P<0.05);产后28d IN-LFI、LO-LFI组显著高于UP-LFI组(P<0.05);产后首次发情天数,IN-LFI,LO-LFI组极显著晚于UP-LFI组(P<0.05);产后50d内发情次数,UP-LFI组显著高于IN-LFI组(P<0.05),IN-LFI组显著高于LO-LFI组(P<0.05),且UP-LFI组奶牛极显著高于LO-LFI组(P<0.01)。结论:奶牛产后低的肝功指数不仅与能量负平衡密切关联,而且会降低奶牛泌乳量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围产期母猪的免疫状态,并初步探讨免疫状态与应激的关系。【方法】在分娩前14d、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4d,采集初产母猪血样,检测血清皮质醇、结合珠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嗜中性细胞吞噬能力,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外周血嗜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G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分娩当天母猪血清皮质醇和结合珠蛋白的质量浓度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产前14d和产后14d的水平。分娩当天母猪外周血嗜中性细胞吞噬率较产前14d减少40.56%(P0.01),在产后14d仍未恢复到产前14d的水平(P0.01)。分娩当天母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较产前14d减少40.00%(P0.01),在产后14d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娩当天母猪外周血嗜中性细胞GR基因mRNA表达较产前14d减少43.54%(P0.01),产后14天基本上恢复到产前14d的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GR基因mRNA表达较产前14d减少46.67%(P0.01),产后14d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嗜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GR基因mRNA表达与血清皮质醇的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围产期母猪处于高度应激、健康水平下降和免疫抑制的生理状态。皮质醇可能通过GR途径调节嗜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GR基因mRNA表达,从而影响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围产期奶牛机体主要阴阳离子水平及其变化,在黑龙江某3个集约化奶牛场分别选取荷斯坦经产奶牛8头,分别在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产后7 d、14 d、21 d尾静脉采血,并测定Cl、Na、K、Mg、Ca、P等离子血清浓度.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血清Cl、Na、K、P含量在分娩后呈现降低趋势;Ca含量呈分...  相似文献   

10.
奶山羊血浆催乳素(PRL)水平及其与产奶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只奶山羊分娩前后血浆PRL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头胎羊血浆PRL水平于分娩前一天开始升高(n=20),经产羊血浆PRL水平于分娩前2~3天开始升高(n=20)但均在分娩之日达到峰值。分娩后第3天血浆PRL水平大幅度降低。经产羊分娩前后血浆PRL水平显著高于头胎羊(P<0.05)。头胎羊分娩之日和泌乳的54~64d血浆PRL水平与分娩后的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P>0.0);经产羊分娩之日和泌乳的40~66d血浆PRL水平与分娩后的产奶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