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刊登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新疆农业科学》在农业科技交流、成果展示、信息反馈等方面的优势,对2012年刊登在《新疆农业科学》刊登的所有论文,从论文来源、学科分布和通讯作者构成、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了反应出新疆2012年农业科研现状,相关机构、研究团队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状况。为新疆农业类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管理部门、决策部门能够及时、客观和准确地从一个侧面了解各自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学术动态,评价研究人员个人和研究团队、项目组和研究部门科研创新能力、活跃度、影响力和学术绩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疆农业科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刊登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反映新疆农业主要研究机构和高校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应用计量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2012年—2014年《新疆农业科学》刊登的所有论文来源、分布和通讯作者构成、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新疆2012年—2014年农业科研现状,相关机构、研究团队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状况等。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办46年来,得到广大农业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关心、支持和爱护。主要刊登农牧渔业各学科应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等方面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所资助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专题论文、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多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地、反映了农业科研的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为促进学术和科技信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刊所刊登的论文为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农业科学》1999~2017年载文的学科和研究重点演化过程,分析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变化,为《新疆农业科学》影响力提升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引文数据,采用网络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疆农业科学》1999~2017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载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载文主题共现知识图谱,分析《新疆农业科学》载文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用频次动态和施引分布,评价其影响力。【结果】《新疆农业科学》载文主要关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干旱地区期刊农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畜牧兽医,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关注点。《新疆农业科学》国内影响力2010年前呈现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稳发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凸显,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共被457篇SCI论文引用525次,被引论文作者机构分布在44个国家。【结论】《新疆农业科学》在我国西部乃至全国主要农业区域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也已经逐步显示出国际上的学术认可度,国际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业科学院2000~2007年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对新疆农业科学院2000~2007年各研究所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单位分布、学科分布、作者、核心期刊及其分布、发文语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新疆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水平,以便对全院科研管理及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技文献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2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2021年CNKI和WOS(SCI)所收录农业工程学科相关学术文献数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工具,通过对所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一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通过对CNKI的数据分析,2021年CNKI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超过15676篇,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期刊为《农业工程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值最高;中国农业大学是在农业工程核心期刊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支持的力度最大;国内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是“农业机械”和“产量”。在WOS核心合集所收录的文献中,2021年中国无论在论文的数量上还是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上都居领先地位,成为农业工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Bioresource Technology是国际农业工程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growth/生长”在2021年国际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主题词中有着最高的中心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2017年CNKI和WOS(SCI)所收录农业工程学科相关学术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工具,通过对所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一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通过对CNKI的数据分析,2017年CNKI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超过10 000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期刊为《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大学是在农业工程核心期刊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支持的力度最大;国内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中心词是设计。在WOS核心合集所收录的文献中,2017年中国无论在论文的数量上还是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上都居领先地位,成为农业工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Bioresource Technology是国际农业工程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生物/bioma是国际农业工程高水平研究的中心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2018年CNKI和WOS(SCI)所收录农业工程学科相关学术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工具,通过对所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一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通过对CNKI的数据分析,2018年CNKI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超过11 000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期刊为《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大学是在农业工程核心期刊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支持的力度最大;国内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是设计。在WOS核心合集所收录的文献中,2018年中国无论在论文的数量上还是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上都居领先地位,成为农业工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Bioresource Technology是国际农业工程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生物/bioma是国际农业工程高水平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2019年CNKI和WOS(SCI)所收录农业工程学科相关学术文献数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工具,通过对所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一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通过对CNKI的数据分析,2019年CNKI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超过12000篇,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期刊为《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大学是在农业工程核心期刊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支持的力度最大;国内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是“设计”和“产量”,与2017和2018年的报告相比,“产量”第一次作为核心词出现。在WOS核心合集所收录的文献中,2019年中国无论在论文的数量上还是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上都居领先地位,成为农业工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Bioresource Technology是国际农业工程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生物/bioma是国际农业工程高水平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的世界樱桃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世界樱桃研究论文趋势、论文数量世界排名前5位的国家、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学科归属和研究热点等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3年间世界樱桃研究论文共1 794篇,论文产出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2012年发文量最高,约是2005年的2.288倍;美国、土耳其、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樱桃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美国发文数量最多(376篇),除德国外,其他四个国家的樱桃总产量排名位居世界前5位,说明樱桃科研实力的增强促进了樱桃产业的发展;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密歇根州立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和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樱桃文献数量位居世界前五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美国,主要的期刊是《Scientia Horticulturae》、《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Food Chemistry》;主要涉及的学科是农业、食品科学与技术、植物科学、化学和生态环境科学;果实品质、病害、花青苷、砧木和采后机理是樱桃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重点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发展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明确学科方向、加强学科管理、培养优秀团队、加强条件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建立科学考核评估机制等加快学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系统梳理了重要开放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现状与特征,为“数字政府”管理使用科学数据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确定农业科学数据的概念和内涵,从资源类型及数据格式、学科范围、知识组织方法和服务模式4个维度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从政府、农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农业图书情报机构网络调研入手,选择重要的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网站/平台进行检索,筛选165篇中文文献,167篇英文文献作为补充参考来源。[结果/结论]建议基于农业科技宏观和中观管理需求,综合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图书情报机构、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采集和集成多类型、多学科的异构异源的科学数据资源,加强数据内部的关联和融合,为数字政府转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研究能力与发表学术论文具有密切关系,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校,发表论文较多,论文质量也好.通过对中国知网2007-2011年国内12所农林高校论文发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林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科前沿和重大需求问题的把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以及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省属农林高校的学术能力提升,应更加体现区域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传感器是农业全产业链体系中用于感知和传输相关信息的器件,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农业传感器相关SCI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对农业传感器的国际研究态势与研究前沿进行了分析,旨在把握该领域的国家竞争态势、研究前沿方向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化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示范平台,其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推动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发展,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巩固基层党建基础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提高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水平,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安徽与拉美农业互利合作有良好的合作背景、稳定的合作平台、坚实的合作基础。安徽与拉美国家有各自的农业优势和互补需求。安徽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安徽的涉农科研院所和农业研发企业较多,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果丰厚。安徽对拉美农产品特别是高质量的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安徽农业走出去面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语言等多层面的问题,如政治和政策问题、资金问题、本土化问题、人才问题等。政府需要在宏观政治指导、融资、投资立法、信用担保、贴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和科研院要在相关信息整理、应付本土化挑战、产学研结合、抱团合作、资产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growing concerns about disciplinary narrowing occurring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the prospects of ameliorating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disciplinary compartmentalization while capitalizing on its positive effects. The general model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is that disciplinary groupings set the logic and standards for research; the disciplinary sciences are set in a hierarchical arrangement which allow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relevant basic sciences through applied research in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use and problem-solving. But agricultural research throughout most of its history has been goal-oriented and, therefore, is subject to ethical judgements of its worth and consequences. Also, strategic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have been subject to the evalu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both scientists and critics with differing interests at stake. Goals can change and organizations can be set to enable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ut both goals and organizations come up against value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ciplinary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the social setting of academic science, the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and the scientific reward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changes underway in th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community which may recast the impacts of disciplinary structuring: (1) changes in the disciplinary components of subject areas and departments, (2) evolution and introductions of integrative and systems sciences into the system, (3) infusion of the same new powerful tools into most of the sciences, and (4) increased networking among scientist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Given that scientists' values and personalities intrude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research strategies, the futur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may rest on the scientists' intellectual vision and philosophical awareness that go beyond the expected disciplinary limits.H. O. Kunkel is Professor of Life Sciences at the Departments of Animal Science and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of Texas A&M University. He has served as Associate Director and Director of the Texas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and from 1967 to 1988 was Dean of Agriculture. He was jointly responsible for establishing the program in agricultural ethics at Texas A&M and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task force on ethics in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policy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Curriculum Project. Professor Kunkel teaches a graduate course in issues in animal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8.
农业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户收入,既高度依赖于资源环境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通过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在2000—2019年发表的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1174篇英文和1043篇中文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前沿、热点和趋势,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决策管理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前沿聚焦在食物系统弹性与粮食安全、农业生态集约化与可持续集约化、都市农业与农业多功能性、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4个方面.研究热点主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农业活动的环境影响和农业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析"气候-土地-水-能源-粮食"耦合机制,系统开展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调控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不仅是科学评价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能力水平的基本指标,也是农业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运用计量学的方法,从科研产出最主要的形式——科学论文的角度出发,通过发文量、发文合作国家或机构分布、被引量、引用国家或机构分布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以来SCI论文产出快速增长,科研活动呈现逐渐活跃的发展态势,论文年均被引用量2004年以来快速增长,并高于同期发文1.1个百分点,受到来自二百多个国家或地区七千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关注,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