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黄颡鱼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桂林市某水产养殖场患腹水病的黄颡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有效防控黄颡鱼腹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及病灶等处分离出病原菌,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腹水病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获得3株优势菌株(090421A、090421B和090421C),分离菌株对斑点叉尾鮰、淡水鲨鱼、南方大口鲶和革胡子鲶等4种无鳞鱼也有很强的致病性,经API 20NE生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呋肟等1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氧哌嗪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青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吩、头孢氨苄、阿莫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克洛等12种药物不敏感.[结论]广西桂林市某水产养殖场黄颡鱼的腹水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引起,可选用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呋肟、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西崇左市某养鳖场患疖疮病的黄沙鳖(Trionyx sinensis)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今后生产中有效防治黄沙鳖疖疮病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方法从患病黄沙鳖肝脏和心脏取样进行细菌分离,经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用API 20N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度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分离获得两株病原菌(X0805A和X0805B),经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在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两株病原菌与Aeromonas sobri NCIMB 12065 (X60412)菌株亲源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9%,与Aeromonas sobri ATCC 43979 (X74683)的相似性为99.6%;两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先锋必、复达欣、头孢呋肟、氧氟沙星、菌必治、呋喃妥因等6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利福平、氟哌酸、庆大霉素等6种高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四环素、妥布霉素、先锋霉素Ⅵ及青霉素G等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崇左市某养殖场黄沙鳖疖疮病的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以先锋必拌料投喂并结合全塘泼洒二氧化氯进行防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体表溃疡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广西永福县某养殖场患溃疡病的黄颡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典型溃疡病的濒死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及病灶等处取样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分离获得的4株细菌(YFHS01、YFHS02、YFHS03和YFHS04)对健康黄颡鱼均有很强的致病性,都是黄颡鱼体表溃疡病病原菌,其中YFHS01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YFHS02、YFHS03和YFHS04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4株病原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不敏感;对复达欣、先锋霉素Ⅵ、菌必治、庆大霉素、新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左氟沙星、先锋必、特治星、氟苯尼考、盐酸沙拉沙星、复方磺胺嘧啶等15种药物高度敏感.[结论]广西永福县某养殖场黄颡鱼体表溃疡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可选用复达欣、先锋霉素Ⅵ、菌必治、庆大霉素、新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左氟沙星、先锋必、特治星、氟苯尼考、盐酸沙拉沙星、复方磺胺嘧啶等15种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肝脏、心脏和腹水中分离病菌,人工感染确定其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经鉴定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株ATCC 796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6%.3株病原菌对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4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而对先锋霉素Ⅵ、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3种药物均不敏感.[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某养鳖场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药物进行治疗.放养密度大、水质条件差和相互咬伤是山瑞鳖在保温越冬期间红底板病暴发性流行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四川省乐山市某池塘养殖患病斑点叉尾鮰的病原菌,从其肝脏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gyrB基因序列检测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和药敏实验对菌株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生理生化特征与气单胞菌相似,结合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实验显示,该菌株对斑点叉尾鮰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充出血和套肠症,与斑点叉尾鮰发病症状一致,证明该病原为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病的主要病原。药敏实验显示,菌株仅对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敏感,而对其他药物低敏感或不敏感。本研究鉴定了可引起斑点叉尾鮰套肠症的病原,并对其当前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为斑点叉尾鮰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超  莫延敬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9):2287-2295
[目的]明确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斑点叉尾鮰暴发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因,为实际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和cpn60基因检测、系统进化分析及动物回归感染试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脑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WZ1906),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两端钝圆;其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大小为1~2 mm,呈灰白色至浅黄色;有运动性,氧化酶反应、V-P反应、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呈阳性,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能水解明胶和七叶灵,产生吲哚.WZ1906菌株16S rDNA序列和cpn6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均与嗜水气单胞菌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其相似性达100%;从基于16S rDNA序列和cpn60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可看出,WZ1906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聚为一支.以WZ1906菌株回归感染的斑点叉尾鮰均发病死亡,其体表和鳍条基部出血,肝脏、肾脏和脾脏肿大充血,肠道出血,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的症状相似,但未观察到明显的肠套叠症状.WZ1906菌株对苯唑西林、大观霉素、克拉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因等28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已产生耐药性(不敏感).[结论]引起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斑点叉尾鮰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或复方新诺明等水产类常用抗菌药物进行防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养护,科学投喂,从根本上预防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的发生,降低其防治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邕江(石埠段)网箱养殖患竖鳞病的罗非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有效防控罗非鱼竖鳞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罗非鱼的腹水、肝脏、心脏及脑等组织中分离病原菌,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竖鳞病的罗非鱼中分离出4株病原菌NNSB1、NNSB2、NNSB3和NNSB4,其中NNSB1和NNSB4为温和气单胞菌,NNSB2和NNSB3为嗜水气单胞菌.4株病原菌对复达欣、菌必治、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先锋必、特治星、氟苯尼考、盐酸沙拉沙星和复方磺胺嘧啶等20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结论]广西南宁市邕江(石埠段)网箱养殖罗非鱼的竖鳞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共同感染引起,可选用复达欣、菌必治、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先锋必、特治星、氟苯尼考、盐酸沙拉沙星和复方磺胺嘧啶等20种药物进行防治,若同时在网箱内吊挂三氯异氰脲酸片,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养殖中,气单胞菌属细菌已成为危害渔业生产的重要致病菌。本研究自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5株气单胞菌,经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测试、鉴定,其中AHIA02、AHIA04、AHIA05为嗜水气单胞菌;AHIA01、AHIA03为豚鼠气单胞菌。用20种常规抗生素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仅对奥复星、复方新诺明、先锋必素等3种抗生素敏感,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从山东省某鸡场的病死鸡中分离得到疑似大肠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菌必治、先锋噻肟、先锋必、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氧哌嗪青霉素中度敏感,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0.
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