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牙合]支持功能牙单位在可摘义齿修复后对口腔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可摘义齿患者,根据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的[牙合]支持功能牙的分布和义齿类型分为4组,60例后牙区无缺失牙无修复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结果:咀嚼效率和咬合力与分组的不同有明显的相关,4个测试组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牙合]支持的测试组PD1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较其他3个测试组存在显著性差别。结论:在前磨牙和磨牙区[牙合]支持牙功能单位对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2种常用修复方案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提供参考。方法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行活动义齿修复(活动组)及固定义齿修复(固定组)的患者各66例,对比2种修复方案修复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及咀嚼效率变化,并对修复6个月时患者满意度进行随访。结果 2组修复前SBI、OHIP-14评分及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修复后SBI及OHIP-14评分较修复前下降(P0.05),咀嚼效率较修复前提高(P0.05);修复后固定组SBI及咀嚼效率高于活动组(P0.05),OHIP-14评分低于活动组(P0.05);修复后固定组患者综合满意度评分高于活动组(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方案可有效提高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生活质量、咀嚼功能及综合满意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下颌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单端固定桥修复的咀嚼功能.方法 以23例单侧下颌第二磨牙游离缺失病例为研究对象,行单端固定桥修复.以患侧修复前及健侧为对照,检测患侧单端固定桥修复3个月时的咀嚼效率.结果 患侧行单端固定桥修复3个月时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同侧修复前(P<0.01);患侧修复3个月与健侧比较,两者咀嚼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单端固定桥修复,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7,(4)
假牙在医学上称为义齿,分为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两大类。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病人的缺牙情况和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加以选择。 1.可摘义齿即俗称为“活动假牙”,由人工牙,基托和卡环等部件组成。人工牙用以恢复缺牙的形态和功能,基托和卡环都是固位装置,用以支持和稳定假牙。活动假牙有下列优点:可自由摘戴,饭后可取下洗刷,易于保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金属预成冠在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后的修复应用效果.方法 81例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26例)、B组(27例)、C组(28例)3组.在常规根管治疗后,A、B、C组分别应用金属预成冠、玻璃离子、光固化树脂修复,对比3组术后12、24、48周的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12周,3种材料的修复有效率均为100%;术后24周,A、B、C组修复有效率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周,A组的修复有效率明显高于B、C两组(均P<0.05).结论 在乳磨牙根管治疗后的修复中,金属预成冠可以有效恢复患牙正常咬合关系,提高咀嚼效率,维持修复体的完整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却牙患者中应用口腔修复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度收治的9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研究组给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得到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天性却牙患者中应用口腔修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言语功能改善,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医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20例共150个牙单位,详细记录固定义齿修复前、修复即时、修复后30d、修后复90d的牙周健康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修复前后牙周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随访的3个时间点内,亦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2年和3年后的综合评判结果显示修复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2.00%。结论:在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固定义齿修复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因龋齿或外伤而导致残冠残根的前牙和磨牙176颗,在行根管治疗术后,采用铸造桩核根管内固位,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追踪观察3年。结果:随访观察的176颗金属烤瓷全冠成功率为98%。结论:铸造桩冠根管内固位,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能非常有效的保存患牙,恢复牙体牙冠的生理形态和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 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领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NB、SN-MP、U6-PP、L6-MP、L1-MP(mm)、AFH(Me-ANS)(mm)、PFH(Ar-Go)(mm)、OB(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icon短种植体修复后牙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后牙区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患者88例,一期手术植入94枚Bicon短种植体,4~6个月后行义齿修复,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4枚短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稳定,未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种植存留率达100%。结论应用Bicon短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区牙列缺损能减少患者手术费用和痛苦,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手术风险,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静态变压腌制技术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静态变压腌制的优越性,阐明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提高腌制肉制品品质。【方法】采用静态变压腌制(试验组)、常压腌制(对照1)、真空腌制(对照2)和加压腌制(对照3)4种方式对猪肉进行腌制,分析腌制效果(食盐含量、腌制吸收率)、pH、食用品质(水分含量、离心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色泽、剪切力与质构)、盐溶性蛋白含量、肌纤维束微观结构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的变化及影响。【结果】就腌制吸收率而言,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4 h无显著差异,4 h后试验组的腌制吸收率较其他三者显著提高(P<0.05)。就食盐含量而言,腌制6 h时,试验组较对照组1提高了31.9%,较对照组2提高了10.20%,而较对照组3提高了7.29%,且与三者差异显著(P<0.05)。静态变压腌制可显著提高猪肉pH值和食用品质。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试验组的pH值大于对照组,且每时间点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试验组水分含量和保水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离心损失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P<0.05);试验组的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P<0.05)。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的嫩度、TPA和色泽有显著影响,使剪切力、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黏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表面的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部的a*值、b*值及色泽相关肌红蛋白差异不显著。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的蛋白和微观结果也存在显著影响。腌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随着腌制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腌制6 h时,试验组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3(P<0.05)。腌制液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腌制时间延长,也呈上升趋势。在腌制6 h时,试验组腌制液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不一致,试验组1.5-4.5 h没有明显的条带出现或缺失,而6 h时在40 kD出现条带,但颜色较浅;而对照组1.5-6 h在40 kD均出现条带,说明试验组猪肉蛋白质降解程度低于对照组。电镜结果表明静态变压腌制降低了对肌纤维束微观结构的破坏程度,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1对肌肉微观结构破坏程度最小,猪肉肌纤维束结构完整,对照组2和对照组3使肌纤维束组织结构完整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肌纤维束缝隙变大,结构疏松。【结论】与常压腌制、真空腌制和加压腌制相比,静态变压腌制可显著提高腌制效果、改善肉质,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We introduce a method for the bottom-up assembly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s that combines the precision of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with the selectivity of DNA hybridization. Functional units coupled to DNA oligomers were picked up from a depot area by means of a complementary DNA strand bound to an AFM tip. These units were transferred to and deposited on a target area to create basic geometrical structures, assembled from unit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Each of these cut-and-paste events was characterized by single-molecule force spectroscopy and 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more than 5000 units were achieved, with less than 10% loss in transfer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宰前热应激对肉鸡胸肉pH、氧化和嫩度、肉色的影响,探讨了肌肉pH、氧化与嫩度、肉色的联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h以上热应激组的pH24h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鸡胸肉GSH-Px活力较对照组的普遍升高,胸肉肌浆中GSH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h和5h处理组极显著提高胸肉MDA含量(P<0.01),2h、3h和5h处理组胸肉肌浆和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热应激导致肉鸡胸肉剪切力值增大,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低,使肉鸡胸肉L*值升高,并显著降低肉鸡胸肉a*值(P<0.01)。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导致的肉鸡胸肉pH值下降和肌肉氧化程度的增加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和胸肉肉色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稻作梯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特征,以龙脊稻作梯田为研究对象,在19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地采集耕层土壤样品,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对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利用FAPROTAX功能预测软件对细菌的功能类群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龙脊稻作梯田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丰度分别为37.40%~63.28%和11.30%~40.78%;优势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和罗思河小杆菌属,丰度分别为7.13%~20.87%和2.34%~21.53%。土壤细菌优势OTUs聚类热图分析显示,与细菌丰度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为pH、碳氮比、海拔和碱解氮。共预测到51个功能类群,其中,反硝化类功能类群、硫呼吸类功能类群和烃降解类功能类群受以上几种环境因子影响显著。研究表明,龙脊稻作梯田土壤pH、碳氮比、海拔和碱解氮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派丽奥(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自身配对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慢性牙周炎患者48例共96颗牙,随机分成派丽奥组(n=48)和碘甘油组(n=48),观察8周后临床症状、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改变。结果派丽奥组总有效率(76.4%)明显优于碘甘油组(45.1%)(P<0.01),PD、SBI、PLI值均比碘甘油组低(P<0.01)。结论派丽奥软膏治疗固定义齿修复后再发牙周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每2周递增直至靶剂量(25mg,2次/d)或最大耐受剂量。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以及血糖、胆固醇等变化,心脏事件以及药物耐受性。结果(1)随访12个月后,卡维地洛组死亡2例、中断卡维地洛2例,对照组死亡4例,均予剔除;(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41例)心脏功能LVEDD、LVESD及LVEF较对照组(24例)改善明显(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卡维地洛组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5vs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水肿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钠、血清肌酐清除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发生,对血糖、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西藏林芝不同植被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水平,采用陷阱法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3种不同植物(油菜、杨柳、青稞)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结构进行研究。共捕获节肢动物1221头,隶属6纲11目28科。3种不同植被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油菜、杨柳和青稞的优势种群同为鞘翅目步甲科,但数量分布有所不同,青稞地群落明显高于油菜、杨柳地。通过3种种植地多样性特征指数、功能群分布及相似性比较可知:杨柳地4项指数均高于油菜地和青稞地;3种种植地均是杂食性群落占比最大、寄生性群落占比最少;不同植被下种植地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相似性有差异。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在不同植被间存在显著差异,植被变化和人为干扰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一般生活干预措施,对照组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神曲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消化功能指标(胃泌素、胃动素)含量、近端胃排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胃泌素、胃动素含量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同餐后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的胃排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好,可显著提高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增强胃排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EGCG对高脂大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贤波  周健  成浩  赵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31-10732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高脂大鼠血脂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I组,喂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Ⅱ组,喂高脂饲料)、试验组(Ⅲ、Ⅳ组,喂高脂饲料,并每日分别灌喂0.5、1.0g/kg的EGCG),连续喂饲30d,测定其血清中TC、TG、HDL.C和LDL—C含量。[结果]Ⅲ、Ⅳ试验组TC、LDL—C含量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Ⅲ、Ⅳ组TG含量显著低于Ⅱ组(P〈O.05);Ⅲ、Ⅳ组HDL.C含量较Ⅱ组变化不明显;IV组HDL—C含量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Ⅲ、Ⅳ组AI值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结论]EGCG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低聚糖饮品对肠道益生菌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62-7263
[目的]探讨复合低聚糖饮品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方法]选用40只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以低、中、高3种剂量复合低聚糖制品AD钙奶饮料浓缩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7d,检测小鼠肠道菌群数。人体试食试样连续7d,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数。[结果]小鼠低剂量组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中、高剂量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受试人群肠球菌、肠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差异,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结论]复合低聚糖饮品可以促进人体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