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莆大麦4号的示范、推广莆大麦4号从1982年到1986年先后经过鉴定圃。品种(系)比较试验和省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种早熟3号矮早三增产14.1~25.7%。同时,连续四年在不同地点、不同自然条件下进行小面积试种和大而积示范,比早熟3号和矮早三增产1~2成。1987年继续在平原、沿海丘陵和半山区进行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200-250公斤,高的达300公斤以上,如莆田县黄石镇1987年种植22200亩,占全镇大麦面积的82%,平均亩产208。5公斤,其中6000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42.4公斤,比矮早三增产25.8%;福清县种植100多亩,其中音西乡王塘村125亩,平均亩产229.5公斤,比矮早三增产  相似文献   

2.
苏引麦3号:原名为苏农21系江苏农学院大安定引进的日本啤酒大麦农林10号(克怒一号),通过几年鉴定试验,于1993年9月被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暂定名苏引麦3号.该品种从1991年秋开始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第一年平均亩产370.17千克比对用盐辆接早三增产5.23%,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第二年平均亩产317.85千克比对照矮早三增产8.52%,达极显著水平,也居第二位;两年平均亩产344.01于克,比对驱矮早三增产6.72%.居参试品种之首;1992年秋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2.59千克,比CK矮早三…  相似文献   

3.
辐优63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协作单位,用辐74A与明恢63辐射后代选系63—1选配而成的中熟型组合。它具有高产、再生力强,田间抗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一、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在成都、新津、眉山、广汉进行产量比较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572.6公斤,比汕优63平均亩产553.7公斤,增产3.4%,日产量3.98公斤,比汕优63日产3.69公斤增产7.8%。1990~199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中熟组试验,平均亩产574.9公斤,居参的首试组合位,分别比对照D优64、矮优S增产19.7%和7.84%,最高亩产达706.8公斤。 二、主要特…  相似文献   

4.
盐辐矮早三(以下简称矮早三),系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用Co~(60)辐射早熟三号选育而成的大麦高产新品种。在当地种植,亩产可达500公斤。1983年冬引入我县。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品比、播期试验,施肥、密度、播式正交试验,高产栽培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年来均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麦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5.
冈优12     
冈优1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冈46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冈46A的保持系来源于二九矮7号/V41//珍汕97/雅矮早;其不育胞质为西非栽培稻Cam-bikakakwm。 一、产量表现 该组合1990年通过四川省级区试;同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稻区试中稻组试验,18个试点平均亩产579.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居第一位。1991年续试,21个试点平均亩产545.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达显著水平,居7个组合之首。两年全国区试平均亩产比汕优63增产2.65%,日产量增0.18公斤,是近几年来全国区试中稻组中唯一比汕优63连续两年增产的组合。适宜在川、云贵…  相似文献   

6.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号亩增58.4公斤,增产14.1%,最高亩产511.1公斤。1990年早季全县扩大示范824亩,一般亩产450~550公斤,最高亩产699.5公斤。经品种对比试验田三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啤酒工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市逐步推广优质大品种苏引麦2号(原名冈二)。但因原来种植的盐辐矮早三大麦亩产可达550公斤左右,苏啤一号也在500公斤左右,植株高于上两个品种的苏引麦2号能否获得500公斤以上产量,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速度。因此,1990年和1991年秋播时我们开展了苏引麦2号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啤酒大麦83—m_(15)系我所于1984年引进的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通过多年各级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多点生产示范和大面积高产栽培,表明该品种(系)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高产稳产,是一个适合于我省闽东南沿海丘陵旱地及水旱轮作地种植的新品种。一、产量表现 1984—1985年参加我所品系鉴定,居参试品系第二位,平均亩产173.2公斤,比对照种矮早三增产15.47%。1985—1986年惠安县农科参加(另增加)省大麦区试,平均  相似文献   

9.
“单二”是中国农科院遗传所用日本啤酒大麦与中国啤酒大麦品种杂交的,对年通过大麦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而后加倍选育而成。经过多点种植比较,产量较好。1993~1994年连续两年在我场(即地处南黄海沿海之滨)进行示范和推广,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426公斤,比当家品种苏引麦2号增产14引%.目前已成为我场啤酒大麦的当家品种。一、产量表现今年在我场种植1108亩,平均亩产430.3公斤,比当家品种苏引麦2号亩增588公斤,增产162%。其中十支场连片种植660亩,平均亩产448.6公斤;十二支场连片种植448亩,平均亩产439.7公斤,其中一块…  相似文献   

10.
1986-1987年度,莆田县承担省、市大面积大麦丰产栽培示范,面积12500亩,品种选用莆大麦4号。收成前,经省、市,县、乡(镇)四级组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224.7公斤,比现有当家种矮早三、早熟3号平均亩产186.8-195.1公斤,增长15.2-20.3%,本文根据莆大麦4号的示范栽培有关数据综合分析了生育动态和提出了主要丰  相似文献   

11.
76优312( 76—27A×培C312)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配制而成的双晚迟熟杂交粳稻新组合。1966—1987年全省七个点区试结果,平均亩产440公斤,比常规粳稻矮粳23增产17.5%,产量居参试品种(组合)第一位。1988年参加生产试验,三个点平均亩产459.3公斤,比常规粳稻增产30.789年宁乡县双晚示范,面积28.4亩,平均亩产486.2公斤,比常规晚粳增产17.7%;1990年双晚示范529.1亩,平均亩产534.4公斤,比常规晚粳增产19.1%。城郊乡罗宦村示范面积118.57亩,平均亩产554.4公斤,其中乡农技员成尚文种的禾场丘1.11亩,经验收平均亩产619.9公斤。 一、主要特点 1.…  相似文献   

12.
盐引一号1989年由盐城市种子公司从日本引进交与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作亲本材料,1990年经大麦黄花叶病圃鉴定,并在1992年盐城市大麦区试中因表现突出推选参加省区试。1993~1995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试并予以通过。1996年通过省大麦生产试验,现已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1.1产量:1994年和1995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336.35kg和369.7kg,分别比对照苏引麦二号增产5.11%和3.75%均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353.02kg,比对照苏引表二号增产4.39%。1996年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1.41kg,其中在淮海农场试点亩产达510kg,比对照苏引麦二…  相似文献   

13.
大麦新品种盐麦2号(原名盐83055)是我所1983年用81—0317/3/76M 选162/74-7209//盐辐矮早三的中间材料作母本,如东8072作父本,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和夏繁加代,至 F8代时性状完全稳定,进入产量试验和适应性试验。自1988年参试以来,  相似文献   

14.
施永基 《中国稻米》1995,(3):F004-F004
盐稻4号:原名91-3,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籼稻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产量结构协调,耐肥抗倒,穗大粒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强:熟期适中(稍早于汕优63),米质较优。抗白叶桔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6.94公斤,比对照扬辐籼2号增产8.2% 达极显著水准,居各参试品种首位。199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公斤,比扬辐籼2号增产2.1%。适宜中籼稻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5.
“84-265”是湖南农学院遗传学教研室用He-Ne激光辐照迟熟早(禾山)“湘矮早9号”诱发的突变株经5代选育定型的抗病、高产、优质中熟早(禾山)新品系。1987年进入省区试鉴定,17个点平均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一“浙辐802”略增产,比对照二“湘早(禾山)4号”增产4.5%。1988年续试,15个点平均亩产466.8公斤,比对照一“浙辐802”增产9.6%,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二“湘早(禾山)4号”增产4.6%,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冈优12     
冈优1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冈46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冈46A的保持系来源于二九矮7号/V41//珍汕97/雅矮早;其不育胞质为西非栽培稻Cam—bikakakwm。1产量表现该组合1990年通过四川省级区试;同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稻区试中稻组试验,18个试点平均亩产579.4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居第1位,1991年续试,21个试点平均亩产545.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达显著水平,居7个组合之首。两年全国区试平均亩产比汕优63增产2.65%,日产量增0…  相似文献   

17.
宁乡县1983年冬开始推广大麦、双季(双杂)稻这一耕作制度,经过连续三年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983—1985年度,沙坪乡黄合村123.86亩大麦,两年平均亩产208.5公斤,双季稻(部份早、晚杂交)平均亩产869.4公斤,三熟两年平均亩产1077.9公斤;1985—1986年度沙坪村示范基点50.24亩大麦,平均亩产251.8公斤,早晚稻全部采用杂交稻,早稻亩产542公斤,晚稻亩产538.5公斤,三季全年亩产1332.3  相似文献   

18.
盐辐矮早三(以下简称矮早三),系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用CO~(60)辐射早熟三号选育而成的大麦高产新品种,在当地种植,具有亩产千斤之力。1983年冬引入我县,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品种比较,播期试验、施肥、密度、播式正交试验,高产栽培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年来均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麦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19.
辐优63是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产量高、米质好、抗稻瘟病力强的三系系籼组合,经区试鉴定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表现好,一般亩产550~700公斤,高的达780公斤。特别在山区种植比汕优63增产明显,抗性、米质均优于威优6号和汕优63,是丘陵山区作中稻、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 1986年参加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公斤,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  相似文献   

20.
“闽科早22号”是以“四丰×竹科2号”作母本和“78130”杂交而育成的早中熟早稻新品种,1989年全省示范3~4万亩。1990年全省示范10万亩,现将示范结果汇总如下: 产量表现“闽科早22号”1989年参加福建省水稻中熟组预试,平均亩产410.2公斤,比对照种“119”增11.6%,达极显著,产量名列第一;199年继续参加中熟组省区试,16个区试点平均亩产391.8公斤,产量也位居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