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3,(6X):14-14
<正>我从1972年开始养中蜂,在初养阶段是一无所知,后来朋友提醒去邮局订了一份《中国蜂业》(当时名为《中国养蜂》)。那时候,还是一本季刊杂志。通过学习,我对养蜂知识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从此与《中国蜂业》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学习,《中国蜂业》成了我学习生活的朋友,养蜂的指南。  相似文献   

2.
龚老师、宁老师:你们好! 《蜜蜂杂志》2011年第30卷中,《〈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一文,我阅读后很受启发。我2011年提前退休,在家无所事事,便寻思跟着一帮养蜂的老人学习,自己也养了一点中蜂,也算是一个初学养蜂者。  相似文献   

3.
<正>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叫肖建华,是湖南省武冈市人,下岗以后尝试做过多种工作,于2004年开始养蜂。经过不少曲折,近几年养蜂总算有些起色。开始的时候总觉得养蜂很简单,但是越到后来越觉得养蜂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将蜜蜂养活容易,要养好却很难,要使其有好的产出更难!过去龚老师写的书,虽名为《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以中蜂为主,而我养的是意蜂。但它们都是蜜蜂,很多方面相似或相同,饲养技术应该可以相互贯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2008年开始养中蜂,当年胡蜂危害相当严重,我养的5群中蜂在整个下半年使我大伤脑筋。我大部分时间都守在蜂箱前扑打,一天都要扑打几十只胡蜂,并且胡蜂越打越"狡猾":人一到箱前它马上飞走,人一离开它马上又回来,吓得小蜜蜂们都不敢出巢。从养蜂开始我就订了《蜜蜂杂志》,买了一些养蜂书。有一次看到一份资料上介绍胡蜂的分  相似文献   

5.
正龚教授、宁老师:你们好!工作辛苦了!我已是第二次来信打扰了。我是湖南的养中蜂爱好者,虽养中蜂已近40年,然而,前段时间都是在莽撞瞎摸中度过来的,深感养蜂弯路重重,既不成规模,受益也甚微。自从2007年订阅《蜜蜂杂志》至今已7年有余,真是受益匪浅。尤其是在2008年购得二位的《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后,真可谓手不释卷。我从头至尾细细拜读了3遍。此后,在平日碰到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许香庭 《蜜蜂杂志》2006,26(10):43-43
1993年,我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同事阳老师养了几箱中蜂,教学之余,他偶尔给我讲起养蜂的趣事,我听了之后兴致很高,便提出向他买一箱蜂试养。阳老师见我养蜂心切,送了我3脾中蜂。从那以后,我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养好蜜蜂,1994年我订阅了《蜜蜂杂志》。一晃13年过去了,为什么我对《蜜蜂杂志》如此钟爱呢?我有3个理由。一是《蜜蜂杂志》一直能按时发行,每月在12日前就能收到,对于养蜂人来说,一年春夏秋冬各个时令要做的事能得到及时指导。二是《蜜蜂杂志》既是一位启蒙老师,又是一位指导你成功的导师,它对养蜂新手还是养蜂能手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隔网迷胡蜂     
业余养中蜂是我的爱好,如何养好中蜂是我的追求. 2009年5月,我从山上石洞中捕回一群中蜂,第一次试养,由于缺乏经验及对野生中华蜜蜂生活习性的不了解,不到1个月,蜂群飞逃了.我很不甘心,后来订阅了《蜜蜂杂志》,购买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边学习理论知识边饲养,从1~2群开始,碰到难题就到书本里找答案,结合自身实际,在养蜂实践中慢慢摸索,就这样现在对饲养中蜂越来越有兴趣了.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凤凰这地方生态环境好、蜜源植物丰富,中蜂在此繁衍昌盛。但我们这里活框养蜂的人很少,多数还是土法饲养,分区养的更少。我自幼喜爱蜜蜂,成年后希望以此养家糊口。可这东西就是怪,不当回事时蛮好养,想要正经弄它时却不行了。我便开始到书店去,见养蜂书就买,读来读去发现:那些书都不是养中蜂的,上面介绍的技术用到中蜂上,反而不如原来的桶养、谷仓中的野生蜂。所以我不再相信书上的知识,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同时,也爱看《蜜蜂杂志》上的文章,并及时运用。直到读了龚、宁二位老师的《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简称《原理》)书,  相似文献   

9.
<正>喜读《蜜蜂杂志》 2019年第6期中的《谈中蜂小继框养殖的好处》一文,笔者迫不及待为用小继框养中蜂叫好!因为用小继框养蜂与笔者用了多年的3节浅框配高体箱养中蜂有不少相似之处。虽然3节浅框没有小继框那么先进,但笔者多年来真切地体验到"动上层蜜固下面子"养蜂模式的优越性。可以说"动上固下养中蜂"是目前多种养中蜂法中缺点最少好处较多的一种先进方法。下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  相似文献   

10.
温杰史教授在《云南养蜂》1980年4期上发表的《养蜂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给我很大启示.我作了一个"中蜂王意蜂养"的试验,获得成功,介绍如下:首先是遇到移的中蜂幼虫意蜂不接受.我采用香精调节群味方法,30个王台接受10个.因中蜂王台顶端有一小孔,封盖前提入  相似文献   

11.
<正>养过中蜂的养蜂人和中蜂爱好者都知道中蜂比较挑剔居住环境,中蜂箱内表面能涂上1层薄薄的蜂蜡,中蜂就容易接受新居住环境,哪怕是新涂了油漆的蜂箱再涂1层薄蜂蜡,中蜂也很乐意接受。我在给中蜂蜂箱的内表面涂漆,开始中蜂并不太接受,毕竟油漆的味道很重,总有蜂群在撤掉防跑王板不久后,十有八九飞逃了。后来看到《蜜蜂杂志》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大名县王博亚先生,名光照,今年85岁了,是我国今日养蜂界年纪最高的长辈。他幼年在“农业专科学校”及“家禽学校”毕业。由1928年开始养蜂,初期是中意蜂兼养,后来专养中蜂,成为我国今日著名的中蜂专家。他在50多年辛苦钻研当中,发现了中蜂许多生物学特性和优点,经常在《中国养蜂》杂志上讲述。五十年代期间,蜂刊上几乎每月都有他的作品登载。1958年他受中央农业部之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养蜂,感觉身边很多养蜂人进入了一个误区:蜜蜂管理越来越细,药物越用越多,蜂却越来越难养好。这些困惑,在我读了《中国蜂业》2019年第6期刊登的《谈谈建立在达尔文理论基础上的养蜂法》后,恍然大悟,结合多年来养蜂经验把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今年我在方城县小史店镇给侯朝阳(南阳养蜂协会理事长)养中蜂,闲暇时听当地吴沟村刘金中  相似文献   

14.
<正>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我养中蜂已有二十多年了,虽说在当地早已是小有名气,但自己总感觉养蜂的熟练程度还很不随心,一直期望能有高人指点。2013年春天,一位朋友见我如此喜爱摆弄中蜂,索性送我1本《蜜蜂杂志》以示支持。那上面刚好有龚老师与几位蜂友交流互动的文章,我阅读后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心想还真就有养中蜂方面的专家存在,若能得到他的直接指导那该有多好!向朋友索要到你们的手机号后,我当即电话  相似文献   

15.
万广洲先生,1899年出身于山东省曹县,今年84岁了。幼年时在“曹县师范讲习所”正科(二年制)毕业,曾做过曹县教育局委员,及小学校长、教员等职。1931年开始养蜂,初购蜂种只两群,不几年间繁殖到数十群。后来兼养中蜂,成绩更优于意蜂,他就改养中蜂了。他是曹县地区新法饲养蜜蜂的首倡人士。万先生学习养蜂,是在济南北极阁西旁的“育民蜂场”受业,当时有孟质民先生是他的同学。先生的著作,在养蜂方面的有《养蜂技术人员座谈会讲义》、及《养蜜蜂》和《蜜蜂四季管理法》等。发明蜂群原地越冬“半  相似文献   

16.
施根吉 《蜜蜂杂志》2006,26(4):20-21
我从1972年开始饲养中蜂,只限养在7~10群,一半过箱用新法饲养,一半仍用老法木桶饲养。也就是养中蜂受了益,我才弃教养蜂直至现在。20世纪80年代,我开始养意蜂,但仍然扶持了多位亲友养中蜂,教他们的方法当然也是一半新法过箱饲养,一半老法桶养。多年来通过两种方法并用,我从中观察出不少问题,悟出了不少道理。1为什么新法饲养的群势都比老法饲养的群势小?每年秋繁结束,冬天蜂群定群时,箱养的中蜂群势普遍小于用木桶或箩筐饲养的中蜂群势。本人认为有如下原因:1)箱养中蜂因摇蜜、检查时经常开箱,扰乱了蜂群的正常秩序;2)箱养中蜂一般像意蜂那…  相似文献   

17.
让我们重温《蜜蜂杂志》 1992年第 2期封三右上《中蜂“访”红梅》的照片 ,它直观地再现了中华蜜蜂抗寒、抗劣的品质 ,还寓意着古老的中蜂将受科技推动再涌春潮。我们认为中蜂饲养有三难 :养成强群难 ,维持强群难 ,强群夺高产难。容易分蜂、容易烂子是培养强群难 ,维持强群难的根本原因。群势不强 ,一旦形成强群又容易闹分蜂是蜂蜜不高产的主要原因。中蜂在我国分布广泛 ,资源丰富。就城镇而言 ,“闲暇之余养蜂 ,养蜂宜养中蜂”表明了人们对中蜂的喜爱 ;“养蜂规划 ,绿化、美化”表明中蜂生活所需条件与人居环境的要求相一致。从农村而言 ,…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都说中蜂是一宝,那是因为中蜂不仅能为农作物授粉,而且可以使离土不离乡的人在家也能养蜂致富。我是养意蜂过来的,深知一个人很难养100箱意蜂,但若按我的管理方法,一个人养200箱中蜂也觉得轻松。而且,除去开支后的收入比意蜂高多了。但养中蜂怕"中囊病"。因为长期没有找到发病的主要原因,人们大多还没有走出误区,仍然按照生病就用药的惯性思维,喂药喂到底,结果常是蜜蜂全死了。我饲养中蜂的第一年,一群蜂患了"中囊病"。那  相似文献   

19.
正看了蜂友李家勤在《蜜蜂杂志》2015年第9期26页写的《用接节框+高体箱养中蜂》一文颇受启发。养蜂人都知道中蜂喜好造新脾,尤其是业余养蜂爱好者,就想快点见到成效,而不愿像专业养蜂者那样按照龚凫羌老师讲的把巢脾换来换去的,业余爱好者养蜂更不可能做到像龚老师讲的那样精通。我开始也想做一种能不断更换上、下侧梁的巢框,可是一直没找到能快速简单连接几段侧梁的宝贝,在"淘宝"上搜快捷连接扣,终于找到一种叫  相似文献   

20.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反响强烈》编者荐语:《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编者细读了一遍,觉得提高很大,该书比较适合已有养中蜂的初步体验,但还缺乏理论指导的蜂友阅读,当然也是养蜂初学者不可缺少的一本教材。因为书中对中蜂的生物学习性,特别是对中蜂的某些特性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