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滥捕等原因,野生黄颡鱼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黄颡鱼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带动了人工养殖市场的走俏。一、浙江省黄颡鱼概况作为淡水养殖的主推品种,黄颡鱼在浙江的养殖发展迅速,养殖产量从2015年的5.6万吨平均每年以约20%的速度增长,至2019年养殖产量增加约1.2倍。2019年养殖面积约8.7万亩,养殖产量达到12.2万吨,占全国的22.7%,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湖北省。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设计了15.00、18.75、22.50万尾·hm-23个放养密度,在6口面积均为0.733 h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和利润相应增加,而出塘规格、产出投入比相应下降。在同一养殖密度下,全雄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平均规格和养殖效益均大幅高于普通黄颡鱼,养殖成本和饲料系数较普通黄颡鱼略低;而在养成的商品鱼中,规格小于50 g的个体,普通黄颡鱼占7.92%~13.53%,全雄黄颡鱼占0.97%~2.14%。  相似文献   

3.
淮安是江苏龙虾养殖大市,龙虾养殖面积占全省1/2以上,龙虾产业已成为淮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龙虾养殖业的发展,龙虾养殖产量不稳定、龙虾养殖池塘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越发显现.为此,2011年,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金湖县前锋镇淮武村利用40×667 m2龙虾养殖塘,在龙虾及其他混养鱼类正常养殖的情况下,从7月15日,开始黄颡鱼养殖,至年底龙虾产量212.8 kg/667m2;黄颡鱼产量76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龙虾养殖池塘完全可以实现龙虾与黄颡鱼两茬养殖,养殖黄颡鱼可以实现亩增效益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的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经常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大量的捕捞,天然的黄颡鱼产量急剧下降,尤其是国外市场的需求量较大,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养殖业的规模扩大与发展。我国进行大规模黄颡鱼的养殖时间较短,湖北、江苏、四川等是黄颡鱼养殖的发达地区。稻田养殖、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是黄颡鱼养  相似文献   

5.
<正>黄颡鱼养殖发展迅速,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特别是浙江省湖州市,自从2001年苗种人工繁殖突破后逐步发展,到2015年全市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养殖产量51148吨,占浙江省总产量的91.1%,全国的14.4%,成为我国黄颡鱼养殖的主要产区。近年来,全雄和杂交黄颡鱼的成功开发,使得黄颡鱼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了对比分析不同品种的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2016年对3个品种的黄颡鱼成鱼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按传统形态学分为5个种:普通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浙江省黄颡鱼的规模化养殖已相当普遍,据统计2012年其养殖产量猛增至2.5万吨,苗种达20亿尾,约占全国的10%和20%。湖州市黄颡鱼成鱼和苗种占浙江全省的80%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产区,养  相似文献   

7.
杂交黄颡鱼是优质的养殖新品种,深受养殖户青睐,但由于该品种体小嫩弱、发病率高、成活率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2020年对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分级养殖、池塘轮养和分批上市等措施,夏花成活率达70.8%,成鱼成活率达81.4%,亩均杂交黄颡鱼产量最高达2723.4 kg.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黄颡鱼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较有发展前途的名优养殖品种.为充分挖掘养殖生产潜力,提高水体利用率,提升黄颡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不断探寻黄颡鱼最佳养殖新模式,根据黄颡鱼与鳖各自的生物学特点,2011年,我们采用以黄颡鱼为主养品种套养鳖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水体的物质循环与生物间的互利互补作用,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也称昂刺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2008年黄颡鱼人工养殖在扬州兴起,2013年单(混)养面积达6万多亩,产量300多吨,随着养殖面积扩大、产量的提高、放养密度增加,黄颡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危害加大,影响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效果,2012年1月扬州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春达公司产品研发人员,结合产品,对高邮、宝应单(混)养黄颡鱼养殖池塘进行跟踪服务。现对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供大家参考。一、锚头鳋病病因:由锚头鳋寄生引起。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呈急躁不安、游动迟缓、鱼体  相似文献   

11.
正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严重制约了黄颡鱼养殖发展。为此,笔者于2014-2015年在峡江县开展了黄颡鱼病害种类调查,并结合养殖区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黄颡鱼养殖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技术,报道如下。一、烂鳃病1.病因由柱状屈桡杆菌感染引起。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停食。体表无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华东区黄颡鱼养殖模式、影响黄颡鱼产量的因素、“新口”与“老口”黄颡鱼的区分以及养殖实例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让养殖户和饲料厂业务员对不同时期黄颡鱼的出鱼效果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13.
罗鹏 《科学养鱼》2022,(4):56-5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十年禁捕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水产品消费市场对黄颡鱼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黄颡鱼大规模、高密度人工养殖已经成为主要的养殖模式.但是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一例黄颡鱼暴发性疾病所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综合养殖效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迎春水产养殖合作社2019年利用1口面积为0.533 hm2的池塘,进行了加州鲈与黄颡鱼套养试验,共收获加州鲈8126 kg,黄颡鱼825 kg,加州鲈平均规格525 g/尾,黄颡鱼平均规格240 g/尾,获毛收入34.5665万元,养殖利润12.0417万元。试验证明,加州鲈与黄颡鱼套养技术饲料系数低,发病率低,养殖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在其他水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情况及外地的生产经验,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亩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3~5亩或10亩以下。…  相似文献   

16.
正黄颡鱼属于鲇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黄颡鱼属品种主要有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2种。黄颡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耐低氧,产量高等特点。在水体中营底层生活,对各类水体适应能力强。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幼鱼以枝角类、桡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受草鱼、罗非鱼等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不少养殖户转养黄颡鱼,2020年惠州市黄颡鱼产量85吨。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加大了黄颡鱼的患病概率,加重了黄颡鱼的患病程度。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水产养殖普遍存塘量大、密度高、压力大,尤其是天气回暖、行情好转后,病害也随之而来。从早春的黄颡鱼小瓜虫病,到4月的不明病因的暴发性死亡,给黄颡鱼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现将笔者对一例非病原微生物感染原因导致的黄颡鱼肝胆病及其治疗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Pelteobagrus fluvidraco),俗称黄骨丁,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黄颡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富含脂肪,味道鲜美,且价格适中,池塘容易养殖,效益高;近几年,黄颡鱼作为优质水产品种在江门市淡水池塘推广养殖。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黄颡鱼是新开发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还存在池塘养殖产量较低、养殖饲料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促使黄颡鱼养殖品种更新换代,有力地提升黄颡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我市承担了2013年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重点对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全雄黄颡鱼人繁情况介绍如下: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1.亲本来源超雄黄颡鱼父本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母本选取太湖、滆湖野生黄颡鱼,  相似文献   

20.
赵晋山  王迪  金灿秀 《河北渔业》2007,(10):30-31,37
近年来,随着黄颡鱼养殖的不断发展,黄颡鱼苗种的供应日趋紧张.为了解决和突破这一制约黄颡鱼养殖的"瓶颈"问题,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黄颡鱼苗种,保证黄颡鱼养殖稳步而快速的发展,对黄颡鱼的人工催产繁殖各地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