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如皋市塑料大棚莴笋在秋、冬、春季均可栽培,栽培模式有大棚春豇豆—大棚冬莴笋,大棚春豇豆—大棚秋莴笋—大棚春莴笋,大棚春豇豆(或四季豆)—夏秋豇豆—大棚冬春莴笋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市场需求、上市季节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及品种;大棚莴笋一般育苗后移栽大田,可用露地育苗。但秋、冬莴笋育苗期间,为防暴雨冲淋和高温干旱,可采用防雨育苗和遮阳网覆盖育苗。其种植用工量少,高产稳产,净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2.
陕南地区大棚莴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军  陈冬梅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33-133,139
结合陕南地区"百万亩高设施蔬菜工程"的开展,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陕南地区大棚莴笋栽培技术。文章从大棚莴笋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品种和茬口、育苗技术、定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解静 《上海蔬菜》2014,(1):28-29
<正>莴笋即茎用莴苣,主要以食茎为主,在春秋季栽培,供应期短,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长兴县通过引进莴笋新品种飞桥莴苣一号,在9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定植,采用大棚越冬栽培,莴笋在春节前后上市,上市期正处于蔬菜淡季,销路好、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667m2产量达4000kg左右,产值可达1.0万元左右。现将大棚莴笋越冬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棚秋冬莴笋多茬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提高秋冬季大棚蔬菜产量,较大幅度延长莴笋鲜菜供应期。2009~2012年,我们在宣州区向阳镇向阳村、双桥办事处坭湾村和孙埠镇三里村等蔬菜示范园开展大棚秋冬莴笋多茬次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600hm~2,平均667m~2产量5000kg、产值8000元,采收期可从11月中旬~翌年2月下旬。现将具体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经多年试验研究,在宣州区及近似生态环境条  相似文献   

5.
导读:大棚间套种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模式,可实现一年四熟周年生产,产量高、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洪泽县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高效栽培所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可为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莴笋栽培技术张永宽,苑相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种类要求多样化,南菜北种,无公害蔬菜使人们倍受欢迎。几年来,我市对莴笋的栽培逐渐增多,目前已达二百余亩。它不但能增加蔬菜品种.也很少受病虫害的危害。一、大棚栽培:春季栽培:1.品种:莴笋有两种类...  相似文献   

7.
正我地农民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1套大棚茄子/丝瓜-秋莴笋-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在当地广泛应用。现将该模式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模式特点及经济效益茄子采用大棚越冬栽培,后在棚内套种丝瓜,待茄子快要拉秧时,揭去大棚膜,引丝瓜蔓上棚架,丝瓜采收结束,后连作秋莴笋,再扣上大棚膜栽培冬莴笋,形成1套1年3茬4熟高效栽培模式。茄子每667m~2产量2600kg、产值10400元,收益7280元;  相似文献   

8.
合理安排大棚茬口,实现周年栽培是提高大棚利用率、增强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市逐渐探索出大棚一年四种四收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菜豆2月上、中旬营养钵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大棚,4月下旬~5月收获;夏黄瓜5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定植大棚,7月份收获;秋莴笋7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上旬定植,11月上市;马铃薯11月下旬播种,次年4月~5月收获。2品种选择菜豆选择泰国架豆王、西宁架豆,930芸豆,黄瓜选择津研4、7号、津春4号,莴笋选耐热二白皮,马铃薯选脱毒马铃薯克新一号、克新四号。3栽培技…  相似文献   

9.
厚皮甜瓜80年代在我国东部地区栽培获得成功,目前华北地区(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发展最快,面积也最大,上海(南汇)及其附近地区(浙江嘉兴等)次之,其他地区也有一定面积。栽培方式主要是大棚、温室和小棚,其中大棚比例最大。生产季节以冬季播种(12~2月)、春末夏初(5~6月初)采收的大棚春茬早熟栽培为主,其中大棚栽培方式居多,特早熟的冬暖式大棚(日光温室)在山东莘县、河北廊坊、北京等地发展很快;90年代开始推广少量秋季大棚栽培(亦称秋延后大棚栽培),由于投资少,效益较高,故近年来有发展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棚莴笋一番茄种植模式是在坎墩街道农业园区,已连续种植5年,栽培面积20hm^2,已成为慈溪市最大的大棚莴笋生产基地。该种植模式栽培容易,技术简单,667m^2产值达2万左右。夏季还有3个月的休闲洗盐时间,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1.
陈菊芳 《中国蔬菜》2017,1(11):89-92
<正>采用大棚+地膜+微蓄微灌设施进行高山紫叶莴笋—番茄栽培,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每667 m~2比双季莴笋增加2.06万元,比单季番茄增加0.84万元,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9,(2):53-55
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探索制定了适于江汉平原的大棚西甜瓜与莴笋轮作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和规程,主要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条件、大棚要求、品种选择、周年茬口模式、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该模式将西甜瓜与莴笋的高效益茬口有机衔接优化,对促进江汉平原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大棚西甜瓜与大棚莴笋相互带动发展,提高种植综合效益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缪陈伟 《长江蔬菜》2016,(23):34-35
嘉兴地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春提早大棚栽培黄瓜产量高、品质佳。为实现黄瓜有机栽培,要求土壤、水源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所用种子不可包衣;病虫害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此外,为提高保温效果,采用小拱棚+中棚+大棚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4.
章照停 《长江蔬菜》2013,(15):22-23
宣城市宣州区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大棚莴笋秋延迟、越冬栽培新模式,推广面积达266.7 hm2。主要通过品种调整和设施栽培,使莴笋从12月上旬供应至翌年3月下旬,主要在元旦、春节前后上市,此时正值冬、春淡季,且又逢"两节",市场销路好。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是广大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大兴区生产实际,笔者探索出了第一茬香菜、第二茬番茄、第三茬莴笋一年三茬的大棚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张月华  姚祥坦 《中国食用菌》2010,29(2):66-66,68
嘉兴及浙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蚕桑产地,桑枝条资源丰富。杏鲍菇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的能力较强,利用桑枝屑替代棉籽壳作为原料生产杏鲍菇,可有效利用桑枝条,综合增加桑枝条的利用价值。综合总结了利用大棚等简易设施栽培杏鲍菇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金华市婺城区莲湖严村和金东区下于村进行大棚蔬菜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通过合理安排栽培季节,相应提前或延后栽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经实践摸索出一套大棚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茄子-夏白菜-秋芹菜-冬莴笋,每667m^2产茄子2500-3000kg,产值4000-5000元;夏大白菜2000kg,产值2000元左右;秋芹菜2000kg,产值4000~5000元;冬莴笋3000kg,产值3000元。除去投入成本3000元外,每667m^2年纯收入10000~12000元。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山市冬季气温较低,成株莴笋露地无法安全越冬,且黄山地区春节期间蔬菜品种单调、需求量大、价格高。为此,探索了冬莴笋大棚双膜覆盖栽培模式。该模式关键在于选择耐低温、抗性强的品种;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做好防冻措施,如气温达0℃之前盖膜,气温达-2℃时盖内膜,气温达-6℃时加盖3层薄膜。  相似文献   

19.
大棚番茄-豇豆-莴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在金东区雅金村开展了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生产试验,经过3年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一套适合该村的大棚番茄豇豆莴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每667m^2产番茄5000多kg,产值8500元左右;豇豆1500kg,产值4000多元;莴笋3500kg,产值近4000元。除去成本外,每667m^2年纯收入超过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深受菜农欢迎,现将该模式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导读:利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条件,进行大棚西瓜接茬莴笋栽培模式,可改变西瓜大棚常年用半年闲半年的现象,充分提高西瓜大棚利用率,既不影响西瓜生产,又能增加蔬菜产量和经济收入。经3年在麻江县宣威镇腊白村的示范应用,现规模在20 hm^(2)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