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油菜雄性不育株与花而不实症的预防江苏省南京市种子站(210017)梁春英钱卫红近几年来,甘蓝型杂交油菜在我市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中,秦油2号油菜已成为我市主栽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在推广应用中发现,影响杂交油菜产量有...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雄性不育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江苏省南京市种子站(210017)钱卫红,梁春英近几年来,甘蓝型杂交油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在推广应用中发现,许多杂交组合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育性分离现象,不育株(包括...  相似文献   

3.
秦优12(原代号驰杂油1号)是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于2008年通过安徽省的杂交油菜品种审定,审定号为:皖审油2008004。2006—2007年,该品种参加安徽省油菜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量266.8千克,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Pol CMS是指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从基地选择、播种期确定、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花期调节、除杂去劣、辅助授粉,收获贮存等方面,总结了Pol CMS油菜品种在青海、甘肃等春油菜产区实施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为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系统杂交油菜种子高质高产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主要缺点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用兄妹交繁殖后,不育株率只能保持在50%左右,制种时必须在开花前拔除占母本群体50%的可育株,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但两系法在彻底清除可育株和严格的隔离条件下,制种的纯度可达99%以上,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因此,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仍然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用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方法。本文研究在保证两系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大面积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转育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用26份不同大白菜株系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96进行多代回交转育,成功地转育出5份不同类型的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包括桔红心和黄心大白菜株系)。鉴定结果表明,这些不育系材料不育性稳定,不育度100%,不育率100%,蜜腺正常,花药白色退化,植株整齐一致,生长旺盛,是新型的优良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亚科 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亚 36A与恢复系 H7- 1配制而成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2002- 2004年参加湖南省油菜区试, 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个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作母本与萝卜杂交,以了解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gura不育细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有正效应,可交配性受核-质互作控制。通过胚珠培养,获得了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萝卜的属间杂种。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几个主要雄性不育材料杂种优势的利用杜才副,侯国佐(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我国在杂交油菜的研究和利用上居世界领先水平,杂交油菜的推广面积已占油菜种植面积的25%以上,是第一个大面积应用杂交油菜的国家,且今后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在我国,油菜杂种优...  相似文献   

10.
史广富 《种子科技》2000,18(5):286-286
试验表明,不同的杂交油菜组合,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苗期纯度鉴定与盛花期大田种植纯度吻合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杂株的产生主要取决于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正确掌握和运用苗床去杂技术对提高大田种植纯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莫鉴国 《种子》1997,(2):51-52
本文概述了四川杂交油菜的研究历史,指出四川在全国杂交油菜的育种和应用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该省已育出13个杂交油菜品种,研究出一批新材料和新方法,而杂交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超过20万公顷。作者在文中还讨论了杂交油菜研究与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殿荣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员,他和他的小组再接再厉,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共育成14个油菜品种,获得4项发明专利,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其中有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殿荣研究总结出的油菜育种理论、育种方法、制种技术、专利技术,引领中国杂交油菜育种迈大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奠基者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单杂一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和三原县种子公司合作育成,1992年12月首次通过国内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4.
体细胞杂交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创建和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胡琼  李云昌 《作物学报》2006,32(1):138-143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作为生产油菜杂交种的主要授粉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利用,但由于油菜种内自然发生的有利用价值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不多,所以种属间转移现有不育细胞质及发掘新型不育细胞质意义重大。体细胞杂交不仅避开了有性杂交亲和障碍的限制,还可实现两个杂交亲本细胞质基因组的重组,是一种快速有效、应用广泛的转移和诱导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利用原生质体杂交技术在油菜种内、种间和属间转移雄性不育细胞质以及通过细胞质基因组重组改良和创建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利用体细胞杂交方法创建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贵州油菜生产的发展及品种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功勋  林树春 《种子》1997,(2):34-35,54
由于正确执行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改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贵州油菜生产迅速发展,1995年全省油菜籽总产量53.1万吨,比1949年增长13.55倍,比1978年增长6.23倍。全省油菜品种改良有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由50、60年代以白菜型、芥菜型品种为主发展到70、80年代以甘兰型品种为主,第二次是由70、80年代以甘兰型常规品种为主发展到90年代以优质油菜杂交油菜和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为主,甘兰  相似文献   

16.
油菜两用系制种技术的探讨李厚英,罗节(贵州省种子公司)(湄潭县种司)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油菜制种,我省“七五”未引进,“八五”期间引进与本省选育相结合,制种面积不断扩大,使杂交油菜良种的推广上了一新台阶,由1990年的两千多亩增加到百万亩以上。油...  相似文献   

17.
秦优1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咸阳市农业科学院和三原县种子公司育成,不育系2168A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商品油菜籽含油量44.6%。45.3%,芥酸含量0.0%-0.1%。硫苷含量25.68~25.73μmol/g,为高含油率的“双低”杂交油菜。2008年通过陕西省、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苏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原代号为黔杂ZW99004)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和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系ZW004杂交选育而成。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陕西省农科院特作所景军胜近几年来,以秦油2号为代表的一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我们结合科研与生产,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杂交油菜制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使采收的杂交油菜种子达到了国家标准,每公顷(hm ̄2)产量达到1...  相似文献   

20.
何平  王会  汪文祥 《中国种业》2021,(5):117-118
大地279属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品种,由R12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系和楚79配制杂交而成,2020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0)420206。该品种产量高、产油量高、中抗裂角、抗倒伏性好、机械化收获损耗低、种植效益高,适宜种植区域广。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大地279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