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淡色卵饲养性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淡色卵在蚕种生产的各个期别、各个品种中时有发生,严重的批次谈色卵占总卵量的5%左右.为模索淡色卵对蚕茧生产的影响,我们于1995年夏蚕进行了淡色卵与正常卵的催青及饲养比较.现将试验结果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2.
钱祥明 《江苏蚕业》1998,20(3):32-33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质量.尤其是近几年来,广大蚕农对蚕种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希望自己领到的蚕种既要一日孵化率高,又要头数多、蚁体强健、好养.而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除与催青工作有关外,还与蚕种的特性和制种的质量有关.目前,我省将要扩大推广的5对新品种与大面饲养的当家蚕品种苏五×苏六相比,在催青技术上有明显的差异,且5对新品种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正确认识和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目的近年来,各蚕种场站繁育新九原种及新九×8301的交杂种,大量发生再出卵和原种及8301×新九的不受精卵也很多,影响了蚕种质量及蚕种生产计划的完成。据有关调查,影响新九品种的化性(再出卵)、不受精卵的因素很多,除了与蚕卵催青、原蚕饲育、上簇制种的环境因素外,还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经多年的生产实线,新九与其他二化性品种在同一条件催青、饲养、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见点时间与孵化率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华 《蚕桑通报》2003,34(2):40-42
我市中、晚秋期一般习惯于转青日上午发种,第2天收蚁。蚕农对蚕种孵化的要求是:发种不带苗蚁,第一天孵化率较高,二天基本孵齐。为此,本人多年来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总结,并从中发现:要达此要求,催青阶段在抓好各个技术环节的同时,掌握蚕种胚胎适时见点是关键。为便于大家了解蚕种适时见点时间,适时见点促进孵化齐一的效果,现将我市近三年中、晚秋期催青的三对品种27批蚕种的点青、孵化情况及相关试验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供参考。1调查材料与方法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夏秋用品种:秋丰×白玉、薪杭×白云,(均正交反)。每批蚕种于己3日随机取一样本,…  相似文献   

5.
<正> 蚕种自出库催青或浸酸处理后,保护在一定的温湿度环境中,其蚕卵胚子即继续发育。在蚕卵胚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卵内营养物和水份的逐渐消耗,卵量也随之减轻。为了了解蚕种催青阶段卵量减耗情况,我们于1987年秋期和1988年春期作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调查蚕种分为春用种、秋用冷浸种和即浸种,每种别各取一对交品种,每品种各取两个样本。调查卵量以各品种张种卵量为单位。首次秤量时间:春用种为出库当日上午;浸酸种为浸酸次日上午。终至秤量时间(?)转青80~90%(即催青室发种时)。春用种采用简化催青标准催青。秋用冷浸种采用78~80℉保护。逐日进行秤量,视其卵量减耗情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蚕种自出库催青或浸酸处理后,直至蚕卵转青80~90%止,春用种卵量减耗3.49%,张种卵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我县1984年开始引进菁松×皓月、浙蕾×春晓和新杭×科明三对春、夏秋用新品种,1985年又引进苏春×镇丰和诸花×朝霞2对春、夏秋用新品种.新品种发种量占总发种量的89%.为了熟悉各品种特性,搞好催青技术,提高催青质量,通过实践,有以下体会.一、处理好关键胚胎起点胚胎、戊_3及己_4胚胎是催青的关键胚胎.认准起点胚胎一般丙_2胚胎应是催青加温的起点胚胎.起点胚胎是否齐一,对孵化齐一程度有很大影响.但蚕种到催青室后  相似文献   

7.
李志梅 《江苏蚕业》2001,23(2):26-27
如皋市是全省产茧大县之一,年产茧10万担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蚕茧产、质量,增加单位效益,将新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作为优良品种更新工程来抓。2000年春蚕期又引进和推广了春岭×钟月、苏镇×春光、春蕾×锡方等新品种近3000张。为促进新品种的推广,笔者就三对家蚕新品种与苏5×苏6进行了生产性状调查,以探索新品种在农村饲养的适应性。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1 性状比较1.1孵化率 春岭×钟月、苏镇×春光、春蕾×锡方、苏5×苏6均于卓月23日出库,5月3日发种,春蕾×锡方催青积温最高,春岭×钟月催青积温比苏镇…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安徽省蚕桑生产发展迅速,蚕种生产能力不足,每年都从江苏、浙江等省调种.这几年三省蚕种的装盒卵量虽已统一,但卵盒制作规格不一,给催青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江苏的卵盒长宽为20cm×13cm,浙江的卵盒长宽为23.5cm×12.5cm,安徽的卵盒长宽为22cm×10.5cm,这给采用散卵催青框进行催青的带来极大不便,摇种、调匾困难,易致卵盒掉地.  相似文献   

9.
对于绝大多数的蚕品种而言,催青有效积温主要因期别不同而有所高低,且品种之间差异较小,所以催青有效积温基本上是一个常数,不同蚕品种之间可以互为参照,在催青实际操作中比较容易控制。但丰1×54A正反交却例外,正交与反交之间的催青有效积温、转青经过时间和一日孵化率相差较大,中秋期尤为明显,处理不当会给蚕种催青、收蚁、小蚕饲养和蚕种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整理分析了本市1998~2002年丰1×54A(正反交)品种所有批次的催青资料,并以薪杭×白云(正反交)为对照,总结出丰1×54A(正反交)品种在不同期别催青阶段的发育特点,并针对其…  相似文献   

10.
如皋市是江苏省产茧大县之一 ,年产茧5000t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蚕茧产、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将新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作为优良品种更新工程来抓。今年春蚕期又引进和推广了春岭×钟月、苏镇×春光、春蕾×锡方等新品种近3000张。为促进新品种的推广 ,笔者就三对家蚕新品种与苏 5×苏 6进行了生产性状调查 ,以探索新品种在农村饲养的适应性。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1性状比较1.11.8孵化率春岭×钟月、苏镇×春光、春蕾×锡方、苏 5×苏 6均于4月23日出库 ,5月3日发种 ,春蕾×锡方催青积温最高 ,春岭×钟月催青积温…  相似文献   

11.
家蚕品种一克卵粒数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在不同时期均有进行。为此 ,笔者借鉴浙江省的调查方法 ,收集了江西省 1990~ 2 0 0 2年共 13年春制和秋制家蚕现行主要蚕品种菁松×皓月、芙蓉×湘晖、薪杭×白云的克卵粒数原始资料进行调查与统计。由于数据资料的时间跨度较长 ,蚕种的生产环境等要素有所变化 ,故划分为 1990~ 1996和 1997~ 2 0 0 2年两个时间段进行统计 ,以便进行对比分析。1 调查与统计本调查共收集样本 6 81个 ,以我省主要蚕种生产单位———省蚕种场和修水蚕种场 1990~ 2 0 0 2年的蚕种克卵数资料为主 ,相同蚕品种基本上由…  相似文献   

12.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彩莲  孙峰 《四川蚕业》2000,28(3):29-31
<正>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95%,高的共育室达98%;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  相似文献   

13.
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第一关,蚕种催青质量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随着蚕桑科技普及,基层小蚕共育室和广大蚕农对蚕种催青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蚕桑科技进步的要求,改变原来蚕种催青室仅靠人工控制的落后局面,启东市蚕桑指导站自2002年8月起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浸酸和催青条件对广蚕三号×7532蚕种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蚕三号×7532品种自通过省级鉴定之后,在生产上正逐步扩大饲养。随着养蚕数量的增加,为能更好地把握蚕种在冷藏、浸酸、催青各个环节的技术处理措施,提高蚕种的孵化质量,解决在生产上所遇到的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不同浸酸时间、温度以及不同温湿度的催青条件对广蚕三号×7532蚕种的孵化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生产参考。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广蚕三号×7532正反交杂种。二、处理方法 1.浸酸处理用产后在75~78°F的常温条件下、经过20小时(以当天18时盛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 ,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 ,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 ,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 ,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 ,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 95% ,高的共育室达98%以上 ;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 ,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1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1.1 领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 领种时装得太多 一只领种框或黑布袋装50 0张以上 ,多的甚至达 80 0张…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推广优良蚕品种是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经过蚕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以苏镇×春光、苏菊×明虎、春蕾×锡芳、871× 872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家蚕新品种相继繁育成功 ,经试验、示范 ,已逐步投入生产 ,为实现蚕品种的更新换代 ,增加蚕农收益带来福音。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品种的性状 ,掌握技术要点 ,指导生产。我市自 1996年春开始对有关家蚕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四年来累计推广新品种 2 5 5 76张 ,推广数量逐年递增。其中 1999年推广达 15 5 0 1张 ,占全年饲养总量的 10 66%。从催青胚…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目的:近年来,由于各场站繁育新九原种及新九×8301的交杂种,大量产生再出卵,原种及其反交的杂交种发生不受精卵也很多,给蚕种生产繁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蚕种质量及蚕种生产计划的完成.据有关调查、影响新九品种的化性(再出卵)及不受精卵的因素很多,除了与催青、原蚕繁育、上簇制种的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新九与其他二化性品种在同一条件催青,同一环境饲养,同一时间制种,其他二化品种就基本没有发生生种及再出卵,而新九虽然发生生种极少,但产卵后10天到15天之间大量发生再出卵(看色生种),这是化性滞育不完全之故.因此,我们在研究产生再出卵环境因素,制定合理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在化性遗传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研究.为此,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并向我场退休老技师李嘉霭同志请教,于79年秋开始这项工作.主要目的是选除再出卵因素,稳定新九品种滞育卵的化性,同时减少不受精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19.
<正> 原种框制改散卵是蚕种生产上一大改革。为了完善改变后的有关技术处理,我们在1992年秋天对散卵原种催青卵的运输、转青卵及浸酸蚕种的冷藏等问题进行了有关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区:(1)散卵原种催青卵运种时不同包装工具的比较。(2)散卵原种转青卵冷藏对孵化率和蚁蚕体质的影响。(3)浸酸蚕种不同冷藏期限的比较。2.处理方法:(1)运种时不同包装用具的比较:设铅皮箱、纸箱和框架三种装种容器。每个包装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家蚕品种更新速度、提高栽桑养蚕经济效益,今春,在省蚕种公司和蚕研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引进了苏镇×春光、春岭×钟月、华瑞×春明三对家蚕新品种.与我区大面积饲育的菁松×皓月在管理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仅从饲育角度的品种间综合性状表现的对比与调查. 1 基本情况 饲育中,为了保证调查对比的准确性,我们将三对品种放在不同乡镇饲育,其中重点集中在有长期原蚕生产经验、养蚕水平较高、桑园长势良好、服务功能较强的有40hm2桑园的蚕桑重点村--古寨乡九房村进行.该村今春共养蚕740张,其中:苏镇×春光100张,占该品种50%,春岭×钟月300张,占该品种60%,华瑞×春明100张,占该品种100%,其余340张均为菁松×皓月.区、乡、村均派专人对四对品种的全程饲育管理进行系统的调查与数据收集. 催青是采用二段加温法,参照以往的催青标准,与全区其它数万张蚕种一起进行的.经比较,三对新品种的积温要略高于菁松×皓月.在催青过程中,胚子发育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