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红安格斯牛和抗旱王牛是优良肉牛品种,本研究测定了这2种牛与重庆地区土种黄牛的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显示:初生至12月龄阶段,杂种牛在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上的测定值均比黄牛的高(P0.01),红本、抗本杂一代犊牛初生重分别为32.41、34.59kg,比重庆本地黄牛16.82kg高92.68%、105.64%,6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76.04%和87.52%,12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67.70%和76.48%。结果表明杂种牛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新疆褐牛种公牛生长发育规律,利用SAS 8.1软件中的Logistic、Gompertz、Brody和Bertallanffy 4种常用的生长曲线模型对344头次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拟合度R2分别为 0.9217、0.9263、0.9176和0.9261,其中Gompertz模型对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模型生长曲线的拐点分别为(0.4937岁、502.10 kg)、(1.3168岁、379.54 kg)和(1.0477岁、311.25 kg)。本研究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BMY牛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BMY牛为父本,云南黄牛、西本杂、短本杂等为母本的多元肉牛杂交,以期为云南省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提供发展基础。[方法]通过应用BMY公牛及冻精与云南黄牛及其杂交母牛进行杂交改良中试。[结果]截止2009年底累计完成杂交改良14 734头,产犊12 738头,产犊率86.45%。进行了1 485头次体重体尺测定,BMY牛对云南黄牛及云南现有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初生体重为12.40 kg,较云南黄牛(YY)高1.64 kg,提高幅度较小(P〉0.05),但6月龄体重为108.96 kg,较YY高74.99 kg,有明显的改良效果(P〉0.01),估计的BMY牛对云南黄牛改良后代的初生重与6月龄体重杂种优势率分别是-8.02%和2.91%。[结论]以BMY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各生长性能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初生重、6月龄体重体尺有较大提高,为云南省、南方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典型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对渝东白山羊与波尔山羊F1 0~6月龄体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杂交F1生长曲线,但Von Bertalanffy在拟合效果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更佳。分析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参数,发现拐点体重为6.501 kg,拐点月龄为1.292月,最大月增重为2.955 kg,成熟体重为21.994 kg。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别美系大白猪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美系大白猪进行了生长曲线拟合,自出生每30 d称1次体重,根据平均体重分别利用Logistic、Bertalanffy、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拟合度最高(R2=0.9999),其它两种模式也相对较高,均高于0.9990;从极限体重(成熟体重)看,Gompertz模型拟合的公猪和母猪体重分别是239.88 kg和222.76 kg,较符合大白猪的体重范围,因此, Gompertz模型最适合美系大白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其公、母猪Gompertz方程分别为:W=239.88 exp[-4.52 exp(-0.011 t)]和W=222.76 exp[-4.59 exp(-0.011 t)],其拐点分别是(137.14 d,88.25 kg)和(138.53 d,81.95 kg)。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云南黄牛的生产性能,优选主要的杂交改良父本,开展云南黄牛杂交改良。[方法]用西门塔尔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分别与云南黄牛母本杂交,测定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结果]云南黄牛经过杂交改良后,改良效果良好,杂交后代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西×云杂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4.57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5.83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21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44.24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74.13%,59.20%,56.53%和78.10%。短×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2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17.20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3.56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14.86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7.90%,38.10%,54.21%和62.90%;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56.51%和38.89%;海×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7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24.97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0.52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89.50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61.45%,46.47%,51.99%和49.78%。[结论]西×云杂一代牛、短×云杂交一代牛、安×云杂交一代牛和海×云杂交一代牛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新疆褐牛母牛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并拟合其生长曲线。本研究收集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1 091头次1~18月龄新疆褐牛母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记录,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Brody、Bertalanffy 4种非线性模型对其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都很好(R20.860 0),通过比较各个性状的拟合度,Gompertz模型对新疆褐牛母牛体高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为0.999 3;Bertallanffy模型对体斜长和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分别为0.999 9、0.999 7;Brody模型对胸围和管围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分别为0.999 6、0.998 3。由Bertallanffy模型计算出新疆褐牛母牛的拐点月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4.91月龄和127.08 kg。新疆褐牛母牛在1~12月龄,特别是1~6月龄生长发育速度快,生长强度大,随着月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含有1/2野牦牛血液的冻精为吉林当地10头黄牛输配。结果,受配牛妊娠率为100%,产犊成活率为100%,杂种后代牛在采食性能、抗寒暑能力及生长速度方面都优于本地黄牛。初步表明利用含1/2野牦牛血液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有较强的种间杂种优势,可为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典型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对渝东白山羊与波尔山羊F,0-6月龄体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杂交F.生长曲线,但VonBertalanffy在拟合效果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更佳。分析Y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参数,发现拐点体重为6.501kg,拐点月龄为1.292月,最大月增重为2.955kg,成熟体重为21.994kg。  相似文献   

11.
河北柴鸡1~16周龄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河北柴鸡1-16周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和非线性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河北柴鸡的生长曲线(R^2分别为0.99598、0.99837和0.99809),但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饲草在肉牛养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牛体增重对比不同饲草及其配比喂养西门塔尔肉牛效果,以确定较优的青贮甜高粱和全株饲用玉米的配比.[方法]在冬季温室养殖条件下,设计5组配比的青贮甜高粱和全株饲用玉米饲喂西门塔尔肉牛,定期称量牛体增重,并分析各试验组养殖效益.[结果]试验结果显示,青贮甜高粱和全株玉米喂养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弗杂牛在当地的生长及肉用性能。[方法]随机选择弗莱维赫牛与遵义本地黄牛的杂交F1代(弗×本)、弗莱维赫牛与(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三元杂交一代F1(弗×西本)牛,作试验组,本地纯种黄牛(对照组)各30头,进行饲养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时试验组弗×本、弗×西本的体重分别为90.00 kg、118.18...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选取18~20月龄,体重280±15.8 kg的西本杂、安本杂及利本杂F1代公牛各20头,按品种分为3组;以青贮玉米和白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6个月的集中肥育,研究杂交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西本杂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最高,利本杂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最低;西本杂、安本杂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高档肉重与利本杂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率和骨肉比值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大理石纹等级和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方法]以巴里坤县本地母牛为研究对象,选用西门塔尔牛冻精,通过人工授精(AI)技术开展牛品种改良试验旨在研究西杂牛在当地生长状态和适应性。[结果]通过初生重、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测试与本地牛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西杂牛与本地牛体尺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相比较提高5.28%,11.48%,10.75%,37.63%;分别对育肥牛进行屠宰试验,西本F_1与本地牛胴体重分别为510.24 kg,370.37 kg,屠宰率分别为57.76%,49.1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结果显示:采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生产,西杂F_1表现为抗逆性好、生长速度快,说明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用于舍饲肉牛生产或培育优质肉牛新品系具有明显优势,为今后拓展农区舍饲肉牛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湘西黄牛母牛生长曲线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分别利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562头湘西黄牛母牛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均能很好地拟合湘西黄牛母牛的生长过程(P<0.0001),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940和0.9961。综合拟合优度和预测能力来看,Gompertz方程更适合于湘西黄牛母牛的生长曲线研究,因此用Gompertz方程更为合适。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生长曲线的拐点分别为(11.38,166.33)和(6.78,124.5)。本研究结论对湘西黄牛的保种、选育、杂交利用及饲养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隐性白羽肉鸡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巴央宗  谢庄  翟明霞 《中国家禽》2006,28(18):11-13,16
试验测定了隐性白羽肉鸡在高海拔饲养环境中2~20周龄的体重和胫长,用logistic、Gompertz模型拟合了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隐性白羽肉鸡体重和胫长生长受高海拔环境抑制,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都适宜拟合隐性白羽肉鸡在高海拔体重和胫长的生长过程,拟合度高,其中logistic模型优于Gompertz模型。隐性白羽公鸡比母鸡有较高的成年体重、拐点体重、绝对生长速度和相对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三元杂交牛12和18月龄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夏洛来×西门塔尔×本地牛(夏西本)、皮埃蒙特×西门塔尔×本地牛(皮西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西门塔尔×西门塔尔×本地牛(西杂二代)各10头,从6月龄开始育肥,测定其增重、饲料消耗及其12和18月龄的屠宰成绩。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较高,分别为0.96kg、0.90kg,并与西杂二代差异显著(P<0.05);饲料消耗以皮西本较少,每kg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4.03kg和5.98kg。以皮西本和利西本2个杂交组合的屠宰成绩较好,18月龄屠宰率分别为61.50%、61.17%,净肉率分别为52.59%、49.21%。各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杂交组合提高肉牛生产能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非科尔沁牛育种区选择饲养条件好,冷配基础好和五个牧场,进行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研究,并地加系x西杂这一组合的生产性能做了全面的测定分析,研究发现,另系x西杂牛后代公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为163.4,256.7,373.8和500.1kg,该杂交组合后裔550天平均日增重的杂咎优势率为17.4%,加系西牛x加重西牛后代550天平均日增重是所有组合中最高的为0.706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