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扬州市域内306413 hm 2耕地土壤进行采样监测,Cd、H g、As、Cr、Cu、Pb 6种重金属采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Zn、Ni和666、DDT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水田二级标准,对扬州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扬州市土壤近20年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及累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扬州市耕地土壤中,90.9%的样点土壤处于清洁水平,8.3%的样点土壤处于尚清洁水平,近20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不大,无明显累积现象,扬州市耕地土壤未受到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明显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国家大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产地条件。  相似文献   

2.
洛川苹果园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郑国璋  岳乐平 《土壤通报》2008,39(2):402-405
通过对洛川苹果园地土壤样品的采集、监测,依据无公害果园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重点分析评价了对土壤环境及人体危害较大的Cd、As、Cr、Pb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以无公害果园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为评价标准,洛川苹果园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有As>Cr>Cd>Pb的特征,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51,土壤Cd、As、Cr、Pb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0.7,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水平符合无公害苹果生产的要求;以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为评价标准,洛川苹果园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有As>Pb>Cr>Cd的特征,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64,土壤Cd、Cr、Pb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0.7,土壤As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大于0.7,但小于1。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现状水平符合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要求。但土壤As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4,已超过绿色食品产地土壤污染警戒线。洛川苹果园地土壤重金属As污染程度较高,主要是由于人为长期不合理使用含As农药、化肥所致。因而,洛川苹果生产中应将土壤环境中的As作为严控的土壤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耕地重金属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通过对三峡重庆库区16个市、县(区)旱地和水田土样分析、统计、评价,研究了库区耕地土壤主要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库区耕地土壤有不同程度污染,重金属As、Cd、Cu、Ni的含量均有超标,Cd有最大超标;旱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略高于水田,紫色土略高于黄壤,各采样点重金属含量差异大;重金属元素Cd、Pb、Cu、As、Zn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污染有复合污染趋势;主要淹水区县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仅巫山县污染综合指数评价为中污染,主城区、开县为轻微污染,涪陵区、长寿区、奉节县为警戒级,其余为安全级;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基本容量,能够保证作物品质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对三峡库区耕地重金属淹水和非点源污染进行风险分析,指出库区开展淹水重金属形态与非点源污染输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同标准的郑州市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郑州市耕地土壤为例,对其表层重金属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为:Hg、Cr、Pb、As、Cd;全区土壤环境质量完全满足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分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而仅约半数的土壤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可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浦东新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非污灌区4个蔬菜园艺场和2个污灌区土壤中的7种重金属进行总量分析,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其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4个蔬菜园艺场各个重金属的两项指数均<1,评价结果均为优良,这4个蔬菜园艺场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土壤环境要求。污灌区9个土壤样的Pb、Cr、As单项污染指数<1,Cd、Cu、Zn、Hg的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均>1,尤其是Cd污染最为严重,单项污染指数最高达6.6,综合污染指数4.84;所调查的9个土壤样中33%为中污染,67%为重污染,该污灌区蔬菜地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应用黄浦江疏浚底泥(吹泥),污水灌溉和乡镇企业的化工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顺义区采集了412份土壤表层样品,分析了其中7种重金属元素(Cu、Zn、Cr、Pb、Cd、As和Hg)的全量,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样中As、Cd、Cr、Hg、Cu、Pb和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85、0.136、61.47、0.073、22.43、20.38mg.kg-1和69.75mg.kg-1,As、Cd、Cr、Cu和Zn含量平均值超过了北京地区环境背景值,但所有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Shapiro-Wilk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r呈正态分布,Cd、Cr、Cu、Pb元素与As元素相关性显著。土壤各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Zn〉Cr〉Cd〉Cu〉Pb〉As〉Hg,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45,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级标准Ⅱ级,污染等级为"警戒线"级;菜地、果园、荒地、林地、苗圃、设施农业用地和水浇地的土壤内梅罗指数分别为0.809、0.765、0.720、0.669、0.781、0.786和0.729,表现为菜地〉设施农业〉苗圃〉果园〉水浇地〉荒地〉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7.
段碧辉  孙奥  王芳  赵敏  杨军  项剑桥 《土壤》2023,55(6):1371-1379
为研究江汉平原荆门地区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以水田(水稻田、油稻田、麦稻田)、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硫、速效磷钾和重金属As、Cd、Cr、Hg、Ni、Pb等1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确定权重并以间距法进行肥力综合评价,以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环境综合评价,两者叠加构造矩阵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耕地土壤肥力总体较好,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4.45,以二等和三等为主,各养分指标含量中等及以上均超过60%,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不同,以油稻田最高,麦稻田次之,水稻田和旱地最低;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以清洁为主,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土壤环境不同,油稻田和麦稻田无轻度及以上污染,旱地有1.25%轻度污染,水田有1.27%中度污染,主要污染贡献为Cd和Hg。综合评价显示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较好,中等以上耕地占比98.93%,且以油稻田和麦稻田中等以上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8.
郑州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蔬菜质量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对郑州市郊区3种不同灌溉方式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Hg、Cr、Cd、Pb、As、Cu、Zn)污染监测和蔬菜质量调查。结果发现,郑州市郊区的土壤均未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蔬菜已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蔬菜类标准;土壤中的Zn、Cu、Cd、Cr污染与多数蔬菜的污染呈显著的正相关,而Pb、Hg污染在多数蔬菜中均表现为与土壤污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工矿企业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锡矿企业废水污灌区为例,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Hg、As、Cd、Pb、Cr含量及pH值进行测定分析。对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采用标准对比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介于3.83~6.45之间,均值为5.14,土壤偏酸;Hg和Pb单因子污染指数全部样本为一级,土壤清洁且安全;Cr和Cd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有2.22%和4.44%的样本为二级,达到警戒级,说明土壤尚清洁,未受到污染;As单因子污染指数2.22%的样本为三级,Pi跃1,达轻污染级,为主要污染因子,表明土壤已受到As轻度污染;研究区综合污染指数值为1.16,达到轻度污染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菜地土壤重金属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近年来北京蔬菜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解北京地区菜地以重金属为主要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采集北京市主要蔬菜生产区表层土壤(0~20cm),测定镉(Cd)、铅(Pb)、铜(Cu)、铬(Cr)、锌(Zn)、镍(Ni)、汞(Hg)含量和基础理化性质。依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采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大兴、昌平、密云、延庆、房山、顺义、通州区内Cd、Cr明显富集,顺义区、房山区Cd质量分数平均值接近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0.40 mg/kg),但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限量值(0.60 mg/kg)。Cd、Cu、Zn、Cr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处于0.7~1.0,属于尚清洁(警戒限)水平,且土壤Cd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极高,40%以上样点存在"轻度"和"中度"污染,设施菜地较裸露菜地相比存在较高Cd污染风险。综上,北京市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指标总体安全,处于非污染状态,但存在一定程度的Cd、Cr、Cu、Zn累积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n、Cu、Zn、Pb、Cd、Cr、Ni七种重金属元素为评价因子,主要依据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以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研究了合肥地区27个采样点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本地区大棚土壤综合指数<1,属于尚清洁等级。但Cd单项指数>1,有潜在的污染性。  相似文献   

12.
苏南某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安中华  董元华  安琼  王辉 《土壤》2004,36(6):631-635
以苏南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某市为试验区,在对该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调研之后,对试区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小的是六六六,其次为Pb和Cr,均无超标样点;少数传统菜地和大棚菜地土壤中DDT的污染指数接近或超过1,表明其中DDT残留量已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最为严重的是Cd。就综合污染指数而言,除水稻土均值为0.57,低于0.7,属安全外,其他3类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值在0.72~0.95之间,处于警戒值。试区内约有20%以上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超过1,表明土壤受到轻度污染,这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白银市的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土壤剖面养分累积状况和土壤电导率、pH值的变化;对土壤重金属Cd、As、Pb、Cr、Cu、Zn和Ni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农田土壤,其中速效磷在0-40 cm土层和速效钾在0-60 cm土层累积尤为明显。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电导率高于农田土壤,雒家滩温室土壤表层EC值为0.94 mS·cm-1,超过蔬菜的生育障碍临界点(EC〉0.50 mS·cm-1)。大部分温室土壤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其中雒家滩温室土壤Pb、Zn、Cd、As含量超过温室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3—2006)限量值。根据各重金属的单项与综合质量指数,靖远日光温室土壤环境质量为2级,属于尚清洁水平,而雒家滩和重坪日光温室土壤环境质量为3级,属于超标水平,不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对矿区4种复垦基质、7种复垦植物及原地貌农田和林地2种土壤及4种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复垦基质各重金属全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重金属水溶态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指标,不会对矿区环境造成危害;重金属全量与水溶态呈一致趋势,即单项污染指数除Cd外,Pb、Cu、Cr和As等元素最高含量均出现在风化煤矸石,综合污染指数均为新鲜煤矸石>风化煤矸石>原地貌农田土壤>南排土场1380平台复垦土壤>南排土场1420燃烧区残留物>原地貌林地土壤;各样点Cd的全量与水溶态达显著相关水平,样点Pb、Cu、Cr和As的全量与水溶态达极显著相关水平;矿区植物中重金属Cd、Pb、Cu和As含量均未超出正常植物的含量标准,但所有植物中Cr含量均超出正常植物的含量标准,因此,矿区植物体中Cr的污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蔬菜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初步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嘉兴市蔬菜土壤中Cu、Zn、Pb、Cd、Cr、As、Ni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2种不同评价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发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含量;Cu、Zn、Cd、Ni和As的浓度均有个别地方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土壤质量受到各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而Pb、Zn、Cu、Cd的污染是引起嘉兴地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嘉兴地区城镇化空间扩展的推进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新污染区的出现与土壤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土壤通报》2015,(3):721-727
对海口市四大蔬菜基地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积累及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个蔬菜基地中,新坡基地土壤中Cd、Cr、Zn、As、Ni最高,桂林洋土壤中Cu的含量在各基地中最高,坡博土壤中的Pb和Hg含量最高。叶菜中Pb、Cd、Cr、Ni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果菜,说明叶菜较果菜更易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土壤中的Cd全部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2-1995),其中新坡基地土壤Cd污染指数最大。新坡土壤中的Ni超标率为66.7%。各基地土壤中Hg、As、Cr、Ni、Cu、Zn和Pb的含量均未超标,符合蔬菜种植用地要求。单项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表明,青菜、油菜、小白菜、大白菜、生菜、芹菜、西红柿均受到Pb轻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芹菜重金属轻微超标;青菜、油菜、小白菜、大白菜、生菜、西红柿的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级水平;芥菜、薯叶菜、空心菜、辣椒、苦瓜的重金属属于安全水平。整体来看,叶菜类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大于果菜类。仅Cr含量在蔬菜与土壤中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高低受到除土壤之外的众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讨云南会泽铅锌冶炼厂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掌握新址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会泽铅锌冶炼厂新、旧场址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布设14个采样点,采集42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的Cr、Cu、Mn、Ni、Pb、Zn、Cd、As、Hg。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会泽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r、Cu、Mn、Ni、Pb、Zn、Cd、As和Hg的平均含量水平分别为92.25、226.81、1 567.45、65.16、394.66、1 451.63、11.16、43.81、0.47 mg·kg-1,除Cr、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其中Cd的最高超标倍数为274倍。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偏重-极重污染范畴;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强-很强的生态风险程度;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旧场址周边土壤中Pb、Cd对儿童均具有显著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园217个样点0~40cm土层土壤取样分析,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苹果园土壤中Hg、Cd、Pb、As、Cr、Cu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积累状况、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并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对苹果园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渭北苹果园土壤中6种重金属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累积,其累积程度依次为:Hg〉Pb〉Cd〉As〉Cu〉Cr。各采样点Hg、Cd含量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在50%以上;而Pb、As、Cr、Cu各采样点含量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19.10%~23.70%。6种重金属均表现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性主要由成土母质、气候、地形等结构性因素控制。其中随机因素对Cd的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消弱了结构性因素对Cd空间变异的主导作用,而Pb、Cr、Cu空间变异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弱,随机性因素对各重金属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d〉As〉Hg〉Pb〉Cr〉Cu。重金属积累的单项评价指数均小于1,综合评价指数小于0.7,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完全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其中As的累积对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可能有较大的潜在影响,应加以有效控制以防止其持续累积。  相似文献   

19.
典型城市化地区蔬菜重金属的累积特征与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对环境质量、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为了掌握典型城市化区域蔬菜生产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食用健康风险,从而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的农业实践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珠三角电镀、染织等工业密集典型城市化区域的蔬菜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蔬菜和表层土壤样品,使用单因子污染评价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蔬菜样品中Cd、Ni、Cr、As、Pb 5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使用目标危害商数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发现,该地区菜地土壤存在Cd污染。研究区蔬菜中重金属的富集吸收能力为Cd > Ni > Cr > As > Pb,叶菜类对Cd的富集最多,豆角类对Ni的富集较多。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蔬菜中重金属超标率按大小排序为Ni > Cr > Cd > Pb=As,Ni、Cr和Cd超标率分别为10.53%、2.63%和1.32%,Pb和As均未超标;综合污染指数的评价显示叶菜类样品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豆角类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瓜类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叶菜类和豆角类的综合目标危害商数(TTHQ)均大于1,长期食用叶菜类和豆角类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成人和儿童的综合目标危害商数排序均为叶菜类 > 豆角类 > 瓜类,儿童摄食蔬菜的重金属健康风险高于成人。总体来说,研究区蔬菜重金属健康风险基本处于可接受范围,但叶菜类Cd和豆角类Ni造成的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丽水市农业生产基地土壤质量情况,本研究以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蔬菜和茶叶基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蔬菜与茶叶基地耕层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充足,但速效磷平均含量和p H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2mg·kg~(-1)、4.39和106 mg·kg~(-1)、3.77,土壤磷素均过量,且酸化严重。蔬菜基地全氮、速效钾以及土壤磷酸酶与脲酶活性均高于茶叶基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低于茶叶基地。2个基地土壤中Cd、Pb、Cr、Cu、Zn、Ni、As、Hg、六六六及滴滴涕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中Cd和Pb为潜在污染因子,蔬菜和茶叶基地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7和0.42。2个基地灌溉水与肥料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蔬菜及茶叶样品重金属和农残超标率均为0。综上,丽水市蔬菜与茶叶基地环境整体处于清洁水平。本研究为土壤质量综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