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975年在全区窿缘桉人工林内,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五株优势木对比法是侧重于表型的选优方法。表型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以表型选择的优树,能否把有利因素遗传给子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窿缘桉优树单亲本子代鉴定。鉴定的目的:1、通过优树间单亲本子代造林鉴定,从中选择其子代具有速生、优质特性的优树,作为种子园的无性  相似文献   

2.
优树是实现林木良种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获得优树的手段一般是通过表型选择。表型的性状是遗传和环境条件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的根据不同,但外表上可属于同一表型,要弄清某一选择性状(表型)是否受遗传的控制,或这种控制的强度,便需要进行表型测定。自由授粉后代测定是利用初选优树的自由授粉的种子,进行测定。这种方法取得结果快,并能满意地了解所选优树的一般配合力,在母本性状占显性的情况下,可以提供  相似文献   

3.
粗枝云杉天然林优树的性状变异特征与选择标准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然林内75株初选优树的22个性状资料,分析了性状随树龄变异的特征。对目的性状的选择潜力给予了评价。确定出评价优树的14个性状。按表型复选标准,筛选出47株优树,初选优树准确率77.4%。提出粗枝云杉纸浆用材良种选育应按数量性状和材性性状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步改良。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从六十年代起至今,我们所用的选优方法尽管很多,但都属于表型选择。表型选择的积极作用必须肯定;但这种选择的效果不稳定。如具体到一个单株,其稳定性就更差了。为了正确评价各个优树在林木育种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必须对优树进行鉴定。对优树进行鉴定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方法是子代鉴定。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靠性大,不足之处是时间较长。最近许多单位都进行了无性系鉴定和同功酶分析工作。我们也进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优树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对比木法选优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相对生长指标及绝对生长指标建立思茅松优树选择综合指数,将思茅松优树选择定量化,提高了优树选择的可靠性,简化了选优程序.  相似文献   

6.
优树选自不同的立地条件,优树间质的差异难于互作比较,加之当前优树主要是根据表型选择,表型是基因型加环境,即环境条件特别是水肥条件的好坏,使表型大受影响,这就往往使基因型一般的树木,因植点上水肥等条件的差异,而表现优异,被选为优树。加上目前选优方法不够完善,使这种基因型一般的树木,在选出的优树中占有相当比例。因此,用未经测定优树直接用于生产,其增产效果是不稳定的(没有把握)。无性系测定,即把不同立地条件下选出的优树(无性系)栽植于同一立地条件,以消除  相似文献   

7.
一、后代测定的意义杉木优树是按外表性状(简称表型)进行选择的。而树木的表型主要是受内在遗传基础的影响,也受环境条件的作用,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优良的表型,未必具有优良的遗传基础。为了评定选优效果,进一步加强选择,不断提高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曲柳优树选择的林分条件、选优程序、选优方法、优树标准、优树的保存利用及选优效果.对其他阔叶树的优树选择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9.
选择优树是建立种子园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尽快地完成优树选择任务,根据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和兄弟省的选优经验,以及我们去年开展选优工作的初步体会,特将杉木优树标准和选择方法以及选优工作中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聊城市园林观赏树种国槐的优树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生长量指标、形质指标、抗性及适应性要求等优树选择标准对国槐进行了优树选择,结果表明:侯选优树按小样地法选择,生长量指标都超过了60%以上,按5株大树法选择,也都超过了30%以上。所有侯选优树在干形、冠浓密度、冠形、抗性方面有很多差异,根据分数标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选出2株国槐综合性状优良的优树。  相似文献   

11.
研究材料来源于南阳境内37株楸树优树,首先对37个楸树优树半同胞家系种子进行播种育苗,然后进行家系间选择,选出9个优良家系。又进行家系内的选择,从9个优良家系中用间比法选择出的322超级苗单株。进而连续进行一级筛选和二级筛选,选择出24个优良单株,在全国营建区域对比试验林。以期通过进一步观测,选择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通过此项研究表明:优树表型测定与子代测定相结合,来判断优树母株遗传品质的优劣,可以提高选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后代测定的意义杉木优树是按外表性状 (简称表型) 进行选择的。而树木的表型主要是受内在遗传基础的影响,也受环境条件的作用,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优良的表型,未必具有优良的遗传基础。为了评定选优效果,进一步加强选择,不断提高种子园的质量,增加木材产量,改进木材品质,需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过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优树结实能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过表型选择选出油橄榄优树以后,应对优树进行表型测定。因油橄榄优树是从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条件下选择出来的,缺乏同一栽培条件的比较基础,因此表型上结实的好坏,未必可靠;即使在同一栽培环境中,由于油橄榄主要属异花授粉,单株结实量会随父本花粉的不同而变化很大,而选优主要是根据母本产量,父本是不清楚的;在扦插繁殖时,也只是繁殖母本,而致使丰富结实的父本并未繁殖,所以建园后在授粉株改变的新条件下,原选母本无性系后代未必株株都能丰产,因此,必需对优树母本结实能力和父本花粉结实能力作出客观评定,只有在父母本双方都查明的基础上建园,才有丰产稳产的根据。本文作者,通过1977—1978年两年的工作,在制订出选优方法并加以大量淘汰之后,着手对少数中选优树结实能力测定的方法加以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法在枝花木奶果优树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岛不同地区的野生枝花木奶果进行优树选择。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28个初选优树个体间的13项选优性状既存在显著差异性,又存在稳定性。总体来看,树木的健康状况和产量在不同个体间的表型变异大,而果实形态及其果肉物质含量则表型变异小,树形态的表型变异居中,具备了进行选优的丰富差异性,同时又存在稳定的特征。根据各性状的负荷值,第一主成分与总糖(0.892)、胸径树高比(0.631)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与总酸(-0.795)存在较强的负相关,且贡献率达到22.083%,明显高于第二主成分,因此选择胸径株高比、总糖以及总酸作为枝花木奶果表型因子选择的主要指标,即选优的标准。计算基于13个性状指标的候选优树的综合得分,得到28株初选优树的综合得分排序,选出优良单株共5株,依次分别为M5,M3,M1-3,M1,M5-1。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各种方法筛选优良无性系培育森林,以提高林分的产量。我区一九七三年开始进行杉木选优,其方法是根据表型进行选择的。优树表型是其遗传因素与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但这种良好的表现型是哪个因素所决定的,能不能遗传给后代,其强度如何?目前全区只开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选优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种内主要经济性状变异较大,进行选优育种有广泛的物质基础。对产量构成因子(单株产果量、单果重、出皮率、抗性等)分别采用绝对和相对标准直接选择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四年选择,选出优树20株。文中报告了综合表型较好的8901,8902,8916,8927,8929,8935,8936,H_3,H_5,H_7等10株优树。  相似文献   

17.
油菜优树选择是根据表型进行,表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从表型选择的优树其性状能否传给后代,传递的能力有多大是无法在表型选择中作出判断。为了解表型选择中优树的遗传传递能力,获得性状较好的优  相似文献   

18.
油茶选优是根据表型性状进行的,而这些性状能否传递给后代?传递的能力有多大?各性状之间相关程度如何?如直接用优树种子育苗造林,能否增产?一般要通过子代鉴定。为此,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展了油茶优树子代育苗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利用选出的杉木优树或优良林分中的优势木,建立杉木种子园,在生产上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目前,在选优工作中,大都是根据宏观的表型来选择,因而要将初选出的杉木优树经过较长时间的子代鉴定,或几年时间的当代无性系鉴定后,再行建园。这与尽快地实现林木良种化的要求很不适应。同时,杉木的数量指标和表型受外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不稳定,反映在遗传性上的不可靠性,特别是由于优树的误选,若不鉴定,在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20.
本标准把樟子松分为沙地樟子松和山地樟子松二种生态类型,并划分了各自的分布区域,规定了优树选择标准、选优方法、选优步骤、优树搜集、保存、优树建档等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