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莆田市城市行道树树种选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骨架,具有美化景观、遮阴和防护等重要功能。通过对莆田市城市行道树现状的调查分析,根据行道树树种选择的原则,提出适合莆田市生长的树种,并从种植设计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空间与时间两个尺度对园林树木及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解析,并以上海地区最为普遍的树种香樟为例,探讨了时空尺度变化规律在树种选择及配置中的体现与应用。该研究以期为植物种植设计与管理过程中规格选择、数量配置、动态调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太旧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树种选择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太旧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是太旧高速公路管理养护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实现高标准的绿化,在充分了解这一特殊地段立地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树种选择就是关键。本文结合太旧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工程介绍了树种选择的原则,以及我们所使用的乔、灌木树种和花卉、草坪品种。我们力求使所选择的树种和相应的种植设计既能满足立地条件的要求,又能展现出优美的景观,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植物是城市园林的主题,具有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因此,科学设计和选择园林植物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者的重要责任。介绍了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模式、提出了城市园林植物种植对策。  相似文献   

5.
天伦随园别墅区,吸收我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园林布局和艺术手法,依托十三陵水库风景区,在植物选择上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创造出具有传统民族风格和现代人文精神的居住环境,文章着重阐述其种植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市城区行道树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攀枝花市城区主干道、学校、医院、公园等区域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表明,攀枝花市城区目前共有行道树28科、58属、91种。在行道树应用的树种选择、种植设计、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应结合攀枝花市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特点合理选用行道树。  相似文献   

7.
海口市龙昆南路景观绿化植物种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居红 《热带林业》2009,37(1):49-51
文章通过对海口市龙昆南路景观绿化植物种植设计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摸清了道路植物种植设计多采用海南本地乡土树种为主的热带植物,同时了解了分车带、辅路的植物配置情况、人行道绿地规划设计方法及其它各方面的情况,为行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冶金企业道路防护绿地种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道路防护绿地种植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道路防护绿地建设的原则,归纳了适合污染区域道路防护绿地建设的树种及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南北气侯差距大的原因,植物个体差异也较大,在完成公园的种植设计时,首先要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采用乡土树种,适当选取已经引种驯化成功的外来树种;其次要掌握好美学原理的表现手法,如最佳尺度的把握,节奏与韵律的和谐,色彩的搭配,环境的协调;此外还要注重小环境下生态因子对植物的调节作用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公园种植设计是公园总体设计的一部分,会随着公园设计指导思想、理念的变化而变化。未来公园种植设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介绍了月季专类园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月季专类园在丹麦、荷兰、北京、南京等地的应用现状,从地址选择、布置形式、品种选择及配置上阐述了月季专类园的种植设计,并提出几点种植设计意见,旨在为专类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攀西地区优良桑品种云桑2号为对象,对该地区主要的良桑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模式下云桑2号的生物学性状和丰产性状。结果:攀西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可因地制宜选择成片栽培、间作栽培和四边栽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广西田阳县是石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由于生态条件恶劣,给当地农林业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而该县素有种竹习惯,竹子既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少经济利益,也改善了该地的生态环境,但由于竹子种植规模不大,面积分散,经营粗放,加工技术及资源利用水平低,竹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不高。本文在分析该县石山区自然社会条件及当前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林农种植结构、加强科技投入、集约经营、良种良法、大力发展竹材加工、改善交通设施等的对策,以推动石山区竹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整个公园植物空间布局情况以及公园内园林植物所形成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和垂直空间4种景观空间的造景特点、植物构成进行分析。尝试摆脱以园林植物为审美主体的静态观赏模式,提出园林植物应从装饰性的栽植配角转变为景观空间营造的主角,即营造舒适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才能达到园林营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如何开展宜林地造林是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宜林荒山荒地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造林技术、造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对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笋用林有关文献的数量、地区和主题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中国笋用林有关文献分布具较强的地域性及聚散性特征。笋用林经营管理研究占文献量的 36 7% ,竹林丰产定向配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础研究占 1 9 0 % ,造林育种与笋加工方面的比例分别为 1 6 8%和 1 5 6 %。浙江在笋用林研究方面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红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34-136,13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第1~3 a新鞭长、第2~3 a出笋数和竹笋平均地径等指标对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滩地营造毛环竹林应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心土改良土壤质地,毛环竹在山地造林最好选择山谷和中下坡,不宜选择在上坡,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和粘土的山地不宜营造毛环竹林。  相似文献   

17.
杨萍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00-202,209
在分析福建省实践中的林权流转主体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对主体之一的联户法律性质及其权利行使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物权法》的规定,指出林权证是确定林权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野生动物所有权是所有权的一种,它与其他所有权的区别在于客体的不同。文章阐述了野生动物的内涵,分析了野生动物的分类和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的区别。在明确野生动物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野生动物所有权的概念,深入论述了野生动物所有权与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的差异和联系,并对野生动物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营林与采运生产间的客观联系以及提高新的制度安排的运行效率出发,研究提出国有林区新的营林与采运生产间关系的形成动机和实质体现的是市场机制的结果.主要包括体现专业化分工的市场联系,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一体化联系,以及营林与采运生产间的松散联合.新的关系制度的形成要从打破现行的联系入手,分别建立营林生产主体和采运生产主体,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在各经营主体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建立起一体化或松散联合型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20.
选取《广东林业科技》(2016年更名为《林业与环境科学》)和《广西林业科学》2015—2016年载文和作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量、稿源质量、学科领域、作者分布、合著情况、期刊自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期刊均为试验研究栏目的论文数量比例最大;省级基金论文比例大于国家级;作者单位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两刊出版周期稳定、载文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