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厦门特区农业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厦门特区地处东南沿海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水热资源丰富 ,冬暖夏凉 ,素有“天然温室”之美称 ,十分适宜发展热带和亚热带为特色产品的农业生产。全市土地面积 15 65km2 ,耕地面积2 73万hm2 。1999年 ,种植业方面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 39万hm2 ,产量 19 4万t;花生 0 93万hm2 ,产量 2 73万t;蔬菜面积 1 65万hm2 ,总产量 4 3 69万t,产值 4 4亿元 ,占种植业总产值的 2 5 7% ;水果面积 1 5 9万hm2 (主果龙眼 1 2 3万hm2 ) ,总产量 6 2 4万t;花卉 0 0 4万hm2 ,产值 0 4 6…  相似文献   

2.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我国现有茶园 113 0万hm2 ,其中采摘茶园90 9万hm2 。年产茶叶 66 5- 67 5万t。其中 ,绿茶产量占 72 2 - 73 5% ,乌龙茶占 9 1- 9 3% ;红茶的产量和比例正在不断下降 ,如 1998年为5682 7t,占 8 5% ,1999年为 4 8899t ,占 7 2 %。茶叶出口量每年约 2 3万吨 ;1999年全国茶叶总产值约为 95亿元人民币。我国茶叶生产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首先 ,单产较低 ,全国 1999年平均单产为 74 3 2kg/hm2 ,约为世界平均单产的 69%、日本的 4 3%、肯尼亚的 35%、印度的 4 5%、印度尼西亚的 59%、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3.
Ⅱ优 16 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Ⅱ 32A作母本 ,与利用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蜀恢 16 2作父本配组而成 ,1993年定型。宁德市于 1998年引进该组合参加本地区试。经 3a试验、试种 ,表现产量高 ,米质较优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1月通过宁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8 13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8% ,达极显著 ;1999年继续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7 6 7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7% ,达极显著。 1998年在古田县湖滨乡西山村中稻简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1999年 3月农业部在南昌召开全国早稻优质化座谈会 ,提出到 2 0 0 3年 ,全国优质早稻面积达到 533万hm2 ,其中全国食用优质早稻达 4 0 0万hm2 ,基本实现早稻生产优质化 ,经营产业化目标。福建省早稻种植面积每年平均达 53 33万hm2 ,总产平均达 2 70万t。目前食味较好的中质稻仅占 12 5% ,米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优质稻则更少 ,仅占 3% ,据统计 ,福建省粮食库存中有 2 0 0万t左右的早稻低质谷难以销售[1] 。随着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百姓对市场迫切需求优质稻米 ,而另一方面 ,优质稻种植面积又是如此少…  相似文献   

5.
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是东欧两个玉米生产大国 ,预计 2 0 0 0 /0 1年度 ,罗马尼亚玉米产量将达到 4 0 0万t,比上年度减少 6 2 %。罗马尼亚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至 2 7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 30万hm2 ,罗马尼亚前 5年玉米平均产量为 10 10万t,播种面积平均为 310万hm2 ,而2 0 0 0 /0 1年度播种季节 ,罗马尼亚遭遇 50年来最严重旱灾 ,罗马尼亚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使单产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预计 2 0 0 0 /0 1年度南斯拉夫玉米产量将达到 550万t,比上年度减产 4 2 % ,南斯拉夫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 18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1…  相似文献   

6.
福建名优茶开发20年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福建名优茶开发 2 0年福建名优茶开发从 1981年开始试制 ,由宁德市茶叶公司制作 ,1983年宁德市茶叶公司制作的名优茶直接进入北京市场 ,仅几百斤 ,此后 ,福安开始制作名优茶 ,并扩大到闽东各县 ,名优茶产量逐步提升 ,福鼎试制白毛猴名优绿茶 ,质优量大 ,逐步进入江浙市场及全国各省市场销售 ,至 1985年 ,全省名优茶产量已达几千担 ,后农业厅经作处组织考察江浙、上海市场 ,积极推动名优茶的开发 ,至 1999年 ,全省名优茶产量达 2 4 7万t,产值达 6 4 1亿元。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占茶叶总产量 12 35万t和总产值 14 73亿元的 2 0 %和4 …  相似文献   

7.
安溪县现有茶园总面积 1 5万hm2 ,2 0 0 0年茶叶总产量 1 4 4万t,分别占全国乌龙茶、福建乌龙茶总产量的 1 4和 1 3,产值 3 3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5 ;创税利 4 0 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18%左右 ,年外销量约 60 0 0t,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茶业行业带动农户达 8万户以上 ,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达 60万人以上。茶叶是安溪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 安溪县茶叶生产现状1 1 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全县茶园 10 0 %为无性系乌龙茶品种 ,其中铁观音茶园约占 4 0 % ,产量约占 35 % ,黄旦、本山、毛蟹茶园约占 4 0 % …  相似文献   

8.
卢宏玉  尤淑丽 《杂粮作物》2002,22(6):365-366
1 发展小杂粮生产的意义我国旱地农业分布广,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大,包括北方16个省(自治区、市)的741个县,约有耕地面积5000万hm2,小杂粮(也称三小作物,即小杂粮、小杂豆和小油料。下同)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三小作物中的小杂粮包括黍稷、荞麦、陆稻、稗子等小宗作物,其中黍稷全国种植面积为150万hm2,荞麦72.3万hm2,总产51万t,面积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小杂豆包括小豆、绿豆、豌豆、豇豆等,栽培面积约260万hm2,总产量300万t;小油料包括芝麻、蓖麻、苏子等,其中芝麻种植面积约100万hm2,蓖麻面积45万hm2,总产量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米是我国65 %以上人口的主食。建国以来的50年间 ,我国水稻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种植面积由2540万hm2 上升到3140万hm2,单产由1.9t/hm2 上升到6.3t/hm2,总产由4864万t上升到2亿t。稻谷总产占了粮食作物总产的40 %左右 ;同时 ,我国还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 ,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 ,为世界第二 ,总产占世界第一。一、生产现状1.种植结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的调整 ,水稻种植结构近年作了相应调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南方早稻面积与产量在全国…  相似文献   

10.
培杂山青系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 64S与山青 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 ,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 12 3~ 12 5d ,作晚稻栽培 10 6~ 10 8d ,与汕优 63相同。我区于 1994年引进试种 ,取得中稻 9.3t/hm2 、晚稻 8.5 4t/hm2 的高产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为 2 67hm2 ,1996年为 1867hm2 ,1997年为2 14 0hm2 ,3a累计 4 2 74hm2 ,加权平均产量 8.16t/hm2 ,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高 95 .5kg/hm2 ,最高产量达 12 .4 9t/hm2 。…  相似文献   

11.
渭源县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气候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 言渭源地处甘肃中部定西地区南部,全县总耕地534333hm2,其中高寒二阴区耕地34606hm2。因气候凉爽阴湿,昼夜温差大,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适宜马铃薯种植,光合产物高于其它各地。历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是当地名优特产作物之一,也是全国马铃薯良种繁殖培育生产重点基地,年平均生产01万t良种销往全国各地。生产优质商品薯125万t,畅销国内外。分析研究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农田气候效应,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对当地马铃薯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渭源气象局附近地内进行,属高寒阴湿气…  相似文献   

12.
城口县1998~1999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城口县是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区 ,常年种植面积在 16 67万hm2 左右 ,是当地农村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牲畜的主要饲料 ,素有“城口半年粮”之称。但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的严重发生 ,对马铃薯的生产影响极大。 1997年全县发生面积共计 1 2万hm2 ,其中 3334hm2 基本绝收 ,损失产量折合原粮3万t。    2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1 1 发生面积和发生区域明显减少1998年和 1999年全县发生面积分别为 0 2 0万hm2 和 0 33万hm2 ,分别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 12 %和 2 0 %。其发生区域只局限在罗江、庙坝、龙田、河渔等少数乡 (镇 )的部…  相似文献   

13.
台湾糖业概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蔗糖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到50年代初,甘蔗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1952年甘蔗单产达49t/hm2,1960年达70.5t/hm2,1957年甘蔗产量为708.3万t.80年代后期,台湾甘蔗种植面积约为7万hm2,...  相似文献   

14.
1 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资源适宜茶树生长。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茶叶生产迅猛 ,已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至 2 0 0 0年 ,全省茶园面积 13万hm2 ,居全国第三位 ;茶叶产量 12 4 2万t、茶业总产值 16亿元 ,居全国第一 ;出口茶叶2 1万t,创汇 70 0 0万美元 ,居全国第二。目前 ,福建茶叶生产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1 1 茶类布局 福建有绿、乌、红、白、花茶等五大类 ,基本上已形成了闽南、闽北的乌龙茶区 ,闽东绿茶区 ,闽西北的多茶类区。在 1999年 12 35万t的茶叶总产量中 ,绿茶产量 7 2 9万t,占5 9 93% …  相似文献   

15.
福优 15 8是龙岩市农科所用福伊A与自选恢复系“龙恢 15 8”配组育成的基本营养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1998~ 1999年两年参加龙岩市晚稻新品种区试 ,全生育期 12 0~ 12 5d ,比汕优 4 6迟 3d左右 ,产量比汕优 4 6增产 6%~ 10 % ,分蘖力强 ,结实率高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性强 ,米质较优。 2 0 0 0年省内外示范推广 5 0 0 0hm2 ,其中省外 2 0 0 0hm2 。该组合制种产量高 ,经 4a龙岩市早秋制种实践 ,产量达2 38t/hm2 ,高产田块达 3 92t/hm2 。1 恢复系龙恢 15 8生物学特性1 1 主要农艺性状龙恢 15 8株高 94 3~ 99 5cm…  相似文献   

16.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 (培矮 64S×特青 )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势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1994年 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从 1991年开始示范栽培 ,在湖南省 1992年种植约 666.7hm2 ,1993年约1333hm2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湘乡市种植 3年 ,表现均好 :1991年晚稻种植 0 .3hm2 ,平均单产10 .0 4t/hm2 ,比汕优 64增产 2 .2 2t/hm2 ,增产2 8 4 % ;1992年种植 1.4 1hm2 ,平均单产 9.19t/hm2 ,比威优 4 6增产 930kg/hm2 ;1993年新塘村种植 2 3.4hm2 ,平均单产 8.4 0…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的九龙江畔 ,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现有人口 4 38 7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6 7 49万人 ,耕地面积 16 3万hm2 ,人均耕地373 4m2 ,是人多耕地少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 ,把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 ,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化其首位意识 ,采取划定耕地保护区 ,制定种粮保护政策和大力推广增粮新技术等有力措施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1997年全市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 ,达 154 35万t,比1978年增产 2 1 2 % ;单产为 383kg ,比增 6 0 % ;人均粮食产量 …  相似文献   

18.
二九一农场现有水田 1 8万hm2 ,占粮豆作物面积的 5 4%,产量占粮豆总产的6 5 %,水稻生产已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 ,获取更高的产量效益 ,近年来我们在盐碱地上对优质米生产技术进行了摸索与研究。1 盐碱地对生产优质米的不良影响1 1 二九一农场水田基本状况二九一农场目前有水稻面积 1 8万hm2 ,分布在四个分场和原种场 ,其中北部沿江一分场水稻面积 0 47hm2 ,土壤中性偏酸 ,pH值 6 5左右 ;南部二、三、四分场、原种场水稻种植面积 1 3万hm2 ,占全场水稻面积的 74%。土壤偏碱 ,pH值 7 5~ 9。1 2 盐碱土…  相似文献   

19.
1 我市茶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国前全市茶园 147hm2 ,产茶 31t。解放后进入了恢复与改造时期 ,1978年以后得到迅猛发展 ,并依据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了品种结构 ,1998年全市茶园 112 87hm2 ,产茶 1 18万t ,产值 1 2 4亿元 ,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四位。其中名优茶 1150t,产值 350 0万元 ,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 9 6 %和 2 8 2 %。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良种30余个 ,良种普及率 95% ,其中无性系良种86 % ,远高于全国良种普及率 50 % ,无性良种16 %的平均水平 ,与全省基本持平。国优良种铁观音、福云系列、黄旦、福安大已成为我市名…  相似文献   

20.
汕优397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397(3624-33/明恢63)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晚稻组合。199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病、高产、生育期适中。1996年邵武市试制4hm2平均产157t/hm2,1997年制种26hm2。平均产1024t/hm2。制种产量低,为了提高制种产量,1998年对该组合的高产制种进行探索,使该组合的制种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98年制种13hm2平均产349t/hm2,最高产达42t/hm2。1 父本397的主要特征特性397在邵武市制种5月1日~7日播种,8月10日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