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在玉米制种过程中普遍采用带苞去雄,通过对现在主要应用的自交系进行去雄处理,分析其带叶去雄对产量的影响,得出带叶去雄时产量影响明显,尤其带2片以上叶,带苞去雄应该控制在3片叶以内.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制种带叶去雄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摸苞带叶去雄是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辽西地区杂交玉米种带不同数量叶片去雄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1-2片叶去雄,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平均增产450 kg·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制种,一是保证保子质量,二是尽量高产.种子质量可通过采用母本超前带叶摸苞去雄来保证.由于制种田内母本植株不可能生长完全一致,为了既能保证种子质量,又不致于因去雄时带叶过多造成单株减产,必须过行多次去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制种经验,总结出同一块制种田7d内四次去雄技术.  相似文献   

4.
现在玉米制种过程中普遍采用带苞去雄,通过对现在主要应用的自交系进行去雄处理,分析其带叶去雄对产量的影响,得出带叶去雄对产量影响明显,尤其带2片以上叶,带苞去雄应该控制在3片叶以内。  相似文献   

5.
随着制种基地大量劳工向外输出,制种企业在玉米抽雄期难以找到足够的工人抽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杂交纯度难以保证。进口的玉米抽雄机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大部分制种企业难以负担,而且由于国内品种的母本在选育时未考虑机械抽雄,不一定适合抽雄机抽雄,机械去雄时带叶片多则影响制种产量,带叶片少则仍然存在去雄不彻底,种子质量得不到保证。采用雄性不育化制种技术制种,是保证种子纯度,减轻制种基地农民去雄的工作量,降低制种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以5003为母本的玉米单交种组合日益增多,推广面积迅速扩大。然而,5003自交系雄穗穗轴较短,往往在包叶内就开始散粉,在制种时若不带叶去雄,会因去雄不及时而自交,降低制种纯度。要做到既及时又彻底,又常常需要带叶去雄。那么,带叶去雄对制种产量有无影响?河北省种子公司用鲁玉8号进行带叶去雄试验,结果表明:带一片叶去雄不仅不减产,而且能增产。带叶去  相似文献   

7.
制种玉米人工去雄与机械去雄优缺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去雄弊端 1.去雄质量受去雄人员认识影响 一般种植户自己在抽雄时,能够认真地按照技术要求做好抽雄工作,并采取摸苞带叶法抽雄;而雇工对抽雄质量不考虑,影响制种玉米质量和产量. 2.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制种玉米植株高度1.65~1.85米,667米2保苗5 500~7 000株,人工抽雄时,作业工序较大,反复多次去雄容易使抽雄人员疲劳,造成去雄不彻底. 3.工作条件较差 制种玉米密度大,较稠密,抽雄人员工作时经常被划伤手和脸;抽雄期正好处于高温期,并且田间不能断水,导致高温高湿,严重影响了抽雄农户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一、去雄杂交棉制种人工去雄是在杂交棉制种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在杂交棉的母本自花授粉前,人工把母本的花药、花丝和花冠一并去掉,防止自交铃产生。人工去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杂交棉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杂交棉制种人工去雄时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去雄要适时。去雄过早,操作时易损伤花器,造成落铃,影响产量;去雄过晚又容易使母本自花授粉,形成自交铃,影响制种质量。杂交棉制种人工去雄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前一天14:00后,此时花苞处于"小荷尖尖"的形态,花冠微微膨胀,迅速伸长,颜色变白,用手触摸感觉有松软空隙。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品种新单22号为材料,观察了带叶去雄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只去雄穗相比,带1-2片叶去雄减产不显著;带3-5片叶去雄则显著或极显著减产,减产率为19.56%-35.73%。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6):487-487
实践证明,采用捏苞带叶方法去雄,既是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有效方法,又是提高种子产量和发芽率的有效措施,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的玉米制种中,笔者尝试了带叶摸苞去雄法,既解决了由于个别农户去雄不及时,致使制种田出现残蓼、跑粉的问题,又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 1 父本散粉期比母本吐丝期略早技术 以往制种,在确定错期播种时,制种单位往往遵循“宁可母等父,不让父等母”的原则,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母本吐丝期比父本散粉期偏早,在拔母本雄穗时,制种农户不愿意摸苞去雄,担心母本授不上粉,给去雄工作带来一些阻力,势必影响制种纯度。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在确定播种错期时,使父本散粉期比母本吐丝期略早一些,迫使制种农户早拔母本雄穗,摸苞去雄,(否则,就有花期不遇的危险),既提高了制种质量,又不影响产量,还减轻了去雄工作强度,缩短了去雄周期。 2 母本带茎叶去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去雄期间摘叶量与玉米制种产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带叶去雄与玉米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关系,我们于1995 ̄1996年开展了此方面的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去雄期间摘除雄穗及1 ̄4片叶时,商品种子产量将分别下降3.0、8.4、22.5和32.8%,同时种子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去雄期间摘叶数以1片为最佳,至多不超过2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杂交棉高产制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等应用,总结实践了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湖南省人工去雄制种技术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2004~2005年又从施硼对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及制种截止时问对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市玉米夏播制种产量低长期主要靠外地调种解决生产用种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提高我市玉米夏播制种产量和质量技术的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玉米规范化夏播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内容有:制种田的选择,规格播种,栽培管理,带叶摸苞去雄,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收获脱粒。在栽培管理中强调了夏玉米浇水技术,提高了我市玉米夏播制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影响网纹甜瓜制种效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实花不同蕾期去雄、不同授粉时间、父本不同花期花粉处理等因素,研究网纹甜瓜制种效果,结果表明:大蕾期去雄后当天即用新鲜花粉授粉,与通常去雄后翌日授粉相比,其生产的种子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同时,在植株生长发育中采用单杆整株单枝留2瓜的植株调整方法是网纹甜瓜杂交制种最宜采用的方法,其种子产量最高,种子质量与单杆整枝单株留1瓜接近。  相似文献   

17.
以甘科5号杂交制种双亲为试验材料,对辣椒制种常用的3种杂交授粉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镊子去雄-栓线标记处理(传统法)的制种效果较好,座果率、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徒手去雄-涂抹印油标记处理、剥冠去雄-撕萼片标记处理(改良法)。不同杂交方式的工作效率也完全不同,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去雄不带叶和去雄携带顶叶数量对被去雄及未去雄玉米生长的影响,为提供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在抽雄期以不去雄为对照,采用隔行去雄,监测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1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对被去雄及未去雄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去雄及去雄携带顶叶降低了被去雄玉米的株高,且去雄携带的顶叶越多,株高越低,但对未去雄玉米的株高无显著影响.被去雄玉米中,以去雄带1顶叶的生物量及茎秆直径最大,其次为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2顶叶,而去雄带3顶叶则略低于对照;未去雄玉米的生物量及茎秆直径则随去雄携带顶叶的增多而提高,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去雄及去雄携带顶叶对被去雄、未去雄玉米果穗的行数、穗长、穗直径、行粒数、千粒重等无显著影响.被去雄玉米的秃尖长度以去雄带1顶叶最短,其次为去雄不带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穗粒数、单穗产量以去雄带1顶叶最高,其次为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未去雄玉米的穗粒数、单穗产量则随去雄携带顶叶的增多而增加,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单位面积的玉米产量及经济系数以去雄带1顶叶最高,其次为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结论]玉米去雄时应携带1片顶叶.  相似文献   

19.
从选地、播种与育苗、整枝、去雄、授粉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西瓜大棚制种的关键技术,以提高湘中地区西瓜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耿艳华 《云南农业》2002,(11):10-11
摸苞带叶去雄就是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当母本的雄穗已经打苞,但还未见穗时,就摸苞带叶把雄穗提前去掉。这种去雄方法是保证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性措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去雄方法易造成的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的弊端,而且去雄既简单快速,又节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