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一、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还可危害果穗。1.发病原因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小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的适温20~32℃。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主要病害之一,全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玉米小斑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如不及时预防将严重影响村民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现将玉米小斑病的危害情况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主要病害之一,全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玉米小斑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如不及时预防将严重影响村民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现将玉米小斑病的危害情况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1玉米斑病夏玉米区主要斑病是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夏季高温多雨,以玉米小斑病为主,大斑病在个别冷凉年份也有发生。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种植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近年来随着先玉系列及仿生品种的推广,呈此病呈上升趋势。1.1玉米大斑病1.1.1发生规律。大斑病也称条斑病。发病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春播玉米区多发。目前,太行山区春玉米和早夏玉米面积越来越大,加大了病害流行。如果玉米品种大斑病发病达到5级以上,减产的幅度能够高达30%~50%。这种病害除了侵染全株叶片之外,也会侵染苞叶及叶鞘部。在  相似文献   

5.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该文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介绍玉米小斑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2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程度为中偏重,并将这2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三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并将2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两种抗病类型。此外,还利用柱形图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病程度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主要是品种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2 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为中偏重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3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2种抗病类型。分析了影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表明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外,还受到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和光照时数)、播期和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小斑病危害严重,为此对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及防治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特点,其次阐述了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最后探讨了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粗缩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  相似文献   

10.
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米对小斑病的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甜玉米。药剂阿米西达、爱苗和世高前移处理均能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斑病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中国主产粮食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文章就国内外关于玉米小斑病的致病机理、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各方面作简要综述,为以后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该文就我国玉米小斑病流行小种、流行规律、发病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以期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是我国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其病虫害的种类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粘虫、螟虫、蚜虫等,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其防治要点总结如下。一、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的大斑病和小斑病均可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上,但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1)大斑病的病斑大而少,长5-20cm。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沿叶脉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的棱形大斑;天气潮湿  相似文献   

14.
玉米小斑病是一老病害。近年来,在我省主要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特别是东部山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发生更为严重,造成的产量损失不亚于大斑病,易感病的杂交种和农家品种,一般减产10—20%,多者可达50%。小斑病常与大斑病混合发生,同时危害,往往易被人们笼统称为大斑病,其实不然。为了消灭其危害,现将我们1971—1972年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概况、发生趋势,分析了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皖北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平县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病害及其发生危害情况 1.1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 1.1.1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菌还侵染果穗.在田间,该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主要病害 (一)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苞叶.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同一叶片,大小斑可混合发生,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影响籽粒灌浆。玉米大斑病在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的情况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玉米孕穗、出穗期间  相似文献   

19.
2015—2017年连续3 a的系统调查表明,天水地区危害玉米的病虫害有15目19科31种,其中以玉米螟、玉米蚜、玉米大斑病、黏虫、玉米锈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瘤黑粉病为害最严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发生程度等与病虫害基数、温度、湿度、降水量因子相关。防治应以玉米螟、玉米蚜、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青枯病、丝黑穗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