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福建水产》2012,34(3)
从福建诏安患病的人工养殖欧洲鳗鲡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人工回归感染实验显示分离的菌株能使欧洲鳗鲡致病死亡,且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分离菌具有β-溶血性;可在含盐量4%的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具有运动性;其生化反应特性与其他水生动物源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相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属同一分支,相似性达99.8%。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JN391411)与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头孢吡肟、头孢孟多、左氟沙星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从发病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肾脏组织中分离到了1株优势菌HZS-01,将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结果显示,HZS-01株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符合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属同一分支,同源性达99%以上。综合菌株HZS-01的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新生霉素、阿奇霉素敏感度高,对生产用药预防和治疗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鳗鲡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患腐皮病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烂处分离到1株病原菌(322A),对其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和生理生化分析,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促旋酶(gyrase)B亚单位gyrB基因序列,并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感染实验证实菌株322A具有致病性;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16S rRNA基因分析显示,该菌株与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同源性均在99%~100%,构建的系统树显示,菌株322A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FJ462702))亲缘关系最近;gyrB基因分析表明,该菌株与A.hydrophila种内序列的相似性为96%~98%,种间序列的相似性为94%~95%,构建的系统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hydrophila(FJ608553、FJ608552、AF208259)聚为一个分支。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菌株322A可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  相似文献   

4.
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池塘养殖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肠道中分离筛选出15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拮抗菌,其中菌株S24在平板贴片试验中对供试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具有稳定和较高的拮抗作用。综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分子序列(16S rDNA,gyrB)分析,将菌株S24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拮抗菌S24和嗜水气单胞菌(菌株43)的共凝集率为(36.0%±4.3%)。共培养试验可见拮抗菌S24能明显抑制嗜水气单胞菌43的增殖;共培养18 h时,嗜水气单胞菌43的细胞数量达到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株S24适宜作为潜在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5.
从发病齐尔白鲑(Coregonus nasus Pallas)的肾脏组织中分离到了1株优势菌QEBG-001,将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结果显示,QEBG-001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符合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属同一分支,相似性达98%以上。综合菌株QEBG-001的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平、美福仙(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性高。研究结果对养殖生产中用药预防和治疗被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齐尔白鲑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鳗鲡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疡病的肝脏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JS70322NA,经人工感染证实为引起日本鳗鲡体表溃疡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API 20E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特异性基因分析,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JS70322NA为典型的β-溶血,血清型为O∶9.以甲醛灭活的JS70322N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3株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A5、1B8、1F3;其腹水效价分别达1.0×10-6、1.0×10-5、1.0×10-6;细胞亚型分别为IgG2a、IgM、Ig2a;3株单克隆抗体与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等6种水产常见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特异强,可应用于日本鳗鲡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广东广州番禺某牛蛙养殖场发现较为特殊的疾病且传染率和死亡率较高,为查明其致病原,从患病牛蛙(Rana catesbeiana)中抽取其背部的积液和对其他病变部位如肝、脾等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后得到两株优势菌,然后将两株优势菌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进化树构建、革兰氏染色细菌和生理生化实验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一株菌株GPY923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另一株菌株GPY924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进行人工感染后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对丁胺卡那、红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青霉素和氟苯尼考敏感,对多种药物耐药;海豚链球菌对林可霉素和头孢呋辛耐药,对头孢他啶中度敏感,其余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8.
对一起养殖鲤(Cyprinus carpio)发生的病害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以3尾病(死)鲤进行病变组织中的细菌检查及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选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Kluyver and Van Niel 1936)的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Chester 1901)stanier 1943],代表菌株(HC060718-1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 454 bp(GenBank登录号:EF669478).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鲤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分离鉴定的嗜水气单胞菌在被检鲤病例的相应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噻肟等2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9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9.
一株引起香鱼出血症的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出血症的香鱼体腔液分离到一高致病性的菌株(ayu-ah0201),经人工侵染试验证实该菌能引起香鱼出血症.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鞭毛.对蔗糖、阿拉伯糖、七叶苷、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呈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呈阴性.可利用葡萄糖产酸产气.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菌ayu-ah0201与嗜水气单胞菌聚在一簇,与嗜水气单胞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6%~99.7%,与其他相关气单胞菌属成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小于98.9%.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鲤隐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地区流行的鲤隐性败血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观察了病理组织变化等。从病鱼内脏分离到场22株致病菌,其中标7株的生长及生化特性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种的特性,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检测呈阳性。有3株菌V—P(-)、赖氨酸(-)、葡萄糖产气(-)是区别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及温和气单胞菌(A.Sobrie)主要特征,这三株菌符合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血清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将日本鳗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0尾,腹腔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3×106CFU/mL的菌液和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1、5、9、13、17、21、25、29、33 d从两组各取3尾日本鳗鲡,尾静脉取血,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鳗鲡的ACP和SOD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都在21 d时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日本鳗鲡能够通过提高血清中ACP和SOD活力来提高机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力,而对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27株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及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省淡水养殖鱼类体内分离到27株嗜水气单胞菌,根据嗜水气单胞菌16SrDNA基因和气溶素基因(aerolysin)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所分离到的27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双重PCR扩增,扩增结果表明,其中18株为含有Aer毒力基因的潜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占总菌数的66.67%。应用ERIC-PCR分型技术对27株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进行分析,以相似度54.00%为限,所有菌株可分为Ⅰ和Ⅱ两大聚类,以76.00%相似度为界,27株嗜水气单胞菌可分为11个聚类,同一个聚类中菌株分离区域基本相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型的多样性和分离地域具有一定的关联,也表明ERIC-PCR可以有效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茵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鳗源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晖 《水产学报》2003,27(2):124-130
应用PCR技术,从1株鳗源嗜水气单胞菌ML316中扩增得到β 溶血素基因AHL316HEM,将AHL316HEM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经分析验证后重组到pcDNA3.0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DLH。转化重组质粒PDLH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DH5α能在血琼脂培养皿中形成明显的β 溶血斑,重组菌纯化的胞外产物溶血价为1.28×104HU·mg-1,同时重组菌的胞外产物能被原始菌株的高免血清特异性地识别。结果证实,克隆到鳗源嗜水气单胞菌β 溶血素基因,重组质粒PDLH能够表达具有天然生物学活性的β 溶血素,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阮成旭  袁重桂  邓程 《水产科学》2012,31(5):288-290
在水温30℃条件下,研究了5.5%、6.5%、7.5%、8.5%的投饲率对体质量为0.73g的莫桑比克鳗鲡黑仔苗30d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饲率对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莫桑比克鳗鲡黑仔苗在水温30℃时的适宜投饲率为7.5%。  相似文献   

15.
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天龙 《水产学报》2001,25(1):52-57
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法结合柱层析提取,纯化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实验证实欧洲鳗Ig主要分布在硫酸铵饱和度30%-50%的区间内,Sephacry1-S200进一步提纯的Ig主要存在于第一个蛋白峰,而Sepharose-4B柱层析提纯的Ig则存在于第二个蛋白峰,DEAE-52脑子交换柱层析可进一步纯化Sepharose-4B柱层析的产物,ELISA和Western-blot分别证实上述提取物具有抗体的免疫学活性,SDS-PAEG分析纯化的Ig,显示了洲鳗Ig重链约为68kD,轻链约为26kD.  相似文献   

16.
欧洲鳗鲡两极虫主要寄生在欧鳗的肾脏、鳃和皮肤,造成寄生部位的组织溃疡、发炎,影响鳗鱼摄食,容易诱发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欧洲鳗两极虫的感染为春夏高峰型,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感染高峰期在2~6月份,主要感染当年的欧洲鳗鳗苗。  相似文献   

17.
鳗鲡脂肪酸组成和胆固醇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及其制品烤鳗进行胆固醇、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鳗鲡的胆固醇含量与其他鱼类接近,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及其烤鳗制品的胆固醇质量比分别为0.852、0.832mg/g和1.15、1.12mg/g。鳗鲡各食用部位中除腹部的胆固醇较高外,其他部位没有明显差异。鳗鲡的脂肪质量分数16%-24%,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8.9%和19.0%,EPA DHA质量比分别为22.66mg/g和29.27mg/g。  相似文献   

18.
日本鳗鲡败血腹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2000年3月中旬,自福建仙游某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殖场患败血腹水症的发病日本鳗鲡的肝脏及腹水处分离到四株细菌,经鉴定其中一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dwardsiella tarda),一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mas sobria)和两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溶血试验,小鼠攻毒试验显示,上述四株细菌都有较强制 毒力,综合分析,上述菌株可能是引发这次日本幼鳗败血腹水病之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