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人参复混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人参复混肥是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 ,由集安人参研究所研制生产的 ,是一种以生物菌剂为主 ,又含氮、磷、钾、钙、镁等多种人参所需营养元素的复混肥。此肥在西洋参上应用增产效果明显 ,同时也提高了西洋参的品质 ,增强了抗病性。现将此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1 .1 肥料 :由集安人参研究所提供 ,新型人参复混肥。1 .2 西洋参试验田 :在集安市热闹村江敦友家西洋参园。供试西洋参为 4年生。2 试验设计与方法2 .1 设 4个处理分别为 :A、B、C、CK处理A :为新型人参复混肥 0 .6斤 /m2开沟施入 ,浇透水。…  相似文献   

2.
微型种薯在生产中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及时浇水是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 ,其次是防治晚疫病。根据我们在试验和生产中的经验 ,掌握的主要生产技术有如下几点 :1 选种催芽微型种薯必须要求渡过 90d以上的自然休眠期 ,微型种薯播前要进行选种催芽 ,药剂处理 ,70 %~ 80 %种薯发芽时播种 ,这样出苗整齐 ,促使产量提高 ,也有利于田间统一管理。2 播种要求微型种薯在本地区适宜播种的时间是 4月中旬至 5月中旬。播种的深度为 8~ 10cm为宜 ,过深、过浅都对产量有影响。微型种薯种植的最佳密度为6 30 0~ 6 5 0 0株 /6 6 7m2 ,株距 2 0~ 2 5cm ,…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90—92年对局二参场三个坡度上用大粒参籽播种的1—3年生人参组叶柄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知,在第1—2年的生长中,5度坡上的组叶柄长的长,10、14两坡上的组叶柄长的短。到了第三年10、14两坡度的组叶柄长的长,5度坡上的组叶柄长的短。实践证明:坡度只对组叶柄的生长长度有关,对组叶柄生长的数量无关。  相似文献   

4.
棉花漂浮育苗播种方法对成苗及棉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简化棉花漂浮育苗技术,2006-2007年在湖南农业大学以农杂66F1棉花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棉花不同摆放方式、不同覆盖厚度和不同播种深度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干子干播以横放效果最好,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戴帽率低,且棉苗茎粗、主根长、一级侧根数、茎鲜重和根鲜重均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棉花基质不同覆盖厚度试验中,以覆盖厚度1.0~1.5cm为佳,出苗率达到90.0%以上,戴帽率在5.0%以下;棉花漂浮育苗当覆盖基质均为1.5cm时,播种深度在1.5~2.0cm棉苗出苗率和成苗率都在90.0%以上,棉苗戴帽率仅为1.0%。  相似文献   

5.
田间除草是西洋参栽培中较为繁琐的一项工作 ,既费时又费力 ,特别是 1年生参田 ,叶片覆盖率低 ,更利于杂草生长。对于4年直播的 1年生参田 ,除草更是繁重。使用化学除草剂 ,控制杂草显得更为必要。为筛选出适宜于西洋参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和施用量 ,设计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50 %乙草胺 ,河北宣化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50 %扑草净 ,浙江省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72 %都尔 ,先正达公司生产 ;禾耐斯 (90 %乙草胺 ) ,美国孟山都 (上海 )有限公司生产。1 .2 方法试验在文登市药材技术服务站良种繁育基地西洋参育苗田进行…  相似文献   

6.
棉花、甘薯、牧草复合套作栽培技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经过 3年试验研究而成 ,1 998~ 1 999年在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累计推广1 0 55公顷。据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每公顷产皮棉1 1 40公斤 ,甘薯 2 .2 5万公斤 ,优质牧草 3.75万公斤 ,总产值 3.2 4万元 ,此种栽培方式是农牧结合型高效复种 ,若经过畜牧业转化增值效益更显著。1 茬口配置1 0月 2 0日左右棉花拔杆 ,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 ,耕翻整地后等行距 1 5cm满幅播种黑麦草 ,每公顷播量 1 50 kg,1 0月 2 5日后播期每推迟 1天播量加大 7.5kg,翌年 4月 1 0日左右收获牧草。 4月 1 5…  相似文献   

7.
西洋参锈腐病 (PanulariapanacicolaR .destuctans)是西洋参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 ,从幼苗到各年成株均能感病。采用化学杀菌剂土壤处理防治该病其持效期较短 ,效果不理想 ,多次用药又易造成农残超标。为促进西洋参病害无公害防治目标的实现 ,我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型的生物杀菌剂菌克毒克进行了此项试验。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菌克毒克 (2 %宁南霉素水剂 )由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1 .2 试验方法1 .2 .1 试验处理设每平方米用药量 0ml、5ml、1 0ml、1 5ml,4个处理 ,各处理均兑水 1kg灌根…  相似文献   

8.
海南冬繁棉花的天然异交与成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重要的南繁基地。棉花南繁北育经验曾不乏报导 ,而异交成铃却少见研究。本项研究于1 999~ 2 0 0 0年在海南崖城野生棉种植园进行。试材利用了 2 8个质核不育系及相应的 2 6个保持系。田间设置 ,单行区 ,顺序排列 ,两系相邻种植。行长7m,行距 0 .7m;1 999年 1 0月 1 1日播种 ,1 2月 7日见花 (始花期 ) ,2 0 0 0年元月 1 0日花开至顶部 (末花期 ) ,3月 1 5日收花完毕。生育期间治虫 6次 ,浇水3次 ,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气温变幅 (最低和最高温度 ) ,始花到末花期为 1 0~ 2 8℃ ,末花到收获期为2 0~ 32℃。收花前 ,以全行为样本 ,考察…  相似文献   

9.
1 种植表现1 .1 生产性状。 1 997~ 1 999年连续 3年对 2 .2 5万株·hm-2密度随机抽样 1 0 0株调查汇总平均 ,株高 1 0 3.2~ 1 41 .3cm,单株成铃 42 .6个 ,有效节位98个 ,成铃率 43.5%,其中叶枝 4.4个 ,结铃 2 2 .8个 ,占总铃数的 53.5%;果枝 1 2 .6条 ,结铃 1 9.8个 ,占总铃数的 46.5%。室内考种铃重 5.45g,全株铃重 4.1 6g,衣分 42 .8%,绒长 2 9.7mm,单株生产潜力大于当地其他推广品种。1 .2 生育进程。 4月中旬地膜覆盖播种 ,出苗期 6~ 7天 ,6月 7~ 8日现蕾 ,7月 1~ 2日开花 ,8月 1 6日开始吐絮 ,生育期 1 2 3~ 1 2 8天 ,属中早…  相似文献   

10.
老参地直播西洋参连作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洋参在我国大面积引种栽培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西洋参与人参一样都属于忌连作 (重茬 )植物。一般情况下 ,种植一茬西洋参的地不经休闲再连作种植西洋参 ,保苗差、烧须、根病严重、产量低甚至绝收。集安人参研究所 1 999年开始与阳岔参场大胆地在 4年直播下山的西洋参地上 ,不经休闲又重茬播种西洋参 ,经 4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老参地再利用研究的新突破 ,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缓解了宜参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为参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项…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春季,我们成功地贮藏了20磅已出芽的西洋参籽。4月中旬播种下地,5月上句出苗,出苗率达85%以上且长势很好。现将贮藏方法简报如下: 1991年3月23日我们从北京购进西洋参种子20磅,裂口率在98%以上,芽长在2~4mm,最长达1cm。  相似文献   

12.
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麦6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麦 63号 (原名长 5 848) ,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旱 83- 32 2 7做母本 ,以晋麦 2 7号做父本杂交 ,后经在水、旱地两种条件下交叉选育而成。晋麦 63号 1 994~ 1 998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小麦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 ,1 995~ 1 996年参加全国黄淮旱地区试 ,1 99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特征特性晋麦 63号幼苗半直立 ,叶色淡绿 ,植株基部节间紧密 ,根系发达 ;株高 85~ 90 cm,株型紧凑。穗层整齐 ,穗下节较长 ,穗长 9~ 1 2 cm,穗纺锤型 ,穗粒数 3…  相似文献   

13.
集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38于1 999年通过全国审定。为了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作用,于1 999-2 0 0 1年研究了该杂交种的配套栽培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良繁农场一分场进行。试验田为壤土,耕层土壤含有机质0 .96% ,全氮0 .0 80 % ,速效氮1 .46mg·kg-1,速效磷1 4.7mg·kg-1,速效钾1 2 8mg·kg-1。深冬耕,3月中旬灌水,基肥每公顷施鸡粪1 5 t,尿素1 5 0kg,磷酸二铵2 2 5 kg,硫酸钾1 5 0 kg。选用中棉所38一代杂交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等行距1 m。试验设计为5因子、2~4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选用“通农 14”百粒重 10g的小粒大豆种子 ,按 1~ 6cm不同深度播种 ,结果表明小粒大豆播种深度以 2~ 3cm深度处理为最佳播种深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播种深度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F65 2 5 ※※ >F0 0 1=5 65 )。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水稻》2021,51(5)
为探明播种深度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以盐粳1403、盐粳927、盐粳933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了水稻旱直播播种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播种深度在2 cm、3 cm效果最佳,两个处理间差异不大。播深2 cm较播深3 cm、4 cm、5 cm、6 cm三个品种平均出苗率分别高出1.29、21.05、41.15、49.06个百分点,出苗时间分别提早1、3、5、7 d,中胚轴长度分别短0.37、0.9、1.14、1.5 cm;各时期茎蘖数随播种深度增加逐渐减少,齐穗期推迟1~7 d,成熟期推迟1~9 d;三个品种平均实际产量播深2 cm最高,比播深3 cm、4 cm、5 cm、6 cm分别高0.48%、18.16%、41.47%、53.26%。  相似文献   

16.
播种方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不同播种方式下土壤生态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变化,以河南农业大学提供的小麦品种超力1号为试验材料,对2种播种方式(平播、免耕秸秆覆盖沟播)下土壤温度、水分、小麦叶片SPAD值及产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沟播条件下,冬季0~5cm耕层地温较平播高约1~2.2℃。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平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幅度约8.4%。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熬合高效活性液肥肥力宝在啤酒大麦上的施用技术和应用效果 ,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我们于 2 0 0 0~ 2 0 0 2年进行了肥力宝在啤酒大麦上不同施用时期试验和专题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啤麦于 1 1月 3号播种 ,总施氮量为2 4 7 5kg/hm2 。肥力宝在啤麦上不同施用时期试验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阜宁县沟墩镇条岗村进行。供试品种为港啤 1号 ,土壤为粘土 ,土壤肥力中等 ,有机质含量为 1 5% ,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 83 5mg/kg、7 3mg/kg、71 3mg/kg。1 2 试验方法1 2 1 不同施用时期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  相似文献   

18.
丹玉 2 6号 (原代号丹 2 1 0 0 )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亲本组合为丹 90 46×丹 5 98。经几年来各级区试和生产试种 ,表现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等特点 ,大面积试种达到 1 0 5 0 0~1 2 0 0 0kg/hm2 以上 ,1 998年试种 0 .1 3万hm2 ,1 999年种植 1 .3万hm2 ,预计 2 0 0 0年可达 1 3万hm2 ,为使良种良法配套 ,使该品种在生产上发挥更好的增产增收作用 ,我们于 1 999年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设 4个点 ,分别为岫岩、辽中、铁岭和法库县。统一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重离子辐射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龙辐2号是采用75 Me V/u中能氧离子( 16O8+ ) ,辐照剂量在1 1 - 44 Gy(即注量为1×1 0 7~5×1 0 8ions/cm2 )范围内,以贯穿辐照处理春小麦高代稳定材料1 461 5风干种子,经过3年5代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测产试验和多点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各农艺性状表现突出。已于2 0 0 3年2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春性。幼苗直立,生长繁茂,叶色浓绿。株型紧凑,株高72~85 .6cm,抗倒伏,耐旱,抗干热风,落黄好。生育期98~1 0 3d,较永良4号早熟3~5 d。长方形穗,长芒白穗,穗长9.5 cm,小穗数1 7~1 9个。穗粒数37~5 3粒…  相似文献   

20.
张海芝 《中国棉花》2004,31(12):34-35
目前 ,育苗移栽技术在生产应用上普遍存在退化现象 ,培育壮苗早发的作用减退 ,而且苗床死苗现象普遍存在。为提高营养钵育苗质量 ,于 1 999—2 0 0 0年研究双膜干子播种育苗技术 ,并进行示范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方法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 ,沙质壤土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41 ,试验设 4个处理。 A:常规育苗 (对照 ) ,拱棚塑膜覆盖浸种催芽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B:双膜 (地膜平铺 拱棚塑膜 )干子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C: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日播种。 D: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 0日播种。小区面积 2 0 m2 ,随机排列 ,4次重复 ,田间管理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