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能为防雷工程设计以及雷电防范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指导,直接影响着防雷工程质量的高低。阐述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与前期勘察的意义,从建筑物基本情况、电源状况、信号系统与电子信息系统等方面,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期勘察工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旨在提高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水平,为开展各项防雷安全生产建设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森林雷击火预报难点问题,阐述了在闪电发生前预警雷电的电场原理。在大兴安岭地区成功探测和跟踪了雷电发展过程,收集了雷暴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获取了闪电发生前雷雨云中电荷积累过程中的电场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对雷暴过程实时监测和闪电特征识别方法。针对雷电孕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建立分时段、多情景的动态监测模式。面向雷击火演变过程的时序化,提出了雷暴出现、发展、闪电形成临界条件的阶段化预警模式,实现对雷暴全过程跟踪监测。提供了雷暴活动的区域、移动路线,可能出现雷击火点的分布和位置等防火信息,以便防火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扑救。  相似文献   

3.
李强  陈明  张超 《绿色科技》2013,(2):211-213
指出了雷电灾害是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们的威胁就越大。公路收费系统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大量耐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微电子设备,最怕遭到雷击。普通的避雷装置在接闪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泄流入地时,附近的空间发生了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雷电的过电压。因此公路收费系统的雷电安全防护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雷电防护标准,才能使其达到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近年来樟子松灾害的调查研究,阐述了樟子松发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雷电对视频监控系统造成的破坏,分析破坏原因,如直接雷、雷电倾入波、雷电感应、地电位反击等,并依此提出了视频监控系统应对雷电袭击的对策与措施,针对输入端-传输端-终端的各项设备采取措施对雷电进行有效控制,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6.
雷电所引发的雷击火已成为森林火灾主要火因,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充分认识雷电机理与成灾机制基础上,采取人工引雷和抑制闪电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雷电防护,已成为森林防火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雷击火与雷电探测张瑞祥,肖飞,姜玉珍,王天辉,包义(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雷击火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重要火源,约占火灾人情的22%。例如,黑龙江部分1966年至1984年共发生雷击火170次,仅1979年就发生47...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雷电灾害时常发生,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作为县级防雷工程,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探讨。文章从简单问题入手,进行初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的建筑群通常为茂密的森林所环绕,这种特殊的森林环境,对建筑群的雷电防护必须进行技术改进。根据井冈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气候条件,分析井冈山革命旧址群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内、外部雷电防护技术的探讨,并提出利用仿生树内的金属结构作为独立避雷针的雷电防护技术和操作方法,对保护井冈山革命旧址等文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雷电的危害形式有直接雷、感应雷击、反击、电磁脉冲辐射等四种形式,针对这些雷电危害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雷电的危害。一个完整的避雷系统必须包括防直接雷的避雷针(带、网)、防雷电反击的等电位连接、防雷电波串入的线路避雷器和防电磁感应的屏蔽网。等电位连接可以减少雷电流引起的瞬间高压对其他金属管线的反击,但无法避免对相线的反应,因而即使在防雷要求不高的一般建筑中,采用电源避雷器是必要的,电源避雷器不仅可以分流浪涌电流(LEMP)减轻雷电波对电器的危害,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压反击。传统做法中避雷引下线会引起很大电磁场,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压,放置在引下线附近的没有屏蔽保护的电器,即使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破坏。原有的避雷做法被证明在防止直接雷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雷电 陡度大的缺点,这在微电子产品日益增多的今天,它的副作用也日益明显,有改进的要求。这有待于科技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