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病的发生涉及到许多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故难以给爬卧牛(Downer cow)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文献资料中报道的名称也不一致,如“爬卧母牛综合症”、“倒地不起奶牛综合症”等。一般认为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包括能使母牛产后爬卧不起的所有疾病。但它并不泛指那些致使母牛濒死前不能站立的重度疾病;并和生产瘫痪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有人把此病看作是发病后用足够量的钙制荆注射或应用乳房送风治疗仍不能起立的任何生产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2.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牛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血钙下降为主要原因,此病多发生于产3~9胎的牛。一般认为是由于产前饲喂高钙日粮、缺乏糖、维生素和钙磷不平衡等引起。此病多发生于产后3d内,发病牛常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头向后侧倒卧,多呈“S”型,知觉丧失,食欲废绝,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4.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在发生生产瘫痪的同时常常继发其他疾病。近年来 ,随着奶牛单产大幅度提高 ,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而继发病也多种多样。继发病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 ,产后瘫痪的治疗效果也就很难巩固。 2 0 0 3年 7月 2 2日 ,五大连池市格球山农场七队养牛户王某家奶牛产后即发生生产瘫痪 ,经钙剂治疗好转 ,能够站立 ,但是第 3天又卧地不起。据畜主说由于该牛乳房肿大 ,为防止牛压伤乳房 ,遂将奶挤净 ,挤净后该牛就又卧地不起了。经诊断为生产瘫痪并发低镁血症 ,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6.
奶牛趴窝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产后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以头胎牛和老年牛多见,高产牛多于低产牛。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卧地不起,本病与传统生产瘫痪的区别在于单用钙制剂治疗无效。1致病因素1.1奶牛分娩后血钙含量低是重要致病原因血磷、血钾、血镁任何一种元素过低都会引起奶牛躺卧不起,常常因产后乳热症治愈后复发、治疗不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8.
产后后躯瘫痪是指母畜产后后驱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奶牛、耕牛较易发生。下面我们介绍一例耕牛产后后躯瘫痪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04年5月21日,我市兴隆乡李某饲养的1头30月龄本地耕牛初产1头雌性犊牛,产前3小时左右发现母牛卧地不愿站起,产后2小时左右发现卧地不起。当地兽医在牛发病后1小时,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风湿灵等药物,每日1次,连用3天,均无效果。据畜主介绍,该病牛产犊过程较慢,胎衣正常排出,食欲、排粪尿正常,犊牛日哺乳2次。2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牛膘情一般,卧地不起,由于治疗延误,造成前肩、后臀部共有3处较严重褥疮、水肿,两前…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常见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症状时应尽早治疗,治疗延迟会造成奶牛卧地不起,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奶牛卧地不起,造成治疗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钙血症,其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产后1—3天发病,体温低于正常,心跳加快,卧地后知觉消失、昏睡、便秘,局部或全身出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及躺卧不起综合症。笔者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共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18例,治愈201例,治愈率达92%。  相似文献   

11.
姜林 《山东畜牧兽医》2009,30(11):36-36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牛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奶牛生产后卧倒不起综合症是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肢体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产后受潮湿影响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  相似文献   

13.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乳热症,是奶牛在分娩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常见于产奶量最高时。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体温下降、四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生产瘫痪后不及时治疗,给奶牛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 ,又叫生产瘫痪、乳热症 ,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此病常发生于高产母牛 ,特别是 3~6胎多发 ,且常发生于分娩后 12~ 72h。其临床特征为体温降低 ,卧地不起 ,四肢瘫痪 ,知觉丧失 ,伴有咽、舌部及肠道麻痹。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前后体内钙的代谢紊乱 ,血钙浓度急剧下降。1 血钙降低与生产瘫痪的发生实验研究表明 :患产后瘫痪的病牛血钙浓度都有明显下降 ,健康奶牛血钙浓度在 9~ 12mg ,而患病奶牛血钙一般在8mg以下 ,多为 2~ 5mg。目前普遍认为 ,分娩前后血钙急剧降低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产后瘫痪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笔者几年来共诊治23头奶牛,产奶量平均在30千克以上,最高达到45千克,治愈20头,死亡3头。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钙磷含量不足是导致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3~5月期间,哈密市天山乡3家养殖户饲喂的奶牛中有4头奶牛先后患产后瘫  相似文献   

17.
产后瘫痪也称为生产瘫痪,是因为母牛生产后钙磷不足和代谢异常,导致母牛全身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奶牛瘫痪会引起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奶牛产后瘫痪综合治疗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奇台县碧流河乡某养牛专业户养有12头奶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4头高产母牛均在产后1个月左右发生出血性乳房炎,病后不久奶牛卧地不起,按生产瘫痪实施补钙疗法无明显效果.卧地不起出现特异性的蛙泳姿势.该养殖户自养牛以来从未发生过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19.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病牛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本病一般发生在膘情好,可产3-6胎的高产奶牛。发病初期,患牛不食,频繁起卧,站立时两后肢频频换蹄,四肢肌肉轻度震颤,步态不稳。随病程的发展,患牛卧地不起,头往往转向一侧,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指母牛在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产后瘫痪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笔者行医多年,接诊并治愈该类病牛20多头,现报告如下:病例1:2006年2月6日茈碧湖镇后堆村何某所饲1头6岁黑白花奶牛,4胎,产后第3天,突然精神沉郁,卧地不起,食欲废绝。笔者前去急诊,经检查,该牛心率60次/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