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严利人 《福建茶叶》2010,32(11):52-56
由台商李瑞河创办的、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漳州天福茶学院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茶经》到茶学院,这是历史的跨越;从古代茶圣陆羽到现代世界茶王李瑞河,这是历史的选择;从茶习所、茶学系到茶业高校,这是历史的提升;从广东的黄埔军校到闽南漳浦的茶业黄埔,两岸携手育英才,这是历史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一路上有你     
小妍 《北方水稻》2009,39(6):I0001-I0001
<正>2009年的第一场雪又如约而至。伴随着期望与梦想,《北方水稻》已经走过了三年的风雨历程。春来冬往,周而复始,岁月的年轮会在不经意间从我们身边溜过,渐渐地,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自信,如同四季的更替,从春的萌芽到夏的成长,到  相似文献   

3.
蓖麻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和含油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蓖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数目、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力、光合磷酸化活力和光合速率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含油率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数目增长呈“慢—快—慢”变化,快速增长期在主茎穗盛花期至第一分枝穗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双峰曲线,在主茎穗果实灌浆期至第一分枝穗果实灌浆期其含量最高;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和光合磷酸化活力在第一分枝穗开花期出现高峰值;叶片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在第一分枝穗果实灌浆期达到最高。在整个生育时期内蓖麻叶片数目、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力和光合磷酸化活力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则反之,从主茎穗开花到第二分枝穗盛花期光合指标分别与产油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目前苏联多采用柯尔希达新品种,并以单株种植。柯尔希达新品种的节间较地方普通种长。从1972年3月起,对二足龄无性繁殖茶树柯尔希达种进行定剪试验,分设两个处理。Ⅰ(对照),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10—12cm,第二次30cm;Ⅱ.第一次定剪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08,(2)
茶叶是湖南省的主要经济农作物和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是湖南省农村经济中的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创下了六个第一的经营业绩,即经营茶叶商品总量全国第一;出口欧盟市场茶叶量全国第一;出口红茶量全国第一;经营边销茶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排第一;有机茶出口全国第一;茶叶出口创汇全省第一。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三位,2006年,2007年连续获得中国茶业行业百强(第三名)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之一。公司实力雄厚,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总社级龙头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6.
申素熙  梁月荣 《茶叶》2012,38(2):79-81
本文介绍了茶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中国茶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中国茶产业集群发展兼具阶段性;自发性形成和外生性形成机制并存;茶产业效应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快速辐射效应明显。笔者就进一步促进中国茶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2000―2020年,使用佳多虫情测报灯对地老虎成虫种群动态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黄地老虎是当地最主要的地老虎类害虫,种群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成虫优势度平均为51.11%;平均雌雄比为1∶0.93。各月黄地老虎蛾量比例在年份间变化较大,且不同月份的21年均值差别大,4月最低,8月最高。从始见日到越冬代高峰日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5.56 d;越冬代高峰日至第一代高峰日的间隔时间平均为48.00 d;第一代高峰日至第二代高峰日间隔时间平均为64.19 d;第二代高峰期至末见日的时间平均为30.75 d。  相似文献   

8.
刘文革 《中国棉花》2015,42(11):35-36
<正>湖北省武穴市是全省的重要产棉区。进入21世纪后,武穴市一直作为湖北省重要产棉区参与全省棉花高产创建,从2011年起武穴市龙坪镇还作为整建制棉花高产创建区域参与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活动。本市棉农先后获得过全省棉农个人竞赛单项第一、第二、第三名,武穴市及龙坪镇多次荣获全省多个单项及综合排名第一、第二,同时连年多次参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重点棉花课题项目研究及攻关。1棉花高产创建区域土壤特性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有机茶中心成立于1999年3月。从1996年起,开展了有机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茶叶质量检测能力通过了国家计量认可和欧盟茶叶委员会的认可,在2006年5月欧盟茶叶委员会进行的茶叶检测技术质量考核中列27家实验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窑变的人生     
<正>从2012年第一次参加茶艺大赛的银奖到2014年茶艺大赛的金奖,走过的这段路程,有似茶一样的苦涩滋味,也有像茶一样的清甜回甘、满口生香……一路走来,从懵懂生涩小伙子到独当一面的茶艺工作室的管理者,茶艺是改变我前进方向的重要转折;正如自己在2012年演绎的茶艺《窑变》那般,不经历过烈火的煅烧、磨砺,如何成就残缺却美妙的窑变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产茶大国。目前,国内的茶园种植面积全球第一,茶叶产量全球第一,但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非为世界第一。一方面,与在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上,茶类品牌众多,而茶商却缺乏品牌的现状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各产茶区对有关茶园高产优质落实并不到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产量最大的产棉区第一师的棉花种植现状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之后的第一师植棉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产量和面积的时序演变规律;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第一师棉花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种植规模的相关模型,利用Stata 12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揭示第一师植棉户的适度种植规模.结果表明:土地面积的变化对植棉收入的影响较大,资本投入次之,劳动力投入最小;兵团第一师的棉花种植适度规模的下限为2.667 hm2;目前第一师已有75%左右的农户达到了此下限.大于2.667 hm2也可以作为兵团确定农户棉花适度种植规模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经过我们三年来对不同坡度上的1—3年生人参叶片(一组叶片)面积的生长测定表明:人参播后在第一年生长的三个参叶中,第一个参叶和第三个参叶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叶面积也趋于相等,而第二片参叶在这三个参叶中面积最大,比第一、三参时各增大约1cm~2.从我们测定的三个坡度生长叶片看,坡度对一年生人参叶片生长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到了第二、三年,坡度对人参叶片的生长有了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从分析看,在第二、三年里组叶柄上的掌状复叶生长是有规律的,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按叶面积的大小自然依次的形成了三个等级级别,第一个级别为第三片参叶,该叶片面积最大,是5片掌状复叶之首;第二个级别为第二和第四片参叶,两参叶面积虽不相等,但很相近;第三个级别为第一和第五片参叶,这两片参叶面积虽然比上两个级别小,但叶面积基本上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14.
<正>从云南省农业厅获悉,2014年云南茶产业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采摘面积、产量、综合产值分别处于全国第一、第二、第三。普洱茶产值首破百亿,市场关注度高的古树茶、名山茶市场继续保持高热,价格持续上扬,"古树茶热"还带。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从1993年的343万hm2发展到2005年的488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5%,总产量约7000多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9%。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在未来几年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的重要粮、菜作物。现在,中国已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国,内蒙古自治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17.
甜菜是二年生作物,第一年主要是营养生长,甜菜在第一年的营养生长中,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不像其他作物那样明显。地上部主要是茎叶的生长,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叶片不断增加,叶面积不断扩大,随后老年叶不断枯萎;地下部随着主根不断膨大,糖分也不断增长,但从形态上很难划分生育期。这样要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往往缺乏科学的依据。为了进一步研究甜菜营养生长规律,并根据营养生长规律,提出甜菜营养生长生育  相似文献   

18.
<正>斯里兰卡茶叶最早于1824年由英国人从中国引进,1829年阿萨姆茶树种子从印度加尔各答引入到斯里兰卡,第一个商业茶园成立于1867年,由James Taylor在Loolcon-dore庄园种植。茶叶在斯里兰卡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016年茶叶出口额12.7亿美元,占其外贸出口额的12.31%,占农业总出口额的54.55%,茶叶产值占GDP的1%,创造约200万人的直接或间接就业,相当于其全国人口的10%。  相似文献   

19.
玉米出籽率与区域试验位次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玉米出籽率与区域试验位次数存在着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232,决定系数r2=0.8523;出子率在85%~88%之间时,取得区域试验第一位的机率较高;≤85%时,取得区域试验第一位的机率较低;≤82%时,取得区域试验前三位的机率<5%,>88%时,在各位次出现的机率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主要性状对丰产性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陆地棉主要植株性状对选择皮棉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 ,衣分、株高、第一果枝高度、株铃数均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抗倒伏性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伏前桃数、黄萎病指、铃期和铃重均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 ,且伏前桃数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 ,株铃数、衣分、伏前桃数及抗倒伏性可直接用于皮棉产量的选择 ,株高、第一果枝高度、铃重、铃期及黄萎病指不能直接用于皮棉产量的选择。 9种植株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选择效果为衣分 >株铃数 >抗倒伏性 >株高 >伏前桃 >第一果枝高度 >铃重 >铃期 >黄萎病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