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调查了免耕直播--再生稻、免耕抛秧--再生稻田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飞虱)的发生为害情况,并与翻耕直播、移栽晚稻田的调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中稻--再生稻田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的发生为害具有明显的特点:(1)二化螟。头季稻一代二化螟发生较轻,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较一代重;再生季三代二化螟发生轻,没有为害。(2)纹枯病。免耕栽培田重于翻耕栽培田。(3)稻纵卷叶螟。免耕栽培田轻于翻耕栽培田。因此,防治重点是头季稻的二代二化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不施用农药就能够达到增产增收、保证稻米优良品质的目的,2019年在扶余市得胜镇临河村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示范。结果表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田块的落卵量远低于农民用农药氯虫噻虫嗪+柯朗助剂的田块,水稻枯鞘率及株防效与农民自防田无显著差别,说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二化螟的危害,安装二化螟性诱剂诱捕器的防治方法完全可以替代农药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采用钵体育苗盘培育出根中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育出秧苗后用手工掰成块状、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 一、栽培技术 1、育秧前准备 (1)备足秧盘.选用561孔的秧盘525~600张/hm2. (2)秧田准备.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排灌方便、粘壤土或壤土的稻田或旱地、菜园.秧田与大田比为1∶40.秧田要施足基肥,要耙细、整平、作厢.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采用钵体育苗盘培育出根中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育出秧苗后用手工掰成块状、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 一、栽培技术 1、育秧前准备 (1)备足秧盘.选用561孔的秧盘525 ~ 600张/hm2. (2)秧田准备.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排灌方便、粘壤土或壤土的稻田或旱地、菜园.秧田与大田比为1∶40.秧田要施足基肥,要耙细、整平、作厢.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总结提出了在稻田养鱼模式下我市稻田设施要求、水稻品种选择、育秧及秧苗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水稻收获注意事项等,以供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养鸭密度对水稻病虫草害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不同养鸭密度对水稻病虫草害影响,试验表明:稻鸭共育能有效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田主要杂草危害,且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少用农药2~3次,保护了稻田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6月农事     
<正>水稻:早稻进入旺长增粒期,一是要挖出丰产沟、适时、适度搁田。二是抓好以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三是做好灌排水,看苗施肥。晚稻要选好良种,做好种子处理,整田、播种,秧苗立针现青时,防治稻象甲,秧苗3叶期喷药防除草,秧苗两叶1心时追断奶促蘖肥,控苗促分蘖。玉米、高粱:一是中耕除草、去蘖、适施追肥。二是做好病虫害防治。三是防干旱和渍水。四是适时追施粒肥,并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及应用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时施药,34%乙基多杀·甲氧虫酰SC等药剂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稻田几种病虫害——水稻黄萎病、水稻橙叶病、水稻二化螟、水稻负泥虫、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危害特点、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作为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灌溉水的管理方式不同,水稻育秧方式有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以及塑料薄膜保温育秧、两段育秧等多种形式. 一、水育秧 是指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式.即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出苗全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层.这种育秧方式常有坏种烂芽、出苗和成苗率较低、秧苗细长不壮、分蘖弱等弊端,是我国稻区采用的传统方法,现在生产上已不提倡采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水稻本田栽培发生为害比较严重的几种病虫害,即水稻稻瘟病、水稻稻曲病、水稻二化螟,称为"两病一虫"。水稻栽培田一旦发生"两病一虫"为害,不仅对产量影响较大,而且影响水稻品质,最终影响栽培效益。因此,防治好"两病一虫",对保证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水稻"两病一虫"提出科学防治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抛秧稻田分蘖快、封行早、群体大、湿度高,因而抛秧稻田纹枯病的发生具有发生早、危害重、时间长的特点。该文介绍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灌溉水的管理方式不同,水稻育秧方式有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以及塑料薄膜保温育秧、两段育秧等多种形式。一、水育秧是指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式。即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出苗全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层。这种育秧方式常有坏种烂芽、出苗和成苗率较低、秧苗细长不壮、分蘖弱等弊端,是我国稻区采用的传统方法,现在生产上已不提倡采用。1.湿润育秧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现代的农艺措施、物理方法、生物技术、稻田养鸭生态技术、施用农家肥技术等防治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田间释放赤眼蜂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安放太阳能杀虫器物理防治水稻害虫;田间应用诱捕器+性诱剂诱杀水稻害虫的成虫;田间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防除水稻杂草、虫害;田间使用生物制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5.
王有贤  王卓  臧连生  侯玉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22-10923,10926
[目的]评估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配对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期,在长春和吉林2个地区田间施用不同混配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结果]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相比,2个地区施用各混配浓度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各混配浓度药剂后,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的防治效果为75.0%~100%,对白穗的防治效果为75.6%~94.9%,对虫伤株的防治效果为62.5%~91.9%。[结论]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可有效控制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造成的为害,田间应用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防治二化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267.0+333.0)ml/h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赤眼蜂对齐齐哈尔地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齐齐哈尔地区优势赤眼蜂蜂种防治水稻二化螟,对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种赤眼蜂寄生水稻二化螟的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粒的寄生率最高,防治田虫伤株率最低、防效最高。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各项防治指标略低于稻螟赤眼蜂,但是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由此可见,稻螟赤眼蜂为寄生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蜂种。  相似文献   

17.
出于稻田耕作制度的变化.二化螟的桥梁田增多,加上其抗药性增强等原因,近年来,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之势,醴陵市均楚镇农民彭移水种双季水稻0.3公顷.每年防治二化螟的农药成本比周边农户低2/3以上,水稻却没有因二化螟危害造成损失。他的防治秘诀是:  相似文献   

18.
稻虾共育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种养模式,但随着水稻病虫害发生不断变化,农药对小龙虾的毒性等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采取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拟筛选出对水稻虫害(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具有高效防控作用且对小龙虾安全的杀虫、杀菌剂。结果显示,稻虾共育田可采用烯啶虫胺防治飞虱,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三环唑和雷霉素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噻氟酰胺和苯甲丙环唑防治纹枯病,苯甲丙环唑和肟菌戊唑醇防治稻曲病,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可兼顾对小龙虾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二化螟是目前水稻上最重要害虫之一,随着我国籼稻大面积种植、禁止秸秆焚烧、轻减栽培的推广,二化螟种群数量迎来暴发。化学防治依然是当前田间防治二化螟的主要措施,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等,而长期不合理用药会导致二化螟抗药性上升、防效下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如何在充分利用已有药剂的基础上做到有效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本文以二化螟对常规药剂抗药性为切入点,结合抗性风险评估、植保无人机施药等因素,对当前防治药剂和方法进行梳理,为科学防治二化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生长期病虫害主要包括: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潜叶蝇、粘虫、稻蝗、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现将水稻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本田缓秧至分蘖末期(5月下旬~6月中旬)主要防治水稻潜叶蝇,注意查治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水稻秧苗插秧1周内,选用稻乐丰(20%氰戊·马拉松乳油)50 ml/亩,锐劲特(2.5%氟虫氰悬浮剂)30 ml/亩防治水稻潜叶蝇。在5月底6月上旬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