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Nca(A1、A2)和保持材料CaN(B1、B2)及其亲本中油821(P1)和埃塞俄比亚芥(P2)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各材料的核型:P1:2n=38=24m+10sm+4st,P2:2n=34=30m+4sm,A1:2n=38=28m+8sm+2st,B1:2n=38=30m+6sm+2st,A2和B2:2n=38=32m+6sm。异核型材料与亲本P1均有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2B”核型,P2有比较对称或原始的“2A”核型。  相似文献   

2.
应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BC5减数分裂过程的各时期均出现异常现象,染色体配对不正常而形成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三分体和多分体形成,最终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小孢子。相应的保持材料F9的减数分裂过程正常,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经测交、姊妹交、不育株自交及异地穿梭育种等方法选育而来的生态型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是不同于原双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S45A等)的一种新型胞核不育材料。经5年9代选育,已得到全不育株行,并有两年的重演性。其育性受环境条件影响,其中主要受花芽分化期光照时数及花芽分化至初花期活动积温控制,可以异地夏播繁殖、本地秋播正季制种。  相似文献   

4.
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同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Br)进行正反交,从核基因充分重组后的F_3开始,在选择甘蓝型油菜形态的同时,从正交组合(N×Ca)中选择雄性不育株,用反交组合(CaxN)中的正常可育株成对测交筛选,获得了具有遗传能力的NCa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及其保持材料。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新疆野生油菜体细胞杂交产生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NO CMS和NSa CMS。用隐性核不育材料的保持系,波里马CMS和陕2A CMS的保持系,波里马CMS和陕2A CMS的恢复系对NO CMS和NSa,CMS测交,结果表明,NO CMS和NSa CMS是恢保关系明显不同于陕2A CMS和波里马CMS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O和NSa可育自交后代育性表现3(可育):1(不育)分离,初步认为不育性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一个甘蓝型油菜DGCMS雄性不育系的花器形态及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花器形态和花药发育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DGCMS-宜3A中表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CMS)的植株,花花器形态和花药发育的解剖学特点与pol CMS相同,即在高温条件下,花瓣较小,表现彻底不育,无花粉囊的分化;在低温条件下,花瓣变大,表现部分雄性不育,可分出1-4个花粉囊,并产生一定数量可育花粉。表现质核不育(DGCMS)的植株,在高温条件下,花瓣小,表现彻底的PolCMS不育,无花粉囊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细胞核雄性不育利用的2种类型: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分别介绍了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2种类型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4种类型,并阐述了细胞核雄性不育利用的其他3种途径。展望了三系法是细胞核雄性不育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是不同于显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一种新的不育类型。它的不育性是受两对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性基因控制。此种材料恢复源广,转育新的不育系也较容易。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AFLP标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油菜双基因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统受一对显性不育基因和一对显性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不育单株的基因型为MsMsrfrf和Msmsrfrf。为了在育种过程中高效筛选后代单株基因型,本研究利用一个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合两型系70056AB(Msmsrfrf×msmsrfrf)构建的兄妹交分离群体,采用AFLP技术,在480对AFLP引物中筛选到一个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P9M14-130。利用P9M14-130引物对70056AB的88个单株进行检测,发现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间的交换率为1.1%。  相似文献   

10.
以6套甘蓝型油菜同质(陕2A不育细胞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生育时期各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苗期和花期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在叶片的主要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等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等方面不育系高于保持系;(2)在角果期,保持系在光合面积(角果皮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方面显著高于其不育系,但在叶温、气孔限制值(LS)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3)同质异核的不育系之间在光合气体参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几个指标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之间主要光合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保持系的基因型对不育系的性状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 CMS的育性归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鞯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 CMS系统双低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中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育性归属。结果表明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花粉数量、分生活力、自交结实率等左异,因而育性分级标准中的1级、2级和3级植株均应归入不育株类,仅4级植株为可育株。根据这一归类方法,MI CMS恢复基因条例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选用21个不同育性水平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和2个普通品种,对花器官形态和花粉量及活性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1)试验涉及的波里马质不育组合为高温不育类型,其温度的影响还表现在雄蕊长度、♂/♀比值和花型大小。中间型材料温敏性较强,育性正常材料和1级高不育组合相对较弱。育性水平较稳定;2)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可根据花型、雄蕊长度和♂/♀来判断和选择不育性。一般盛花后,♂/♀<0.40,花瓣开放,肉眼未见花粉的组合可考虑选择利用;3)1级不育系雄蕊短、花粉量微、自交结实率极低且结实不正常,但开放授粉下,结实率和结实性均趋于正常,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3.
属间杂交获得的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蕾期剥蕾授粉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新疆野生油菜野油2000-1和甘蓝型油菜Parol属间杂种。杂种F1育性极低,自由授粉条件下获得少量F2种子。在F2群体中成功选择到一株雄性不育株,用Parol做轮回亲本与不育株回交,BC1、BC2和BC3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均呈1﹕1分离。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恢复系、681A的保持系和恢复系、隐性核不育86A的保持系及其它33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与BC2群体中的不育株测交,测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5﹕3分离的组合有20个,呈1﹕1分离的组合有14个,呈3﹕1分离的组合有3个,有一个组合的后代完全可育,表明该雄性不育材料可能为显性核不育。  相似文献   

14.
在测交一代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品种(系)称为临时保持系;将回交3-4代仍能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品种(系)为永久保持系.前者较多,后者较少。临时保持系的研究和三交杂种的应用结果表明;三交杂种方法是克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的有效途径.两个强优势的三交杂种的产量比中油821增产12%以上,一个比相应的单交杂种增产2.2%,一些三交杂种的抗性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不育系RM5637A与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作杂交试验。结果表明,RM56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 CMS和陕2A 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不育性除受胞质不育基因控制外还受3对独立遗传并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恢复源十分广泛,现有甘蓝型油菜中约有73.3%的品种(系)均为其恢复系。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萝卜质不育系)的主要问题是油菜中缺乏恢复基因,低温下油菜核控制的萝卜叶绿体退色。Pelletter等(1983)通过原生质体融合从该细胞质中除去萝卜叶绿体,得到了正常绿色的雄性不育系。本研究试图使萝卜和油菜间产生杂交重组,解决上述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转基因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遗传转化受体,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具柄子叶转化体系,转化质粒pGV3850Hy∷pKU3 的hm r(潮霉素抗性)基因和玉米自主转座因子Ac(Activator)。结果表明,影响转化的因素包括受体基因型、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等。在以潮霉素作筛选压筛选转化体之前,具柄子叶需预培养6d,70μm ol/L AgNO3 可促进转化再生。PC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具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油菜植株  相似文献   

18.
在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恢保关系的系统比较研究中.成功地筛选出一份对显性、隐性及胞质雄性不育三大不育类型均为全恢的广恢品系T053.根据T053对三种不育类型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其广恢效应起因于对三种不育类型特有恢复基因的聚合,并概述了T053的来源、特征及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苎麻雄性不育材料的两种同工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雄性不育材料和正常可育材料功能叶为试验材料,对POD、SOD两种同工酶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正常可育材料比较,雄性不育材料的两种同工酶电泳结果均没有表现出特征谱带,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带的强弱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可育材料功能叶中两种同工酶的活性均强于不育材料。这种活性的差异可能导致植株代谢变化,引起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产量及有关性状、抗逆性和品质性状等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基础等进行了研究。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育成了40多个强优势双低油菜杂交种,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河南省在2003-2016年平均单产为2288.6kg/hm2,比1978 -2000年的平均单产提高50%,比全国同期平均单产高23.58%。今后河南省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方面,重点是选育和推广高含油量、抗倒伏、抗裂角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强优势杂交油菜品种,同时加强抗根肿病的防控和抗病品种选育,充分挖掘油菜在菜用、肥用、饲用、蜜用和观赏等多功能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